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未來5年將投6200億建特高壓智能電網

2020-11-21 中證網

  圖為我國未來特高壓電網一環網規劃。(圖片來源:資料圖)

  國家電網公司發展策劃部主任張正陵接受《路透》採訪時表示,特高壓(UHV)智能電網對內地電力發展是必須的,未來五年國家電網將投入6200億元人民幣,建設20條特高壓線路,以將西南的水電和西北的風電傳輸至中國東部。發展特高壓電網不僅是技術革新,還實現遠距離運輸,解決中國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和利用,且能改善當前中東部面臨的嚴峻環境壓力。

  所謂特高壓電網是指交流1000千伏、直流正負80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的輸電網絡,它的最大特點是可以長距離、大容量、低損耗輸送電力。內地76%的煤炭資源在北部和西北部,80%的水能資源在西南部,而70%以上的能源需求在中東部,普通電網的傳輸距離只有500公裡左右,無法滿足傳輸要求。

  截至目前,內地特高壓電網已完成一條特高壓交流線路和兩條特高壓直流線路,共達4633公裡,在建的有兩條交流和兩條直流線路,達6412公裡。 (來源:華富財經)

  關於特高壓:

  我國當前特高壓情況

  目前中國已經建成的超高壓是西北電網750千伏的交流實驗工程。

  技術和經濟優勢

  一、輸送容量大。±800千伏直流特高壓輸電能力可達到640萬千瓦,是±500千伏、300萬千瓦高壓直流方式的2.1倍,是±600千伏級、380萬千瓦高壓直流方式的1.7倍,能夠充分發揮規模輸電優勢。

  二、送電距離長。採用±800千伏直流輸電技術使得超遠距離的送電成為可能,經濟輸電距離可以達到2500公裡甚至更遠,為西南大水電基地開發提供了輸電保障。

  三、線路損耗低。在導線總截面、輸送容量均相同的情況下,±800千伏直流線路的電阻損耗是±500千伏直流線路的39%,是±600千伏級直流線路的60%,提高輸電效率,節省運行費用。

  四、工程投資省。根據有關設計部門的計算,對於超長距離、超大容量輸電需求,±800千伏直流輸電方案的單位輸送容量綜合造價約為±500千伏直流輸電方案的72%,節省工程投資效益顯著。

  五、走廊利用率高。±800千伏、640萬千瓦直流輸電方案的線路走廊為76米,單位走廊寬度輸送容量為8.4萬千瓦/米,是±500千伏、300萬千瓦方案和±620千伏、380萬千瓦方案的1.3倍左右,提高輸電走廊利用效率,節省寶貴的土地資源;由於單回線路輸送容量大,顯著節省山谷、江河跨越點的有限資源。

  六、運行方式靈活。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直流輸電擬採用400+400千伏雙十二脈動換流器串聯的接線方案,運行方式靈活,系統可靠性大大提高。任何一個換流閥模塊發生故障,系統仍能夠保證75%額定功率的送出。

  對我國電力建設的意義

  特高壓能大大提升我國電網的輸送能力。據國家電網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一迴路特高壓直流電網可以送600萬千瓦電量,相當於現有500千伏直流電網的5到6倍,而且送電距離也是後者的2到3倍,因此效率大大提高。此外,據國家電網公司測算,輸送同樣功率的電量,如果採用特高壓線路輸電可以比採用500千伏超高壓線路節省60%的土地資源。

  危害

  近三四十年歐洲、北美等地發生的十幾次大面積停電事件的教訓是,交流電壓等級越高,覆蓋範圍越大,越存在巨大安全隱患,聯繫緊密的特高壓交流電網某一局部甚至某一部件發生破壞,就會將事故迅速擴大至更大範圍。不僅在戰時,而且在平時,電網很容易遭遇颱風、暴雨、雷擊、冰凌、霧閃、軍事破壞等天災人禍,會將事故迅速蔓延擴大。因此,要保證電網安全運行,必須在規劃、設計、建設、運行中研究電網結構,要按「分層分區」原則實行三道保護。迄今為止,沒有哪一個國家要建設特高壓國家電網

  著名工程

  前蘇聯1150kV工程

  前蘇聯1000kV級交流系統的額定電壓(標稱電壓)1150kV,最高電壓1200kV,是世界上已有工程中最高者。

  日本1000kV工程

  日本1000kV電力系統集中在東京電力公司,1988年開始建設的1000kV輸變電工程

  義大利1050kV試驗工程

  20世紀70年代,義大利和法國受西歐國際發供電聯合會的委託進行歐洲大陸選用交流800kV和1050kV輸電方案的論證工作,之後義大利特高壓交流輸電項目在國家主持下進行了基礎技術研究並於1995年10月建成了1050kV試驗工程。

