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氣候變暖,大量沉睡的病毒或將重見天日

2020-10-30 北京科協

目前,全球氣溫上升1℃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它也在逐漸成為傳染病的驅動因素。


圖片來源:Pixabay
全球變暖導致阿拉斯加原始苔原的凍土都開始融化,那麼,與此同時,又會有什麼樣新威脅被喚醒呢?長期休眠的病毒會重新甦醒,包括致命、毀容性天花會再次復活,歐洲或將會出現季節性的登革熱或寨卡病毒。科學家表示,這些通常在災難電影裡才有的場景,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下,正越來越接近現實。
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迄今已奪走了超過113萬條生命。科學家已經可以肯定這一病毒源自野生蝙蝠,這顯示人類不斷侵入日益減少的野生動物空間帶來的危險。 然而,隨著人類的生態足跡不斷擴大,我們將可能以其他方式引發流行病。
目前,全球氣溫上升1℃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它也在逐漸成為傳染病的驅動因素。其中的原因,包括攜帶瘧疾和登革熱病毒的蚊子活動範圍擴大,以及西伯利亞永久凍土解凍後釋放出了史前病原體。


瑞典于默奧大學臨床微生物學的研究人員Birgitta Evengard說:「當我內心消沉的時候,我感覺智人的未來真的不容樂觀。人類屬於動物,一旦人類擴大活動邊界,總要受到相應的懲罰。」她補充道:「人類最大的敵人就是自身的無知。大自然中到處都是微生物。」只要一想到那些凍土,氣候變化就像一顆安放在俄羅斯、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定時炸彈,其中的碳含量是工業化以來總碳排放量的3倍。
聯合國氣候小組(IPCC)的數據顯示,即使人類設法將全球變暖的上限控制在2℃以下(2015年《巴黎協定》的基本目標),到2100年,永久凍土面積也將減少1/4。此外,永久凍土裡還藏有許多未知的東西。美國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的地球物理學教授Vladimir Romanovsky說:「微生物可以在凍土中存活非常長的時間。」他解釋說,隨著冰面融化,已經被凍結的數千年的土壤顆粒、有機物質和微生物,將被水流帶到表面。
「這就是隨著凍土解凍,微生物傳播到現在環境中的過程。」例如一些古老的、被長期凍住的蟲子已經重新活了過來。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醫學院基因組學的名譽教授Jean-Michel Claverie說:「如果你將種子放入凍土,它除了會被冷凍數千年,什麼也不會發生。」
「然而,當大地變暖,種子就可以發芽,」他補充道,「這與病毒的情況類似。」Claverie的實驗室已成功復活了至少擁有3萬年歷史的西伯利亞病毒。雖然,這些復活的病毒只攻擊變形蟲,但在數萬年前,肯定有其他病毒攻擊的是食物鏈更上層的生物。
Claverie說:「在這些病毒的攻擊下,尼安德特人、猛獁象、披毛犀曾經都生病,並大面積地死亡。這些病毒,可能仍在土壤中。」永久凍土中潛伏的細菌和病毒的數量無法估計,但更緊要的問題是它們有多危險。在這一點上,科學家們未能形成共識。


