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溫度達5500度,連地球都曬熱了,為什麼地球外的太空是冰冷的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太陽表面溫度大約是5500K,地球上的溫度也挺溫暖,但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太空給我們的感覺卻是非常寒冷的,無論是在《阿波羅13》中還是在科幻片比如《復仇者聯盟》中的烏木喉就是這樣領盒飯了,還有《異形》中被吸入太空的異形寶寶,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溫度到底是什麼?

在這個問題中最關鍵並不是溫度,而是溫度背後的本質,熱力學中的溫度定義物體微觀粒子的運動劇烈程度,從這個定義中我們了解到溫度必須有一個載體,它不介意是哪一種,但如果沒有載體的話,溫度就不能被定義!

布朗運動

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R. 布朗在觀測花粉顆粒在水溶液中作不停的無規律運動,進一步的福安測發現,其他懸浮在液體中的顆粒也會不停的運動,1877年J.德耳索首先指出布朗運動是顆粒受到液體分子碰撞的不平衡力所致,1904年法國科學家H.潘卡雷認為這是液體分子無規律熱運動表現

微觀粒子運動與溫度的關係

假設一個物體的最小粒子質量m以速度v運動,那麼整體表現的溫度為如下

T為絕對溫標,K為玻爾茲曼常數,那麼而質量知道了m和運動速度v,最終將可以求得這個物體表現出來的溫度。

而普朗克溫度就是這麼來,mp普朗克質量,為:2.176 51(13) × 10^-8千克,它是粒子的康普頓波長與其史瓦西半徑相比擬時的質量,即微觀粒子質量的上限。

普朗克溫度的本質就是可能最大的微觀粒子在光速運動時所表現出來的溫度,當然我們已知也沒有那麼大質量的基本粒子,也沒有達到光速運動的微觀粒子運動,所以對於人類來說這是一個不可能達到的溫度,但宇宙大爆炸時可以,在第一個普朗克時間內宇宙就達到了這個溫度,此後一路走低,一直到現在的微波背景輻射2.73K。

太陽和地球之間廣袤的宇宙空間,溫度的載體是什麼?

宇宙空無一物嗎?明顯不是,但它也不是到處都是物質,比如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太空,這些區域以我們宏觀的角度來看它是空無一物的,但它每立方釐米的原子數量約有數十個,甚至比本星際星雲密度的0.3個/立方釐米還要高一些。但這明顯不足以承載我們宏觀俗稱的溫度。

因此我們用可以用溫度來定義這片區域,但粒子太少,甚至我們可以忽略不計,那麼太空中確實非常寒冷是嗎?其實也不是這麼理解!

寒冷的感覺哪裡來的?

我們感到寒冷是因為身體的熱量正在通過某一種途徑快速散失,比如遊泳上岸時一陣風過來特別冷,這是因為身上的水分被風蒸髮帶走了大量的熱,或者冬天掉水裡,冰冷的水通過傳導帶走了身體的熱量,但如果赤膊掉到了太空裡,第一沒有風,因為沒空氣,第二沒有介質傳導,只有一種輻射降低體溫,而輻射降溫效率是比較低的,因此我們掉到太空裡並不會感覺寒冷!

為什麼有文章認為人掉到太空裡會結冰?

會結冰其實並沒說錯,但卻不是太空的低溫造成的,而是低壓,因為人體是含有大量水分的,在極低壓的條件下體液會沸騰,導致皮膚破裂蒸發失溫這是快速散熱的主要途徑,另外如果曬不到陽光的陰影處則會通過輻射慢慢降溫,所以會是冰火兩重天,曬到的位置猶如灼傷,曬不到的位置則慢慢結冰。

幸虧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微粒比較少,否則受到這些塵埃遮擋,地球獲得陽光將大幅減少,就像遮天蔽日的沙塵暴天氣,地球的日子可不是那麼好過。

宇宙中最冷的地方

已知宇宙中最冷的地方是回力棒星雲,這是一個擴散中的行星狀星雲,速度達到了150千米/秒

這個沙漏狀的結構長達3萬億千米,大約是2萬個天文單位,這是中心恆星死亡到了白矮星階段再也束縛不住外部氣殼時,物質流失所致,未來這個規模還將繼續擴大。根據阿塔卡馬毫米波/亞毫米波射電望遠鏡觀測,回力棒星雲的最低溫度大約只有-272.15℃,僅僅比絕對零度高出約1℃!

