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認為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僅僅是海平面上升和風暴增加,那麼這種認識真的是太膚淺了,舉一個簡單的粒子,南北極和西伯利亞凍土中埋藏著數千萬年甚至數億年前的病毒,一旦冰川融化使它們重見天日,那麼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我們當然不希望類似的事情發生在地球上,但是研究人員警告稱,氣候變化可能鼓勵致命疾病在非洲各地和其他地區的傳播。
那麼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原因很簡單,全球變暖吸引了許多蚊子,它們會導致高度傳染性疾病,一項美國的研究現在預測了瘧疾的傳播將如何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及其周圍演變,而且如果非洲大陸無法解決瘧疾以外的蚊子傳播疾病,可能會發生「公共衛生災難」,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大家看看2020年發生的事情就心有定數了。
我們知道,不同種類的蚊子在不同的溫度範圍內繁殖,如埃及伊蚊和黃熱病蚊子等昆蟲會傳播致命疾病。人們早就知道甘比亞按蚊會傳播瘧疾,而埃及伊蚊可以傳播登革熱病毒等各種病毒,生物學家據此認為,氣候變化將重新安排傳染病的格局。我們最近在東非看到的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疫情在非洲大陸的大部分地區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所以我們需要準備好應對這一新出現的威脅。
瘧疾是一種影響非洲大陸該地區2億多人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有2.28億瘧疾病例,而2017年為2.31億。2018年瘧疾死亡人數估計為40.5萬人,低於前一年的41.6萬人。一般來說,瘧疾最可能在25攝氏度(78華氏度)的「拐點」傳播,而登革熱的風險最高,大約在29攝氏度(84華氏度)。因此,全球變暖將導致登革熱病例增加,引發皮疹、嚴重頭痛和令人痛苦的眼部疼痛。
長期以來,人們都知道傳播阿里亞病毒的蚊子會在通常與農村地區有關的死水池中繁殖。相比之下,埃及伊蚊更喜歡城市地區,因為城市地區形成的「熱島」比周圍的綠色區域要溫暖得多。這項研究證實,由於人為造成的全球變暖加劇,蚊子攜帶除瘧疾以外的其它疾病的趨勢可能會加速。科學家認為,氣候變化可能會增加攜帶瘧疾的蚊子在相對涼爽的地區的數量,比如更多的山區。
然而,研究人員警告稱,一些地方將會看到更多這兩種類型的昆蟲。到2050年,尤其是維多利亞湖周圍地區將成為瘧疾和登革熱的高危地區。要扭轉這一困局,重點控制傳播登革熱等疾病的蚊子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對這些疾病沒有很好的藥物治療。除此之外,從瘧疾向登革熱的轉變可能會讓世界衛生系統不堪重負,因為傳入新人群的疾病往往會導致大規模爆發,所以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控制全球變暖與人類命運息息相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