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一種新冠病毒新變體已蔓延整個歐洲

2020-10-30 光明網

【研究發現:一種新冠病毒新變體已蔓延整個歐洲 】西媒稱,新冠疫情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對新冠病毒變體的基因組進行測序,以監測病毒的變異情況並預測疫情的演變。本周,瑞士巴塞爾大學和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組成的一個研究團隊發現了新冠病毒的一種新變體,名為20A.EU1。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9日報導,證據顯示,20A.EU1源於西班牙阿拉貢和加泰隆尼亞6月暴發的兩次臨時工超級感染事件。7月至8月期間,這個變體已傳播至歐洲多個國家:由於邊境開放和疫情防控降級,20A.EU1變體已成為歐洲最主要的新冠病毒變體。 研究合著者、瓦倫西亞大學研究員伊納基·科馬斯說:「我們發現了新冠病毒的一個新變體,它在歐洲多個國家的影響程度有所不同。」 報導稱,這項研究發表美國醫學論文檔案網上,尚未接受同行評審。20A.EU1隻是歐洲第二波疫情期間出現的一種毒株,其繁殖源在西班牙。 西班牙聖地牙哥德康波斯特拉大學研究員安東尼奧·薩拉斯說:「新冠病毒A2a變體最早出現在義大利,這是全世界最常見的一個變體,而20A.EU1是A2a的一個衍生體。」由A2a毒株衍生出來的變體引發了西班牙第一波疫情。 報導指出,研究人員通過今年夏季在患者咽喉部採集的樣本查出了20A.EU1的源頭。這種變體的擴散似乎開始於阿拉貢和加泰隆尼亞地區暴發的兩次臨時工感染。由於同一時間出現大量感染者,因此這次感染被視為超級感染。後來,感染擴散至瓦倫西亞,並蔓延至西班牙其他地區。研究作者稱,這種變體之所以能在開放邊境和取消出行限制之前導致大量人被感染,上述兩次超級感染起了關鍵作用。(參考消息;ZY)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一種新冠病毒新變體已蔓延整個歐洲】西媒稱,新冠疫情...
    文 / 冷靜2020-10-30 20:49:20來源:FX168 【研究發現:一種新冠病毒新變體已蔓延整個歐洲】西媒稱,新冠疫情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對新冠病毒變體的基因組進行測序,以監測病毒的變異情況並預測疫情的演變。
  • 研究發現:超級感染事件導致一種新冠病毒變體擴散至整個歐洲
    西媒稱,新冠疫情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對新冠病毒變體的基因組進行測序,以監測病毒的變異情況並預測疫情的演變。本周,瑞士巴塞爾大學和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組成的一個研究團隊發現了新冠病毒的一種新變體,名為20A.EU1。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9日報導,證據顯示,20A.EU1源於西班牙阿拉貢和加泰隆尼亞6月暴發的兩次臨時工超級感染事件。
  • 科學家在歐洲發現了一種新冠病毒新型變種
    據外媒BGR報導,西班牙一項最新的新冠研究顯示了科學家和研究人員一直擔心的關於COVID-19大流行的事情。該病毒似乎正在發生變異,使其更容易感染,不過這似乎並沒有影響到病毒的致命性。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數據,自COVID-19大流行開始以來,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4500萬例COVID-19確診病例。
  • 研究:歐洲第二波新冠疫情毒株或源自西班牙
    中新網11月1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近日,西班牙巴塞爾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西班牙高等科學研究理事會科研人員研究發現,引發歐洲大陸第二波新冠疫情的毒株可追溯自西班牙。科研人員已將該毒株命名為「20A.EU1」。
  • 專家研究發現:歐洲第二波疫情病毒株源自西班牙
    歐聯網11月1日電,據歐聯通訊社報導,近日,西班牙巴塞爾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西班牙高等科學研究理事會科研人員研究發現,引發歐洲大陸第二波新冠病毒株可追的溯源頭來自西班牙。  據報導,該研究團隊的科研人員發現,歐洲大陸出現第二波新冠疫情後,西班牙80%感染者體內具有20A.EU1病毒株,而英國感染者含有這種病毒株的比例更是高達90%,冰島佔60%,瑞士則有30-40%感染者含有該毒株。法國、德國、荷蘭、拉脫維亞、義大利、比利時、瑞典、挪威等國也發現大量感染者體內含有該毒株。
  • 一項未經評議的研究表明:新病毒變種正在歐洲蔓延
    CNBC報導稱,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一種被認為起源於西班牙的冠狀病毒變種已經蔓延到整個歐洲,現在這種新變種出現在歐洲地區幾個國家報告的大多數新病例中。該組織稱這種疾病的一種新變種,被命名為20A。它來自瑞士和西班牙的研究人員於6月首次在西班牙觀察到的EU1。該研究稱,自7月份以來,西班牙記錄到的新冠病毒新變種的頻率超過了40%。
  • 全球1個月至少現7種變異新冠病毒,已蔓延70個國家和地區
    從2020年12月中旬至今,疫情發展速度不減反增,和多國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相繼發現了傳播力比原病毒更強的變異新冠病毒,不無關係。目前,多國一共發現了多少種變異新冠病毒?它們都有什麼樣的特徵?這些病毒,已蔓延到了哪些國家和地區,對各國抗疫又有什麼樣的影響?
