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的特高壓交直流輸電,已成為我國標誌性電力工程,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已於4月11日全面啟動。此工程是國家電網公司繼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範工程、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之後的第三個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標誌著我國特高壓電網進入加快發展的新階段。
國家電網表示,將加快發展特高壓輸電,計劃2015年建成"兩縱兩橫"特高壓同步電網;2017年建成"三縱三橫"特高壓同步電網,構建大規模"西電東送"、"北電南送"能源配置格局;2020年"三華"電網建成"五縱五橫"特高壓交流主網架。
據電力專家稱,從發展特高壓輸電,到建設堅強智能電網,再到提出構建歐亞跨洲特高壓能源通道的戰略構想,國家電網公司不斷取得突破的秘訣就是自主創新。面對我國能源資源與負荷中心逆向分布的基本國情,面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帶來的電力需求,建設更高電壓等級的國家電網,發展遠距離、低損耗輸電技術,成為大勢所趨。
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在華盛頓發表演講時指出,"中國挑戰美國創新領導地位並快速發展的相關領域包括:最高電壓、最高輸送容量、最低損耗的特高壓交流、直流輸電。"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德國漢堡中德工商峰會開幕式致辭中稱,"中國的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已經遠遠領先於我們了,我們要向中國學習"。
對此,電纜業內專家言稱:"其實,超高壓、大截面、高強度、大容量、低損耗架空導線,有不少品種可供選擇,一直是電纜行業的研究課題。國家電網公司正在實施的特高壓、遠距離、低損耗交直流輸電概念,與高端架空導線的研製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