「逃離黑洞」的方法出來了,通過「反向持續受力」可脫離黑洞?

2020-12-04 小彭來給您解惑

前面一期文章我講到廣義相對論場方程,這個方程特別難理解,因為用上了很多模式概念「曲率」、「張量」、「矩陣」、「二階」等等,但是我們可以從定性的角度去理解。之前文章談到了該方程的史瓦西解從而得出黑洞的存在,那麼黑洞到底有啥特性,為啥任何物體無法逃離黑洞?

首先我們要談一個概念,就是逃逸速度。這是什麼速度呢?比如你再某星球上平拋一個小球,如果小球初速度很小,很快就會被星球引力吸在地面上,但是如果你拋的初速度足夠大,小球將不會掉在地面而是一直圍繞星球做圓周運動,當你這個初速度恰好能保證小球不掉地面,一直圍繞做圓周運動,這個速度就叫:第一宇宙速度。

但是你如果把初速度繼續加大,小球不僅不會掉落地面,還會不斷擴大自己圍繞星運動的半徑,到一定程度小球就會脫離星球引力而徹底逃離星球,這個恰好能使得小球逃離的初速度就叫:逃逸速度。

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可以算出,這個逃逸速度和星球的質量和物體與球心距離有關。由於計算逃逸速度的公式是定死的,那麼就會出現,有的天體計算出的逃逸速度>光速,這就悲劇了,因為我們光速是最大速度,任何物體都不能超光速,這就意味著任何物體都達不到這個逃逸速度,也就無法離開天體。這種逃逸速度大於光速的天體,就是「黑洞」,所以任何物體無法逃離黑洞。

以上分析非常合理對吧?可惜我要告訴你這是錯的,因為剛剛分析的有個前提就是:你給小球加了初速度後就不管了,任由小球自己運動。也就是給了小球初速度後,就不給小球任何後續的額外動力了,這才有了剛剛的逃逸速度計算。如果我給了小球初速度後,馬上持續給小球動力,其實就算天體的逃逸速度>光速也無所謂,物體只需緩慢走出天體即可。再舉一個形象的例子,比如我先計算出小球處於地面時星球給他的引力,然後我給小球一個向上的力F,只要這個F大於引力,小球就會慢慢向上運動,由於速度雖然有上限c,但是F可沒有上限哦,而且根據萬有引力公式,處於地面時小球受到的引力是最大的,越往上走,小球受到的引力就越小,我的F就可以比最開始小點,只要F>引力,我就可以保證小球一直處於向上走的狀態,這樣一來我就可以輕鬆+愉快的逃離星球了。

有人可能會用狹義相對論的「速度越快、質量越大」觀點來反駁,你給小球向上加速,速度越大質量就越大,受到的引力就越大,所以你的F必須越來越大,這樣一來小球速度接近光速時,質量變得無窮大,你的F也得變得無窮大,所以你依然逃離不了黑洞。

以上反駁也有道理,不過我可以讓小球具備了向上初速度後,就讓小球做勻速直線運動不就行了。比如最開始我讓F>引力,小球開始向上加速,只要速度達到了1m/s後,馬上讓F=引力不就行了,小球就可以一直做向上的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就保持1m/s,這樣一來就以「緩慢的方式」離開黑洞了。

有人可能又會反駁,隨著小球離星球越來越遠,引力也越來越小,你如何保證F始終=引力呢?其實這樣想就是抬槓了,我完全可以比如某一個時刻,F>引力,小球速度超過1m/s,然後馬上讓F<引力,小球速度又小於1m/s,然後又讓F>引力,小球速度又超過1m/s,這樣一來小球速度一直1m/s徘徊,只要保證小球速度不為0,就依然可以緩慢走出「黑洞」。

所以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當天體逃逸速度大於光速時,按照牛頓的萬有引力,我們依然可以通過緩慢的方式離開黑洞的。但是實際上:黑洞的確是無法逃逸的,連光也無法逃脫。這也說明牛頓的萬有引力解釋的確存在問題,引力真的不是一種力。

