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特高壓建設及輸電能力分析,特高壓持續性發展空間巨大

2020-12-05 華經情報網

一、特高壓行業定義及發展歷程

通常輸電電壓一般分為高壓、超高壓和特高壓,對於我國絕大部分電網來說,110kV-220kV稱為高壓電網,300kV、500kV和750kV稱為超高壓電網,±而特高壓由±1000kV及以上交流和±800kV及以上直流輸電構成,特高壓適合長距離大規模電力傳輸。一般而言,高壓指的是35~220kV的電壓;超高壓通常指330kV及以上、1000kV以下的電壓;特高壓指1000kV及以上的電壓。通常情況下,±600kV及以下的直流輸電電壓稱為高壓直流輸電,±800kV以上的電壓稱為特高壓直流輸電。

在我國,特高壓指1000kV及以上交流電和±800kV及以上直流電的電壓等級。在輸電電流一定的情況下,電壓等級越高,傳輸功率越大、線路損耗越小。因此,與高壓/超高壓相比,特高壓具有輸送容量大、距離遠、損耗低、佔地省等優勢,尤其適合遠距離大規模電力傳輸。

我國特高壓建設歷經幾個階段:

1、試驗階段:早在1986-1990年,特高壓輸電前期研究曾被列為國家攻關項目,直到2006年我國第一條特高壓交流試驗示範工程開工;

2、第一次建設高潮:2011-2013年陸續有試點項目核准;

3、第二次建設高潮:2014年為配合國務院《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能源局集中批覆了一攬子輸電通道項目"小路條";

4、第三次高潮正來到:2018年特高壓建設浪潮再起,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加快推進一批輸變電重點工程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加快推進9項重點輸變電工程建設,12條特高壓工程將於2019年左右幾年給予審核。

二、特高壓發展意義分析

1、我國80%以上的能源資源分布在西部、北部,70%以上的電力消費集中在東部、中部。2018年,東、中、西和東北地區用電量佔全國比重分別為48.3%、19.0%、26.9%、5.8%。其中中部、西部同比分別提高0.3和0.2個百分點,東部、東北地區分別下降0.3和0.2個百分點。而我國火電能源及水電能源主要集中在蒙西、山西和陝西地區,但是電力負荷又都集中在東南部地區,煤炭運輸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財力,而水利資源又無法實現運輸,所以需要將西北部電網的電輸送到用電負荷大的地區。

面臨這樣大規模的長距離輸電,如果仍然採用500kV電壓等級輸送,線路損耗、系統穩定和短路電流問題就會非常嚴重,採用特高壓輸電也許是目前唯一的出路。

2、特高壓具有網絡規模效應,成網後將顯著降低電力供應成本。目前我國風電、光伏發電成本分別為0.4元/千瓦時、0.5元/千瓦時左右,預計到2020年將逐步達到發電側平價,到2025年發電成本均可降至0.3元/千瓦時以下。國家電網公司已經提前為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接入調度做好輸送通道準備,預計到2020年、2025年和2035年,國家電網跨區跨省輸電能力將分別達到2.5億、3.6億和6億千瓦,可滿足可再生能源裝機6.5億、9億和15億千瓦的發展需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特高壓跨區送電對於環境改善的作用顯著。根據統計,特高壓每輸送1億千瓦時電力,可使負荷中心減排PM2.5約7噸,PM10約17噸,減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約450噸。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我國特高壓建設現狀分析

從2006年至今,我國已建成投運21條特高壓線路。到2017年底,我國累計已建成特高壓線路21條,其中直流線路13條,交流線路8條;總投資規模約4073億元,初步形成"強交強直"的特高壓輸電骨幹網架。截止2017年,我國已建成投運特高壓輸電線路長度達3.1萬公裡,在全國110kV以上輸電線路中的佔比上升到了46.2%。2017年度,我國跨區輸電容量超過1.3億千瓦,其中交直流聯網跨區輸電容量超過1.17億千瓦,跨區佔對網送電能力達到1344萬千瓦。2018年全國跨區、跨省送電分別完成4807和12936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13.5%和14.6%,增速同比分別提高1.4和1.9個百分點。特高壓項目推動跨區跨省送電,其中山西晉北-江蘇淮安、寧夏靈州-浙江紹興特高壓線路輸電量分別拉動全國跨區送電量增長2.0和4.2個百分點。

2018年,我國投產1個特高壓項目,為內蒙古上海廟至山東臨沂±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截至2018年底,全國跨區電網輸電能力達到1.36億千瓦。

資料來源:中電聯,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我國特高壓已運投運"八交十三直"、"在建"四交兩直",但近兩年新核准項目大幅減少。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將特高壓輸電項目投入商業運營的國家,當前,我國已建成"八交十三直"特高壓線路,另外有"四交兩直"特高壓項目正在建設,但近兩年特高壓核准和招標進程有所趨緩,2017年全年我國只完成2條特高壓交流項目和張北±500kv柔直項目核准,特高壓建設可能面臨階段性真空局面。

我國在運特高壓項目匯總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在建特高壓項目匯總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特高壓行業發展前景展望

