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警報拉響!全球變暖可能引發疾病傳播,人類需要做好準備

2020-12-06 環球看科學

如果你認為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僅僅是海平面上升和風暴增加,那麼這種認識真的是太膚淺了,舉一個簡單的粒子,南北極和西伯利亞凍土中埋藏著數千萬年甚至數億年前的病毒,一旦冰川融化使它們重見天日,那麼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我們當然不希望類似的事情發生在地球上,但是研究人員警告稱,氣候變化可能鼓勵致命疾病在非洲各地和其他地區的傳播。

那麼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原因很簡單,全球變暖吸引了許多蚊子,它們會導致高度傳染性疾病,一項美國的研究現在預測了瘧疾的傳播將如何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及其周圍演變,而且如果非洲大陸無法解決瘧疾以外的蚊子傳播疾病,可能會發生「公共衛生災難」,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大家看看2020年發生的事情就心有定數了。

我們知道,不同種類的蚊子在不同的溫度範圍內繁殖,如埃及伊蚊和黃熱病蚊子等昆蟲會傳播致命疾病。人們早就知道甘比亞按蚊會傳播瘧疾,而埃及伊蚊可以傳播登革熱病毒等各種病毒,生物學家據此認為,氣候變化將重新安排傳染病的格局。我們最近在東非看到的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疫情在非洲大陸的大部分地區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所以我們需要準備好應對這一新出現的威脅。

瘧疾是一種影響非洲大陸該地區2億多人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有2.28億瘧疾病例,而2017年為2.31億。2018年瘧疾死亡人數估計為40.5萬人,低於前一年的41.6萬人。一般來說,瘧疾最可能在25攝氏度(78華氏度)的「拐點」傳播,而登革熱的風險最高,大約在29攝氏度(84華氏度)。因此,全球變暖將導致登革熱病例增加,引發皮疹、嚴重頭痛和令人痛苦的眼部疼痛。

長期以來,人們都知道傳播阿里亞病毒的蚊子會在通常與農村地區有關的死水池中繁殖。相比之下,埃及伊蚊更喜歡城市地區,因為城市地區形成的「熱島」比周圍的綠色區域要溫暖得多。這項研究證實,由於人為造成的全球變暖加劇,蚊子攜帶除瘧疾以外的其它疾病的趨勢可能會加速。科學家認為,氣候變化可能會增加攜帶瘧疾的蚊子在相對涼爽的地區的數量,比如更多的山區。