不過未來它將失掉這頂桂冠,因為它擴散快速擴散的氣體雲正在被附近的恆星所照射,這將讓它的溫度慢慢回升,最後至少將會達到2.73K。

相關焦點

  • 太陽溫度高達5700度,地球都被曬熱了,為啥宇宙空間還是冰冷的?
    太陽溫度高達5700度,地球都被曬熱了,為啥宇宙空間還是冰冷的?太陽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恆星,整個太陽系也都是圍繞著太陽轉動的。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而我們現在居住的地球就是其中之一,太陽放在整個銀河系乃至於整個宇宙都是一顆很普通的恆星,但是在太陽系中,它卻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太陽是一顆很理想的恆星。我們都知道太陽很熱,地球的正常運轉也離不開太陽散發出的光和熱,太陽的表面溫度高達五千多度,散發出的能量龐大,但是為什麼饒是太陽如此熱,宇宙還依舊是冰冷的呢?
  • 太陽表面溫度5500度,都把地球曬熱了,為什麼日地之間卻冷冰冰?
    太陽內核達到了1500萬度,表面達到了5500度,陽光可以把地球曬熱,但偏偏日地之間的宇宙空間卻是接近於絕對零度的,那這到底是咋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太陽核聚變反應不知道你想過沒有,太空中明明沒有氧氣,為什麼太陽還可以持續地燃燒?
  • 太陽把溫度傳到地球,為什麼太陽到地球之間的太空卻是冰冷的?
    ,所有物體都不能離開太陽的「照耀」,也正因此太陽系中的行星都是以太陽為中心,呈橢圓軌道的旋轉,地球也不例外。據相關數據推測分析,太陽已經有約45.7億歲,而地球則是約40億歲,在長達40億年的時光裡,太陽的照耀為地球孕育了無數生命,也正因此地球從太陽獲取溫度,並存有溫度,但是,為什麼太陽與地球之間的太空卻是冰冷的呢首先說說太陽的溫度
  • 太陽表面五千度,地球都曬到全球變暖了,為什麼太空還是冰冷的?
    太陽可能是小盆友們學會畫的第一個對象,萬物生長靠太陽嘛,畫上花花草草的同時總會左上角或者右上角畫上一個光芒四射的太陽!確實連小朋友都知道,地球上的熱量幾乎都來自太陽,它對人類太重要了!》中的烏木喉掉到太空就凍成了冰坨坨,為什麼地球都曬燙了,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太空卻冰冷無比?
  • 太陽時刻進行著核聚變,表面溫度5500度,為什麼太空卻是冰冷的?
    每天早晨隨著太陽的升起,地球的溫度也在不斷上升,在人類的眼裡,太陽就是我們的母親,它給我們帶來了溫暖和光明,帶來了生命生存的根本。沒有太陽的光和熱,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沒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不會有氧氣的更新,沒有氧氣地球生命和人類也就難以生存下去。
  • 太陽的溫度近六千度,地球都被「烤」熱,為何太空卻是絕對0度?
    對於地理比較了解的人應該知道,太陽是一個恆星,其位於太陽系中心,也被稱為黃矮星,太陽系內有八大行星和其它的小行星、外海王星以及星際塵埃等天體或者是物質都圍繞著太陽做公轉運動。而太陽作為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它的質量佔到了總質量的約99.86%,並且通過核聚變的方式不斷地向太空釋放光和熱,我們地球上的光和熱絕大部分是來源於太陽的,因為地球本身是一個不發光的天體!
  • 太陽溫度6000度,地球都被烤熱了,為何太空卻接近絕對零度?
    可是太陽都把地球曬熱了,為什麼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太空溫度是接近於絕對零度的呢?舉個例子,科學家在引爆氫彈時,都是先引爆一顆原子彈,通過原子彈提供上億度的反應溫度,從而引發核聚變反應。因此,光子很難烤熱宇宙空間。一直以來都流傳著太空的溫度是絕對零度,實際上這個想法是有問題的。正如上文說到的,我們其實很難測得出太空的溫度。
  • 地球溫度由太陽傳遞而來,為何太陽到地球之間的太空卻是冰冷的?
    或許我們會有這樣的疑問,太陽在向地球傳遞熱量的時候,為什麼熱量到達地球會讓我們覺得熱?而熱量從太陽到地球這段距離是如此寒冷,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真相吧!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常識,太陽溫度是非常高的。
  • 太陽表面接近6000度,地球都曬熱了,為何太空溫度是絕對零度
    太陽是太陽系絕對的主宰,它的質量佔據太陽系總質量99.86%以上。太陽的核聚變反應使得太陽的溫度極高,太陽的表面溫度高達6000度,內核溫度高達1500萬度。可問題來了,為什麼地球可以被太陽曬熱了,可為什麼太空的溫度卻接近絕對零度?
  • 太陽溫度6000度,地球都被烤熱了,為何日地之間的太空卻冷冰冰?
    恆星核聚變反應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先搞清楚太陽具體是如何產生能量的。如果非要用一句話概括,那應該是:物極必反,都是被引力逼出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太陽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3萬倍,佔據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是太陽系絕對的霸主。由於太陽的質量巨大,所以太陽自身引力也非常大,這就會使得太陽對自身的擠壓非常嚴重。於是,太陽的內核溫度就會急劇升高,達到1500萬度。