永久凍土的碳含量是工業化以來碳排放總量的3倍。
Evengard說:「炭疽桿菌的例子證明,細菌可以在永久凍土中休眠數百年後復活。」2016年,西伯利亞的一名兒童死於炭疽病,但這個疾病並應該至少75年前就在這一地區消失了。這個病例被歸因於他接觸了一具屍體埋葬了很長時間的動物屍體。但一些專家卻認為,這可能是由於該動物遺體位於淺層汙垢中,會出現周期性解凍。
其他病原體,例如天花或在1917和1918年間殺死數千萬人的流感病毒株,也可能存在於亞北極區內。在今年早些時候,Romanovsky發表的一項研究表示它們「可能已經被滅活了。」但是Claverie認為,不能排除天花(50年前已被完全消滅)回歸的可能。他指出,18、19世紀死於這種疾病的患者「被埋葬在西伯利亞公墓中,在冷凍條件下,他們可以保存完好。
對於一些不太可能發生的地方流行病,疫苗是可行的。他補充說,真正的危險隱藏在更深的地層中:全球變暖可能會使兩百萬年或更久以前的未知病原體重見天日。如果這些病毒沒有可感染的宿主,也不會產生問題。但氣候變化間接地影響了這一過程。
Claverie說:「隨著北極地區進行工業開發,所有危險因素都將暴露出來,無論是病原體和攜帶它們的人。古代細菌或病毒的復興仍然是一種猜想,但是氣候變化已經加劇了一些疾病如瘧疾、登革熱、基孔肯雅和寨卡病毒的傳播,它們每年殺死約50萬人。
Jeanne Fair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中負責生物安全和公共衛生的副組長,他說:「蚊子在向北移動,現在已經可以在一些氣候溫和的地區過冬了。它們的繁殖期也變長了。」攜帶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病毒的白紋伊蚊(Aedes albopictus)原生於東南亞,在本世紀剛開始的10年裡來到歐洲南部,此後便迅速向法國巴黎及更北處擴散。
與此同時,歐洲出現了另一種攜帶登革熱病毒蚊子,名叫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不考慮是哪一種蚊子引發的,從2010年至2019年,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CDC)已記錄了40例本地出現的登革熱病例。
ECDC表示:「如果這些埃及伊蚊攜帶病毒,那麼平均溫度的升高,將會導致登革熱在歐洲南部出現季節性的傳播。」至於瘧疾,這種疾病曾經在歐洲南部和美國南部肆虐,並且已經有了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人們感染瘧疾的風險,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的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
IPCC引用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氣候變化持續下去,到2050年,將有超過50億人生活在受瘧疾影響的地區,但是快速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可能會使這一數字減少到20億以下。2013年,IPCC曾表示:「近期,在南歐地區出現的一些事件表明,衛生服務一旦響應滯後,疾病可能會以多快的速度再次出現。」 此前,希臘在2008年曾出現了病例增加的情況。
2018年,非洲確診了2.28億例瘧疾患者,佔世界總數的94%。但是,這種疾病的蟲媒正在轉移到新的地區,特別是衣索比亞和肯亞的高原地區。Cyril Caminade是英國利物浦大學傳染病與全球衛生研究所的研究氣候變化的流行病學家。他說目前熱帶傳染性疾病的顯示的狀況「令人擔憂,因為它們的傳播媒介正在擴大,而不是疾病的傳播。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人們才剛剛看到氣候變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原文連結:
https://phys.org/news/2020-08-climate-expose-epidemics.html

