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奧林匹克運動精神促進世界和平發展
1月15日至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瑞士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主席新年首訪所傳遞和闡釋的重要理念內容豐富、意義深遠,將對2017年我國外交起到開局和引領作用。
在北京籌辦2022年冬奧會的背景下,習近平主席專門訪問了位於洛桑的國際奧委會總部,在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會見了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等國際奧委會官員,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到訪國際奧委會的中國最高領導人,傳遞著對國際奧林匹克事業的支持。巴赫表示,習近平主席專程到訪,再次印證了中國與國際奧委會之間長期以來的良好合作關係,也展示了中國最高領導人對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的理解和支持。
1894年,當顧拜旦宣布奧林匹克運動的誕生時,遇到的是人們的懷疑和嘲諷,有人甚至預言這項歷史「鬧劇」用不了多久就會夭折。一個多世紀過去了,其間人類社會經歷了劇烈、深刻的變化。一個又一個偉大的人物帶著他們開創的宏圖大業,在歷史的舞臺上來去匆匆。但是,令人驚奇的是,奧林匹克運動卻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機中堅持了下來,並發展成為當代最具影響的社會文化運動。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風雨滄桑,當我們回首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歷程時,越來越深切感到,她帶給人們的絕不僅僅只是精彩絕倫的體育比賽與優異的運動成績,也不僅僅是城市在物質層面的快速發展。奧林匹克運動帶給人們更多的是對人自身全面發展、對社會和諧進步、對世界和平等更高層次理想的關注與實踐。正是這些極為豐富、深刻的人文價值,使奧林匹克運動成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成立於1894年的國際奧委會是奧林匹克運動的最高權力機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躲避戰亂,顧拜旦先生將國際奧委會總部從法國巴黎遷到中立國瑞士的洛桑。從此,洛桑被稱為「奧林匹克之都」。1993年,為繼承顧拜旦先生將奧林匹克精神傳播到世界各地的遺願而建成的奧林匹克博物館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收藏最完整、最著名、最有活力的體育博物館,曾獲得1995年歐洲博物館大獎。奧林匹克博物館坐落在瑞士洛桑的奧林匹克公園內,館內陳列著公元前776年首屆古代奧運會舉辦地奧林匹亞山的模型、古希臘運動會的遺物、首屆現代奧運會的紀念金幣、歷屆奧運會火炬等與奧運會有關的紀念品。參觀者還可以從「電視牆」上欣賞到奧運史上無數個精彩瞬間。國際奧委會的很多重要活動也在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裡舉辦。
習近平主席在巴赫的陪同和解說下參觀了奧運發展史展覽、往屆奧運會獎牌展、北京奧運會展品、2012年倫敦奧運會休戰牆、中外運動員比賽用具等博物館內頗具特色的展品。同時,習近平主席也向巴赫等國際奧委會官員介紹了中國贈送給國際奧委會的蘇繡《仕女蹴鞠圖》,表達了促進中外體育交流的美好願望。
奧林匹克運動是在奧林匹克主義的指導下,通過體育運動和文化相結合,在全世界普及奧林匹克理想,促進人的身心和諧發展、增強多元文化之間的理解與溝通,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社會文化運動。包括以奧林匹克主義為核心的思想體系,以國際奧委會、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和國家或地區奧委會為主體的組織體系和以奧運會為周期的活動內容體系。奧林匹克運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具凝聚力和影響力的社會文化運動。在人類歷史邁入21世紀,歷史學家們評選出了100件千年盛事,顧拜旦開創奧林匹克運動的創舉位列其中。
奧林匹克運動的核心思想是強調人的和諧發展,體育運動必須與教育、文化相結合,才能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奧林匹克主義不僅適用於精英運動員,也適用於大眾;
奧林匹克主義不僅僅是競賽和勝利,更是參與與友誼;
奧林匹克主義不僅是一種活動,也被視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教育手段和途徑。
習近平主席新年首訪意義重大,與巴赫的會見和參觀奧林匹克博物館的影響深遠。
一、推動中外體育文化交流、實現國際理解與合作;樹立大國外交形象、促進世界和平發展。
習近平主席熱愛體育運動,重視體育發展和體育交流。在一些外交活動中安排體育元素,不僅凸顯出領導人的個人魅力,也是在展現一個更為開放的國家形象,以及中國人民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正如巴赫所言,「雖然《奧林匹克憲章》裡有嚴格的頒獎規定,只有獲得奧運會冠軍的運動員才能獲頒金牌,但就推動奧林匹克運動而言,習近平主席是當之無愧的冠軍。」擁有數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的中國的最高領導人和當今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社會文化運動的領路人的會見將會實現文化和外交上的理解、互信和合作。