  • 太陽表面溫度約6000攝氏度,地球都曬熱了,為何太空卻是冰冷的?
    就目前來說,地球是太陽系唯一一個存在有大量生命體的星球,這是因為地球產生了各種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包括合適的溫度條件。地球的溫度平均在15攝氏度左右,最高也才60度,是一個非常適合生命體生長繁殖的區間。
  • 太陽表面大約6000度,地球都被「烤」熱,為何太空卻是絕對零度?
    3000億個大氣壓,溫度可達1500萬度,即便是距離內核部分約52萬多公裡的太陽表層,溫度也接近6000度,可以說太陽是一個巨大的「火球」。並且實際上,地球上的絕大部分能量來自於太陽輻射,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基本上維持在15度左右,這也是地球能夠演化出生命的重要原因,而這種太陽輻射就是由太陽內核所發生的核聚變所產生的。
  • 太陽溫度高達5700度,地球都被曬熱了,為何太空還是那麼冷
    沒有了太陽,地球將變得灰沉沉一片,沒有了絢麗多彩的風景,更不會有像現在如此溫暖的溫度,所以太陽對於我們地球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大約是1.5億千米,在這一中間的溫度居然是非常寒冷的,要知道太陽表面的溫度就高達5500K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其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如何定義溫度這個詞呢?
  • 太陽把溫度傳到了地球,為什麼中間宇宙是冰冷的,其中的熱量去哪了?
    眾所周知,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太陽溫度是非常高的,據科學家們研究太陽體表的溫度大概有5500攝氏度,而它中心的溫度就更高了,甚至能到達2000萬攝氏度,這個溫度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炎熱!
  • 太陽表面溫度高達5770K,地球都曬熱了,為啥太空卻那麼冷?
    大家都知道,我們地球上每天的熱度都是在太陽上傳過來的,太陽作為一個巨大的恆星,其表面上的溫度更是達到了一個驚人的高度,足足有5770K!,當然,太陽距離我們地球也有著1.5億公裡之遠,但是卻能夠讓遠在天邊的我們感受到熱量,這無疑是神奇的事情。
  • 太陽表面接近6000度,地球都曬熱了,為何太空卻接近絕對零度?
    太陽是太陽系絕對的主宰,它的質量佔據太陽系總質量99.86%以上。太陽的核聚變反應使得太陽的溫度極高,太陽的表面溫度高達6000度,內核溫度高達1500萬度。可問題來了,為什麼地球可以被太陽曬熱了,可為什麼太空的溫度卻接近絕對零度?太陽核聚變要知道質量越大,引力就越大。由於太陽的質量十分巨大,因此,太陽的引力巨大,這就導致太陽內核被擠壓得很嚴重,溫度飆升。
  • 太陽表面溫度接近6000℃,地球都曬熱了,為何太空卻那麼冷?
    太陽說到這裡我們可能會感覺疑惑,太陽的表面溫度達到6000攝氏度,把地球都給烤熱了,可是為什麼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太空卻是寒冷的呢那是因為地球上的分子密度會隨高度的上升而降低,分子密度越低意味著分子越少,發生碰撞的機率越小,產生的熱量就越少,所以溫度就越低,山頂上的分子密度比地面要小,所以山頂溫度自然比地面要低。還有人問,風扇不是讓分子的運動速度,按理說應該會感覺熱,為什麼會感覺冷啊?
  • 太陽表面溫度接近6000℃,地球都曬熱了,為何太空卻那麼冷?
    地球不過太陽系內最熱的一顆星球當屬於太陽,由於太陽發生核聚變反應,每時每刻都產生巨大的能量,所以它的溫度極高,太陽的核心溫度達到2000萬攝氏度,即使表面溫度都接近6000攝氏度,這是什麼概念?太陽說到這裡我們可能會感覺疑惑,太陽的表面溫度達到6000攝氏度,把地球都給烤熱了,可是為什麼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太空卻是寒冷的呢?要想知道這個答案,我們首先要知道溫度的本質是什麼,什麼是溫度?
  • 太陽將溫度傳來地球,為什麼太陽到地球之間的外太空還是如此冷?
    其中一個片段是,星爵為了救女友,差點在太空中凍死。我想知道這裡的人們是否想過為什麼太空的溫度這麼低?一般來說,離熱源越近,它接收的熱量就越多,應該越熱,但為什麼在太空不是呢?我們來談談熱源——太陽。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數據,太陽表面溫度約5500攝氏度,中心溫度超過2000萬攝氏度。溫度高到嚇人。現在,人們知道的所有物質都不可能在太陽絕對高溫之下存在。
  • 太陽讓地球熱了起來,為什麼日地之間卻還是冰冷的呢?
    為什麼太陽讓我們的地球溫暖了起來,但是太空卻仍然是一片冰涼呢?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地球熱起來了 ,為什麼太空卻一點都不熱呢?那這些溫度是如何到達地球的呢?為什麼沒有在太空中就消失了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的一個概念就是熱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