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紡織網
剛剛為向湖北省紅十字會捐款現金500萬元人民幣並緊急採購10000套醫用防護服,捐贈給相關機構用於一線防護的亞太地區最大的MDI製造企業——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華化學」)2月3日發布公告稱,自2020年2月份開始,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地區聚合MDI分銷市場掛牌價13500元/噸(同1月份相比沒有變動),直銷市場掛牌價14000元/噸(同1月份相比沒有變動);純MDI掛牌價18700元/噸(同1月份相比沒有變動)。
中泰證券分析師謝楠表示,萬華化學此舉表明延續上個月的穩定行情,也凸顯了公司對當下市場的信心。截止1月23日,華東地區聚合MDI市場價為12850元/噸,與一月初持平,純MDI市場價為15750元/噸,較一月初小幅下跌250元/噸,整體看節前MDI市場價較為平穩。春節期間因疫情發酵,各省市延期復工,大宗商品期貨價格普遍下挫,1月份WTI現貨價格更是較年初下跌15.7%。
謝楠坦言,從往年來看,一季度由於春節效應疊加施工淡季,MDI價格普遍處於全年偏低位置。從需求端來看,北方因氣溫影響,室外施工一般於2月底至3月初復工,南方一般於元宵節之後復工,目前返工延期對需求端影響有限;而從供給方面看,國內MDI生產基地分布在煙臺、寧波、上海、重慶四地,節前萬華寧波與重慶巴斯夫裝置復產,工廠挺市限供,貿易商庫存處於低位。
來自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工廠春節期間開工穩定,國外部分裝置一季度存在檢修計劃,供給端存在支撐。成本端,苯胺價格自2019年11月大幅下跌以來,處於低位盤整狀態,純苯節前價格平穩,節後因物流受限,2月1日中石化掛牌價下調150元/噸。
由此判斷,目前疫情對MDI供需影響有限;而物流方面,萬華化學純苯採購以年度合約為主,供應商主要在國內,煙臺與寧波均靠近煉廠,物流壓力相對較小。謝楠預計,未來隨著疫情轉好,市場需求與物流速度的逐步恢復,MDI價格有望上行。
公開資料顯示,萬華化學自1998年成立初期,在聚氨酯的主要原料MDI的研發和生產方面持續推進,經過多年的拓展完善,公司已經在聚氨酯產業鏈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業務布局。
國金證券研究員蒲強介紹,從1998年萬華化學成立至2008年,公司用來10年時間來不斷強化聚氨酯業務的發展,MDI盈利穩步提升。然而至2008年4季度,國際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使得下遊需求增速快速回落,萬華化學聚氨酯業務也歷經了第一次的增速停滯,因而從2009年開始,萬華化學在進行老廠MDI產能搬遷的同時,進行了煙臺化學工業園的整體規劃,在鞏固MDI生產、擴充產能的基礎上,萬華化學開啟了兩個新的發展方向,一是通過一體化建設,配套完善MDI等聚氨酯產品的生產鏈條,通過產業鏈上下遊延伸及循環經濟布局,形成成本優勢;二是通過石化一體化項目,上遊擴展能源前段布局,下遊豐富終端產品材料,石化鏈條結合現有生產布局,開闢新的成長空間。
2014年,萬華化學MDI一體化項目建成投產,2015年公司環氧丙烷及丙烯酸酯一體化項目建成投產,兩大核心項目的投產助力公司完善了聚氨酯產業鏈布局,並通過石化板塊布局拓展了公司多元化發展空間。
蒲強認為,受益於聚氨酯良好的性能及應用潛力,聚氨酯的主要原料MDI的市場空間不斷擴展。然而由於MDI產品需要極高的技術水平和資本投入,多年來行業內生產企業相對集中且較為穩定。公司抓緊機遇,從零開始,經過長久的技術研發和持續的工藝升級,不斷突破發展障礙,夯實自身競爭優勢。
伴隨著聚氨酯下遊應用持續擴展,滲透率不斷提升,其上遊原料需求穩步提升,疊加行業高度集中寡頭競爭格局,產品盈利長期保持在相對較高水平,是化工材料行業中極少數具有廣泛的市場需求,卻沒有分散競爭者參與的高端材料市場。在蒲強看來,萬華化學選擇了極為優秀的業務賽道,為公司後續的長久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礎。萬華化學自上市以來,營業收入穩步提升,上市17年來,公司複合增速超過30%,業績實現了長期高速發展。
財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萬華化學實現營業收入485.4億元,同比下降12.5%;實現歸母淨利潤78.9億元,同比下降41.8%。
截至第一紡織網記者發稿前,萬華化學收報49.47元/股,漲幅2.02%,市值1553億元。(第一紡織網 mar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