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晚報訊 (文/圖記者 戴懿 張婧瑋)昨天本報推出關於「夏日煩惱」的報導,引起不少讀者關注,除了空調帶來的各種糾結,更惱人的還有那些好像總是趕不走的小飛蟲。有的小蟲子咬起人來很兇猛,有的貌似謙謙君子不叮不咬,但只要被它們碰過的皮膚,就可能引發過敏,還有一些則偷偷摸摸潛伏在角落,趁人不注意大肆破壞。
這些小蟲子帶來的煩惱該如何破解呢?我們來聽聽專家都有哪些招數。
【它們幹了啥】
飛蟻走了小黑蟲來了,抓狂的女生只能見一隻拍死一隻
正在讀研究生的小餘住的公寓靠山邊,她的宿舍在一樓,入住後就被各種小蟲子困擾。
「蟑螂、蜘蛛都是老朋友了,搞定它們沒問題。」小餘說,讓她的舍友們頭痛的是雨後蜂擁而至的螞蟻和飛蟻。
「前段時間,整棟宿舍樓都出現了螞蟻,從陽臺的牆邊爬出來,後來買了滅蟻清才把它們清走。」她說,四五月雨水較多,每次下雨後都有大批飛蟻撲進宿舍。「飛進來不久翅膀就掉了。」小餘說,對付這種飛蟻除了關好門窗嚴防死守外,她們還會在屋裡放一盆水,有的飛蟻會落入水中。
最近天氣晴好,飛蟻沒有了,但是又多了許多黑色的小蟲子。小餘很無奈:「這些小黑蟲有米粒大小,在房間裡亂飛,垃圾桶旁尤其多,在腳邊繞來繞去真的很煩人。」對這些小蟲子,小餘和舍友們徹底沒辦法了,只能見一隻拍死一隻。
小區樹木枝葉繁盛招來蚊蟲,居民裝紗窗或乾脆不開燈
小區綠化好,居民覺得生活舒適,不過很多蚊蟲也挺喜歡這樣的環境。有的小區生長了幾十年的樹高大茂密,樹下陰涼潮溼,小蟲子最愛。
「窗外就是樹枝,很招蟲啊,有些還會咬人,咬一個小紅疙瘩很癢,都不知道是怎麼咬的。」郭女士住在前埔北區一裡,小區環境不錯,很多樹都有五六層樓高,不過一到夏天很多住戶都不敢開窗。
她說,靠近樹枝窗口常有小黑蟲、小綠蟲飛進來。「都是芝麻大小,晚上開燈一會兒就會飛進來,又不好打。」
同樣的情況在流芳裡也常見,家住這裡的王先生說,有時候還會有毛毛蟲落在窗臺,一到陰雨天大量飛蟻也很讓人頭疼。「現在我們都裝了紗窗,一般大的飛蛾或長腿花蚊都進不來了,但是一些很小的蟲子會衝著燈光撲進來。」王先生說,為了減少飛蟲進屋來,晚上儘量不開燈。
拆開衣櫃變形的橫板,才發現白蟻已無處不在
家住松柏附近的李先生,最近被白蟻煩得不行,雖然用了很多方法,但仍無法將白蟻徹底清除。
李先生說,今年春節後看到衣櫃一塊橫板有些變形,拆下來一看,才發現衣櫃部分木板已被白蟻蛀過。他將落在木地板上的木屑碾開,發現有白蟻包裹其中。「這種小蟲子繁殖能力很強,你看到它的時候,其實大部隊已經無處不在了。」
李先生噴灑了白蟻粉,但一段時間後又出現了白蟻。他專門諮詢了防治白蟻的技術人員,得知噴灑白蟻粉只能緩解、抑制白蟻的出沒和繁殖,要根除必須找到蟻后,並將其清除,或是重新裝修。
他好幾次看到鄰居裝修時堆放在小區的舊家具,「木質的基本都被白蟻蛀過,有些甚至面目全非。」李先生說,雖然白蟻對人沒什麼危害,但木製家具破壞嚴重。他家所在的小區綠化多,更有利於白蟻的繁殖。「在燈下看見有帶著翅膀的螞蟻或是小蟲,要及時拍死,否則一旦在房間裡產卵,就基本控制不了。」他說。
【它們長啥樣】
溜進您家的
這些小傢伙認識嗎
鷺潔鑫環保服務有限公司有害生物高級防制員鄧學飛和逸夫中學的生物老師李高雄,介紹了幾種夏日常飛進居民家的小飛蟲。
種類
●飛螞蟻:雨後常見,是白蟻的成蟲,即長翅繁殖蟻,具有趨光性。到達目的地後脫掉翅膀,雌雄交配成功後就是原始蟻王、蟻后,尋覓有食料、水源、潮溼的地方築巢,產卵、繁衍後代。
