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壓直流輸電知識普及問題綜述

2020-11-24 電子產品世界

  提高特高壓直流的可靠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27453.htm

  所有提高常規直流輸電可靠性的措施對於提高特高壓直流輸電的可靠性依然有效,並且要進一步予以加強。主要包括:降低元部件故障率;採 取合理的結構設計,如模塊化、開放式等;廣泛採用冗餘的概念,如控制 保護系統、水冷系統的並行冗餘和晶閘管的串行冗餘等;加強設備狀態監 視和設備自檢功能等。

  針對常規直流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如曾經導致直流系統極或者雙極停運的站用電系統、換流變本體保護繼電器、直流保護系統單元件故障等薄弱環節,在特高壓直流輸電系統的設計和建設中將採取措施進行改進。此外,還將加強運行維護人員的培訓,適當增加易損件的備用。

  提高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可靠性,還可以在設計原則上確保每一個極之間以及每極的各個換流器之間最大程度相互獨立,避免相互之間的故障傳遞。其獨立性除了主迴路之外,還需要考慮:閥廳布置、供電系統、供 水系統、電纜溝、控制保護系統等。

  特高壓直流輸電可靠性指標

  在我國計劃建設的西南水電外送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電壓為±800千伏,其主接線方式和我國已有的直流工程不同,每極採用兩個 12 脈動換流器串聯。如果出現一個12脈動換流器故障,健全的換流器仍然可以和同一個極對端換流站的任意一個換流器共同運行,因此單極停運的概率將顯著降低,考慮到第一個特高壓直流工程缺乏經驗,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初步提出了與三峽-上海直流工程相同的可靠性指標。技術成熟後,預計停 運次數可以降低到 2 次/(每極·年)以下。雙極停運的概率也將大幅下降,可以控制在 0.05 次/年。另外由於系統研究水平、設備製造技術、建設和運行水平的提高,由於直流工程數量的增加和相關經驗的積累,換流 器平均故障率預計可以控制在 2 次/(每換流器·年)。總體來說,特高 壓直流工程將會比常規直流更加可靠。

  直流輸電系統的可靠性具體指標

  直流輸電系統的可靠性指標總計超過 10 項,這裡只介紹停運次數、 降額等效停運小時、能量可用率、能量利用率四項主要可靠性指標。 停運次數:包括由於系統或設備故障引起的強迫停運次數。對於常用的 雙極直流輸電系統,可分為單極停運,以及由於同一原因引起的兩個極同 時停運的雙極停運。對於每個極有多個獨立換流器的直流輸電系統,停運 次數還可以統計到換流器停運。不同的停運代表對系統不同水平的擾動。

  降額等效停運小時:直流輸電系統由於全部或者部分停運或某些功能受損,使得輸送能力低於額定功率稱為降額運行。

  降額等效停運小時是: 將降額運行持續時間乘以一個係數,該係數為降額運行輸送損失的容量與 系統最大連續可輸送電容量之比。

  能量可用率:衡量由於換流站設備和輸電線路(含電纜)強迫和計劃 停運造成能量傳輸量限制的程度,數學上定義為統計時間內直流輸電系統 各種狀態下可傳輸容量乘以對應持續時間的總和與最大允許連續傳輸容量 乘以統計時間的百分比。

  能量利用率:指統計時間內直流輸電系統所輸送的能量與額定輸送容 量乘以統計時間之比。

  直流輸電系統的可靠性指標定期統計和評價

  直流輸電系統是一個複雜的自成體系的工程系統,多數情況下承擔大容量、遠距離輸電和聯網任務。因此,需要設定一些直流輸電系統可靠性指標,用于衡量直流輸電系統實現其設計要求和功能的可靠程度,評價直 流輸電系統運行性能。直流系統可靠性直接反映直流系統的系統設計、設 備製造、工程建設以及運行等各個環節的水平。通過直流系統可靠性分析,可以提出改善工程可靠性的具體措施,對新建工程提出合理的指標要求。國際大電網會議專門成立一個直流輸電系統可靠性工作組,每兩年對全世界所有直流輸電工程進行一次可靠性的綜合統計和評價。

  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的走廊寬度和線路鄰近民房時的房屋拆遷範圍

  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的走廊寬度主要依據兩個因素確定:1. 導線最 大風偏時保證電氣間隙的要求;2.滿足電磁環境指標(包括電場強度、離 子流密度、無線電幹擾和可聽噪聲)限值的要求。根據線路架設的特點,在檔距中央影響最為嚴重。研究表明,對於特高壓直流工程,線路鄰近民 房時,通過採取拆遷措施,保證工程建成後的電氣間隙和環境影響滿足國 家規定的要求。通常工程建設初期進行可行性研究時就要計算電場強度、 離子流密度、無線電幹擾和可聽噪聲的指標,只有這些指標滿足國家相關 規定時,工程才具備核准條件。

