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促進蚊子傳播病毒:全球一半人口或受蚊媒傳染病威脅

2020-12-03 太平洋電腦網

近日,據媒體報導,氣候變化導致氣候變暖,蚊子、跳蚤、蝨子等得以向新地區遷移,而潮溼的環境和高溫是許多致命微生物的傳播沃土,因此或將引發更多傳染病。

聯合國IPCC氣候變化報告主要作者、華盛頓大學教授、新綜合氣候變化評估委員會主席Kristie L.Ebi表示,有利於蚊子、蝨子和蒼蠅傳播疾病的氣溫來的一年比一年早,在過去,活躍期會晚很多,而且對於一些蚊子來說,高溫還利於它們的繁殖。

蚊蟲越多,傳播疾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氣候變化帶來最大的擔憂就是瘧疾和登革熱 。同時這些疾病也因溫度升高,傳播範圍擴大。

研究人員表示,溫暖潮溼的環境是蚊子繁殖的溫床,乾旱也會增加蚊子繁殖,蚊蟲會聚集在家用的儲水罐中。 2004-2016年,美國因蚊蟲、跳蚤、蝨子感染傳播疾病的人數翻了三倍

據悉, 今年巴基斯坦國內感染蚊蟲傳播的登革熱人數有4.4萬,創歷史新高 。疫情大爆發與上升的氣溫以及不尋常的降雨有關。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1970年前,僅9個國家爆發過登革熱疫情,而如今已成為了100多個國的常見病,包括美國、歐洲

一項研究模型預測: 若升溫速度不變,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均為登革熱傳播媒介)將不斷擴張,至2050年全球49%的人口將暴露在其威脅下 。在人類旅行遷移和氣候變化的雙重作用下,2050年埃及伊蚊或將抵達更高維度地帶,如芝加哥等地。