然而,研究人員警告稱,一些地方將會看到更多這兩種類型的昆蟲。到2050年,尤其是維多利亞湖周圍地區將成為瘧疾和登革熱的高危地區。要扭轉這一困局,重點控制傳播登革熱等疾病的蚊子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對這些疾病沒有很好的藥物治療。除此之外,從瘧疾向登革熱的轉變可能會讓世界衛生系統不堪重負,因為傳入新人群的疾病往往會導致大規模爆發,所以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控制全球變暖與人類命運息息相關了吧!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為「海洋健康」拉響警報
    埃菲社馬德裡6月1日發布題為《氣候變化、廢料傾倒、過度捕撈:海洋面臨的挑戰》的文章,2020年06月05日為世界環境日,環境問題是我們都非常關注的問題,氣候變化的影響也非常大,氣候變化可能會改變洋流和海洋中氧氣的生成,加上海洋生態健康的還受其他方面的影響,沿海居民依海而生,過度捕撈現象嚴重,加上旅遊業的繁榮發展
  • 科學家拉響警報:氣候環境惡化,人類已站在大滅絕邊緣…
    即使仍有少部分人堅定認為氣候變暖、環境惡化都是科學家們的驚天騙局,但大多數人也都承認,我們的環境,的確是在一點點惡化下去。 可即使如此,我們依然沒有料到,原來這個環境惡化的速率,比我們能想像地還要更加可怖。
  • 美媒:全球變暖或引發更多新疾病
    參考消息網7月28日報導美媒稱,科研人員警告說,氣候變化也許導致了一種新的、可能致命的耐藥性真菌耳念珠菌的出現。科研人員說,全球變暖可能引發更多「我們現在都不知道」的疾病。它可以在醫院等醫療保健環境中的個人之間傳播,也能在被汙染的表面接觸設備時傳播。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數據,截至2019年7月12日,美國共發現716個相關病例,CDC稱其為「全球嚴重健康威脅」。報導稱,耳念珠菌之所以棘手,是因為它不僅能抵抗多種抗菌藥物,而且很難用常規的實驗室設備發現,因此很容易誤診。
  • 氣候變暖與人類健康
    既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但目前它的負面影響更受關注,氣候變暖危及人類健康,危及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人類有很強的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這種適應能力是在數千年時間過程產生的,當前及未來氣候變化的速率表明,人類適應的代價是昂貴的。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年因氣候變暖而死亡的人數超過10萬人,如果世界各國不能採取有力措施確保氣候正常,到2030年,全世界每年將有30萬人死於氣候變暖。
  • 隨時做好撤離準備!又一國家緊急拉響警報,國寶級動物瀕臨滅絕
    2020年註定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各個國家都發生大大小小災難,觸動到國家的利益,繼我國疫情,美國禽流感,巴鐵蝗災後,又一國家被迫「封城」,首都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隨時準備撤離!其中,最為嚴重的是,澳大利亞國寶——考拉,不僅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環境,還有可能瀕臨滅絕,讓整個澳大利亞民眾感到恐慌。這場大火始於2019年7月18日,來勢洶洶導致澳大利亞政府沒有任何有效的辦法制止,到了現在,又正值澳大利亞夏季,氣溫更高,加上海風的作用,好不容易有所控制的大火又四處蔓延,導致澳大利亞政府不得不拉響警報,呼籲大家趕緊撤離。
  • 海洋疾病的漲潮?寄生蟲如何應對全球變暖
    學分:俄勒岡州立公園全球變暖事件的規模和嚴重程度都在增加,威脅著全球許多生態系統。隨著全球氣溫的持續攀升,寄生蟲和疾病的關係、流行和傳播也增加了不確定性。華盛頓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探索了寄生菌對氣候變化的反應方式,為研究人員提供了疾病傳播的新視角。
  • 科學家提醒,人類不能忽視,新冠病毒傳播與全球變暖之間的聯繫
    COVID-19的出現表明,全球變暖對人類福祉的威脅可能比許多人所認識的更為嚴重。正如科學文獻所指出的那樣,地球目前的變暖不僅會增加像COVID-19這樣的空氣傳染病的可能性,而且還會損害人們的健康和福利。
  • 全球環境變化、氣候變化與人類健康
    長期以來,在由人類導致的環境變化中,人類社會獲益的同時也遭受了重大損失。近二十多年來,與環境相關的疾病引發的科研興趣正在增長,這些疾病主要包括由毒素引發的癌症和生殖失調、與空氣汙染有關的呼吸系統和心臟病等。目前,由大量的人類活動引起的空前的全球環境變化正在威脅著人類的安寧和健康。 當前有很多對「全球變化」的討論。
  • 全球氣候變暖引發極端天氣 低碳經濟是人類自救
    儘管今年北半球許多地區的初雪時間提前,給人「偏冷」的感覺,但這與全球變暖的趨勢並不矛盾。  有關專家表示,雖然現在氣候變化的趨勢是全球偏暖、氣溫偏高,但是天氣變化會存在波動,並不是平穩發展的。在某一個時段內,也會出現極冷的天氣。因為氣候變暖會導致大量的海水蒸發,大氣中的水汽增多,大量的水汽遇到寒流就會轉化成暴雪,所以全球變暖其實更能導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
  • 全球變暖,氣候變化問題的解決之道
    南北極融化,海平面上漲,全球最高溫度逐年攀升,森林大火頻繁發生,全球物種銳減,氣候變化開始反覆無常甚至病毒開始頻繁肆虐。這所有一切的根源都是全球變暖,氣候和環境所導致的。進入新的世紀,這些問題已經日漸顯著。
  • 氣候變化與人體健康:全球變暖直接影響健康
