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奧林匹克運動精神促進世界和平發展

2021-01-12 國家體育總局

弘揚奧林匹克運動精神促進世界和平發展

發布時間:2017-02-24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孫葆麗 字體: 大 中 小

  1月15日至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瑞士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主席新年首訪所傳遞和闡釋的重要理念內容豐富、意義深遠,將對2017年我國外交起到開局和引領作用。
    在北京籌辦2022年冬奧會的背景下,習近平主席專門訪問了位於洛桑的國際奧委會總部,在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會見了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等國際奧委會官員,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到訪國際奧委會的中國最高領導人,傳遞著對國際奧林匹克事業的支持。巴赫表示,習近平主席專程到訪,再次印證了中國與國際奧委會之間長期以來的良好合作關係,也展示了中國最高領導人對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的理解和支持。
    1894年,當顧拜旦宣布奧林匹克運動的誕生時,遇到的是人們的懷疑和嘲諷,有人甚至預言這項歷史「鬧劇」用不了多久就會夭折。一個多世紀過去了,其間人類社會經歷了劇烈、深刻的變化。一個又一個偉大的人物帶著他們開創的宏圖大業,在歷史的舞臺上來去匆匆。但是,令人驚奇的是,奧林匹克運動卻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機中堅持了下來,並發展成為當代最具影響的社會文化運動。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風雨滄桑,當我們回首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歷程時,越來越深切感到,她帶給人們的絕不僅僅只是精彩絕倫的體育比賽與優異的運動成績,也不僅僅是城市在物質層面的快速發展。奧林匹克運動帶給人們更多的是對人自身全面發展、對社會和諧進步、對世界和平等更高層次理想的關注與實踐。正是這些極為豐富、深刻的人文價值,使奧林匹克運動成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成立於1894年的國際奧委會是奧林匹克運動的最高權力機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躲避戰亂,顧拜旦先生將國際奧委會總部從法國巴黎遷到中立國瑞士的洛桑。從此,洛桑被稱為「奧林匹克之都」。1993年,為繼承顧拜旦先生將奧林匹克精神傳播到世界各地的遺願而建成的奧林匹克博物館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收藏最完整、最著名、最有活力的體育博物館,曾獲得1995年歐洲博物館大獎。奧林匹克博物館坐落在瑞士洛桑的奧林匹克公園內,館內陳列著公元前776年首屆古代奧運會舉辦地奧林匹亞山的模型、古希臘運動會的遺物、首屆現代奧運會的紀念金幣、歷屆奧運會火炬等與奧運會有關的紀念品。參觀者還可以從「電視牆」上欣賞到奧運史上無數個精彩瞬間。國際奧委會的很多重要活動也在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裡舉辦。
    習近平主席在巴赫的陪同和解說下參觀了奧運發展史展覽、往屆奧運會獎牌展、北京奧運會展品、2012年倫敦奧運會休戰牆、中外運動員比賽用具等博物館內頗具特色的展品。同時,習近平主席也向巴赫等國際奧委會官員介紹了中國贈送給國際奧委會的蘇繡《仕女蹴鞠圖》,表達了促進中外體育交流的美好願望。
    奧林匹克運動是在奧林匹克主義的指導下,通過體育運動和文化相結合,在全世界普及奧林匹克理想,促進人的身心和諧發展、增強多元文化之間的理解與溝通,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社會文化運動。包括以奧林匹克主義為核心的思想體系,以國際奧委會、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和國家或地區奧委會為主體的組織體系和以奧運會為周期的活動內容體系。奧林匹克運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具凝聚力和影響力的社會文化運動。在人類歷史邁入21世紀,歷史學家們評選出了100件千年盛事,顧拜旦開創奧林匹克運動的創舉位列其中。
    奧林匹克運動的核心思想是強調人的和諧發展,體育運動必須與教育、文化相結合,才能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奧林匹克主義不僅適用於精英運動員,也適用於大眾;
    奧林匹克主義不僅僅是競賽和勝利,更是參與與友誼;
    奧林匹克主義不僅是一種活動,也被視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教育手段和途徑。
    習近平主席新年首訪意義重大,與巴赫的會見和參觀奧林匹克博物館的影響深遠。
    一、推動中外體育文化交流、實現國際理解與合作;樹立大國外交形象、促進世界和平發展。
    習近平主席熱愛體育運動,重視體育發展和體育交流。在一些外交活動中安排體育元素,不僅凸顯出領導人的個人魅力,也是在展現一個更為開放的國家形象,以及中國人民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正如巴赫所言,「雖然《奧林匹克憲章》裡有嚴格的頒獎規定,只有獲得奧運會冠軍的運動員才能獲頒金牌,但就推動奧林匹克運動而言,習近平主席是當之無愧的冠軍。」擁有數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的中國的最高領導人和當今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社會文化運動的領路人的會見將會實現文化和外交上的理解、互信和合作。
