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壓」輸電為何引起巨大爭議:利益的搏弈

2020-12-05 OFweek智能電網

  以此來看,全國聯網勢必不可行,根據電力行業的資深專家蒙定中、王仲鴻的觀點,在全世界,解決大範圍停電災害的辦法都是分層分區。分層即電壓等級分層,也就是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分開運行,在連接上不能互串。若讓500千伏和220千伏在連接上互串,那麼就會出現非常薄弱的環節和很強勢的環節,就非常容易出問題。分區即同步電網的範圍必須隔開,比如華北電網和東北電網分開,採用異步電網的格局,也就是說如果華北電網出了問題,也就是一個範圍內,傳導不到其他區域。但如果把華北電網和東北電網在最高電壓等級上連接起來,變為同步電網,一旦出現大事故,這種連鎖反應就很容易被傳導,東北電網和華北電網就會互相拖垮,出現全國範圍內的災害。

  也就是說,如果全國的電網都用特高壓連接起來,那麼如果一出現動態穩定問題,就容易造成全國的停電。「印度六億人停電什麼意思?不可能是供六億人同時使用的發電機組都出現故障了吧?可能嗎?會有如此大範圍的停電,就是因為交流同步電網的特性。這對我們是非常大的警告。」上述專家告訴記者。

  既然交流同步電網的劣勢如此之明顯,為何還要大面積地上馬特高壓交流電網?由國家能源局牽頭制定的《「十二五」電網發展專項規劃》是業界翹首等待的政策指導性文件,也是為特高壓的發展定性、定時間、定量的關鍵性文件。但這份文件長時間的醞釀,居然連基本內容都尚未敲定。

  「可能常人都想像不到這個文件的出臺有多艱難。之前以國家電網為首的贊成特高壓的一方和以一批電力專家為首的反對特高壓的一方是勢均力敵的,但隨著國家電網對特高壓項目的一步步推進,即使是在新華社,在很多主流媒體上,反對的聲音都越來越小,這大家是可以看得見的。是這些科學家,這些官員突然認識到特高壓的好處了嗎?當然不是,而是巨大的利益誘惑使他們違背了作為科學家的底線。正如這份文件的討論一樣,剛開始很多人反對,但多討論幾次,就有很多人的口風開始變了,開始支持特高壓了,這些人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不可能是通過科學實驗得出的結論吧?所以,到了最後,敢公開反對特高壓的也就剩下蒙定中、王仲鴻這些已經年過七旬、八旬,已經無欲無求的老專家,或是個別能夠堅守住自己身為科學家的良心的科學工作者。」一位不願具名的國家能源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關於特高壓的各路觀點:

  特高壓交流試驗示範工程順利投產,標誌著我國在大容量、遠距離、高效率的特高壓輸電核心技術和重大裝備研製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創造了輸變電工程建設、設備研發等方面的新歷史,可以說,在國家電網公司的堅強領導下,有這樣一支由眾多專家和科研、建設人員構成的隊伍,特高壓建設必將不斷迎取新的勝利。——中科院院士周孝信

  如果建全國的交流特高壓聯網,中國將走上比美國現有超高壓交流聯網更不安全的道路,後果將非常嚴重。交流特高壓已被國外數個先行運行和試驗的國家證明在安全性和經濟性上都不可行,中國為什麼要重蹈覆轍?——電力行業資深專家蒙定中

