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頻譜是什麼?看美國國防部電磁戰鬥管理的十大願景就知道了!

2021-01-18 騰訊網

轉自:電子工程專輯

哲學園鳴謝

電子工程師在日常工作中免不了與電,電磁、EMC等親密接觸,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都必須利用電磁頻譜才能工作,5G中更是對對電磁頻譜進行了詳細的劃分。作為工程師,我們也一定聽說過電磁頻譜,電磁戰。今天我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電磁頻譜,再看看美國國防部電磁戰鬥管理的十大願景,應該就能把電磁從小工作上升到宏大的電磁頻譜管理甚至戰鬥級別。

電磁頻譜管理是無線電通信的基礎,是電子系統發揮最大效能的關鍵,是信息暢通的重要保證。當今世界,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電磁頻譜管理則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警察」,隨著頻譜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頻譜的管理已越來越引起各國的高度重視。他正在從傳統的保障「配角」,變成為現代信息化作戰的「主角」,並已從戰爭舞臺的後臺大步走向前臺。

電磁頻譜,是指按電磁波波長(或頻率)連續排列的電磁波族。在軍事上,電磁頻譜既是傳遞信息的一種載體,又是偵察敵情的重要手段,因此成為交戰雙方爭奪的制高點之一。

電磁頻譜戰是指使用電磁輻射能控制電磁作戰環境,保護己方人員、設施、設備或攻擊敵人,在電磁頻譜域有效完成任務的軍事行動。電磁頻譜戰是基於電磁頻譜空間,實施電磁頻譜防禦和電磁頻譜攻擊,確保己方利用電磁頻譜的能力,同時阻止敵方有效利用電磁頻譜,實現戰場中「制電磁權」的獲取。電磁頻譜是連接陸海空天各域協同作戰的紐帶,電磁頻譜作戰與陸海空天等域作戰緊密耦合,是非戰時最為典型的對抗樣式。

2019年7月30日,美國空軍發布新的電子戰條令,用新的條令附錄3-51《電磁戰與電磁頻譜作戰》替代了2014年10月發布的條令附錄3-51《電子戰》。這不僅是美國空軍條令的一個重大變化,更是美軍電子戰發展的重要風向標。

美國空軍當前的條令體系是以3個核心條令加上29個條令附錄為主體的模塊化系統。其中指導電子戰組織與實施的是條令附錄3-51,它是空軍對應聯合條令JP 3-13.1《電子戰》的軍種電子戰條令。

新條令對電磁頻譜作戰和電磁戰進行了介紹,闡述了電磁戰的組成、機載電磁戰、空間電磁戰、賽博空間電磁戰、電磁頻譜對抗行動和電磁頻譜支持行動,解析了電磁戰行動與電磁頻譜作戰的組織、規劃、執行與評估。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將「電子戰」改稱為「電磁戰」。

條令指出,相比於「電子戰」,「電磁戰」從技術上講更為準確。「電子」主要是指與無線電和雷達相關的電子電路,而「電磁」則包括所有的電磁頻譜輻射,內涵更豐富,範圍更廣泛。

美國空軍表示,美軍正在修訂中的聯合條令也會將「電子戰」改為「電磁戰」,空軍電子戰術語稱謂的變化是為了與聯合條令保持一致,是對聯合條令的預判與支持。

電磁戰鬥管理已經超越傳統的用頻規劃和管理層面,成為美軍實施電磁頻譜戰的基礎能力框架,也是獲得電磁頻譜優勢乃至作戰優勢的必由之路。來自美國國防部電子戰執行委員會、電磁頻譜作戰跨職能小組、聯合參謀部、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的四名技術官員在《電子防禦雜誌》上撰文,從廣義電磁戰鬥管理的層面全面闡述了美國國防部的願景,這是迄今為止對電磁戰鬥管理最權威、最官方和最專業的闡述。