    在習近平主席與巴赫會面後的1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成為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這次籤約長達12年,中國企業成為國際奧委會頂級合作夥伴,體育正在幫助中國影響世界。
    顧拜旦的「以體為教」不僅強調通過奧林匹克運動促進個體身心協調發展,還為國際的交流和理解提供平臺。習近平主席訪問國際奧委會將有助於增進相互了解,推動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建設,有助於中國與國際組織的合作邁向新階段,有利於地區和平與穩定。
    二、助力北京籌辦2022年冬奧會,大力發展體育產業、推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習近平主席讚賞國際奧委會和巴赫主席、羅格名譽主席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健康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也感謝他們為中國體育事業提供的巨大幫助,並表示中國將堅定支持並積極參與奧林匹克運動,北京是世界上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將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堅持以綠色辦奧運、共享辦奧運、開放辦奧運、廉潔辦奧運的理念籌辦北京冬季奧運會是中國今後幾年的一項重大工作。
    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申辦報告》中,「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是一個願景。「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作為2022年冬奧會在促進大眾體育參與方面的目標和口號囊括了整個冬季運動的社會運作系統,是以中國現有冬季運動的基礎為起點,以籌辦2022年冬奧會為助力,在7年左右的冬奧周期內,實現「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發展過程。隨著「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這一目標的提出,以冬奧會項目為代表的冰雪運動的普及將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為了提高冰雪運動人口,必然要求冰雪運動從單純的競技性向大眾化發展,必然要求體育產業的全力支持。習近平主席會晤巴赫,參觀奧林匹克博物館,阿里巴巴集團成為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在籌辦北京冬奧會、國務院通過46號文件拉動體育產業、「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今天,對於中國體育的發展而言,意義自然是非常深遠的。
    三、推動中國精英體育和大眾體育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奧林匹克運動蓬勃發展,我們將以北京冬季奧運會為契機,把競技體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強,同時大力發展群眾體育,通過全民健身實現全民健康,進而實現全面小康目標。
    《奧林匹克憲章》明確指出,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之一就是吸引儘可能多的民眾參與體育運動。顧拜旦曾在1935年的一次公開講話中提及:「為了吸引100個人參加體育鍛鍊,必須有50個人從事運動,為吸引50個人從事運動,必須有20個人專業化。為吸引20個人接受專門訓練,必須有5個人具備創造非凡成績的能力。」這種奧林匹克運動由精英發展到大眾的觀點正是通過奧運賽事的舉辦、競技體育事業的發展促進群眾體育參與、全民健康的作用彰顯。
    奧林匹克理想不能遊浮於各國文化之上而獨立發展,它必須得到各個國家的支持、認同和理解,從而與國家文化相融合才是發展之道。奧林匹克理想是一種社會哲學,強調體育運動對於社會發展中的個人角色認知、對世界和平共存的價值和身心和諧發展的培育。這與習近平主席對體育事業發展的認識相一致。習近平主席既是一位體育運動的愛好者,又是一位重視體育事業發展的國家領導人。在他看來,體育鍛鍊不僅僅是一個愛好。習近平主席曾提及:「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在工作和休息之間尋求平衡。這可以令我們精力充沛,並幫助我們更好地工作。」他認為,「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容,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力量。」在「體育迷」習近平主席的帶領下,中國必將向著體育強國夢、中國夢奮力邁進。 (北京體育大學博士生導師 孫葆麗)

相關焦點

  • 弘揚奧林匹克文化理念
    希臘在獲得奧運會舉辦權之後,除了建設必要的硬體設施以外,重點著手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提升國家形象、提高國民素質,在文化、教育、意識形態及精神等領域做了長期大量的鋪墊工作,比如「顯示現代希臘的成就及未來發展潛力」、「培養未來傳遞奧林匹克生活的新一代」、「展示當代社會的奧林匹克理想」、「為運動員、觀眾和志願者提供一次獨特的奧運經歷,為奧林匹克運動留下遺產」等為主題,通過多種形式,在全國大中小學學生
  • 奧林匹克日回顧奧運記憶,弘揚奧林匹克精神,讓運動與健康同行
