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化工龍頭萬華化學9月24日公告宣稱,自2020年10月份開始,公司中國地區聚合MDI掛牌價19600元/噸,比9月份價格上調2600元/噸,單月暴漲15%。
這已經不是萬華化學第一次漲價了。從6月開始,MDI價格就一路狂奔。6月萬華化學MDI掛牌價格上漲700元/噸,8月掛牌價再次上漲500元/噸,9月份上調1500元/噸 ,價格合計已上調5200元/噸。
而另一同屬聚氨酯原料的TDI,自7月下旬以來,國產貨源從10200元/噸起步,截至目前攀升至17300元/噸,漲幅近70%,創近三年之最。
01
MDI上漲意味著什麼?
這裡先普及一下概念。
MDI是生產聚氨酯最重要的原料。而聚氨酯廣泛應用於家居領域,是生產海綿、記憶棉、泡沫塑料,仿木材料、膠粘劑等材料的主要原料。
萬華化學是全球最大MDI生產商,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超過40%。2001年,萬華化學正式掛牌上交所。當時當年,營收僅為5.71億元,利潤僅為1.01億元。而到了2019年,總營收突破680億元,淨利潤超過100億元。
截止2019年底,全球主要有8家MDI生產廠家,8家廠家MDI母液總計產能880萬噸,分布在亞洲的MDI產能447萬噸,佔全球總產能51%,分布在中國地區產能是334萬噸,佔到了全球的38%;
其中萬華化學總產能210萬噸,佔全球所有廠家產能的24%。這也意味著,萬華在某種程度上處於壟斷地位,對下遊有很強的議價能力。
成本的壓力自然很快會傳導到家具企業。MDI漲價對軟體家具企業的影響尤為巨大,作為主要原材料,沙發、床墊和軟包椅子等產品對MDI的需求量巨大,漲價勢必會造成產品總體生產成本有較大上升。而當前家具行業競爭激烈,整體毛利率並不高。
可以預見的是,國慶過後,國內家具品牌將出現一輪價格上漲來應對成本壓力。受疫情影響,行業本就艱難,此時出現原材料價格上漲,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
02
夢百合董事長炮轟萬華化學
原材料漲價引發家具企業廣泛的抵制情緒。
對於MDI最近兩個月的「報復性」上漲,夢百合董事長倪張根按捺不住拍案而起。9月16日起,倪張根兩次發文,公開炮轟萬華化學壟斷,並直言一個大宗商品1個半月漲價50%多,實在是行業奇恥大辱,「這種殺雞取卵的行為最終只有被市場唾棄」。「某些人的一己私利總是在傷害行業」。
第二次公開發聲後,倪張根表示「將不會再對此事回應。」同時他還預測這樣的漲價持續不了兩個月。
倪張根發難後萬華化學方面始終未有回應。但顯然,萬華化學完全沒有放在心上,價格不但沒降,反而暴漲了一波。
03
利潤衝動下的罕見操作
這波上漲究竟是不是萬華化學壟斷「強拉」呢?
有分析師認為,近期MDI價格出現明顯上漲,主要動力來自於兩點:一是供給端多個工廠先後出現問題,二是需求端傳統下遊開始復甦。
典型如家居行業,9、10月份是傳統銷售旺季,企業經歷上半年的銷售低洼後紛紛增產增銷,推動上遊原材料價格走高。同時,近期國家及地方陸續出臺的新基建、舊改等政策也推動房地產行業發展,家居行業作為附屬產業迎來新的機遇,這為這波原材料漲價潮提供了支撐。
但是,近期聚氨酯產品的這波凌厲上漲,也並非「底部崛起、需求支撐」能解釋。
有圈內人士直言,實際上進入9月市場氛圍開始冷清,聚合MDI的上行之路顯得有些吃力,市場價格甚至開始隱隱出現回落跡象。不過隨後工廠的牌再次一張張落了下來。在這種寡頭壟斷的行業中,市場話語權掌握在少數幾個大企業手中,企業間達成對市場的影響操作也相對容易。
在該人士看來,「如果要指控寡頭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舉證難度比較高,畢竟這種行事風格都是隱隱約約,價格成因也是錯綜複雜。」他還判斷,在形成國內外供應新平衡前,價格恐難有回落。
而對於部分家具企業來說,這輪漲價潮可能會威脅到生存狀態,甚至企業倒閉潮也很有可能出現在不久的將來。
參與小調查,看看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