下面是美國國防部電磁戰鬥管理的十大願景。

相關焦點

  • 美發布《電磁頻譜優勢戰略》
    美太空軍首款「進攻型」通信幹擾器10月29日,美國防部發布2020年版《電磁頻譜優勢戰略》,旨在建立有效的電磁作戰管理,提高電磁頻譜作戰能力。一是發展優越的電磁頻譜能力;二是建設敏捷、集成的電磁頻譜基礎設施,包括將電磁頻譜信息整合到作戰和規劃中、搜集可靠情報以確保電磁頻譜優勢等;三是加強部隊電磁頻譜戰備,將電磁頻譜概念和條令納入正規教育與評估;四是建立持久的合作夥伴關係,包括提升在相關國際論壇的領導地位、強化與盟國和夥伴國交流溝通等;五是建立有效的環境管理體系,包括統一國防部各項電磁頻譜活動、促進電磁頻譜政策制定等。
  • 「第六度空間」的戰鬥:電磁頻譜戰
    原標題:「第六度空間」的戰鬥:電磁頻譜戰   11月27日—28日,以「創新·融合·超越」為主題,由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中國電子學會、國防科技大學聯合主辦的2017全國頂尖電子戰學術交流大會在安徽合肥國防科技大學電子對抗學院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呂躍廣在作「電磁頻譜戰與電子戰
  • 美國會研究服務處發布報告分析電磁頻譜的軍事應用
    編者按 4月10日,美國會研究服務處發布《電磁頻譜的軍事應用》更新版報告。報告認為,電磁頻譜系統在所有軍事領域(空中、陸地、海洋、太空和網絡空間)的廣泛應用,以及國防部定義的網絡中心戰和多域作戰等作戰概念的應用增加了美軍對頻譜的依賴。
  • 電磁頻譜知識連結
    」的80%已被美國和俄羅斯率先搶佔。可以通過區分使用時段的方法,制定頻譜管制計劃,從時域層面避免幹擾;可以通過拉開間隔距離的方法,制定部隊(裝備)的部署計劃,從空域層面避免幹擾;可以通過劃分、規劃、分配和指配頻率的方法,制定用頻方案,從頻域層面避免幹擾。 五是具有開放性。電磁波無疆無界,看不見,摸不著,跳動於無形空間,滲透在每個角落。
  • 預備役電磁頻譜管理中心:劍犁和鳴激蕩電磁空間
    在軍事需求和經濟發展的激蕩中,2010年1月25日,我軍依託國家行業系統組建的第一支電磁頻譜預備役部隊——預備役電磁頻譜管理中心組建成立,立起聯通國家經濟建設「棋局」與未來軍事鬥爭 「戰局」的實踐樣板。請關注今日《中國國防報》的報導——
  • 【智庫聲音】美軍發布《JP 3-85:聯合電磁頻譜作戰》條令
    來源:電科防務 作者:張春磊 2020年6月,美國國防部發布了更新版的《國防部軍事及相關術語詞典》(下文稱為新版),以替代2020年1月的版本(下文稱為舊版)。
  • 【每日動態】核指揮控制/電磁頻譜/「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
    美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約翰·海頓  提出未來獲取電磁頻譜優勢的措施  近日,美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約翰·海頓表示,為推進新的電磁頻譜(EMS)優勢戰略,國防部必須在聯合部門、武裝部隊和工業界三大方面取得進展。
  • 全軍預備役電磁頻譜管理中心:四兩撥千斤這樣煉成
    黃沙漫漫、渺無人煙的邊地大漠;熙熙攘攘、人聲鼎沸的內地賽場;莊嚴肅穆、萬眾矚目的京畿重地……每當軍地重大任務舉辦,總有一支新型精銳力量默默守護著我們的用頻安全,如同「空中警察」,她就是全軍預備役電磁頻譜管理中心
  • 深入帶你了解電磁頻譜知識大全
    」的80%已被美國和俄羅斯率先搶佔。 (7)電磁波是什麼?電磁頻譜又是什麼?物理世界有這樣一種奇特的現象,交變電流在周圍空間會產生交變磁場,變化的電場和磁場相互聯繫,形成了交變的電磁場,並能脫離其產生的波源向遠處傳播,這種在空間以一定速度傳播的交變電磁場就是電磁波。
  •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美國空軍參謀長:電磁頻譜可能是擊敗敵人的廉價選擇
    老烏鴉協會討論:電磁頻譜作戰領導層(翻譯&字幕 by 防務菌)昨日(1月27日)在老烏鴉協會舉辦的線上「電磁頻譜作戰領導層
  • 全軍預備役電磁頻譜管理中心 完成大運安保任務
