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颱風飛燕迅猛加強,連升兩級。凌晨,它從颱風級加強到強颱風級;下午,它又加強為超強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已增長到16級。8月30日深夜,衛星雲圖上的飛燕張牙舞爪、颱風眼犀利深邃,儼然一副「完美風暴」的架勢。
8月30日晚颱風飛燕雲圖,來自rammb
然而,正如中氣愛之前文章所說,飛燕還遠沒到狀態最好的時候。它的前方有更暖的海水、更低的垂直風切變和更強大的「雙急流」條件。理論上,飛燕還有3天的加強時間,如果沒有意外情況,飛燕有可能超過瑪莉亞,成為2018年迄今的最強颱風。
海水熱焓圖顯示,飛燕還未到最暖的海域。來自rammb
越強越北。飛燕的提前加強,讓大BOSS副熱帶高壓也承受不了,8月30日超級計算機模式的分歧大大減小,飛燕最大可能是在東經130度以東轉向,隨後橫掃日本列島,登陸日本的時間大致是9月4日夜間或9月5日。雖然日本列島近海水溫很低,飛燕登陸前會大幅減弱,但由於它底子雄厚、體型龐大,且登陸前倒槽暴雨將先行襲擊日本,因此日本的風雨影響肯定小不了。
歐洲數值對飛燕的集合分析,中氣愛製作
在颱風命名表上,帶「燕」字的颱風有兩個:海燕和飛燕。這兩個名字後面的颱風都曾威震四方。2013年的海燕颱風是西北太平洋有氣象紀錄以來的最強颱風之一,也是有氣象記錄以來全球最強登陸熱帶氣旋,它登陸菲律賓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遠遠超過17級,在薩馬島和萊特島掀起7-15米、堪稱海嘯的風暴潮,製造了全球矚目的災害,隨後被除名。
2013年颱風海燕雲圖,數據來自向日葵8號衛星
而幾世飛燕颱風雖然沒有2013年海燕颱風那麼強,但也都很有實力、很有影響。2001年的飛燕在巴士海峽、臺灣海峽突然近海加強,福建受嚴重影響;2006年的飛燕在菲律賓以東從熱帶風暴迅速加強為超強颱風,爆發過程堪稱教科書;2013年的飛燕是終結南方歷史性高溫的前奏,激發出很多厲害的強對流;2018年的飛燕則很有可能成為今年迄今的「風王」,有可能是這四個「飛燕」中最厲害的角色。所以,今後一段時間在西北太平洋出海、在日本生活和工作的同胞,必須密切關注飛燕,及時做好防臺措施。
2006年颱風飛燕
NMC對飛燕的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