關於為啥黑洞無法逃逸,牛頓力學無法解釋,到底誰可以解釋,我們下期來給大家揭曉黑洞無法逃逸的真正原因,用柯南的一句話:真相永遠只有一個。下期見,我是百家號《小彭來給您解惑》,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如果對文章有異議可以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黑洞所形成的「時空閉環」,是如何讓物體「無法逃逸」黑洞的?
    前面2期文章中我重點講解了黑洞逃離的辦法、黑洞的起源、黑洞為什麼能夠使得時空閉環,但是我並沒有詳細講解黑洞是如何讓「時空」形成「閉環」的,所以這期文章將針對這個話題進行詳細說明。我們先來解釋下「時空閉環」,由於「時空」這個東西是四維物體(x,y,z,t),目前我們空間發現的維度只有三維(注意:只是空間維度是三,非空間維度還有多少目前尚無定論),所以要把一個四維物體通過三維的空間展示出來,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們還得先把「時空」這個物質「降維」。
  • 黑洞能量和黑洞大爆炸
    前言 被考試安排得完完整整的小樓終於可以逃離啦,今年馬上又要結束了,感覺好像2020年過的十分的快呀。本周我們來說一說黑洞吧。黑洞一直都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是宇宙中一個超級大的能量收集站。許多人對於黑洞典型的印象就是吞噬。
  • 外星人可製造黑洞炸彈從黑洞邊緣抽取能量?
    來源:新浪科技不斷旋轉的黑洞具有強大的自然力量,能夠改變周圍的時空和空間,因此,人們會思考:黑洞是否可以作為某種能量源?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9日消息,能量可以從黑洞中吸出來嗎?數學物理學家提議製造「黑洞炸彈」!不斷旋轉的黑洞具有強大的自然力量,能夠改變周圍的時空和空間,因此,人們會思考:黑洞是否可以作為某種能量源?
  • 為什麼說無法逃離黑洞?黑洞裡面是什麼?
    黑洞的中心是它的奇點,一個包含所有最初形成黑洞的物質和在黑洞形成後落入其中的物質的點。像恆星一樣,黑洞的質量等於所有這些物質的總重量,但它在體積上幾乎沒有大小可言。換句話說,想要測量出黑洞的直徑是不可能的。相反,它的質量被壓縮進了一個密度無限大的點。在這個點上,任何我們所熟知且熱愛的常規的物理規律都不再適用。
  • 黑洞不黑:霍金最新論文稱信息可從黑洞內部逃出
    這名74歲高齡的物理學家還在繼續進行著這方面的理論探索並在近日發表了對該理論進行擴展的詳細論文  就在去年,這名物理學家就曾表示,黑洞可能並非如很多人想像的那樣是「永恆的牢獄」,並指出數據是有可能從黑洞的深淵之中逃逸出來的。
  • 黑洞有多「可怕」?如果人類意外掉進黑洞,會發生什麼?
    比如霍金提出的黑洞,如果不是我們捕捉到了第1張黑洞照片,仍然有許多人認為黑洞是不存在的。自從它被發現以來,科學家們就從來沒有停止研究,它已然成為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 我們經常說黑洞深不可測,那大家知道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嗎?
  • 這個「冕」竟能逃離黑洞
    光都無法逃脫,如饕餮般吞食一切的黑洞,真的會偶爾打個「飽嗝」,把吃進去的東西「吐出來」嗎?
  • 光也逃不出黑洞?被黑洞吸收的物質去哪了?人類進入黑洞會怎樣?
    時空的彎曲程度科學家認為,如果某個物體可以讓周圍的時空進行無彎曲,彎曲程度達到了極致後,那麼在這個空間內即使是光也沒有辦法逃離出去。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來看,這樣的物體是真實存在的,1969年,一位叫做約翰惠勒的科學家就把這種天體命名為了黑洞。曾經的我們認為黑洞是不可能存在的,這只不過是科學家的過度揣測。
  • 逃離黑洞!物理科學家們用超級粒子加速器,模擬展現罕見神奇一幕
    犀利的引力作用下,哪怕是光也無法逃離,所以任何物體一旦靠近事件視界時,等待它們的命運只有一個結局——被吞噬、撕裂化為粒子,然後消失在黑洞深淵中……但這些年來,一些科學家嘗試打破這個鐵律,試圖從貪婪的黑洞嘴裡奪食。他們希望借鑑於粒子加速的原理,在旋轉的黑洞能量中,讓一些接近光速的等離子體,在對撞的過程中,獲得逃離黑洞的機會,並從黑洞強大的引力場中竊取能量!
  • 黑洞為什麼無法逃逸?因為光速有上限?其實錯了
    以此類推,如果我把小球的初速度弄得非常非常大,那麼很可能小球就直接逃離了地球的引力,飛向外太空不回來了。只不過給大家一個誤導,認為無論是啥星球,只要我拋出去的初速度足夠大,那麼小球都能脫離這個星球的引力逃逸星球。其實當這個星球的引力非常大,那麼你需要拋出去的小球初速度就會非常大。星球的引力可以一直增大到無限,但是速度卻無法增加到無限,因為最大的速度也就是光速C。所以就會存在一個極端的情況,那就是當某個星球的引力非常大,我們計算出來需要超光速去扔小球,才能使得小球逃離星球。
  • 牛頓、愛因斯坦錯過的「黑洞」理論,卻被他在戰壕裡計算出來了!
    黑洞無法直接觀測,但可以藉由間接方式得知其存在與質量,並且觀測到它對其他事物的影響。藉由物體被吸入之前的因高熱而放出和γ射線的「邊緣訊息」,可以獲取黑洞存在的訊息。推測出黑洞的存在也可藉由間接觀測恆星或星際雲氣團繞行軌跡取得位置以及質量。既然此前從未有人觀測到黑洞,這種特殊的天體是如何被人家所知的呢?