【來源:快科技】【作者:斌斌】

相關焦點

  • 我國已知蚊媒及其病毒圖譜繪製完成
    蚊子(mosquito)是一種古老的生物(圖1),在恐龍時代就已經存在。蚊子家族龐大,約有三千多個種,地球上各大洲均有其足跡,甚至在極寒的北極和南極地區也可以發現蚊子的蹤影。蚊子可攜帶或傳播數百種病原,是人類的頭號殺手,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每年約有100萬人因蚊子的叮咬而染病喪命。其實,不止人類,陸地上其它大部分哺乳動物,也都飽受蚊蟲侵害。
  • 科學家們認為氣候變化將導致未來流行病肆虐
    氣候變化的影響是複雜的。耶魯大學氣候聯繫社的氣象學家馬斯特斯說,病毒耐寒不耐熱,但空調房裡呆久了,也一樣加速傳播。他說,今年夏天佛羅裡達一些地區迎來創紀錄的炎熱,但疫情依舊肆虐。一些科學家確實相信,氣候變暖將加重對未來的疫情的影響。
  • 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
    西媒稱,一段時間以來,氣候變化的影響被視為遙遠且不確切的威脅。然而,氣溫升高、極端天氣現象以及海平面升高正使其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上周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氣候變化將加劇野生動物中傳染病的暴發。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11月19日報導,美國《科學》周刊當周發表的一項研究對氣候變化與野生動物患病風險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探究。
  • 為什麼說地球上對人類最致命的生物,是小小的蚊子?
    ,全球25億人面臨登革熱的威脅,我國有10億人面臨著被感染的風險。 而隨著氣候的變暖,情況可能還會惡化,美國研究人員發現,蚊子將病毒傳播給人類所需時間由若干特性決定,包括蚊子的生命周期、叮咬頻率,以及在一次叮咬中感染某病毒、並在下一次叮咬中將病毒傳播出去所花時間等,而這些特性又都受到氣溫影響。29攝氏度最利於蚊媒傳染病的傳播,這一結果有望用於蚊媒傳染病疫情預測等。
  • 每年造成72萬人死亡,蚊子可以說是地球上對人類最致命的生物
    為什麼說蚊子是地球上對人類致命的生物,因為蚊子不僅叮人吸血,是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日本腦炎等病原體的中間寄主,像瘧疾,這種每年造成全球幾十萬人死亡的疾病其實是一類寄生蟲—— 瘧原蟲引發的。寄生於人體的瘧原蟲有: 三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間日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瘧原蟲寄生在人的血液中,是由蚊子傳播的。
  • 氣候變化警報拉響!全球變暖可能引發疾病傳播,人類需要做好準備
    我們當然不希望類似的事情發生在地球上,但是研究人員警告稱,氣候變化可能鼓勵致命疾病在非洲各地和其他地區的傳播。那麼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原因很簡單,全球變暖吸引了許多蚊子,它們會導致高度傳染性疾病,一項美國的研究現在預測了瘧疾的傳播將如何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及其周圍演變,而且如果非洲大陸無法解決瘧疾以外的蚊子傳播疾病,可能會發生「公共衛生災難」,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大家看看2020年發生的事情就心有定數了。我們知道,不同種類的蚊子在不同的溫度範圍內繁殖,如埃及伊蚊和黃熱病蚊子等昆蟲會傳播致命疾病。
  • 全球氣候變暖對傳染病的發生有影響嗎?
    全球變暖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大氣和海洋溫度上升的現象,主要是指人為因素造成的溫度上升。近百年來全球的氣候正在逐漸變暖,與此同時,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的含量也在急劇增加。許多科學家都認為,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溫室效應的加劇是全球變暖的基本原因。
  • 清華程功教授綜述:共生微生物在蟲媒病毒侵染中的作用
    回國建立實驗室後,我選擇將蚊媒病毒性傳染病繼續作為研究方向,並聚焦到三個主要方面:蚊媒病毒感染傳播機制研究、蚊媒抗病毒免疫研究、蚊媒病毒新型防治技術研發。CellPress:對於蟲媒傳染病來說,您認為未來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 病毒大流行的幾大原因
    (以下觀點僅代表我個人)1.人口增長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爆發期間,地球上的人口不到20億。這種廣泛傳播的疾病導致全球約2.5%的人口死亡,約5000萬人。今天,地球上有76億人口。另一場全球死亡率相同的大流行將導致1.9億人死亡。高人口比率增加了傳染病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佔據了同一個區域,這導致了更多的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和更多的疾病傳播機會。