    本報深圳8月25日電荊繼軍報導:大運會期間,全軍預備役電磁頻譜管理中心圓滿完成了大運會無線電安保任務,受到軍地領導和群眾的好評。針對深圳毗鄰香港,電磁環境複雜,頻譜資源使用多、無線電信號相互過界覆蓋幹擾多等實際情況,該中心積極組織網上推演,進行幹擾信號的快速搜索和測向定位等模擬演練。
  • 電磁幹擾在電磁波頻譜中的劃分介紹
    二、電磁幹擾的頻譜分布 信息化社會的電磁環境異常複雜,而且愈來愈複雜。電磁幹擾分布在整個電磁波頻譜。如果按最常見的幹擾的頻譜來劃分,則可粗略分為以下幾個頻段: 1. 工頻幹擾:頻率50~60Hz左右,主要是輸、配電系統以及電力牽引系統所產生的電磁場輻射; 2. 甚低頻幹擾:30KHz以下的幹擾輻射、雷電、核爆炸以及地震所產生的電磁脈衝,其能量主要分布在這一頻段; 3. 長波信號幹擾:頻率範圍10KHz~300KHz。
  • 基於空間電磁信號的頻譜分析
    針對雷達設備提出了構造空間電磁信號時域波形的方法,並對信號進行頻譜分析,得出檢測點的功率大小。有助於分析複雜戰場情況下的空間電磁強度的分布。最後通過仿真分析驗證了所提方法的正確性和有效性。關鍵詞 頻譜分析;電磁信號;功率 戰場電磁環境對戰爭準備和各種軍事活動,尤其對戰場感知、指揮控制、作戰行動、武器效能、戰場建設等方面影響深刻。而信息化條件下,戰場電磁環境具有無法預知的複雜性、難測性。構成戰場電磁環境的要素有多種,但人為電磁活動是最活躍的因素。電磁環境是無形的,無法直觀感受,分析其構成與特徵對於認識戰場電磁環境至關重要。
  • 電磁頻譜數據挖掘丨天地一體頻譜認知智能領域研究前沿
    ,緊緊圍繞「電磁頻譜數據日益豐富而知識十分貧乏」這一瓶頸問題,結合數據挖掘、機器學習、認知科學的理論方法與電磁頻譜的時-空-頻-能等多維屬性特徵,系統地介紹了電磁頻譜數據挖掘理論及應用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 新疆喀什:完成2020年邊境電磁頻譜測試工作
    9月29日至10月1日,喀什地區無線電管理局聯合喀什軍分區開展了2020年喀什地區邊境電磁頻譜測試工作。 此次在喀什邊境地區開展的電磁頻譜測試,是依據《邊境(界)地區電磁環境測試規範》的規定,對邊境地區30-6000MHz頻段進行測試,重點掌握和了解邊境區域的無線電波,為今後的邊境電磁頻譜管理工作提供基礎支撐。
  • 電磁波的頻譜(一)--概述
    因為電磁波是按照其頻段的特點傳播的,此外再無什麼規律來約束它。因此,如果兩個電臺用相同的頻率(F)或極其相近的頻率工作於同一地區(S)、同一時段(T),就必然會造成幹擾。因為現代無線電頻率可供使用的範圍是有限的,不能無秩序地隨意佔用,而需要仔細地計劃加以利用。所以在國外,不少人將頻譜看作大自然中的一項資源,提出頻譜的利用問題。
  • Science | 光學頻率梳:電磁頻譜的「度量衡」
    這項綜述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和科羅拉多大學的教授Scott A. Diddams,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Kerry Vahala以及德國馬普量子光學所的教授ThomasUdem共同完成。ScottA. Diddams是第一作者,以上三位均為通訊作者。圖1 光學頻率梳作為連結光頻和射頻的樞紐。
  • 遠距離摧毀敵方電子裝備 電磁脈衝化身無形空間作戰利器
    圖片來源:美國國防部官網  圖為俄羅斯自行研製的Ranets-E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統。  方長安指出:「電磁脈衝武器主要用來攻擊密集裝備電子設備、對戰爭進程具有重要影響的目標,比如航母、電子戰飛機、發電廠、指揮通信系統、網絡伺服器等,特別是對航母戰鬥群、隱身戰機、地下指揮所、城市進攻作戰有更佳的效果。」  當前,美國在電磁脈衝武器方面,無論是裝備技術本身還是立法、戰略規劃等,均發展得不錯。
  • 四川省2020年度軍地電磁頻譜聯合演練在青神舉行
    四川新聞網消息 電磁頻譜是信息化戰場的「中樞神經」。信息化戰爭要靠大量使用信息化武器裝備取勝,而信息化武器裝備是靠發射和接收電磁波來發揮其作戰效能的。7月28日上午,四川省2020年度軍地電磁頻譜聯合演練在青神縣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