相關焦點

  • 2018年中國特高壓建設及輸電能力分析,特高壓持續性發展空間巨大
    一、特高壓行業定義及發展歷程通常輸電電壓一般分為高壓、超高壓和特高壓,對於我國絕大部分電網來說,110kV-220kV稱為高壓電網,300kV、500kV和750kV稱為超高壓電網,±而特高壓由±1000kV及以上交流和±800kV及以上直流輸電構成,特高壓適合長距離大規模電力傳輸。
  • 【簡析】淺談特高壓輸電線路可聽噪聲分析及預測
    隨著超(特)高壓輸電線路大量建設,線路電暈放電產生的可聽噪聲作為一種噪聲源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輸電線路設計時需要根據導線的結構參數對可聽噪聲進行預測,以保證可聽噪聲水平低於環境保護所要求的限值。特高壓輸電線路由於電壓更高、導線截面大等特點,現有可聽噪聲預測方法已不再適用。如何實現特高壓輸電線路可聽噪聲的準確預測,已成為特高壓輸電線路設計和建設時一個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 淺談特高壓輸電線路電暈放電及電磁環境
    夜晚路過高壓輸電線路走廊,時常會發現導線被一種淡藍色的光所包圍,並伴有「滋滋」的響聲,這種光就是由電暈放電所引起的。但是由於輸電線路電壓等級高,尤其是特高壓,要想完全消除電暈放電,輸電導線半徑會很大,對地距離過高,使得輸電線路導線選型及布局方案的經濟可行性極低。因此,只能在兼顧經濟可行性的基礎上,儘量減小電暈放電強度。  輸電線路設計時首先要對導線的預選方案進行電磁環境評估,國際上已有的電磁環境評估方法是否完全適用於特高壓輸電線路還無法確定。
  • 特高壓遠距離低損耗輸電已是大勢所趨
    此工程是國家電網公司繼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範工程、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之後的第三個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標誌著我國特高壓電網進入加快發展的新階段。 國家電網表示,將加快發展特高壓輸電,計劃2015年建成"兩縱兩橫"特高壓同步電網;2017年建成"三縱三橫"特高壓同步電網,構建大規模"西電東送"、"北電南送"能源配置格局;2020年"三華"電網建成"五縱五橫"特高壓交流主網架。
  • 高壓直流輸電未來會不會取代特高壓交流輸電?
    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高壓直流輸電無法取代(特)高壓交流輸電。這裡從高壓直流輸電的角度說明,特高壓交流不怎麼了解。所以只是談談高壓直流輸電為什麼無法完全取代高壓交流輸電(並非針對特高壓交流輸電)。二、經濟問題:高壓直流輸電主要是兩頭換流站貴,線路便宜。所以相較於交流輸電,距離越遠越經濟。
  • 高壓直流輸電電壓等級_高壓直流輸電的分類
    打開APP 高壓直流輸電電壓等級_高壓直流輸電的分類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1-01-04 16:55:36   高壓直流輸電電壓等級
  • 直流特高壓PK交流特高壓 誰更勝一籌
    特高壓輸電技術是指在500KV以及750KV交流和±500KV直流之上採用更高一級電壓等級的輸電技術,具體包括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和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兩種形式。不管是特高壓直流輸電還是特高壓交流輸電都是為了更好地提高輸電能力,實現大功率的中、遠距離輸電,以及實現遠距離的電力系統互聯,建成聯合電力系統。其中,交流特高壓指的是1000KV交流系統,直流特高壓指±800KV的直流系統。  一直以來,在面對特高壓直流輸電還是特高壓交流輸電的問題上,幾乎每一位專家都有自己的觀點。
  • 世界最高電壓等級特高壓800萬千瓦運行 輸電能力居全球第一
    7月24日,世界最高電壓等級的特高壓直流——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準皖直流),輸電功率由600萬千瓦提升到800萬千瓦,是全國目前在運的26條特高壓線路中功率最大的,輸電能力居全球第一。
  • 國網推遲交流特高壓浪費上千億
    「特高壓該不該上?」的精準提法應當是「交流特高壓輸電該不該上?」,而且反方用的就是直流輸電(包括特高壓直流)的比較優點來反對交流特高壓輸電。這是個綜合性很強的專業工程問題,正由於不同意見的專家參與,使多條交流特高壓輸電工程和三華電網得以擱置,推遲浪費工程費金額高達五千億元以上。
  • 進展|白鶴灘-江蘇±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環評送審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於2020年4月組織完成《白鶴灘-江蘇±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送審稿)編制工作,並擬報送生態環境部審批。本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新建±800kV布拖換流站;新建±800kV常熟換流站;新建±800kV直流輸電線路;新建交流配套工程。工程建設地點涉及四川省、重慶市、湖北省、安徽省、江蘇省等5省(市)。特高壓直流輸電是指±800kV 電壓等級及以上的直流輸電及相關技術,主要具有電壓等級高、輸送容量大、輸電距離遠等特點。
  • 中國最高電壓等級特高壓800萬千瓦運行,輸電能力居全球第一