    為了紀念這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經過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贊同,把這一日稱為「奧林匹克日」。01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世界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回顧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在歷時16天的比賽中,以51枚金牌數位列世界第一,是奧運歷史上首個登上金牌榜首的亞洲國家。
  • 奧運史話: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誕生、發展和未來
    由於組織不善和僅限希臘人參加,泛希臘奧運會沒能繼續得到發展,但對歐洲各國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許多國家的報紙對這幾次運動會都作了較為詳細的報導,從而引起了遠比希臘本士更大的反響,它從正反兩方面為奧林匹克運動的興起積累了經驗。  6.戰爭的威脅和人們渴望和平的願望促進了奧林匹克運動的興起。
  •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是如何誕生的(圖)
    它以堅實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基礎為依託,順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和體育發展的潮流,是人類社會進入工業文明後開始的一項偉大的社會實踐,它的產生有六大時代背景——  1.三大思想文化運動為奧林匹克運動的興起奠定了思想基礎。14至18世紀,歐洲大陸出現了3次大規模的思想文化運動,即: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
  • 百年奧運|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你了解它的全部嗎?
    以「恢復古代奧運會」為名義,繼承「奧林匹亞德」每四年舉辦一次奧運會的的傳統,弘揚公平競爭、奮勇拼搏、身心和諧發展的競技精神,首屆現代奧運會主辦方為雅典,目前現代奧運會已經舉辦29屆,吸引了全世界202個國家和地區參與。
  • 奧林匹克創始人顧拜旦,是如何創立奧林匹克運動會的
    每年學校放假,顧拜旦都會回到古堡生活,在這裡他學會了許多運動項目,網球、擊劍、拳擊、划船、騎自己車等等。這些愛好讓他受益終生,也為他創辦奧運會打下基礎。家境的優越讓他得到良好發展,而家庭的薰陶對他的影響也比較大,尤其是他的父親,因為父親善畫,無形之中也影響到了顧拜旦。所以,顧拜旦的繪畫技術也很好,這為他日後繪畫奧運五環旗,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 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
    聯邦主席、女士們、先生們:5年前,在巴黎,在1894年我宣布恢復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地方,世界各國的代表們共聚一堂,同我們一起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0周年。5年過去了,在這期間,整個世界分崩離析。所幸,奧林匹克主義並沒有成為這場浩劫的犧牲品,而是無所畏懼、無可指摘地挺了過來。
  • 弘揚革命精神,促進黨建發展——市土地整理中心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弘揚革命精神,促進黨建發展——市土地整理中心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2020-11-27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現代奧林匹克的發展與危機
    二戰之後出現了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如兩大陣營的對抗、冷戰格局的形成、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風起雲湧等。世界的新格局既促進了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也給它設置了重重障礙。  戰後奧林匹克運動  出現新變化  戰後,奧林匹克運動出現了一系列新變化。奧運會規模擴大,項目劇增。
  • 奧林匹克運動會:人類文明價值的超越性體現
    四年一屆的奧運會已成為數以十億計人的精神關懷,這種精神關懷超越了時間、空間、種族、宗教和國家,正像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題口號昭示的那樣,「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它集中體現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實質和普遍價值觀,表達了全世界在奧林匹克精神感召下,追求人類美好未來的共同願望   《奧林匹克憲章》指出,奧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精神。
  • 現代奧林匹克體育場的誕生
    由於「現代奧運會是現代性複雜思潮的遺產」,我們將藉助奧林匹克體育場來探索奧林匹克運動本身不斷發展中的定義和革新。一項體育遺產:用於運動實踐的體育場從19世紀末開始,關於奧林匹克體育場外觀的理論思考就已經存在了。1896年的奧運會在雅典一處重建後的古希臘體育場遺蹟(帕納辛納科斯體育場Panathenian Stadium)內舉行。
  • 世界精神衛生日-弘揚抗疫精神 護佑心理健康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 10月9日,記者從新疆精神衛生項目辦公室獲悉,隨著人們心理健康意識不斷提升,今年1至9月, 新疆精神衛生中心(烏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援助熱線接聽電話已超過1.5萬例。
  •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來歷,你知道嗎?
