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公在130公裡之外的當護林員,一個多月才能回家一次。......家裡的兩個孩子(一個七歲,一個八歲)是我一個人照顧,有時候想他們了就坐在這邊哭一會,之後起來再接著幹。
這是位於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巴楚縣夏瑪勒鄉奇特村的女護林員布勒布勒,在跟《極限挑戰》裡的王迅、秦昊兩人在挖渠時說的話。
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沒有控制住自己的眼淚。
塔克拉瑪幹沙漠與胡楊林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中國的第一大沙漠、新疆的第一大沙漠,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動沙漠、第十大沙漠。
在塔裡木盆地裡有一條生命之河——塔裡木河,也是我國第一大內流河。塔裡木河發源於天山與喀喇崑崙山,沿著塔克拉瑪幹沙漠北緣一路蜿蜒而下,最終注入臺特瑪湖。
有塔裡木河的滋養,河兩岸的胡楊林長的鬱鬱蔥蔥。
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周圍有著幾個很有名的胡楊林:輪臺原始胡楊林、澤普金胡楊林和夏河原始胡楊林。
每到金秋時節,胡楊林裡的胡楊葉子轉黃,這時的胡楊林變成了一片金色的世界,而有了塔裡木河的相印,讓這幾處的胡楊林更變得的美不勝收,引來無數的攝影旅遊人來這幾處採風。
對於輪臺胡楊林和澤普金胡楊,知道的人比較多,但是對於夏河原始胡楊林,知道的人可能不太多。於我,也是看了這一期的《極挑》新疆行之後才知道的。
夏河原始胡楊林位於巴楚縣,總面積有306萬畝,是有「世界之最」之稱的原始的胡楊林。奇特村就在這一片胡楊林邊。
奇特村之所以叫奇特,並不是村裡有什麼奇特的東西,而是村裡最多是籬笆,奇特在維吾爾語裡就是籬笆的意思。
這是一個自然形成的村子,在這個村子裡的人都是世代的胡楊林護林員。
作為有著傳奇色彩的胡楊,它為了防風固沙用盡了它一生的時光,因為有了它們的守護,才使得住在沙漠邊緣的人們有了一片生存空間。
胡楊林守護著這裡的人們,而這裡的人們也自然地守護著胡楊林。他們放牧、護林,村裡最老的、永遠99歲的護林員依明·司馬依,從17歲就開始在這裡護林,一生的時間都用在守護這片胡楊上。
守林護林從最初簡單的放牧、守林,到現在上有飛機巡查胡楊,下有人工挖渠護林,這裡的人們將護林視為自己終身的責任。
布勒布勒就是其中的一位。
胡楊林邊守林員
一身藍色的制服,如果你沒有接近他們,你會以為他們不過是一群坐在辦公室裡的「警務」人員。但,不是。他們是國家公益林資源管控單位的工作人員,而且他們也不是天天坐在辦公室裡,他們每個人每月都有挖渠的任務,女護林員,每月兩公裡,男護林員,每月五公裡。
為了完成既定的任務,他們幾乎每天都是一身汗水一身泥,有家不能回,有孩子也未必能管,中午的飯只有和水。
布勒布勒的愛人也是一名護林員,在離村130公裡以外的地方工作,一個多月才能回來一次,家裡還有兩個孩子,一個七歲,一個八歲,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年紀。
但是作為父母的他們為了胡楊林卻很少能陪伴在他們的身邊,即使布勒布勒每天能回去,但總是很晚。在幹活的當隙,想起孩子,她會坐在未挖好的渠邊哭一會,之後再起來接著幹。
在《極挑》的王迅和秦昊來幫忙時,她很開心,因為可以早一點回家見到孩子們了。儘管胡楊林下的土比較鬆軟,但仍然是一個重體力活,只一會王迅和秦昊兩人就累的氣喘籲籲了,可是她卻手上一直沒有停,因為每天都會幹,習慣了。
在這一期的節目裡,唯有她一個是穿著制服的,但也唯有她一人的活是最累的,因為她知道,穿上了制服就等於扛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而守林或許會成為這裡人們世代相傳的事業。
在水渠最後貫通的時刻,她為了拔去水流中的擋板,不惜跳到了水中,而最後也是站在了已挖通的水裡將水渠完全貫通。
為了讓胡楊林裡的所有胡楊林都有水,他們的工作就是給那些無水的胡楊林引水灌溉,讓那些無水可喝的胡楊林最終都能喝上水,而為了不讓機械壓實胡楊的梗,這項工作只能由人工來完成。
像布勒布勒這樣的女護林員全村一共有三十多個,她們也各有各的任務。
大美新疆之所以大美,是因為有一群舍小家為大家的人們在奉獻
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沙漠裡,有一條生命的動脈:沙漠石油公路,修建這條路的最初是石油工人們為了能將沙漠裡的石油運輸出來,他們為了讓荒涼的沙漠不再荒涼,在石油公路的兩旁種植了兩排綠化帶,而為了保證綠化帶能在炎熱的沙漠裡存活,他們在路的兩旁蓋了108個機房,這108個機房裡住著108對夫妻,每年的春季入駐,到11月底撤回,在一年裡最好的時光裡,他們守護著沙漠,將生命賦予這片死亡之海,而把寂寞留給了自己。
因為他們的奉獻,讓這條穿梭於流動沙漠之上的公路,成為了新疆有名的網紅公路,每年會有無數的旅遊人來此一睹沙漠的風採。
而每年的秋季,也是胡楊進入最美季節的時刻,為了拍到形態各異,與眾不同的胡楊,一進入十月,會有全國各地旅遊攝影愛好者來新疆看最美胡楊。
然而,無論是沙漠還是胡楊,如果沒有人的介入,它們的生命或許會被自然逐漸扼殺,最終消失於這廣袤的宇宙當中,是人改變了它們的生存軌跡,讓人與自然相處的更為和諧。
而改變它們的人,卻是一群舍了小家為大家的人們,他們默默地奉獻,幹著又髒又累的活,如果沒有人專門去記錄他們,生活在其他地方的人們或許從來不會知道這些人的存在。
我們總是說大美新疆,其實大美新疆之所以美麗,就在於有這樣的一群甘於守護和奉獻的人們。
向他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