    因此在我們生活中一些電壓輸送工程更是十分重要的,而全世界對於這些年工程的建設也相當的多,與此同時我國在這一方面的建設成果可以說是非常厲害的,特別在一年接一年中發揮了更加巨大的作用。尤其我國的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電壓等級特高壓直流,淮東皖南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就用它的實力發揮帶來了我國在這一方面上偌大的優勢,到目前它的輸電功率已經由之前的600萬千瓦提升到了現如今的800萬千萬,輸電能力位居全球第一的位置。而這一項工程可以做到向華東地區輸送電能一天內達到1.92億千瓦時,這樣的輸送量完全可以滿足7100多萬居民兩天的用電需求。
  • 【電力百科】特高壓線路怎樣防護雷電過電壓
    前蘇聯的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在運行期間內曾多次發生雷擊而跳閘,基本原因就是在耐張轉角塔處雷電繞擊導線。日本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在降壓運行期間雷擊跳閘率也非常高,根據分析是線路遭到側面的雷擊而引起了絕緣子閃絡。  理論分析與運行情況都表明,特高壓輸電線路雷擊跳閘的主要是因為避雷線屏蔽失效,雷電繞擊導線而造成的。
  • 世界最高電壓等級特高壓800萬千瓦運行輸電能力居全球第一
    7月24日,世界最高電壓等級的特高壓直流——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準皖直流),輸電功率由600萬千瓦提升到800萬千瓦,是全國目前在運的26條特高壓線路中功率最大的,輸電能力居全球第一。
  • 為什麼採用高壓直流輸電?
    大功率換流器(整流和逆變) 的研究成功,為高壓直流輸電突破了技術上的障礙,直流輸電重新受到人們的重視。 1933 年, 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為布爾德壩樞紐工程設計出高壓直流輸電裝 置; 1954 年,建起了世界上第一條遠距離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 秦嶺之巔的特高壓電網建設者
    目前,來自新疆、上海等6省市區的近萬名特高壓建設者在由國網陝西省電力公司建設管理的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陝西段)工地上加班加點緊張施工。 穿越秦嶺腹地高山大嶺的該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我國第一條專為清潔能源外送而建設的特高壓通道,該工程計劃於今年6月底建成,預計每年可向華中地區送電400億千瓦時。
  • 世界最高電壓等級特高壓輸電能力再升級 居全球第一
    7月24日,世界電壓等級最高的特高壓直流工程——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準皖直流),輸電功率由600萬千瓦提升到800萬千瓦,成為全國目前在運的26個特高壓工程中輸電功率最大的工程,輸電能力居全球第一。
  • 通光線纜:公司電力光纜產品中的OPGW光纜曾用於我國多條特高壓輸電...
    光纜和特高壓的關係,電力塔上掛著的最高的線,一般是電力光纜,這條線不傳輸電能,是傳輸調度信號用的,比如開關刀閘等各種動作都是光纜完成的。由光纜構成的通信骨幹網,終端接入網通過5g或者4g信號構成完整通信網。結論:光纜在特高壓和智能電網中不可或缺,在4g5g通信中不可或缺。貴公司的光纜就是這樣的產品,在國家電網多條特高壓線路上應用,是不是?
  • 中國「特高壓電網」著作英文版在美發行
    參加首發儀式的有關代表和專家認為,這本著作全面總結了中國特高壓電網發展的實踐經驗,對於世界各國電網技術發展具有借鑑意義,將進一步促進中美兩國能源電力行業的合作交流。    中國國家電網總師辦主任梁旭明在首發儀式上說,過去10年中,中國國家電網先後攻克了電壓控制、外絕緣配置、電磁環境、成套設備研製、系統集成、試驗能力等特高壓技術難關,全面掌握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特高壓交直流輸電核心技術和全套設備製造能力。由該公司董事長、高級工程師劉振亞編著70餘萬字的《特高壓交直流電網》對此進行了總結,將為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提供重要理論參考和實踐借鑑。
  • 華中特高壓環網建設卡在哪了(記者調查)
    華中環網由駐馬店-南陽、駐馬店-武漢、荊門-武漢、武漢-南昌、南昌-長沙、南陽-荊門-長沙、晉東南-南陽-荊門7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組成,其中晉東南-南陽-荊門為全國首條特高壓試驗示範工程,已於2009年初投運;根據國家能源局2018年9月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一批輸變電重點工程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其餘6條線路的預計核准開工時間在2018年第四季度至2019年不等
  • 美國大力開發頁巖油,為何我們卻在發展特高壓?誰更勝一籌
    就在美國堅持「頁巖油」的未來能源方向、陷入能源危機時,中國能源卻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這就是特高壓網絡和技術,它就是中國能源安全的底氣。1974年我國在黃河上遊建成劉家峽水電站,這也是我國首座百萬千瓦級水電站,為此劉家峽水電站還專門配備了我國首條330千伏的高壓輸電網,自此清潔能源和高壓輸電的組合,成為了我們未來的能源發展方向。為什麼我們要發展特高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