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6年,德國一位大學教授 約翰·達尼拉·提丟斯 經過長期觀察,發現太陽系中的行星存在著一定的排布規律,丟斯對這一規律進行總結,提出了一項關於太陽系中行星軌道半徑的一個簡單幾何學規則,這個規則後來被科學家歸納成了一個經驗公式來表示,被稱之為丟斯定則。
按照丟斯定則的推導,火星和木星之間存在著一顆行星,這顆行星的質量與火星相近。此後人們通過長期的觀察,但並未發現丟斯推想中的那顆行星。
但與此同時,有科學家在該區域發現了一些質量比行星小很多的小行星,這些小行星數量眾多,據統計,在火星和木星之間陸續發現的小行星就有5000多顆,這裡是一條規模宏大的小行星帶。
對於這片小行星帶的的成因,科學家認為,從現有對這片小行星帶的觀察和統計來看,這是一顆與火星等量體積的行星爆炸後所形成的小行星帶。這一發現與丟斯定則並不矛盾,恰恰印證了丟斯的推想。
後來,科學家將這顆理論上曾經存在過的行星命名為X行星。
美國科學家卡爾·薩根後來對這片小行星帶進行了長期的觀察和研究,研究發現,這片小行星帶含有大量的有機物,並遠遠超過了地球的總量,而這些有機物的來源無法解釋,對此,卡爾·薩根相信,在X行星爆炸前,上面應該有生命體的存在。
薩根猜想,X行星上曾存在過高度發達的智慧文明,其文明的程度遠遠高於現今人類的文明水平。這些外星生命體並非存在於想像中、遙不可及的外星人,它們就是曾在地球上消失了的瑪雅人的祖先。薩根認為,瑪雅人的祖先曾是X行星的原始居民,後來,一部分瑪雅人的祖先因為某種原因被迫遷徙地球。
而根據考古發現,瑪雅人文獻中對地球的描述最早可以追溯到4億年前,這些歷史記載中存在眾多至今無法解釋的謎團,例如對於宇宙的探索,對於太陽系的觀測、曆法等等,這些文獻中透露出的信息與薩根對其的看法契合。薩根認為,在X行星爆炸之前,瑪雅人的祖先曾經派出飛船對地球進行考察,並對太陽系所有行星了如指掌。
伊朗出土神秘墓葬
公元1700萬年,X行星因為不明原因發生爆炸,科學家認為,這次爆炸的成因並非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而是高度發達的技術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一次重大事故,這次爆炸導致X行星上的瑪雅人祖先相繼滅絕,爆炸的餘波波及遙遠的地球,在地球上造成了一次大範圍的隕石雨,並造成了地球上的一次冰河期。
這次冰河期間接的促使了人類誕生,在冰河期到來後,猿類的食物奇缺,開始食肉,並利用工具成群的獵食,飲食和社會結構的改變最終促使了人類的進化和現代人類文明的形成。
而此後,瑪雅文明卻在歷史的某個節點因無法解釋的原因而消失。以至於古瑪雅人的文明被湮沒在熱帶雨林的叢莽之中,綠色藤蔓悄悄覆蓋起了一切,像掩蓋著一個久遠的秘密,而這一切,有如宿命般的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