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知識就是力量綜合整理
昨天,強颱風「天鴿」登錄東南沿海,給當地帶來了狂風暴雨,還造成了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在全民關注颱風的當下,知力君也來跟大家聊聊颱風。你知道「天鴿」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嗎?颱風這麼肆虐,咱們有沒有辦法幹預、控制它,以減少危害呢?
颱風天鴿,23日中午12點左右拍攝於廣東中山坦洲某小區,來源於央視新聞
話說,颱風的命名機制很特別,在2000年之前,颱風都是由各國自己命名,但是這種不統一的命名方法很不方便。於是,為了便於各國交流,亞太經社理事會和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制定了一套統一的颱風命名系統,也就是讓受颱風影響的14個成員國家和地區各自提供10個名字,共組成140個名字的名字庫,然後每有一個熱帶風暴和颱風生成,就用事先取好的名字,依次循環使用。
這14個成員就是中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朝鮮、日本、柬埔寨、寮國、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美國、泰國、越南,其中中國提供的名字是:龍王(後來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和海棠,這次的颱風「天鴿」名字是日本提供的,而日本的颱風名多來源於星座名。
圖片來源網絡
細心的朋友可能察覺到,有的颱風名出現過一次或幾次之後就再也沒出現過,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那是因為,世界颱風委員會有一個規定:一旦某個颱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死傷,那麼它將會從命名表中刪除,不再使用,空缺的名稱由原來的提供國再重新推薦。
比如,中國取名的「龍王」自2005年之後就沒再出現過,因為,2005年颱風「龍王」過境,造成了74.78億元的經濟損失,導致近百人死亡。於是,「龍王」就從命名表中刪除,由「海葵」替代。
日本提供的「天鴿」原本是已除名的颱風「天鷹」的替補名字,但此次天鴿也造成了重大的災情,天鴿被除名也是大概率事件。
圖片來源網絡
其實,在很早以前,人類就在思考怎麼才能對付颱風了,因為總被動防禦也不是辦法。
最開始,人們想依靠大炮、原子彈轟炸等武力方式讓颱風就範,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成百上千的原子彈也幹不過一個颱風,而且這種方式會帶來很大的副作用。而後,科學家們也提出「低壓引導」、建海上風電場等方法來幹預颱風,不過這些方法也不太現實。
目前看來,稍微有效的幹預颱風的方法是美國的「狂飆計劃」,科學家利用飛機在颱風不同位置播撒催化劑,把颱風核心區域加熱分散,從而削弱颱風。不過這個方法的有效性還有待科學家們的進一步驗證。
那麼未來人類有可能有效地控制、幹預颱風麼?我們只能說,一切皆有可能,因為科學技術以及人類的認知總是在不斷地發展進步。
本文為《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版權所有
商業合作及轉載請聯繫 jiangq@cast.org.cn
投稿請聯繫 lufy@cast.org.cn
近期精彩內容↓↓↓
《戰狼2》 毒雞蛋 一次性紙杯
水龍頭隆隆聲 口香糖 香蕉
長「眼睛」的蝴蝶 烏鴉 蜻蜓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