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北柳鶯有黃白色長眉紋,眼先及過眼紋近黑,上體概呈灰橄欖綠色

2020-12-05 傑哥說農

極北柳鶯(學名:Phylloscopus borealis):體長11-13釐米,體小偏灰橄欖色。

極北柳鶯具明顯的黃白色長眉紋,眼先及過眼紋近黑。上體概呈灰橄欖綠色。

極北柳鶯具甚淺的白色翼斑,大覆羽先端黃白色,形成一道翅上翼斑;中覆羽羽尖成第二道模糊的翼斑;下體白色沾黃,兩脅褐橄欖色;尾下覆羽更濃著。

極北柳鶯第6枚初級飛羽的外翈不具切刻。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黃褐色;跗蹠和趾肉色。

極北柳鶯雌雄羽色相似。上體由額至尾概呈灰橄欖綠色,腰和尾上覆羽稍淡和較綠;眉紋黃白色,長而明顯;自眼先、鼻孔延伸至枕部的一條貫眼紋長而寬闊呈黑褐色;頰部和耳上覆羽淡黃綠色而混雜橄欖綠色。

極北柳鶯飛羽黑褐色,各羽外翈羽緣橄欖綠色或暗綠色,內翈具極狹窄的灰白色羽緣。大覆羽先端淡黃色,形成一道翅上翼斑,有時不明顯;尾羽黑褐色,外翈羽緣灰橄欖綠色,內側羽緣具狹窄的灰白色,尤以外側幾對尾羽明顯。下體白色沾黃,尾下覆羽更為濃著,兩脅綴以灰綠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微沾黃色。