    他們發現,南美洲1991年致死性霍亂爆發的元兇可能是厄爾尼諾,太平洋增暖的環流刺激隱匿霍亂弧菌的浮遊生物生長,為霍亂在南美洲19個國家流行創造了條件。  雖然這種理論頗有爭議,但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相信,霍亂爆發只是一種先兆,全球的氣候變化可能會給人類健康帶來更大危害。
  • 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下篇)
    氣候變化會程度不同地影響到全球和各地區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如主要農作物及畜牧業的生產、主要江河流域的水資源供需、沿海經濟開發區的發展、人類居住環境與人類健康以及能源需求等。人類社會系統對氣候變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隨其地理位置、時間、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環境條件而變化。
  • 918為什麼要拉防空警報防空警報響是什麼意思?
    918為什麼要拉防空警報防空警報響是什麼意思?>918為什麼要拉防空警報?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爆發紀念日。九一八事變發生時是1931年9月18日晚上10點半,日軍炸斷柳條湖鐵路,然後進攻瀋陽,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為了銘記歷史,為了警醒廣大市民勿忘國恥、居安思危。也是為了增強人們的國防觀念和人民防空意識。因此,這天就會拉響防空警報。什麼時間拉防空警報呢?
  • 氣候變化促進蚊子傳播病毒:全球一半人口或受蚊媒傳染病威脅
    近日,據媒體報導,氣候變化導致氣候變暖,蚊子、跳蚤、蝨子等得以向新地區遷移,而潮溼的環境和高溫是許多致命微生物的傳播沃土,因此或將引發更多傳染病。聯合國IPCC氣候變化報告主要作者、華盛頓大學教授、新綜合氣候變化評估委員會主席Kristie L.Ebi表示,有利於蚊子、蝨子和蒼蠅傳播疾病的氣溫來的一年比一年早,在過去,活躍期會晚很多,而且對於一些蚊子來說,高溫還利於它們的繁殖。
  • 從「全球變暖」到「全球變冷」:誰在忽悠地球—新聞—科學網
    這幅廣泛傳播的公益宣傳畫旨在警告人類立刻行動起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阻止氣候變暖,遏止北極海冰融化消失的進程,保護北極熊賴以生存的北極海冰家園。(見圖一)同時,一些科學家發出警告,世界正經歷氣溫急速下降時期,必須為「全球變冷」做好準備。 從預測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北極無冰覆蓋」到實際上「北極冰蓋面積大幅增加」,人們被警告做好應對「全球變冷」準備,這一頗具戲劇性的反差,著實讓人心中產生大大的疑問:「地球到底是在變暖還是在變冷?」
  • 拉響警報!二氧化碳呈「狂飆式」發展,人類活動或是罪魁禍首
    在我們這個星球的歷史上,大氣中不斷增加的二氧化碳導致了極端的全球變暖,導致地球上大多數物種滅絕。在過去,這些事件是由一次巨大的火山噴發或小行星撞擊引發的。現在,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愈演愈烈,而人類活動則被認為是罪魁禍首。
  • 氣候變暖真是人類造成的嗎?北極越來越綠了,然而後果遠不止這些
    實際上,這種代表鮮活生命的綠色卻為人類拉響了警報——人類面臨著氣候變暖的巨大挑戰。 然而,每每談及氣候變暖,你心中或仍有疑問,真的是人類活動導致這種變化的嗎?氣候變暖,是不是科學家的危言聳聽之詞?或者,你也好奇,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來阻止氣候進一步變暖?
  • 如何科學認識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巨大威脅?
    氣候變化正在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與健康,但其健康效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和社會採取應對和適應的程度。如何妥善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及其造成的健康影響,已成為我國各級政府、公共衛生、環境保護部門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科學問題。氣候變化影響健康的主要路徑人類自身對氣候和天氣的變化非常敏感。
  • 地球「母親」體溫逐步上升-全球氣候變暖
    但是小夥伴是否發現最近幾天的氣溫較往年都有大幅度的升高,全球性氣候變暖的話題再一次讓我們擺上了餐桌,讓我們必須重新重視起來。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和自然有關的現象,是由於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
  • 全球變暖引發極端氣候 嚴重影響世界經濟發展
    多個氣象機構認為,全球氣候變暖將是一個 長期的過程。由此引發的極端氣候將嚴重影響世界經濟發展,應當引起各國高度重視。厄爾尼諾事件助長全球氣溫創新高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領銜撰寫的地球年度「體檢報告」顯示,2015年超過2014年成為現代歷史上的最熱年。這一題為《2015年氣候 狀況》的報告由來自62個國家的450多名科學家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