  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導線型式的選擇

  在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中,線路導線型式的選擇除了要滿足遠距離安 全傳輸電能外,還必須滿足環境保護的要求。其中,線路電磁環境限值的 要求成為導線選擇的最主要因素。同時,從經濟上講,線路導線型式的選 擇還直接關係到工程建設投資及運行成本。因此特高壓直流導線截面和分 裂型式的研究,除了要滿足經濟電流密度和長期允許載流量的要求外,還 要在綜合考慮電磁環境限值以及建設投資、運行損耗的情況下,通過對不 同結構方式、不同海拔高度下導線表面場強和起暈電壓的計算研究,以及 對電場強度、離子流密度、可聽噪聲和無線電幹擾進行分析,從而確定最 終的導線分裂型式和子導線截面。對於±800 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為了 滿足環境影響限值要求,尤其是可聽噪聲的要求,應採用 6×720 平方毫 米及以上的導線結構。

  直流輸電線路的絕緣子片數的確定

  由於直流線路的靜電吸附作用,直流線路的汙穢水平要比同樣條件下 的交流線路的高,所需的絕緣子片數也比交流的多,其絕緣水平主要決定 於絕緣子串的汙穢放電特性。因此,目前在選擇絕緣子片數時主要有兩種 方法:1.按照絕緣子人工汙穢試驗採用絕緣子汙耐受法,測量不同鹽密下 絕緣子的汙閃電壓,從而確定絕緣子的片數。2. 按照運行經驗採用爬電 比距法,一般地區直流線路的爬電比距為交流線路的兩倍。兩種方法中,前者直觀,但需要大量的試驗和檢測數據,且試驗檢測的結果分散性大。 後者簡便易行,但精確性較差。實際運用中,通常將兩者結合進行。

  直流輸電線路的絕緣配合設計要解決的問題

  直流輸電線路的絕緣配合設計就是要解決線路杆塔和檔距中央各種可 能的間隙放電,包括導線對杆塔、導線對避雷線、導線對地、以及不同極 導線之間的絕緣選擇和相互配合,其具體內容是:針對不同工程和大氣條 件等選擇絕緣子型式和確定絕緣子串片數、確定塔頭空氣間隙、極導線間 距等,以滿足直流輸電線路合理的絕緣水平。

  直流的"靜電吸塵效應"

  在直流電壓下,空氣中的帶電微粒會受到恆定方向電場力的作用被吸 附到絕緣子表面,這就是直流的「靜電吸塵效應」。由於它的作用,在相 同環境條件下,直流絕緣子表面積汙量可比交流電壓下的大一倍以上。隨 著汙穢量的不斷增加,絕緣水平隨之下降,在一定天氣條件下就容易發生 絕緣子的汙穢閃絡。因此,由於直流輸電線路的這種技術特性,與交流輸 電線路相比,其外絕緣特性更趨複雜。

  建設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關鍵技術

  直流架空線路與交流架空線路相比,在機械結構的設計和計算方面, 並沒有顯著差別。但在電氣方面,則具有許多不同的特點,需要進行專門 研究。對於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的建設,尤其需要重視以下三個方面的研究:

  1. 電暈效應。直流輸電線路在正常運行情況下允許導線發生一定程 度的電暈放電,由此將會產生電暈損失、電場效應、無線電幹擾和可聽噪 聲等,導致直流輸電的運行損耗和環境影響。特高壓工程由於電壓高,如果設計不當,其電暈效應可能會比超高壓工程的更大。通過對特高壓直流 電暈特性的研究,合理選擇導線型式和絕緣子串、金具組裝型式,降低電 暈效應,減少運行損耗和對環境的影響。

  2. 絕緣配合。直流輸電工程的絕緣配合對工程的投資和運行水平有 極大影響。由於直流輸電的「靜電吸塵效應」,絕緣子的積汙和汙閃特性 與交流的有很大不同,由此引起的汙穢放電比交流的更為嚴重,合理選擇 直流線路的絕緣配合對於提高運行水平非常重要。由於特高壓直流輸電在 世界上尚屬首例,國內外現有的試驗數據和研究成果十分有限,因此有必 要對特高壓直流輸電的絕緣配合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