相關焦點

  • 氣候變暖,凍土解凍將有可能釋放古代病毒,人類該何去何從
    如果這個古代病毒真的出現,那麼我們將無法應對。不過,也有人好奇,為什麼古代病毒會出現永久凍土裡面?這也很好解釋,因為這病毒在凍土中冰封,導致它們直接沉睡數萬年,但是它們依然是活著。只要溫度回歸正常的話,這就類似於蛇冬眠的效應,只是病毒沉睡的時間比較長。
  • 氣候變暖,凍土與冰川融化,科學家擔憂遠古病毒來襲,嚴重嗎?
    為什麼科學家擔憂氣候變暖會導致遠古未知病毒爆發? 病毒是一種非細胞型的生命形態,病毒結構簡單,只含有一種遺傳物質,它需要寄生在活細胞中,才可以進行大量複製。在地球上病毒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是最多的,但根據人類現有的了解來看,能夠感染人體的病毒,其實數量並不多。
  • 紐西蘭冰川驟融,大量遠古「生物」重見天日,是喜?是憂?
    因為這裡的高山冰川等自然景觀宛若夢幻,美不勝收,這裡也被電影《魔戒》和《霍比特人》劇組選作外景拍攝地。,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正因為老生常談,也反映出了自然氣候的危害的嚴重性和普遍性。融化的冰川裡,重見天日的遠古「凍屍」隨著冰川的大量融化,除了會使得海平面上升(南太平洋的一些無人島的淹沒),容易出現極端天氣(極端的高溫,霜凍)之外,深埋在冰層之下的很多遠古生物屍體被發現。
  • 氣候正影響北極永凍層!融化後或將釋放遠古病毒
    根據外媒報導,有科學家警告,隨著氣候的不斷變暖,北極永凍層融化後可能將釋放出沉睡數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的病毒和細菌。  科學家們越來越意識到,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正在不斷加劇,人類將面臨越來越多的麻煩。
  • 紐西蘭冰川驟融,大量遠古「凍屍」重見天日,是喜?是憂?
    目前,全球變暖趨勢不斷升高,據紐西蘭《先驅報》報導,一英國研究團隊日前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稱:紐西蘭的南阿爾卑斯山冰川在過去的400年裡,已經融減了一半以上。,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正因為老生常談,也反映出了自然氣候的危害的嚴重性和普遍性。
  • 白色警鐘已敲響:冰川消融或讓古老病毒重見天日
    02警鐘敲響:冰川消融或讓古老病毒重見天日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並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讓人類開始重新審視人類與微生物之間的關係。在融化過程中,冰封十幾萬年乃至上億年的致命病毒,可能因此而重見天日,對人類造成危害
  • 全球變暖導致兩極冰川中的古老病毒甦醒,人類命運會怎麼樣?
    至於以後會不會有許多微生物重見天日,我覺得是必然的,但是也不用太過於擔心,畢竟就算真的有厲害病原體出現,也取決於我們是否接觸,以及這些病原體是否還有感染性。就目前而言,我們每天都會發現許多新的微生物(病毒等),但是到目前為止真正能夠感染人類的病毒只有1000種左右。
  • 氣候變暖帶來永久凍土解凍,遠古病毒或將「面世」,結局不敢想像
    氣候變暖帶來永久凍土解凍,遠古病毒或將「面世」,結局不敢想像很早之前,各國都注意到了全球氣候在逐漸的變暖,如今已經有部分國家正在承受這一惡果了,因為氣候變暖將會導致冰川的融化,海平面會因此而上升,海平面上升的同時就會進軍陸地。
  •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冰川內的古老病毒是否即將「復甦」?
    今年年初,全國上下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個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在短短數日就將其魔爪伸向了整個中國,其傳播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就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有研究報告認為,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種以蝙蝠為宿主的動物源性病毒,也是一種人類此前從未發現的病毒。
  • 如果氣候變暖繼續下去,冰川裡的古老病毒會被釋放嗎?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持續影響下,極地地區的冰川融化現象似乎不可逆裝了。根據最新的報導,南極大陸上已經有15%的冰川出現融化現象,基於之前有科學家在西伯利亞地區的永久凍土中發現了休眠長達3萬年的古老病毒,很多人想知道冰川的融化是否相當於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大量未知病毒從此得到解凍,通過流水、空氣等途徑感染自然生物,進而感染人類。如果設想的這一幕在未來上演了,人類能夠應對得了嗎?
  • 珠峰屍骨暴露越來越多,古病毒也重見天日!世界第三極正加速融化
