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凌河口國家海洋公園 漠漠/攝
本刊訊(記者蘇樹芳 通訊員宗立聲)近日,隨著大凌河口生態修復項目竣工在即,遼寧省凌海市大凌河口濱海溼地周邊的生態環境正在悄然發生改變,引來眾多久未謀面的「老朋友」-珍稀瀕危鳥類的回歸。大凌河口國家海洋公園儼然成了珍稀鳥類的「樂園」。
凌海市大凌河口濱海溼地 漠漠/攝
凌海市大凌河口濱海溼地位於遼東灣最北部,灘涂平緩綿長,生物多樣性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區域內發現鳥類高達259種,被認定為東北亞八大候鳥遷徙的國際通道。
近些年來隨著河口區域用海規模擴大、人類活動增多,原有河口灘涂割裂,天然潮溝受損,濱海溼地生境日益退化。2020年,凌海市政府秉持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綠色發展理念,依託國家「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強化大凌河口生態修復工作。項目總投資2135萬元,通過拆除非透水構築物、海堤生態化改造、潮溝疏通、溼地種植蘆葦赤鹼蓬等措施修復濱海溼地區域190公傾。使大凌河口周邊自然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和提升。
[圖為人稱「白衣仙子」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 漠漠/攝]
[圖為水蒲葦鶯 漠漠/攝]
[圖為斑嘴鴨 漠漠/攝]
[圖為黑嘴鷗,別名桑氏鷗、閒步鷗。全球性瀕危,種群數量稀少。大凌河口區域是黑嘴鷗全球最大的繁殖地之一 漠漠/攝]
[圖為鳳頭鸊鷉,別名水驢子 漠漠/攝]
[圖為鳳頭鸊鷉,別名水驢子 漠漠/攝]
[圖為伯勞,因為生性兇狠,素有「小猛禽」之稱,也叫屠夫鳥 漠漠/攝]
[圖為須浮鷗,主要以小魚、蝦、水生昆蟲為食,有時也吃部分水生植物 漠漠/攝]
[圖為普通燕鷗 漠漠/攝]
[圖為燕鷗,號稱「飛遠冠軍」,可以從南極飛到遙遠的北極,行程17600多公裡 漠漠/攝]
[圖為反嘴鷸 漠漠/攝]
[圖為反嘴鷸,嘴尖上翹,常將嘴伸進水中或稀泥裡面,左右來回掃動覓食 漠漠/攝]
[圖為紅腳鷸,別名赤足鷸、東方紅腿。天性機警,飛翔力強 漠漠/攝]
[圖為有著「溼地舞者」之稱的黑翅長腳鷸 漠漠/攝]
[圖為骨頂雞 漠漠/攝]
[圖為環頸鴴 漠漠/攝]
如今的大凌河口國家海洋公園,凌水滄海與穹天一色,紅灘綠葦攜鷗鷺共生。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美好畫卷正在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