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界面工業1
新疆能源外送電力通道再增一條特高壓線路。
9月26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下稱國家電網)官網發布消息稱,全球最長輸電線路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下稱準東-皖南特高壓工程)正式投運。
2015年12月,準東-皖南特高壓工程獲國家核准,2016年1月開工建設,2018年10月全線通電,總投資407億元,是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電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輸電工程。
該工程全長3324公裡,起點位於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終點位於安徽宣城市,穿越新疆、甘肅、寧夏、陝西、河南、安徽六省(區)。其額定電壓為±1100千伏,是普通居民用電電壓220伏的5000倍。
據《國家電網報》旗下微信號電網頭條稱,準東-皖南特高壓工程輸送容量1200萬千瓦,相當於可同時點亮4億盞30瓦電燈,滿足中國經濟發達的華東地區5000萬家庭的用電需求,每8小時20分鐘就可以輸送1億千瓦時電能。
國家電網表示,該工程實現了直流電壓、輸送容量、交流網側電壓的全面提升,經濟輸電距離提升至3000-5000公裡。
國家電網官方信息顯示,該工程投運後,每年可輸送600億-850億千瓦時的電能。清潔的電能從新疆送至安徽後,通過特高壓電磁環網可高效輸送至華東地區,將有效緩解華東地區中長期電力供需矛盾,使華東地區每年減少燃煤約3800萬噸。
此外,將有力促進西部、北部能源基地開發與外送,擴大清潔能源消納範圍,促進新疆當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新疆能源資源豐富,是中國五大綜合能源基地之一,具備大規模開發煤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條件。
據《新疆日報》報導,準東-皖南特高壓工程投運,可全面帶動新疆火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聯合外送,破解新疆能源資源難以大規模開發利用的困局,促進新疆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優化能源配置。
準東-皖南特高壓工程是國家實施「疆電外送」的第二條特高壓輸電通道。首個特高壓輸電通道哈密南-鄭州特高壓直流工程,已於2014年建成投運。
截至今年3月,「疆電外送」電量已達2020億千瓦時,相當於外送標準煤6463.8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