  3. 電磁環境影響。採用特高壓直流輸電,對於實現更大範圍的資源 優化配置,提高輸電走廊的利用率和保護環境,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義。但與超高壓工程相比,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具有電壓高、導線大、鐵 塔高、單回線路走廊寬等特點,其電磁環境與±500 千伏直流線路的有一 定差別,由此帶來的環境影響必然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同時,特高壓直 流工程的電磁環境與導線型式、架線高度等密切相關。因此,認真研究特 高壓直流輸電的電磁環境影響,對於工程建設滿足環境保護要求和降低造 價至關重要。

  直流輸電線路的基本類型

  就其基本結構而言,直流輸電線路可分為架空線路、電纜線路以及架 空——電纜混合線路三種類型。直流架空線路因其結構簡單、線路造價 低、走廊利用率高、運行損耗小、維護便利以及滿足大容量、長距離輸電 要求的特點,在電網建設中得到越來越多運用。因此直流輸電線路通常採 用直流架空線路,只有在架空線線路受到限制的場合才考慮採用電纜線路。

相關焦點

  • 科技名詞 | 什麼是特高壓直流輸電?
    學科:電力_電力系統相關名詞:特高壓直流高壓源 高壓直流輸電 交直流並聯輸電來源: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特高壓直流輸電是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過送端換流站將交流電轉變為特高壓直流電後,將直流電輸送到受端換流站,再由受端換流站將直流電轉變為交流電送入受端交流系統。特高壓直流輸電具有輸送容量大、送電距離遠、輸電損耗低、輸電走廊寬度小等優點。
  • 中國為什麼要大力發展特高壓直流輸電?
    ,直流輸電在美國敗給了交流輸電。那麼,既然交流輸電更有優勢,為什麼當今我們國家要大力發展特高壓直流輸電,還不小心成了世界第一?還是那個老問題:輸電過程中的損耗。不過,這次卻成了交流電的劣勢。說了這麼多好處,那前面愛迪生的直流系統被淘汰了,難道是被冤枉了?並不是。我們說的這些優勢,都是建立在當代高壓直流系統(例如特高壓直流≥±800kV)與同等級交流系統的比較上的。
  • 高壓直流輸電未來會不會取代特高壓交流輸電?
    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高壓直流輸電無法取代(特)高壓交流輸電。這裡從高壓直流輸電的角度說明,特高壓交流不怎麼了解。所以只是談談高壓直流輸電為什麼無法完全取代高壓交流輸電(並非針對特高壓交流輸電)。交流輸電系統的功角穩定問題,適合遠距離輸電;適合海底電纜(海島供電、海上風電)和城市地下電纜輸電;能夠非同步(同頻不同相位,或不同頻)連接兩個交流電網,且不增加短路容量
  • 「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寬頻域電暈電流傳感器」填補了國內外電暈...
    由於特高壓直流輸電具有造價低、功率損耗小等優點,使得它在遠距離、大容量電能輸送以及大區電網非同步互聯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近年來得到了大力發展。特高壓直流線路起暈後引起的電磁環境(如可聽噪聲、無線電幹擾和合成電場等)不僅制約著輸電線路的導線選型和結構參數設計,還常帶來環境保護問題。
  • 採用特高壓輸電有什麼好處?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廣特高壓輸電,電壓等級高達1000kV。那麼,採用特高壓輸電有什麼好處呢?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社會經濟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對電能的需求也持續大幅增長。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不僅可以解決我國能源資源與能源需求逆向分布、區域電網互聯等問題,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穩定可靠電力供應,還將為大規模開發利用清潔能源提供重要技術保障,具有顯著的規模經濟效益。
  • 特高壓知識問答
    直流架空線路因其結構簡單、線路造價低、走廊利用率高、運行損耗小、維護便利以及滿足大容量、長距離輸電要求的特點,在電網建設中得到越來越多運用。因此直流輸電線路通常採用直流架空線路,只有在架空線線路受到限制的場合才考慮採用電纜線路。問:建設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需要研究哪些關鍵技術問題?
  • 寧夏首個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已向浙江送電1500億度
    【訊】數據顯示,截至11月25日,寧夏首個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靈州-浙江紹興±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已累計向浙江送電逾1500億度。  據了解,靈州-紹興±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是國家「加快推進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12條重點輸電通道建設」項目中首個投運的特高壓直流輸電戰略性工程。