當前國家在已經規劃(包括6條在建和21條投運)的各類特高壓項目大概在50-60條之間,那麼意味著仍有大約30條已納入規劃線路在未來有望落地,特高壓自04年研究開始其經濟性和技術可行性就一直備受爭議,但特高壓(柔直)技術卻在爭議中不斷提升和改善,其在新能源消納、煤炭基地外運、緩解中東部用能緊張、減少大氣汙染方面卻起到了實實在在的社會和經濟效應,加之未來全球能源互聯的快速進展,特高壓長期持續性發展空間仍然巨大。

創造性地提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國際化邁出新步伐。為滿足全球電力需求的可持續發展,我國與多個國家開展商業合作,成立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發展合作組織,加強與周邊國家電網互聯互通,推動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全球能源網際網路,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全球互聯的堅強智能電網,是清潔能源在全球範圍大規模開發、配置、利用的基礎平臺,實質就是"特高壓電網+智能電網+清潔能源"。特高壓電網是關鍵,智能電網是基礎,清潔能源是根本。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特高壓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一帶一路」催生...
    2020年中國特高壓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我國自然資源分布不均,特高壓具有輸送容量大、距離遠、效率高和損耗低等技術優勢,滿足我國能源輸送需求。截至2020年3月,我國共有25條在運特高壓線路、7條在建特高壓線路以及7條待核准特高壓線路。2020年,特高壓設備投資額達1811億元。
  • 「新基建」重啟特高壓建設高潮:國網連續上調投資規模,2025年中國...
    2019年以來,電網投資疲態盡顯,而特高壓「新基建」的加碼或將逆轉這一態勢,這對解決中國能源供需的地域性失衡至關重要,而在新冠肺炎對中國經濟造成衝擊的當下,投資巨大、產業鏈條長的特高壓也被賦予更多「穩增長」的責任。
  • 中國多地特高壓輸電工程建設加速
    由受訪者供圖新華社鄭州6月8日電(記者劉高陽)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簡稱「青豫直流」工程)陝西段日前貫通,標誌著這條穿越4省的特高壓大動脈實現全線貫通。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青豫直流」工程6月30日雙極低端啟動帶電、年內投產的建設目標仍然保持不變。
  • 【簡析】淺談特高壓輸電線路可聽噪聲分析及預測
    隨著超(特)高壓輸電線路大量建設,線路電暈放電產生的可聽噪聲作為一種噪聲源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輸電線路設計時需要根據導線的結構參數對可聽噪聲進行預測,以保證可聽噪聲水平低於環境保護所要求的限值。特高壓輸電線路由於電壓更高、導線截面大等特點,現有可聽噪聲預測方法已不再適用。如何實現特高壓輸電線路可聽噪聲的準確預測,已成為特高壓輸電線路設計和建設時一個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 陳維江院士談我國發展特高壓輸電的創新實踐—新聞—科學網
  • 「特高壓」輸電為何引起巨大爭議:利益的搏弈
    既然交流同步電網的劣勢如此之明顯,為何還要大面積地上馬特高壓交流電網?由國家能源局牽頭制定的《「十二五」電網發展專項規劃》是業界翹首等待的政策指導性文件,也是為特高壓的發展定性、定時間、定量的關鍵性文件。但這份文件長時間的醞釀,居然連基本內容都尚未敲定。  「可能常人都想像不到這個文件的出臺有多艱難。
  • 一文了解2020年中國特高壓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特高壓工程快速...
    特高壓能大大提升我國電網的輸送能力。據國家電網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一迴路特高壓直流電網可以送600萬千瓦電量,相當於現有500千伏直流電網的5到6倍,而且送電距離也是後者的2到3倍,因此效率大大提高。此外,據國家電網公司測算,輸送同樣功率的電量,如果採用特高壓線路輸電可以比採用500千伏高壓線路節省60%的土地資源。
  • 特高壓輸電質疑多
    從2004年12月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對此的質疑就沒停止過。存在巨大安全隱患,國外已被「棄而不用」近三四十年,歐洲、北美等地發生的十幾次大面積停電事件的教訓是,交流電壓等級越高,覆蓋範圍越大,越存在巨大安全隱患,聯繫緊密的特高壓交流電網某一局部甚至某一部件發生破壞,就會將事故迅速擴大至更大範圍。因此,要保證電網安全運行,必須在規劃、設計、建設、運行中研究電網結構,要按「分層分區」原則實行三道保護。
  • 特高壓遠距離低損耗輸電已是大勢所趨
    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的特高壓交直流輸電,已成為我國標誌性電力工程,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已於4月11日全面啟動。此工程是國家電網公司繼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範工程、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之後的第三個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標誌著我國特高壓電網進入加快發展的新階段。
  • 科技名詞 | 什麼是特高壓直流輸電?