    2020年日本東京奧運會奧林匹克運動會是一場由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世界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也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體育盛會。,以追求和平和表示尊重奧林匹亞眾神(古希臘神話裡的宙斯等神)。1894年,被尊稱為「奧林匹克之父」的法國教育家皮埃爾·德·顧拜旦與12個國家的79名代表決定成立國際奧委會、開創奧林匹克運動。6月23日,大會通過了成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決議,同時決定在1896年召開首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希臘的歷史名城雅典獲得主辦權。而6月23日也就成了「國際奧林匹克日」。
  • 習近平要求大力弘揚探月精神
    希望你們大力弘揚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一步一個腳印開啟星際探測新徵程,為建設航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再立新功,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的開拓性貢獻。」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 【奧運百科】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
    自1928年起,女子 田徑項目納入正式比賽,這一重要變化對奧林匹克運動的普及性和號召力起到了推動作用。另一重要發展是有了冬季奧運會,它使奧林匹克運動的覆蓋面大大增加。這一時期,奧林匹克運動的組織機構也得到發展,國家奧委會由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29個增加到60個,為奧林匹克思想在世界各地的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
  • 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精神
    原標題: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精神 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國大地上樹立起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也鑄就了獨特的精神氣質。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報國的科學家前赴後繼、接續奮鬥的結果。
  • 雙奧體育奧林匹克上線科學健身
    國際奧委會在巴黎正式成立,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性的日子,經國際奧委會批准,他被稱為「奧林匹克日」或體育日。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全世界人類都在經歷新的疫情特殊時期的防疫行動。ISHTT國際體育大健康產業與雙奧體育攜手「民強則國家強行動」從關心青少年攜手ISHTT青少年健康科學健身在線培訓金導師團隊,將健康科技與體育技術推廣到青少年,從而推動科學全民健身運動,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提高健康水平。
  • 弘揚「北鬥精神」 凝聚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磅礴力量
    中國北鬥正式登上世界舞臺,站在了我國用實際行動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第一梯隊」。(8月3日《科技日報》)  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一流的北鬥,讓人振奮,讓人自豪。其背後的「北鬥精神」值得我們認真弘揚,北鬥精神的內涵包括「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筆者認為,北鬥精神對與我們今天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弘揚「北鬥精神」,能夠凝聚經濟高質量發展磅礴力量。
  • 奧林匹克(Olympic)運動會的起源、由來、發展
    奧林匹克(Olympic)運動會的起源、由來、發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01日 16:58 來源:   奧林匹克(Olympic):  奧林匹克運動會最早起源於古希臘
  • 現代奧林匹克126年——兩位教育家的體育強國之夢
    1894年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成立,標誌著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誕生。1907年10月24日,天津第五屆學校運動會頒獎儀式上,第一次有人提出了「我國應立即成立一奧林匹克運動會代表隊」。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誕生到發展,中國從奧林匹克運動會新人成長為重要參與者,都源於兩位教育家的教育強國之夢。01奧林匹克起源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776年的古希臘城市奧林匹亞,誕生於希臘城邦連年的戰爭中,卻被寄予了對和平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