相關焦點

  • 極北柳鶯,為柳鶯科的鳥類,俗名柳串兒、北寒帶柳鶯
    極北柳鶯,為柳鶯科柳鶯屬的鳥類,俗名:柳串兒、北寒帶柳鶯。極北柳鶯,體長約12釐米,體小偏灰橄欖色,具明顯的黃白色長眉紋,具甚淺的白色翼斑。極北柳鶯,中覆羽羽尖成第二道模糊的翼斑;下體略白,兩脅褐橄欖色;眼先及過眼紋近黑。
  • 暗綠柳鶯小型鳥類,體長10-12釐米,上體暗橄欖綠色或橄欖灰綠色
    暗綠柳鶯(學名:Phylloscopus trochiloides):小型鳥類,體長10-12釐米。上體暗橄欖綠色或橄欖灰綠色。暗綠柳鶯眉紋淡黃白色長而顯著,貫眼紋暗褐色;兩支和尾暗褐色,翅上通常有兩道翼斑,在前的翼斑大都不明顯。暗綠柳鶯下體汙黃白色;下嘴淡黃色。
  • 暗綠柳鶯眉紋淡黃白色長而顯著,貫眼紋暗褐色,兩支和尾暗褐色
    暗綠柳鶯(學名:Phylloscopus trochiloides):小型鳥類,體長10-12釐米。上體暗橄欖綠色或橄欖灰綠色。暗綠柳鶯眉紋淡黃白色長而顯著,貫眼紋暗褐色;兩支和尾暗褐色,翅上通常有兩道翼斑。暗綠柳鶯在前的翼斑大都不明顯;下體汙黃白色;下嘴淡黃色。
  • 暗綠柳鶯知識科普,這些不能錯過,應該讓更多人知道!
    暗綠柳鶯上體橄欖綠色;眉紋黃白色;翅上有兩道翼斑,在前的翼斑大都不明顯;下體汙黃白色。在野外,難以和雙斑綠柳鶯Phylloscopus plumbeitarsus相區別。上體概呈橄欖綠色,頭頂較暗;黃白色眉紋較明顯;自鼻孔穿過眼,向後延伸至枕部的貫眼紋黑褐色;頰和耳上覆羽暗褐色和黃色相混雜;翅和尾羽黑褐色,各羽外翈羽緣黃綠色;大覆羽和小覆羽先端淡黃,形成兩道翅上翼斑,在前一道翼斑大都不明顯。下體沾黃的白色,尤以兩脅和尾下覆羽沾黃更為顯著。雌雄兩性羽色相似。虹膜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淡黃色;跗蹠和趾淡褐色或近黑色。
  • 【識鳥種】浙江常見柳鶯(四) 黃眉柳鶯
    」 前一篇:【說鳥事】鳥人圈的那些兒「黑話」 (四) 黃眉柳鶯 Phylloscopus  proregulus Pallas’s LeafWarbler (來自www.xeno-canto.org)體長10-11cm,比黃眉柳鶯稍大。
  • 極北柳鶯,克拉瑪依發現罕見小鳥
    近日,新疆鳥友王瑞在新疆觀鳥會微信群發出這種小鳥的圖片後,經新疆觀鳥會專業人士辨認,這種小鳥是新疆罕見鳥兒——極北柳鶯。  據王瑞介紹,這隻極北柳鶯是他於8月19日,在克拉瑪依西南部的一片戈壁灘拍攝。當日,他在那片戈壁灘觀鳥時,發現一隻長相酷似淡眉柳鶯的小鳥在紅柳叢裡蹦來蹦去,「個頭很小,比麻雀還要小近三分之一,長相雖然像淡眉柳鶯,但眉毛明顯比淡眉柳鶯要寬」,因為沒見過這種柳鶯家族的成員,他隨手拍了下來。  8月30日,王瑞在整理圖片時,把這隻小鳥的圖片發到新疆觀鳥會微信群,經觀鳥會會長苟軍等人辨認,這鳥是新疆罕見鳥兒極北柳鶯。
  • 林柳鶯尾羽較短,黑褐色具亮綠色羽緣,眉紋黃色
    林柳鶯(學名:Phylloscopus sibilatrix),體長約11釐米,是一種體型小的黃綠色柳鶯。兩性相似。林柳鶯上體除兩翅和尾羽暗褐色外,餘均呈黃綠色;眉紋自嘴基伸向頸後,呈黃色;林柳鶯貫眼紋短,呈暗褐色;臉頰、頦、喉、胸呈黃色,但胸部色淡,腹部為絲光白色。虹膜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肉黃色;跗蹠黃褐色。林柳鶯主要棲息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闊葉林中。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頻繁地在樹枝間跳來跳去,活潑而靈活,行動敏捷。
  • 《嬌小可愛的柳鶯》錦毛虎-協助拍攝
    柳鶯屬於雀形目(Passeriformes)鶯科(Sylviidae)鳥類,鳴禽類,俗稱柳串兒或槐串兒,是我國最常見的、數量最多的小型食蟲鳥類。 柳鶯種類很多,常見有黃眉柳鶯、黃腰柳鶯和極北柳鶯三種。上體皆為黃綠色,偶也有暗褐色;腹羽白色,略顯黃綠色斑;具黃色、黃綠色或淡黃色眉紋。
  • 【泰山鳥類科普124】北椋鳥
    雄鳥頭至上背灰色,枕部具黑紫色斑塊。下背、腰及翼上覆羽黑色而具紫色光澤。尾上覆羽棕白色。翼上具兩道棕白色的橫斑,初級飛羽黑褐色,其餘飛羽黑色而具紫綠色光澤,各飛羽多具棕白色側緣。下體灰白色,尾下覆羽棕白色。腳褐色。雌鳥似雄鳥但枕部無斑,上體較偏褐色,黑色的羽毛較少光澤。
  • 【識鳥種】浙江常見柳鶯(一) 褐柳鶯
    一般情況下,4-5月份為春季過境時間,8-11月份為秋季過境時間。柳鶯大多體型較小,生性好動,羽色十分相近,而且喜歡在茂密樹冠或灌叢中活動,很難觀察到特徵細節,所以鳥人圈有「唯鷹鶯難辨也」的說法,鳥人我經常是遇到柳鶯就直接放棄辨認。不過柳鶯們還是可以辨認的(但不是在野外遇到的每一隻柳鶯都可以辨認),它們之間在羽色、行為上有所區別,尤其是鳴聲的區別還是較大的。
  • 龍城鳥影(9)—褐柳鶯
    褐柳鶯雀形目 > 鶯科 > 柳鶯屬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Phylloscopus
  • 北蝗鶯你真的了解嗎?北蝗鶯知識科普
    北蝗鶯,拉丁學名為Locustella ochotensis,又名柳串兒,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鶲科、鶯亞科的一種動物,命名人為Middendorff,命名年份是1853年。
  • 對嘰咋柳鶯你了解多少?嘰咋柳鶯知識大全
    嘰咋柳鶯,拉丁文名是Phylloscopus collybita,別名棕柳鶯,英文名Chiff-chaff,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鶲科、鶯亞科的一種動物,命名人為Vieillot,命名時間在1817年。體形小的綠褐色柳鶯。翅上無翼斑。
  • 戴菊,體型嬌小,色彩明快的偏綠色似柳鶯的鳥
    戴菊,長著綠白色的身體,在它們的頭部有鮮黃色的條紋。戴菊體型嬌小(9釐米)而色彩明快的偏綠色似柳鶯的鳥。翼上具黑白色圖案,以金黃色或橙紅色(雄鳥)的頂冠紋並兩側緣以黑色側冠紋為其特徵。戴菊主要棲息在松柏林裡,在樹枝上不斷跳躍捕捉昆蟲,還吃它們的卵。戴菊雌鳥:體色與雄鳥相似,但在色澤上要暗淡些,頭頂中央的斑塊,僅為檸檬黃色。
  • 六種柳鶯的區別和辨識
    六種柳鶯——冠羽柳鶯(冕柳鶯)、淡腳柳鶯(灰腳柳鶯)、極北柳鶯、黃眉柳鶯、黃腰柳鶯、褐色柳鶯的區別和辨識。仔細看會發現有差別,只不過野外看的時候有時因角度光線而看不清楚特徵。【作者】陳國勝(臺北)【原文】臺北鳥會1.冠羽柳鶯(冕柳鶯):之所以叫冠羽柳鶯,因有真的有冠羽般的淡黃中央,翼帶不明顯2.淡腳柳鶯:真的腳的顏色比較淡,白眉,淺白淡淡翼帶,體色暗褐3.極北柳鶯:眉前半黃後半白,翼帶淡黃或不明顯0~1.5條,體色褐4.黃眉柳鶯:故名黃色眉線,淡黃翼布1.5~2條,體色較黃綠5.黃腰柳鶯
  • 鳥類大賞:十分珍稀的歐柳鶯,中國很少見,應該怎麼餵養?
    這類的鳥其實在柳鶯中十分的不常見,我們都知道大部分的這種鳥類都是有橫眉紋,它確實也有這種特點的,但是它的顏色不是十分的明顯。不仔細看的話,根本發現不了它的頭頸部沒有頂冠紋,而且它的眉紋也是黃白色的,十分的不明顯。它的基本顏色是由褐色組成的,根據這種顏色的深淺變化組成了這樣一個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