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深,暖意濃,1月7日清晨,天色微明,洛陽東升二小教師顧震虹、孫建軍、耿蒙蒙、姜瑩薇等在該校副校長楊俊霞的帶領下,冒著嚴寒趕赴汝陽縣十八盤鄉斜紋小學,開展結對幫扶送課交流活動。參加這次活動的還有十八盤鄉其他學校的青年教師和鄉中心校的相關領導。
簡單休整後,課堂教學在四個年級教室同時展開。
顧震虹老師執教的《江南》是一首漢樂府的古詩,古詩描繪了江南水鄉人民採蓮的情景。在這節課中,顧老師用音樂、圖畫、言語渲染和創設與文章相諧的情境,在情境中,讓學生去自主學習,自主感悟,弘揚個性,營造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學。
孫建軍老師執教的《蟋蟀的住宅》是一篇四年級的閱讀課文。在這節課上,孫老師引領孩子們自主探究,點撥啟導,對比感悟,結合時間、修建工具,讓學生把握蟋蟀修建住宅的過程,從中學習作者是如何進行觀察的。從住宅入手,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並適時地進行擬人句的學習,這也是本篇文章很大的亮點。孫老師讓學生多次找出擬人句並重點地指導朗讀,訓練了學生的語感,和孩子們一起生動有趣地說蟋蟀的日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觀察和表達,潛移默化地為單元習作做好鋪墊。
耿蒙蒙老師執教的五年級《Lesson 2 Don't be late next time!》一課,主要內容是為學生樹立規則意識,提高英語語用綜合能力,學會在生活中正確運用英語標誌用語,更好地建設和諧校園,美好家園。在本次授課過程中,耿老師認真組織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調節課堂氛圍,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在樂趣中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姜瑩薇老師給三年級學生帶來了《面積的初步認識》一課,課堂上讓學生通過摸一摸、說一說、畫一畫、比一比、猜一猜等活動,讓孩子們多感官參與來理解面是什麼,面積是什麼。希沃白板的使用,讓內容的呈現更加的直觀,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裡掌握了知識。
斜紋小學幾位新上崗老師的展示課,讓我們看到教育的發展,未來可期!
課堂展示結束後,參與活動的老師分學科進行了研修活動。從教材編排特點、內容分析、教學要點、課堂設計、學生活動等等角度展開交流,送課老師、聽課老師都有自己的收穫。
十八盤鄉參與聽課的老師說:
「我親身體驗到了一些教學活動,理論聯繫了實際,讓我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更深刻、更透徹地領會了英語教學的含義和意義。」
「聽了數學課,我發現對整個小學階段的課本教參的研究是我今後要學習的重點,經驗是在學習實踐中慢慢積累。」
「今天聽了東升二小老師的語文課,使我們受益匪淺。她們的語言優美,聲音柔和,語言引導性較強,特別是在表揚學生的語句中,突出了學生的特點。全課以學生為主導,趣味性較高,能真正地吸引住學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梁,為城鄉交流搭建平臺。老師們探討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信息以及科學的教學方法,在相互交流學習中共同提高,實現送課者與看課者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