  中國特高壓輸電工程

  中國對特高壓輸電技術的研究始於上個世紀80年代,經過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2009年1月6日,我國自主研發、設計和建設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1000千伏交流輸變電工程——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範工程順利通過試運行。

相關焦點

  • 我國未來電網格局研究報告:電網分層分區平衡將引領分布式電源發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10年、15年後,甚至更遠的未來,我國電網將呈現怎樣的格局?南網能源院一份名為《我國未來電網格局研究》的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就這個問題進行了預測。特高壓出現以後,±800千伏直流輸電逐漸成為遠距離跨區輸電首選。而特高壓交流亦開始了示範應用。2009年,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工程投產,將華北電網和華中電網聯繫起來,打破了六大區域電網通過直流異步互聯的格局。
  • 2018年國家電網智能電錶將迎來替換周期
    在國家電網存量替換、南方電網新增招標和海外市場不斷拓展的驅動下,公司智能電錶業務2018年將實現穩定增長。 國家電網方面,新增智能電錶招標趨緩,存量電錶2018年將迎來替換周期。 南方電網方面,目前南方電網智能電錶覆蓋率不到40%,2016年以來南方電網智能電錶招標增長迅速,預計2018年招標量將持續增長。
  • 智能電網未來的發展趨勢
    智能電網的發展至今仍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全面實現電網的智能化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對更多更複雜的實驗系統及對運行數據和併網與孤島模式過渡的研究,智能電網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將進一步提高。下面簡要介紹未來智能電網與微電網相關領域的研究方向。   替代能源的管理   建設智能電網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能源兼容與替代,智能電網使用的各種類型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等。
  • 清潔、安全、經濟、友好等性能的智能電網是未來電網的發展方向
    具有靈活、清潔、安全、經濟、友好等性能的智能電網是未來電網的發展方向。首先介紹了智能電網的概念和功能特點,詳細分析了國內外智能電網的研究進展,對重點關鍵技術與智能電網的關係進行了分析和討論,指出基於Agent 的分布式協調、控制、仿真與決策技術,分布式能源的系統集成以及基於知識的綜合決策支持是未來智能電網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
  • 國家電網的飛輪效應
    同時,憑藉全球特高壓技術的話語權,我國也是第一產電大國,更藉助智能化、物聯網的戰略布局,在產業安全度、先進性、智能標準化上不斷拉開競品距離。2006年8月,我國第一條特高壓交流試驗示範工程開工。國際電工委員會成立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設在國家電網公司。這也只是一個創新縮影。企查查最新數據顯示,近五年,國家電網發明專利數量高達2.33萬件,穩居榜首,也連續9年位列央企第一。
  • 未來,我國電網面臨著什麼?
    21 世紀以來,我國電網發展三大階段特徵明顯:① 02 年電改-08 年:集中力量解決供電瓶頸:02 年《電力體制改革方案》,國網開始獨立運營,彼時國內電網基礎設施落後,03-08 年電網投資持續高增,從 03 年的 1014 億增長至 08 年的 2885 億,CAGR
  • 智能電網到底是什麼?終於明白了!
    國內是這樣定義: 國家電網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以物理電網為基礎(中國的智能電網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各電壓等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電網為基礎),現將先進的傳感測量技術、通訊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控制技術與物理電網高度集成形成的新型電網。
  • 什麼是「智能電網」,它如何「智能」?
    1882年時,發明家託馬斯·愛迪生在紐約市的珍珠街車站架設了世界上第一個電網。現在,電網通過各種形態的發電廠(如核電、水電、風電、太陽能、煤炭和天然氣)、變壓器、變電站以及超過20萬英裡的高壓輸電線路(這幾乎是地球到月球的距離),以及550萬英裡的當地配送線,將電力輸送到了千家萬戶。
  • 中國「特高壓電網」著作英文版在美發行
    新華網美國奧蘭多2月10日電(記者林小春)由中國專家編著的《特高壓交直流電網》英文版10日在美國東南部城市奧蘭多舉行首發儀式。參加首發儀式的有關代表和專家認為,這本著作全面總結了中國特高壓電網發展的實踐經驗,對於世界各國電網技術發展具有借鑑意義,將進一步促進中美兩國能源電力行業的合作交流。
