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
金融界網1月11日消息,今日,中國信通院發布2020年12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2020年12月國內手機出貨量2660萬部,同比下跌12.6%。1-12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累計3.08億部,同比下降20.8%,其中5G手機累計出貨量1.63億部、上市新機型累計218款,佔比分別為52.9%和47.2%;同期上市新機型累計462款,同比下降19.4%。
5G手機滲透加速,2021年出貨或超5億
華西證券表示,據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Analytics(SA)3日發布的報告,三星電子去年在全球5G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出貨量為4100萬部,預估市場份額為15.1%,位居第3。據SA估算,華為去年以7960萬部(29.2%)出貨量位居5G智慧型手機市佔率排行首位,蘋果以5230萬部(19.2%)位列第2。蘋果雖然上市時間較晚,在2020年10月中旬才上市銷售,但仍然實現了超過5000萬部的銷售額,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得益於iPhone12系列的超高人氣,蘋果計劃將2021上半年的iPhone產量提升30%。展望今年全年,根據StrategyAnalytics的預測,預計今年5G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達到4.5億至5.5億部,至少是2020年(預計)總量的兩倍。
華西證券分析稱,5G手機必然要兼顧2/3/4G,因此5G手機在保留2/3/4G射頻晶片的同時,支持5G新頻段的射頻晶片為全新增量。據Skyworks數據,2G手機射頻前端晶片價值量為3美元,3G手機上升到8美元,高端4G手機為18美元,而5G手機射頻晶片價值量達到25~30美元。國內射頻晶片廠商從相對成熟的分立射頻晶片起步,在5G手機廣泛普及前的窗口期,逐步實現中低端機型射頻前端進口替代,同時積累模組能力,逐步走向全品類供應。
射頻國產化勢在必行 將受益於5G手機換機紅利期
華西證券表示,在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射頻國產化勢在必行,中國除了擁有華為、小米、OPPO、VIVO、傳音等知名手機品牌外,在資本層面也在助推整個射頻行業的快速發展,根據集微網2020年12月19日的新聞,據集微網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日,共有48家射頻相關企業獲得融資,投資機構涵蓋了中金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深創投等機構,以及韋爾股份、長盈精密、卓勝微電子、信維通信、春興精工等手機概念股企業。在多方多維度推動下,國產射頻晶片替代勢必邁入不斷加速的過程,整個行業將充分受益於5G手機換機的紅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