  • 29%新冠病毒樣本出現D614G變異,已從歐洲蔓延至美國
    當地時間3日,針對有實驗室研究發現新冠病毒D614G變異可能導致病毒加速複製和加強其傳播性,世衛組織官員表示:研究顯示29%的新冠病毒樣本都出現了該變異;這不是新的變異,帶有該變異的病毒已在歐洲及美洲傳播;但目前並無證據顯示其會導致更嚴重的病情。
  • 哪國才是新冠病毒發源地?如山鐵證來了,美國去年12月就存在疫情
    據歐洲媒體報導,一項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能早在2019年12月就已抵達美國,並造成美國不知情的情況下開始了第一波疫情。CDC研究院認為這是"如山的鐵證",表明"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可能在2019年12月就已在美國出現"。而且有跡象表明這種病毒一開始是從歐洲傳播到美國的。
  • 新冠病毒是一種新生物嗎?
    先是中國出現了新冠病毒,該病毒憑藉著極強的傳染性迅速在中國大地蔓延開來,然後蔓延到中國周圍的國家,甚至通過人口流動傳播到歐洲和美洲地區。然後是有科研團隊在巴西一個人工湖中發現了一種新病毒,至於該病毒對於人類的健康是否有危險,還有待研究。以前人們是談核色變,現在說是談病毒色變也不為過。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在人體皮膚上存活9個小時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美國《臨床傳染病》雜誌10月6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稱,新冠病毒可在人體皮膚上存活9個小時,是甲型流感病毒存活時間的5倍。據拉美社哈瓦那10月6日報導,這項研究由日本京都府立醫科大學的科學家完成。
  • 短短1個月全球現至少7種變異新冠病毒 蔓延70國……
    目前,多國一共發現了多少種變異新冠病毒?它們都有什麼樣的特徵?這些病毒,已蔓延到了哪些國家和地區,對各國抗疫又有什麼樣的影響?資料圖:疫情下的英國。  全球至少發現7種變異新冠病毒  已蔓延至70個國家和地區  從2020年12月14日至今,全球至少已出現7種變異新冠病毒,分別是英國2種、南非1種、奈及利亞1種、日本及巴西1種和美國2種。
  • 引發歐洲混亂的英國新冠變異毒株如何發現的?對疫苗意味什麼
    出現在英國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B.1.1.7已在歐洲引發恐慌。截至12月22日,歐洲已有法國、比利時、荷蘭、義大利、波蘭、西班牙、土耳其、瑞士、希臘等十幾個國家宣布對英國實行全方位的入境禁令。他們認為這是在某個患者長期感染期間發生的,該感染使SARS-CoV-2經歷了長時間的快速進化,多個變異體在其體內爭奪優勢。蘭巴特說,需要關注的一個原因是,在這17個位點中,有8個突變位點位於病毒的刺突蛋白,其中兩個特別令人擔憂。一種名為N501Y的蛋白先前已被證明可以增與人類ACE2受體(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入口)的結合程度。
  • 英美發現的變種新冠病毒首現合體,易傳播且有抗藥性
    ,形成新的病毒株,這是疫情暴發以來首次發現變種新冠病毒合體的情況。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美國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科貝爾(Bette Korber)在一個樣本中,首度發現由英國變種病毒株B.1.1.7與加州變種病毒株B.1.429混合而成的合體病毒。她於2月初在紐約科學院的會議上公布了該研究,指出有別於一般變種病毒每次只有一種突變,合體病毒每次可以多重突變。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初步分析表明,這種新冠病毒變體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估計傳染性增加40%—70%,傳播指數增加0.4達到1.5—1.7之間。此前,英格蘭東南部曾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意外增加,在12月早些時候展開的流行病學研究和病毒學調查中發現了該變體。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傳染性增加40%—70%病毒變體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回溯性研究發現,9月20日該變體首先出現在英格蘭東南部的肯特郡,大部分感染該變體的病例年齡在60歲以下。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日前表示,目前各國已展開病毒測序,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
  • 重大發現:新冠病毒中發現神秘重疊基因,臨床意義還需進一步研究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美國更是創下了單日超20萬例確診病例的新紀錄。好消息是,美國製藥巨頭輝瑞當地時間9日宣布其新冠疫苗有效率高達90%。除了疫苗,針對新冠的其他研究也在進行,並且取得了一定成果。近日,研究人員在新冠病毒的遺傳密碼中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基因——這是一個在病毒基因組中幾乎看不到的部分,通常都被被研究忽視了。
  • 澳科學家最新研究:新冠病毒可在手機屏上存活一個月
    據環球網援引外媒報導,澳大利亞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在鈔票、玻璃等表面存活近一個月。這項研究也發現新冠病毒在較涼的天氣中存活時間更長,因此病毒在冬季可能比夏季更難控制。該中心副主任伊格斯稱:「結果表明,新冠病毒可以長時間在表面上保持傳染性,因此我們必須定期洗手,維持表面清潔的良好習慣。」
  • 中國工程院院刊《工程》推出「新冠病毒肺炎」專題
    中國工程院院刊《工程》推出「新冠病毒肺炎」專題發布鍾南山、張伯禮、陳薇、李蘭娟等多位院士及其團隊的最新抗疫科學研究成果光明日報北京11月5日電記者金振婭5日從中國工程院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
  • 前沿研究丨王辰院士:抗疫假期政策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傳播的影響
    那麼,針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假期(以下簡稱抗疫假期)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傳播有何影響?這種影響又會隨著抗疫假期的持續時間、實施節點以及其他同期政策的有效性如何變化?研究團隊使用了一種常用的建模方法——房室模型來模擬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中國的蔓延情況,並評估幹預措施對傳染病傳播的影響。模型按照新冠病毒感染狀況將人群分為多個亞組,其中包括易感人群、潛伏性感染人群、活動性感染人群、確診人群以及治療和康復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