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水殖是世界上*個成功生產*多東星斑魚苗的公司,這項突破性的成就應可被列入大馬健力士紀錄大全。
該公司總執行長兼董事經理拿督羅惠明說:「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們是不是世界*,可是自從成功生產大量的東星斑魚苗後,許多國內及海外如日本、韓國、印尼、中國和香港等同行的專家及商家都慕名而來,是他們告訴我,以他們過去多年來的觀察和研究,我們是*個成功研究出大量東星斑魚苗的國家。」
他續表示,該公司能夠在一個月內,成功生產20多萬條東星斑魚苗,1年就可生產200多萬條魚苗,而魚兒的成熟期是介於1.3至1.5公斤,假設該公司每年售賣50萬條東星斑的話,依目前每條介於200令吉至250令吉(1.3公斤至1.5公斤)的售價,那已經是高達1億令吉的營業額。
稀有品種魚類
他說:「這只是初步估計的銷售量,其實東星斑的需求量是無限的,因為自從東星斑被列為受保護的魚類後,政府已經嚴厲禁止人們捕抓這種魚,因此東星斑已經成為稀有品種的魚類,以致市場對於東星斑有很高的需求量。」
羅惠明是在接受《南洋商報》*專訪時,娓娓道出他一連串的商業大計。
羅惠明:中國需求高 魚業養殖發展潛能大
羅惠明說:「一直以來,我們都把魚售賣至中國和香港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的需求量更是令人咋舌,你有多少,他們就要多少,因為中國人幾乎每一餐都要吃魚,簡直是無魚不歡,所以我認為魚業養殖有很大的發展潛能。」
正因為看好市場走勢,該公司決定購買活魚船,以便自行運送活魚至中國與香港,以賺取更多的盈利。
他說:「依公司的調查顯示,如果我們親自把活魚運送至中國與香港的話,公司可以賺取額外的50%營業額。」
「所以,我決定在近期赴日本一趟,以尋找合適的魚船,如果合適的話,會先購買一艘,光看這個計劃是否行得通。」
羅惠明續說:「一艘活魚船的價格大約是200萬令吉,可是我認為這是值得的,因如果依我們估計每年售賣的魚量來計算的話,我們一定可以賺回這筆錢。」
購買更多活魚船
他表示,如果計劃順利進行的話,該公司將會陸續購買更多的活魚船,以進一步擴充該公司的業務。
「我有信心公司的前景一定是前途無量,如果按照計劃行事的話,魚兒的生產量將會大幅增加,所以我已決定擴充海水養魚場的設備,惟暫時無法估計將耗資的成本。」
他說:「估計這批魚苗會在2007財政年才作出貢獻,屆時應該可以為公司帶來豐厚的利潤。」
佔天時地利人和優勢 2年內成功研究東星斑
「雖然你們(外國人)很聰明,有高科技;我很笨,不會研究,但是我有老天爺的眷顧啊!」
這句話出自婆羅水殖總執行長兼董事經理拿督羅惠明的口中,儘管覺得好笑,但卻不無道理。
他解釋:「就好像日本研究所有很好的科技設備,可是他們花費了15年,還是無法成功研究出東星斑的魚苗,就算有,也是很少量,為什麼呢?反之,我們只花了2年的時間,就成功研究出大量的東星斑了。」
歸功老天爺眷顧
他把一切歸功於天時、地利、人和,並稱:「如果不是有老天爺的眷顧,賜予我們那麼好的環境和氣候,我們也不會那麼容易研究出東星斑魚苗。」
山打根*適合養魚
他表示,山打根是*適合養魚的地方,因為可以避免許多的天災如季候風、雨季和地震等等,佔了天時和地利的優勢。
羅惠明說:「我們從日本及韓國聘請了研究孵化魚苗的專家,在他們的精心研究下,終於成功研究出東星斑魚苗,現在日本人也對我們刮目相看,也許我們會在明年和一家日本公司聯營,為他們提供鮭魚,惟目前還在洽談的階段。」
他表示,當他知道員工們成功研究出東星斑魚苗時,那種心情並非筆墨所能形容的,興奮的表情還在他的臉上停留,可想而知,這種滿足感是不能夠用金錢去衡量與看待。
2年後研究蘇眉魚苗
自從完成了是項偉大的使命後,羅惠明又開始謀劃另一個目標,他希望能夠在2年後,成功研究出蘇眉的魚苗,因這種魚有很高的市場價值,並視之為另一大挑戰。
他說:「至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人成功研究出蘇眉的魚苗,如果我們能夠成功的話,那會是另一個突破和奇蹟!」
一站式深海養魚場
該公司的魚產品計有東星斑、七星斑、蘇石斑、龍躉、老鼠斑和紅魚等,在該公司的積極發展下,已經成為一站式生產規模的深海養魚場,從魚種、孵化、產卵至魚苗,都可自行生產。
該公司飼養的龍躉是全馬*條的龍躉,也是該公司起家的經濟支柱,龍躉主要是供應予香港、中國和臺灣市場。
不過隨著中國及香港的市場需求日益劇增,該公司已經減少把魚類出口至臺灣市場,目前主要是以出口至中國和香港市場為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