●蛾蠓:幼蟲多為腐食性或糞食性,生活在朽木爛草及土中,有些生活在下水道,羽化後常見於室內。
●囓蟲:喜高溫高溼,主要出現在牆壁、衛生間等陰暗角落,不吸血也不咬人。
●蝽象:能分泌臭液,在空氣中揮發成臭氣,俗稱放屁蟲、臭大姐。
●蠓蟲:又稱小黑咬,常群聚叮咬人畜,會傳播疾病。被蠓蟲叮咬後會出現局部反應或奇癢,甚至引起全身性過敏反應。常生活在水生植物或潮溼泥土中,今年我市雨水豐沛,為它們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因此蠓蟲今年特別多。
●米蛾:幼蟲喜歡棲息於碎米中,成蟲每年6月中、下旬成蟲羽化,喜歡在夜間活動。
●隱翅蟲:有趨光性,常在晚上飛入有燈火的地方,食腐敗的植物與腐爛的動物。
【它們咋對付】
危害
鄧學飛和李高雄說,除了蠓蟲,其他飛蟲、飛蛾不會主動咬人,但部分昆蟲的體液、排洩物有害,如蝽象分泌的臭液有腐蝕作用,有毒,噴灑到眼睛或皮膚會造成損傷。飛蛾翅膀上的鱗粉容易引起皮膚過敏甚至潰爛。
囓蟲和隱翅蟲不吸血也不咬人,但對於過敏體質者,會引起皮膚過敏,有時也會因吸入其排洩物或屍體引發哮喘。隱翅蟲的體液含有刺激性物質「隱翅蟲素」,一旦碰到它的體液或排洩物,會感到劇烈灼痛,造成皮膚起泡及潰爛。
預防
●對付飛蛾:安裝紗窗,傍晚儘量不要開陽臺的燈;梅雨季節到來時要設法降低室內空氣溼度。
●對付蛾蠓:主要從下水管飛上來,密封嚴密的防臭地漏能有效隔絕。
●對付囓蟲:及時清理家中衛生死角並保證通風,降低室內溼度。
●對付蠓:確保環境衛生,可用殺蟲劑噴灑處理可疑的孳生地,出門塗抹防蚊液。
殺滅
●水淹法:對趨光性蟲子特別有效,可在燈下放一盆水,水會反射燈光,飛螞蟻和飛蛾以為水也是燈,投入水中而淹死。
●煙燻法:飛蛾和蚊子怕煙燻氣味,點蚊香可驅趕。庭院中也可以種植驅蚊草等香草植物。
對於白蟻,唯一的辦法是請專業人員來消殺。
醫生提醒
今年蟲咬皮炎佔了八成
被叮咬後少吃牛肉海鮮
最近,不少市民有個共同的感覺:今年蟲子特別多。這一點,在各大醫院皮膚科門診中得以體現。中山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王合說,皮膚科夜間門診中蟲咬皮炎患者佔八成,白天也有不少因蟲咬皮炎來就診的。
蟲咬皮炎,就是因為蟲咬導致過敏,多表現為身體暴露部位散在孤立的紅色丘疹,重者可出現水皰,奇癢難忍,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甚至上百個。最近較常見的是蟎蟲、蚊子、螞蟻、隱翅蟲、蜈蚣等節肢動物叮咬所致。
夏秋季節是蟲咬皮炎的高發季,一般發生在居住樓層較低的人群或農村居民,因為潮溼或植物茂盛處容易滋生蚊蟲。但今年因天氣原因,蟲咬皮炎的發病人群並不遵循往年的發病規律,不管樓層高低、男女老少,各人群中都高發。
醫生提醒,如前往昆蟲活動頻繁的花叢、山區,除使用防蚊液外,儘量穿長衣長褲。一旦發現有蟲叮咬時不要拍打,最好將蟲撣落或者吹落趕走,如果皮膚出現紅腫並伴有瘙癢,不要抓、撓、摳,可以冷水溼敷或輕拍來緩解瘙癢。
此外,被叮咬後儘量少吃牛肉、海鮮、辛辣等食物,家中應常備抗過敏的口服藥及外用藥膏,平時少去陰暗潮溼及植物繁茂處,涼蓆常暴曬,必要時噴灑殺蟲劑。(記者蘇奇通訊員石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