在習近平主席與巴赫會面後的1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成為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這次籤約長達12年,中國企業成為國際奧委會頂級合作夥伴,體育正在幫助中國影響世界。
顧拜旦的「以體為教」不僅強調通過奧林匹克運動促進個體身心協調發展,還為國際的交流和理解提供平臺。習近平主席訪問國際奧委會將有助於增進相互了解,推動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建設,有助於中國與國際組織的合作邁向新階段,有利於地區和平與穩定。
二、助力北京籌辦2022年冬奧會,大力發展體育產業、推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習近平主席讚賞國際奧委會和巴赫主席、羅格名譽主席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健康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也感謝他們為中國體育事業提供的巨大幫助,並表示中國將堅定支持並積極參與奧林匹克運動,北京是世界上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將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堅持以綠色辦奧運、共享辦奧運、開放辦奧運、廉潔辦奧運的理念籌辦北京冬季奧運會是中國今後幾年的一項重大工作。
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申辦報告》中,「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是一個願景。「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作為2022年冬奧會在促進大眾體育參與方面的目標和口號囊括了整個冬季運動的社會運作系統,是以中國現有冬季運動的基礎為起點,以籌辦2022年冬奧會為助力,在7年左右的冬奧周期內,實現「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發展過程。隨著「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這一目標的提出,以冬奧會項目為代表的冰雪運動的普及將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為了提高冰雪運動人口,必然要求冰雪運動從單純的競技性向大眾化發展,必然要求體育產業的全力支持。習近平主席會晤巴赫,參觀奧林匹克博物館,阿里巴巴集團成為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在籌辦北京冬奧會、國務院通過46號文件拉動體育產業、「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今天,對於中國體育的發展而言,意義自然是非常深遠的。
三、推動中國精英體育和大眾體育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奧林匹克運動蓬勃發展,我們將以北京冬季奧運會為契機,把競技體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強,同時大力發展群眾體育,通過全民健身實現全民健康,進而實現全面小康目標。
《奧林匹克憲章》明確指出,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之一就是吸引儘可能多的民眾參與體育運動。顧拜旦曾在1935年的一次公開講話中提及:「為了吸引100個人參加體育鍛鍊,必須有50個人從事運動,為吸引50個人從事運動,必須有20個人專業化。為吸引20個人接受專門訓練,必須有5個人具備創造非凡成績的能力。」這種奧林匹克運動由精英發展到大眾的觀點正是通過奧運賽事的舉辦、競技體育事業的發展促進群眾體育參與、全民健康的作用彰顯。
奧林匹克理想不能遊浮於各國文化之上而獨立發展,它必須得到各個國家的支持、認同和理解,從而與國家文化相融合才是發展之道。奧林匹克理想是一種社會哲學,強調體育運動對於社會發展中的個人角色認知、對世界和平共存的價值和身心和諧發展的培育。這與習近平主席對體育事業發展的認識相一致。習近平主席既是一位體育運動的愛好者,又是一位重視體育事業發展的國家領導人。在他看來,體育鍛鍊不僅僅是一個愛好。習近平主席曾提及:「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在工作和休息之間尋求平衡。這可以令我們精力充沛,並幫助我們更好地工作。」他認為,「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容,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力量。」在「體育迷」習近平主席的帶領下,中國必將向著體育強國夢、中國夢奮力邁進。 (北京體育大學博士生導師 孫葆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