    學科:電力_電力系統相關名詞:特高壓直流高壓源 高壓直流輸電 交直流並聯輸電來源: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特高壓直流輸電是用1990年10月,由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主要承擔設計完成的葛洲壩至上海直流輸電工程投入運行。它是我國第一條±5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拉開了我國超高壓直流輸電時代的序幕。2010年,我國建成世界上首個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 國家特高壓變壓器工程中心通過現場驗收 特高壓板塊再度走強
    中證APP訊(記者 歐陽春香)9月11日科技部消息,近日科技部高新司會同基礎司組織專家在新疆昌吉市對國家特高壓變壓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進行了現場驗收。11日上午,特高壓板塊再度走強。截至上午收盤,大連電瓷漲停,平高電氣、許繼電氣、恆華科技、金利華電等個股均有大幅拉升。
  • 中國特高壓技術「特」在何處?世界範圍僅此一家!
    上世紀60年代起,美國、蘇聯、日本等國家開始研究特高壓輸電技術。當時這些國家經濟增長快,電力需求旺盛,能夠遠距離、大容量輸電的特高壓技術進入科學家的視野。 ※ 美國從1967年開始對1000千伏特高壓輸電的特性展開研究。
  • 上海交大孫寶德教授團隊突破關鍵技術助力中國特高壓電網建設
    上海交大孫寶德教授團隊突破關鍵技術助力中國特高壓電網建設 2019-09-11 12:06:3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直流特高壓PK交流特高壓 誰更勝一籌
    特高壓輸電技術是指在500KV以及750KV交流和±500KV直流之上採用更高一級電壓等級的輸電技術,具體包括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和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兩種形式。不管是特高壓直流輸電還是特高壓交流輸電都是為了更好地提高輸電能力,實現大功率的中、遠距離輸電,以及實現遠距離的電力系統互聯,建成聯合電力系統。其中,交流特高壓指的是1000KV交流系統,直流特高壓指±800KV的直流系統。  一直以來,在面對特高壓直流輸電還是特高壓交流輸電的問題上,幾乎每一位專家都有自己的觀點。
  • 淺談特高壓輸電線路電暈放電及電磁環境
    但是由於輸電線路電壓等級高,尤其是特高壓,要想完全消除電暈放電,輸電導線半徑會很大,對地距離過高,使得輸電線路導線選型及布局方案的經濟可行性極低。因此,只能在兼顧經濟可行性的基礎上,儘量減小電暈放電強度。  輸電線路設計時首先要對導線的預選方案進行電磁環境評估,國際上已有的電磁環境評估方法是否完全適用於特高壓輸電線路還無法確定。
  • 特高壓直流輸電知識普及問題綜述
    特高壓直流輸電可靠性指標  在我國計劃建設的西南水電外送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電壓為±800千伏,其主接線方式和我國已有的直流工程不同,每極採用兩個 12 脈動換流器串聯。另外由於系統研究水平、設備製造技術、建設和運行水平的提高,由於直流工程數量的增加和相關經驗的積累,換流 器平均故障率預計可以控制在 2 次/(每換流器·年)。總體來說,特高 壓直流工程將會比常規直流更加可靠。
  • 特高壓知識問答
    日本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在降壓運行期間雷擊跳閘率也很高,據分析是線路遭到側面雷擊引起了絕緣子閃絡。理論分析和運行情況均表明,特高壓輸電線路雷擊跳閘的主要原因是避雷線屏蔽失效,雷電繞擊導線造成的。因此採用良好的避雷線屏蔽設計,是提高特高壓輸電線路耐雷性能的主要措施。同時還應該考慮到特高壓輸電線路導線上工作電壓對避雷線屏蔽的影響。
  • 中國特高壓輸電技術的國際地位究竟如何?
    怎麼看咱們中國電力全球領先這個事兒,這主要指的是咱們國家的特高壓輸電技術。這所謂的特高壓輸電是指直流±800kV和交流1000kV及以上等級的輸電技術。反正技術上的事兒說多了有的人也不一定明白,大家就記著這幾點:那就是輸電電壓特高、輸送的容量特大、傳輸的距離特遠,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輸電技術,大傢伙應該明白了吧!有了特高壓輸電技術,內蒙古錫林郭勒大風車風力發電才能一路南下,經北京、河北、山東直抵南京,要不然這個電力,發出來還沒出省界就損耗一半兒了,到家裡了電燈就只能忽閃忽閃。
  • 中國特高壓行業政策扶持力度較大,工程累計線路長度呈逐年增長態勢
    此外,據國家電網公司測算,輸送同樣功率的電量,如果採用特高壓線路輸電可以比採用500千伏高壓線路節省60%的土地資源。 我國特高壓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目前處於第三輪發展期。2018年至今我國出臺了多項特高壓相關政策,旨在推動特高壓有序快速發展。2020年2月發布的《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中對高壓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推動了各地區特高壓建設。
  • 中國「特高壓電網」著作英文版在美發行
    新華網美國奧蘭多2月10日電(記者林小春)由中國專家編著的《特高壓交直流電網》英文版10日在美國東南部城市奧蘭多舉行首發儀式。參加首發儀式的有關代表和專家認為,這本著作全面總結了中國特高壓電網發展的實踐經驗,對於世界各國電網技術發展具有借鑑意義,將進一步促進中美兩國能源電力行業的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