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奧蘭多2月10日電 (記者 陳麗丹)當地時間10日下午,《特高壓交直流電網》英文版在美國城市奧蘭多舉行隆重的首發式。
《特高壓交直流電網》一書由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編著,總結了中國特高壓工程技術應用經驗和技術標準。其中文版自2013年發行以來,受到國際電力行業、政府和科研機構的高度關注,英文版的發行有望進一步擴大其國際影響力。
國家電網公司總師辦公室主任梁旭明告訴人民網記者,特高壓技術是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的重要基礎,對於推動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解決能源環境可持續發展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蘇聯、日本、美國、義大利等國家先後提出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但由於種種原因,特高壓輸電工程在這些國家都被迫暫時擱置、延期,或是降壓運行。經過十年不懈努力,中國的特高壓技術目前已達到專業領域的國際最高水平,是世界唯一全面掌握特高壓核心技術並擁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國家電網公司在國內建成投運的特高壓工程,長期安全運行,累計送電超過2800億千瓦時。
2014年2月,特高壓技術首次走出國門,成功中標巴西美麗山水電項目。該項目預計投入20.75億美元,運營期限三十年。梁旭明透露,項目建成後有望每年創造1.8億美元的運營收入。國家電網還計劃於今年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巴基斯坦等國分別就特高壓工程展開前期工作。
電力部門作為中美能源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兩國創造了重要的貿易和投資機會。美國企業在提高能源效益、減少碳排放方面為中國同行提供經驗。與此同時,中國製造的太陽能電池板已惠及美國千家萬戶,中國資本也逐步走入美國的風電市場。
作為兩國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部門,中美電力系統儘管差異明顯,但都渴望從對方身上學習經驗,攜手解決共同面臨的挑戰。2014年11月,中美兩國共同發表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宣布加強清潔能源和環保領域合作。美國能源部前助理部長朱健榮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將為兩國多個領域的合作奠定基礎。在燃煤發電方面,目前碳封存技術尚未實現商業化。中國在技術設備應用、項目建設和商業推廣方面具有速度優勢,這將為美國甚至是世界早日應用這項技術創造有利條件。
在中國,遠在西部的傳統和清潔能源通過特高壓技術,以高效的方式傳輸到人口密集的中東部地區。朱健榮認為,這種模式將為中國實現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的承諾提供有力支持。美方業內人士也認識到美國未來或將依賴特高壓電網從西部各州向美國各地輸送大量可再生能源。也許有一天特高壓技術也能為美國實現節能減排,為消費者提供清潔廉價的電力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