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廣闊的世界,擁有如此豐富的生活,事情會變得撲朔迷離也就不足為奇了,尤其是在動物方面,有時,由於外表所產生的相似,就會經常被拿來比較,當然,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辨別這些動物的難度很大,有時候就會很容易弄錯,搞得自己很無奈,其實要想弄清楚,這些動物外表的真實區別,並不是想像的那麼困難,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相似動物的對比:在世界上,存在著讓人經常混淆的7對不同動物!
1,駱駝和羊駝
雖然兩者都屬於駱駝科,而且長得也特別的像,但是要想辨別它們,也是有一定技巧的,首先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可能是它們的體型,大多數成年羊駝的體重在55-65公斤,而成年駱駝則更大一些,大約在300-500斤左右,除了這一點,在耳朵上可以看到差異,駱駝的耳朵長而彎曲,而羊駝的耳朵則短而矛狀,最後駱駝的臉更長且毛髮較少,羊駝的臉相對圓潤且毛髮較多,通過這些方面,就可以很好的辨別它們。
2,負鼠與袋貂
在北美,會經常看到負鼠,但很多人常常把它誤認為是袋貂,真正的袋貂居住在澳大利亞,這使得它們在地理上彼此不同,當然,如果從生活習性來看的話,這兩個小傢伙的確有一些共同點,如果你想快速弄清楚它們的區別,除了棲息的地理位置之外,負鼠耳朵是圓形,而袋貂則是細長的,同時袋貂毛髮較短,負鼠毛髮相對比較長一些。
3,黃蜂和蜜蜂
如果你是一位對昆蟲不太了解的人,那麼真的很難分清楚黃蜂和蜜蜂,它們都屬於都屬於膜翅目昆蟲,但由於蜜蜂浸入花中作花粉,所以它們有毛(收集花粉),後腿平坦,而黃蜂則更光滑,更有光澤,腿細長,黃蜂更像是沙漏型,腰部狹窄,連接胸部和腹部,而蜜蜂則更健壯。就行為而言,蜜蜂是溫順的一面,黃蜂則更具侵略性,並且有一定的毒性,對人或者其他動物的傷害更大。
4,土豚與食蟻獸
要是從英文名字來講,它們的開頭字母都是以A開始,鼻子很長,並且依賴於螞蟻的飲食,但是土豚和食蟻獸之間的相似之處到此為止,它們是完全不同的物種,食蟻獸屬於蠕舌亞目科,而土豚則是管齒目土豚科下唯一的現存物種。
土豚在非洲被發現,食蟻獸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土豚有挖掘的短爪子,但是食蟻獸的爪子是如此之長,以至於它們必須將爪子紮成一團,以使其步履蹣跚而笨拙,食蟻獸的皮毛更大,耳朵更小,土豚有淺色,粗糙的頭髮和大耳朵。
5,海雀和企鵝
儘管海雀和企鵝具有相似的色素和飲食,但是企鵝屬於鳥綱企鵝科動物,而海雀屬於海雀亞科,當然,最明顯的區別是企鵝不會飛,同時它們的骨骼堅硬,使它們成為更好的遊泳者,海雀像大多數鳥類一樣,具有空心骨頭,因此在飛行中不會沉重。
海雀通常較小,大小在25-32釐米之間,而企鵝則可能高達1.2米,最後就是生活的棲息地也是有所不同,所有海雀都生活在北半球,至於企鵝我們都很熟悉了,生活在南半球的南極。
6,騾子與驢子
雖然它們並不是同一種類,但卻是名副其實的「親戚」,騾子是馬和驢子雜交而成,儘管它沒有生育功能,可是騾子絕對是農民的好幫手,非常的有力氣,至於騾子與驢子的區別,前者的耳朵更大,這是從馬那裡遺傳下來的。
同時在體型方面也更高大,毛髮比較深,更像是一匹馬,而驢子相對體型較小,同時毛髮通常是淺灰色為主,力氣方面肯定和騾子相差很多,這也是為什麼在農村,人們更加願意養騾子。
7,哈士奇和阿拉斯加
這兩個品種的狗狗,是網絡上真正「網紅」犬,許多人都把它們稱之為「雪橇三傻」,而它們的長相很相似,因此常常會被混淆,其實哈士奇和阿拉斯加有一定的區別,最明顯的就是個頭,哈士奇是中型犬,體重在20-27公斤左右,而阿拉斯加則是大型犬,體重在41公斤左右,其次是哈士奇的毛是短毛且硬,而阿拉斯加的毛是長毛且相對柔軟一些,它們的耳朵也不同,哈士奇耳朵比較尖,是豎起來的,畢竟有狼的血統,至於阿拉斯加則比較圓潤。
你還知道有哪些動物外形比較相似容易混淆的?可以在下面與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