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是地球上最強勁的風暴,極端氣候的代表。每年都會在菲律賓以東的洋面,關島附近的洋面以及南海地區形成。颱風路過的地方風力強勁,摧枯拉朽,給人類帶來很大的災難。不過凡事都有兩方面,颱風氣候也有好的的一面。颱風給人類帶來了豐富的淡水資源,給陸地上帶來了豐富的降水,緩解了旱情。同時把熱帶地區的暖溼空氣帶到北方寒溫帶,對地球氣候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不然地球會變得寒溫帶地區更冷,熱帶地區會更熱。
今年的第21號颱風「飛燕」來了,這次颱風名字別看叫「飛燕」,可是級別十分強大,已經從颱風升級為強颱風,隨後升級為超強颱風級。颱風飛燕中心風力最大達到17級,七級以上的風圈半徑250到300公裡,從形成地區,一路北上,勢不可擋。
大家有沒有發現每一次颱風都有一個名字。今年第20號颱風叫做蘇馬倫,這次的颱風叫做飛燕。每年的颱風這麼多,它們的名字是根據什麼規則命名的呢?颱風名字的命名是隨便命名的嗎?顯然不是。颱風的名字是有規定的。
在20世紀初的澳大利亞,有一個氣象預報員,他別出心裁的用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一些人的名字給颱風命名。這樣可以公開的取笑這些人。這個小夥子的腦洞還是挺大的,也正因為如此,人們也記住了他,他的名字是克裡門蘭格,最早給颱風命名的人。開始的時候只以女人的名字命名,估計是希望颱風溫柔一些。沒想到遭到了女權主義者的反對。沒辦法那就把男人的名字加進來吧!
再後來,這些經常受颱風影響的這些亞太地區國家就聚在一起開了個會,研究一下怎麼給颱風取名字更規範。大家在一起商量個辦法,不然同一個颱風,你叫這個名字,他叫那個名字,太混亂。於是,大家坐在以起研究,每個國家想十個名字,共有十四個國家和地區,一共是140個名字,颱風的名字就按照順序命名。比如,第20號颱風叫蘇馬倫,按照順序第21號颱風就叫飛燕了。
如果遇到一次十分強大的颱風,給周邊地區造成很大的災難的話。這次颱風的名字就會被從這140個名字名單中清除掉,這個名字就歸這次颱風所有了,這個颱風的名字就不能再命名其他的颱風了。然後想出幾個有意義的名字把這個140個名字補齊。像2001年的畫眉,200年的鹿莎都是因為颱風的巨大破壞力被除名了的。下面就是140個颱風名字的名單,紅圈標註的就是此次颱風飛燕,上一個是颱風蘇馬倫。是不是感覺颱風的命名辦法很有意思呢?
最後問大家一個問題,這次颱風的名字叫飛燕,那麼下一個颱風的名字叫什麼呢,你知道嗎?答案就在亞太地區140個颱風命名表中呢。大家一起討論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