    隨著世界屋脊冰川的不斷融化,深埋地下的病毒重見天日,珠穆朗瑪峰上不幸的登山者屍體也才慢慢從冰川中顯露出來。而由於氣候導致的冰川融化,這些屍體正在從冰川中暴露出來。尼泊爾登山協會前任會長表示,由於全球變暖,冰蓋和冰川正在快融化,登山協會已經帶回了一些近幾年來喪生的登山隊員的屍體,而那些更早以前喪生的登山者的屍體也隨著冰雪的消融慢慢出現。
  • 沉睡數萬年!北極遠古病毒重新「激活」!科學家發出嚴正警告!
    全球氣候變暖會帶來哪些嚴重後果?除了颱風、海嘯和山火等極端天氣頻發,地球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水資源短缺和糧食危機外,氣候變暖還導致北極冰川和凍土消融,使遠古病原體復活。科學家警告說,這些病毒已經休眠了數千年至數萬年,它們的「甦醒」有可能對人類造成致命威脅。
  • 南極「沉睡巨人」將熱醒 全球變暖或致最大冰層融化
    南極「沉睡巨人」將熱醒 全球變暖或致最大冰層融化 2018-09-責任編輯:魏巍   中新網9月21日電 綜合報導,日前,專家警告,全球平均氣溫即使僅增加2攝氏度,仍足以導致世上最大冰層、南極洲「沉睡的巨人
  • 氣候變暖或喚醒極地凍土裡的致命病毒
    南北兩極的冰天雪地,除了有美景和可愛動物,還是一個失落的古代世界:致命病毒、大量的汞和溫室氣體都冰封於此。撰文|祝葉華當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肆虐於多國的新冠病毒疫情時,另一場值得防範的危險也在悄悄積聚。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不斷加劇,南北極在加速變暖,北極變暖速度更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長此以往持續下去,永凍層常年凍結的狀態就有可能被打破。2016年,北極融水滲入了距離北極點約1000公裡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一處山洞中。這裡是世界末日種子庫,數以百萬計收集到的種子被無限期地凍結在此,這是人類在全球農作物因大災難而規模性損失的情況下重啟農業的一種保障。
  • 氣候變化警報拉響!全球變暖可能引發疾病傳播,人類需要做好準備
    如果你認為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僅僅是海平面上升和風暴增加,那麼這種認識真的是太膚淺了,舉一個簡單的粒子,南北極和西伯利亞凍土中埋藏著數千萬年甚至數億年前的病毒,一旦冰川融化使它們重見天日,那麼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 珠峰上面都開始長草了,氣候變暖不可逆轉,會造成什麼影響?
    與此同時,地球氣候也在悄然發生變化,直到上個世紀末,才有人發現地球已經出現了氣候變暖的現象。如今氣候變暖已經成為了全球性、不可逆轉的氣候現象,有研究表明本世紀地球各地區所發生的自然災害和極端天氣都與全球變暖有關。不僅如此,氣候變暖會使地球生態環境的發展陷入死循環,比如更加極端的天氣會導致冰川融化,冰川融化會導致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會導致陸地被淹沒等等。
  • 科學家稱北極永凍層融化或將釋放出致命的遠古病毒:後果嚴重
    7月7日,據外媒報導,科學家警告稱,隨著氣候不斷變暖,北極永凍層融化將可能釋放出沉睡數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的病毒和細菌。科學家們越來越意識到,隨著氣候變化的不斷加劇,人類將面臨越來越多的麻煩。北極地區變暖速度是世界其他地方的兩倍,這也造成其永凍層不斷融化和縮小,而在永凍層中有可能擁有大量未知的微生物,它們可能已經在那裡沉睡了數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為此,科學家討論了永凍層消失的可能性及其釋放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可能會造成一些嚴重的危害。
  • 北極氣候變暖,科學家發現遠古生物,人類千萬不能大意
    ,氣候變暖是由於人們的不合理活動導致溫室氣體增加,而隨之而來的便是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全球氣候變暖導致了許多環境問題的發生,而其中就有南北極冰川融化的現象。人們關注到,由於氣溫升高,北極地區發現了很多的遠古生物。而正是這些生物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並且讓科學家們擔憂人類的未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揭開這些遠古生物的神秘面紗。
  • 全球氣候變暖已成事實,萬年遠古病毒或將洩漏
    氣候變暖由美國「氣候之父」布羅克在1975年提出來,距今已經過了45年,在布羅克剛剛提出氣候變暖這個問題的時候,人們都不以為然,認為布羅克是「喝多了」,隨便就亂說地球在變暖,如今40多年過去了,地球的巨大變化已經印證了布羅克氣候變暖的正確性。
  • 全球變暖將帶中國氣候回西周,大量降雨富裕生物,一群人高潮了
    全球變暖將把中國氣候帶回西周時代,大量降雨,大量植被,大量富裕生物,富足了——一群人高潮了!圖為某社群的超嗨討論,主要為研究氣候水文的在校大學生,還有一些學歷史的,在一些社交網上正在瘋傳,這堆人在這意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