  • 氣候變暖如何影響傳染病的傳播空間和方式,進而威脅獅子的生存?
    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是不可忽略的事實。氣候變暖不僅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乾旱、熱浪、持續性強降雨等極端天氣的增加,還嚴重影響了一大批野生動物的生存。北極熊、北極狐、企鵝、灰狼、蟾蜍、鮭魚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動物學家發現,就算是稱霸草原的獅子,也未能免於氣候變暖帶來的威脅。
  • 世界最大的蚊子工廠在廣東
    在中國,蚊子是一種很不受待見的生物,地位跟老鼠相比差不了多少。實際上,在世界範圍內,絕大多數人都是有著置蚊子於死地的「遠大抱負」的。原因很明顯,除了被它叮咬之後皮膚會又疼又腫又癢之外,很多疾病也會通過蚊子傳播開來,造成人員感染甚至死亡。
  • 周產千萬隻蚊子,定期放生三千萬隻,廣東這家工廠到底想幹嘛?
    在蚊子的頭部觸角上有個叫頭部突起感受器的東西,它可以很敏銳的感受到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人體呼出的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是空氣的二氧化碳濃度的一百多倍,如此強烈的濃度變化會立刻使蚊子的感受器活化。但是,並非每一種蚊子都可以傳播一種病毒。特定的病毒還需要特定的蚊子來傳播。這種特定的蚊子就叫做病媒蚊子。而由病媒蚊子傳播的疾病就叫做蚊媒傳染病。
  • 因為氣候變暖,大量沉睡的病毒或將重見天日
    目前,全球氣溫上升1℃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它也在逐漸成為傳染病的驅動因素。他補充說,真正的危險隱藏在更深的地層中:全球變暖可能會使兩百萬年或更久以前的未知病原體重見天日。如果這些病毒沒有可感染的宿主,也不會產生問題。但氣候變化間接地影響了這一過程。Claverie說:「隨著北極地區進行工業開發,所有危險因素都將暴露出來,無論是病原體和攜帶它們的人。
  • 研究稱沃爾巴克氏體菌可抑制蚊子體內的寨卡病毒
    研究稱沃爾巴克氏體菌可抑制蚊子體內的寨卡病毒 時間: 2016-03-14 15:07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編輯: 娜娜 廣州中山大學奚志勇團隊首創的顯微胚胎注射沃爾巴克氏菌控制蚊媒的技術將可有效防控寨卡病毒
  • 科學家提醒,人類不能忽視,新冠病毒傳播與全球變暖之間的聯繫
    COVID-19的出現表明,全球變暖對人類福祉的威脅可能比許多人所認識的更為嚴重。正如科學文獻所指出的那樣,地球目前的變暖不僅會增加像COVID-19這樣的空氣傳染病的可能性,而且還會損害人們的健康和福利。
  • 氣候變化與流行病肆虐之間到底有何關聯
    長期休眠的病毒重返人間;毀人面貌,奪人生命的天花捲土重來;歐洲出現登革熱或寨卡「季節」……以上存在於災難電影中的情節,或將因為全球變暖而成為殘酷的現實。新冠肺炎席捲全球,至今已造成76萬人喪生,人類不斷蠶食野生空間而帶來的惡果由此凸顯。
  • 新冠病毒弱爆了?專家警告:「世界末日病毒」能殺死全球一半人口
    據英國《太陽報》5月29日報導,英國醫生兼營養學家麥可·格雷格日前發出警告說,來自養雞場的一種「世界末日病毒」比現在正在全球流行的新冠病毒厲害得多,可以殺死全球一半的人口。格雷格說,人類與動物的緊密聯繫使得我們很容易受到最嚴重的的傳染病的影響。
  • 中山大學團隊研究新型滅蚊技術可防控寨卡病毒
    廣州中山大學奚志勇團隊首創的顯微胚胎注射沃爾巴克氏菌控制蚊媒的技術將可有效防控寨卡病毒。  14日,由國際原子能機構主辦,中山大學承辦的「促進南亞與東南亞國家在結合昆蟲不育技術與傳統控制方法監控登革熱病毒媒介方面的專業知識與基礎設施共享」國家顧問會議在該校舉行,奚志勇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諸多證據和一些初期試驗的結果,顯示沃爾巴克氏體菌可抑制蚊子體內的寨卡病毒。此外,中國及歐洲地區廣泛存在並傳播登革熱的白紋伊蚊也能傳播寨卡病毒。
  • 柳葉刀:沒有一個國家能倖免於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危害
    除非採取緊急行動,否則氣候變化對全球健康的威脅將進一步加劇,擾亂生活和生計,並使醫療系統不堪重負。《柳葉刀健康與氣候倒計時》第五份年度報告追蹤分析了40多項有關氣候變化與健康的指標。隨著重要趨勢的惡化,報告警示了迄今為止最令人擔憂的前景。因醫療系統準備不足,極端高溫導致的死亡率在全球迅速上升,並威脅到數百萬人的生計。
  • 世界蚊子日|江蘇有哪些蚊子,今年有何特點……這些關於蚊子的科普你知道嗎?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當然這並不是紀念蚊子的節日,而是為了提醒人們注意:蚊子是傳播疾病,特別是瘧疾的媒介之一。正是在1897年8月20日,英國微生物學家羅納德·羅斯爵士發現,蚊子是傳播瘧疾的媒介。 記者連線了江蘇省疾控中心消毒與媒介生物防制所所長褚宏亮,這些關於蚊子的科普,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江蘇有哪些常見的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