  • 世界首條穿越高海拔地區特高壓輸電線路
    如果把特高壓輸電線路比作是血管,高端換流變壓器就是「強勁的心臟」。你知道嗎?青海至河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6顆「強勁的心臟」在西寧組裝。  3月31日,位於西寧的國內首個特高壓換流變壓器現場組裝基地,±800千伏青海至河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青南換流站所用的首臺±800千伏高端換流變壓器組裝有序推進。
  • 高壓直流輸電電壓等級_高壓直流輸電的分類
    打開APP 高壓直流輸電電壓等級_高壓直流輸電的分類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1-01-04 16:55:36   高壓直流輸電電壓等級
  • 第一個特高壓輸電工程
    2005年,中國開始研發特高壓輸電技術。2010年,中國建成世界上第一個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 陳維江院士談我國發展特高壓輸電的創新實踐—新聞—科學網
    10月21日上午,國家電網公司陳維江院士參加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
  • 特高壓直流線路寬頻域電暈電流傳感器填補國內外測量空白
    【電纜網訊】由於特高壓直流輸電具有造價低、功率損耗小等優點,使得它在遠距離、大容量電能輸送以及大區電網非同步互聯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近年來得到了大力發展。
  • 《特高壓交直流電網》英文版在美國首發
    《特高壓交直流電網》英文版2月10日在美國城市奧蘭多舉行首發式。國家電網總師辦公室主任梁旭明作為作者代表在首發式上介紹中國特高壓技術的發展和實踐成果。(人民網記者 陳麗丹攝) 人民網奧蘭多2月10日電 (記者 陳麗丹)當地時間10日下午,《特高壓交直流電網》英文版在美國城市奧蘭多舉行隆重的首發式。
  • 2018年中國特高壓建設及輸電能力分析,特高壓持續性發展空間巨大
    一、特高壓行業定義及發展歷程通常輸電電壓一般分為高壓、超高壓和特高壓,對於我國絕大部分電網來說,110kV-220kV稱為高壓電網,300kV、500kV和750kV稱為超高壓電網,±而特高壓由±1000kV及以上交流和±800kV及以上直流輸電構成,特高壓適合長距離大規模電力傳輸。
  • 中國特高壓輸電技術的國際地位究竟如何?
    怎麼看咱們中國電力全球領先這個事兒,這主要指的是咱們國家的特高壓輸電技術。這所謂的特高壓輸電是指直流±800kV和交流1000kV及以上等級的輸電技術。反正技術上的事兒說多了有的人也不一定明白,大家就記著這幾點:那就是輸電電壓特高、輸送的容量特大、傳輸的距離特遠,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輸電技術,大傢伙應該明白了吧!有了特高壓輸電技術,內蒙古錫林郭勒大風車風力發電才能一路南下,經北京、河北、山東直抵南京,要不然這個電力,發出來還沒出省界就損耗一半兒了,到家裡了電燈就只能忽閃忽閃。
  • 中國多地特高壓輸電工程建設加速
    圖為「青豫直流」工程豫南換流變電站。由受訪者供圖新華社鄭州6月8日電(記者劉高陽)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簡稱「青豫直流」工程)陝西段日前貫通,標誌著這條穿越4省的特高壓大動脈實現全線貫通。
  • 直流輸電與交流輸電有何不同
    ::本報特約撰稿 森堡繼武廣高速鐵路正式運營(詳見2009年12月15日本版)後,另一條橫跨雲貴高原的雲廣±800千伏特高壓超級直流輸電「超級高速公路」,也宣布全線帶電升壓成功,實現單極投產。
  • 特高壓輸電質疑多
    從2004年12月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對此的質疑就沒停止過。存在巨大安全隱患,國外已被「棄而不用」近三四十年,歐洲、北美等地發生的十幾次大面積停電事件的教訓是,交流電壓等級越高,覆蓋範圍越大,越存在巨大安全隱患,聯繫緊密的特高壓交流電網某一局部甚至某一部件發生破壞,就會將事故迅速擴大至更大範圍。因此,要保證電網安全運行,必須在規劃、設計、建設、運行中研究電網結構,要按「分層分區」原則實行三道保護。
  • 甘肅電力實現省內特高壓直流線路等電位帶電作業「零突破」
    人民網蘭州8月24日電(郭頌霞)8月20日,甘肅送變電工程公司應急搶修中心在±800千伏酒湖線組織開展等電位帶電作業演練,實現了甘肅境內特高壓等電位帶電作業的「零突破」,填補了甘肅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的空白。這標誌著甘肅電力企業已經具備了在特高壓等電位下進行帶電作業的能力。
  • 特高壓直輸電流線路淺析
    直流架空線路因其結構簡單、線路造價低、走廊利用率高、運行損耗小、維護便利以及滿足大容量、長距離輸電要求的特點,在電網建設中得到越來越多運用。因此直流輸電線路通常採用直流架空線路,只有在架空線線路受到限制的場合才考慮採用電纜線路。問:建設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需要研究哪些關鍵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