  • 這個「冕」竟能逃離黑洞
    光都無法逃脫,如饕餮般吞食一切的黑洞,真的會偶爾打個「飽嗝」,把吃進去的東西「吐出來」嗎?
  • 什麼,黑洞中存在生命?別急,我們的宇宙可能就是一個黑洞!
    人們不禁開始思考,究竟是他們本就不存在還是我們的方法進入了誤區?科學家對此進行了很大的腦洞思考,幾乎把宇宙中所有的天體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都猜測過了,甚至黑洞!黑洞中的生命黑洞,宇宙最具破壞性的力量,似乎能摧毀任何靠近它的物質,連光都無法逃離它,這種極端的天體怎麼會有科學家認為裡面可能存在生命呢
  • 霍金宣稱無黑洞只有「灰洞」 被吞噬物質可釋放
    霍金的「灰洞」理論認為,被吞噬的物質有可能被重新釋放出來。(資料圖片)據英國媒體1月24日報導,英國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教授再次以其與黑洞有關的理論震驚物理學界。他在日前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承認,黑洞其實是不存在的,不過「灰洞」的確存在。在這篇名為《黑洞的信息保存與氣象預報》(Information Preservation and Weather Forecasting For Black Holes)的論文中,霍金指出,由於找不到黑洞的邊界,因此黑洞是不存在的。黑洞的邊界又稱「視界」。
  • 從黑洞噴射出來的伽馬射線暴是「反向時間」
    一項轟動一時的新研究表明,當大質量恆星坍縮成黑洞時,它們噴射出的超亮伽馬暴實際上會逆轉時間。這一發現令科學家困惑不已。 他解釋說,當兩顆中子星相撞時,伽馬射線爆發被噴射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一個黑洞。 此外,隨著瀕死恆星坍縮成黑洞,超新星會產生更長的伽馬射線爆發。 Hakkila先生說在每一種情況下,它們的大部分能量都以脈衝或光點的形式存在。
  • 黑洞是咋形成的?誰定義了黑洞?什麼是霍金輻射?10個方面告訴你
    這樣的恆星會變成白矮星或中子星,但是,如果這樣的星是巨大的話,那麼它可以繼續收縮,最終達到一個稱為黑洞中心的微小原子。2)黑洞的質量這個被壓縮恆星的質量是如此之大,其中心的引力是如此之強,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實際上,它可以使周圍的時空發生變形,甚至連光也無法從中脫離出來。
  • 如果我們掉進黑洞中,會是我們生命的終點嗎?
    要探究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知道黑洞是什麼?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存在於宇宙空間中的一種天體。黑洞的引力極其強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故而,「黑洞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當我們開始接近黑洞的時候,我們根本不會有什麼感覺,感受不到任何異狀。和接近地球的感覺一樣,我們會處於一種「自由落體」的狀態,並且會有失重的感覺。再繼續接近黑洞,我們會感受到一種成為黑洞潮汐力的力,這種力取決於黑洞的引力梯度。黑洞質量越大,它的半徑就越大,而它的事件視界附近引力梯度就越小。
  • 黑洞在進食過程中,部分粒子被奇怪「負能量」推動,以光速逃離!
    黑洞在進食過程中,部分粒子被奇怪「負能量」推動,以光速逃離!在宇宙中,除了需要生命來吃,地球經常吞下小物體,宇宙中最神秘的黑洞也不例外。遙遠的黑洞怎麼吃?這個過程一定很精彩,甚至是驚天動地的。不幸的是,我們根本看不到這個過程,而且很難被儀器捕獲。
  • 深度︱黑洞是宇宙的掠奪者還是清道夫?科學家:黑洞也會爆炸
    在黑洞邊界以內的物質都無法被外界觀察到,也正是因為這種天體被稱之為黑洞的緣故。目前人類的科技,無法通過光的反射來觀察他,只能通過受其影響的周圍物質了解黑洞。雖然黑洞不容易被觀測,但它還是有邊界的,即「事件視界」註:事件視界(英語:event horizon),是一種時空的曲隔界線。
  • 人類不小心掉入黑洞,將會看到什麼?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人類不小心掉入黑洞,將會看到什麼?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愛因斯坦曾經在對宇宙的研究中發現,宇宙內存在著一個十分怪異的天體,它的密度非常大,吸引力極強,甚至可以將周圍的其他天體吞入體內。它的吸引力即使是光也無法逃離,這就是著名的黑洞理論,直到2019年黑洞的照片出現,人類才有對它有了更深的了解。霍金曾經發表言論,他認為黑洞可能是一顆行星的毀滅,這顆行星由於其重力不受控制,而在宇宙中塌陷,隨著不斷地膨脹收縮,其內部的空間就開始變得扭曲。最終就會形成一個黑洞,並且不斷地向外噴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