  • 2021年國家電網甘肅第一批筆試準考證
    2021年國家電網甘肅第一批筆試準考證由福建公務員考試錄用網提供同步國企招聘考試網,更多關於國家電網,筆試,報名時間,報名入口的內容,請關注福建公務員考試網! ★公務員考試5G資料包領取★    2021年國家電網招聘第一批筆試時間初定為2020年12月6日。筆試前1-2周,各單位通過手機簡訊、招聘平臺站內消息、短消息、電話等方式,通知入圍畢業生參加考試,未入圍的不再另行通知。   筆試內容包括綜合知識和專業知識。
  • 國家電網智能電錶「非常招標」爭議(1)
    本周,國家電網公司2009年智能電錶第一批項目的招標結果預計將揭曉,總價值近9億元的294萬隻電錶訂單將花落數十家企業。這次招標原計劃7月份進行,但直到11月中旬才啟動,已經將近半年「無表可用」的國家電網公司,試圖通過此次招標快速選定急需的首批智能電錶。
  • 智能電網、電子式互感器、電力一次設備三者在線監測
    美國能源部統計,通過對美國電網的智能化改造,預計未來20年內可節省投資近千億美元。智能電網技術革新將打開電信、電網、電視網等整合的通道,為全球電力、電信產業、通信產業、電視媒體等的改革提供獨特的機遇。1.2 中國智能電網的研發2009年5月21日舉行的「2009特高壓輸電技術國際會議」上,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表示,積極發展智能電網已成為世界電力發展的新趨勢,到2020年,中國將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
  • 國家電網這項工作連續9年排名央企第一
    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專利擁有量超過9萬項,連續9年排名央企 5 模塊化多電平換流器的閥基控制設備和方法 專利權人:國家電網公司,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 6
  • 2021年國家電網安徽第一批筆試通知
    2021年國家電網安徽第一批筆試通知由福建公務員考試錄用網提供同步國企招聘考試網,更多關於國家電網,筆試,報名時間,報名入口的內容,請關注福建公務員考試網! ★公務員考試5G資料包領取★    2021年國家電網招聘第一批筆試時間初定為2020年12月6日。筆試前1-2周,各單位通過手機簡訊、招聘平臺站內消息、短消息、電話等方式,通知入圍畢業生參加考試,未入圍的不再另行通知。   筆試內容包括綜合知識和專業知識。
  • 當「5機」遇上特高壓:電網大動脈背後的「懂行」密碼
    2020年,在「新基建」的驅動下,5G、特高壓、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基礎設施迎來建設紅利期,數字經濟加速發展,電力行業數位化轉型也在加速。  電力行業數位化轉型,既關乎能源本身的開發與利用,也關乎開發、利用能源過程中的工程管理,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簡稱「青豫直流」工程)則是其前沿實踐。
  • 2021年國家電網安徽第一批筆試地點
    2021年國家電網安徽第一批筆試地點由福建公務員考試錄用網提供同步福建農信社考試資訊網,更多關於農信社考試,筆試,職位表,成績查詢,報名入口的內容,請關注福建公務員考試網! ★公務員考試5G資料包領取★    2021年國家電網招聘第一批筆試時間初定為2020年12月6日。筆試前1-2周,各單位通過手機簡訊、招聘平臺站內消息、短消息、電話等方式,通知入圍畢業生參加考試,未入圍的不再另行通知。   筆試內容包括綜合知識和專業知識。
  • 一種實用的智能交流電網節電裝置
    另外,多數高壓大功率電動機在運行中,尤其是在拖動低密度介質的機械負載(例如風機、液泵等等)過程中,經常會因為無法按需求隨時降低那部分所不需要的輸出功率,隨著時間的積累而導致大量的電能浪費。在此種情形之下,交流穩壓電源是無法解決浪費(節能)問題的。一種實用的智能交流電網節電裝置(簡稱裝置)。
  • 重點發展大電網和配電網 2020年輸電比例將升至20%以上
    國家電網副總經理舒印彪日前在「能源·經濟·發展」論壇上表示,國家電網公司在「十二五」期間的電網建設思路是轉變電網發展方式,通過大力建設電網線路來加大輸電比重,爭取到2020年將輸電比例提升到20%以上。     「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將重點發展大電網和目前的薄弱點——配電網。
  • 停電時間將從分鐘縮短至毫秒級!5G智能電網來了 華為、電信、國家...
    7月11日,中國電信宣布,由國家電網青島供電公司、中國電信青島分公司和華為聯合開發的青島5G智能電網項目一期工程正式交付投產,這也標誌著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5G智能電網正式建成。5G時代的願景是「信息隨心至,萬物觸手及」。
  • 國家電網正在大力推進智能電錶更換業務人工抄表將退出歷史舞臺
    近日,小編從南方電網公司官網上了解到,截至2018年12月15日,南方電網公司全網智能電錶覆蓋率及低壓集抄覆蓋率均100%,提前完成智能電錶和低壓集抄全覆蓋,即「兩覆蓋」建設任務目標,其中廣東電網公司提前半年實現目標。 據了解,國家電網公司在其經營範圍內大力推進智能電錶更換業務開始於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