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醫療衛生領域首獲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20-09-25 中國網湖北

近日,湖北省科技廳公布2020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獎建議授獎項目名單。由十堰市提名、湖北醫藥學院為第一完成單位組織開展的「植物抗逆和根系構型的調控機制及其在藥用植物虎杖生產的應用」項目,獲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實現十堰市醫療衛生領域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零的突破。同時,湖北三環車身系統有限公司、丹江口市柑橘試驗站參與完成的兩個項目也獲得2020年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此次十堰市獲得2020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獎勵項目共16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9項、中小企業創新獎1項,是十堰市歷年來獲獎質量最高的一年,獲獎項目數量在全省市州中位居第三。十堰市是醫療衛生大市,歷來高度重視醫療衛生領域科技創新工作,「十三五」期間共計30項醫療衛生領域項目獲省級科學技術獎勵,佔獲獎項目總數的35.7%,為十堰市從醫療衛生大市向醫療衛生強市躍進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獲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植物抗逆和根系構型的調控機制及其在藥用植物虎杖生產的應用」項目,其成果已在多家企業和合作社應用。近三年來,湖北三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企業在該項目支持下,節約研發、生產等各類成本近20%,銷售額累計達17177萬元,最大利潤增幅達173.91%。該項目團隊與湖北三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籤訂2項校企技術開發合同,合計金額150萬元,輻射帶動房縣53個村6000餘農戶從事虎杖種植,人均年增收3000至5000元,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此次十堰市榮獲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項目,也標誌著十堰市與駐市高校的合作取得重大成果。湖北醫藥學院和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始終堅持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在產學研合作、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與十堰市開展了全方位緊密合作。近五年來兩所高校牽頭完成的獲獎項目分別佔十堰市獲省獎總量的30.95%、14.29%,實現校地雙方「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同時,兩所高校還與十堰市共建一大批省級科技創新平臺,依託平臺向本地企業轉化科研成果,輸出和培養了一大批地方性、應用型人才,為十堰市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技術支撐。

相關焦點

  • 齊雲山食品有限公司一項目獲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贛南師範大學校長、2019年度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完成人盧超同志代表獲獎者作大會發言。敲黑板、劃重點一起來看贛州獲獎名單一等獎項目(2項)1.江西理工大學組織完成的「銅陽極泥伴生稀貴金屬協同綠色提取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江西齊雲山食品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
  • 山東省地礦局科研項目獲2019年度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7月2日下午,山東省科技創新大會在濟南召開,共授予245個項目(人選)2019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由山東省地礦局環境地質處處長、地熱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康鳳新研究員主持完成的《地熱資源探測理論技術突破與清潔供暖產業化應用》項目獲2019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這是山東省地礦局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的第2項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安徽醫科大學獲兩項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原標題:安徽醫科大學獲兩項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獲獎總數創新高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記者從安徽醫科大學獲悉,繼2018年度榮獲兩項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安醫大此次再獲2019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各1項。
  • 福建省疾控中心3項成果獲2019年度省科技進步獎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2月3日訊 據「福建疾控」微信發布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閩政文〔2020〕209號),公布了獲獎項目(人員)名單。省政府此次批准授予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進步獎176項,其中,一等獎25項、二等獎57項、三等獎94項。
  • 【喜訊】南大一附院科技成果榮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9月2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表彰2019年度為我省科技事業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加快推進全省科技事業發展和創新型省份建設。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出席會議,省長易煉紅講話,省領導劉強、殷美根、趙力平、吳忠瓊、馬志武、湯建人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顏龍安,中國科學院院士黃路生、江風益出席。
  • 玉溪7項目獲雲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來源:玉溪網日前,雲南省人民政府對2019年在全省科學技術進步、經濟社會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人員和組織給予獎勵,玉溪7項成果獲得科學技術進步獎。雲南南寶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玉溪山水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參與完成的「高含量新型天然除蟲菊酯綠色農藥研發及產業化應用」成果,獲雲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紅塔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持完成的「高檔包裝紙印刷質量檢測與控制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成果,獲雲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玉溪市農業科學院參與完成的「三綠、低單寧、高蛋白優質蠶豆新品種選育及應用」、雲南維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
  • 省科技進步獎公示51涉農項目入圍
    本報訊(記者 闞瑩瑩)9月27日,記者從省科學技術廳網站獲悉,根據《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省科學技術廳發布2020年度四川省科技傑出貢獻獎擬獎人選及四川省科技進步獎擬獎項目公示名單,共265個項目入圍公示名單,包括51個涉農項目,其中6個涉農項目入圍一等獎。
  • 北京科技大學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近日,北京科技大學邢奕教授領銜完成的「鋼鐵煙氣超低排放多功能耦合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近日,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公布了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共有44個項目獲獎,包括一等獎5項、二等獎37項和科普類獎2項,我校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邢奕教授領銜完成的「鋼鐵煙氣超低排放多功能耦合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是我校首次榮獲環保科技一等獎。
  • 精工鋼構:全資子公司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中證網訊(記者 徐金忠)1月12日晚間,精工鋼構(600496)公告稱,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浙江綠築集成科技有限公司為主要完成單位之一的「高層鋼—混凝土混合結構的理論、技術與工程應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證書編號:2019-J-22101-1-01-D04)。
  • 遼源市5項成果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根據省科技廳關於開展2020年度省科學技術獎申報工作通知要求,在網絡評審基礎上,經覆審專家委員會覆審,市農科院的「早熟、優質國審玉米新品種吉東16號的選育與應用」獲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東北襪業織襪公司的「複合多功能礦襪」和格致汽車的「汽車外覆蓋件模具研發與應用」2項成果獲三等獎。
  • 重磅 | 湖北醫藥學院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實現了湖北醫藥學院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零的突破。通過「博士服務團計劃」和省科技廳「三區」科技人才支持計劃等推廣項目成果;張勇洪博士協助湖北英山縣經濟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引進了以虎杖種植和提取為主營業務的湖北一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經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 巴中4項科技成果獲省級科技進步獎
    近日,省科學技術廳公布2020年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名單,我市有4項科技成果獲獎,其中《四川地方豬遺傳資源保護技術體系創建與產業化開發利用》《獼猴桃優質高效綠色生產技術創新與應用》分別獲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魔芋產業化綜合開發及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柞蠶高效種養關鍵技術研究集成及示範》均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獲獎等級和數量均創下歷史最高水平。
  • 新昌4項科研成果獲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
    7月17日上午,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杭州舉行,新昌喜獲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省技術發明獎三等獎1項,新昌獲獎數量和質量收穫滿滿,在全市六個縣(市、區)中名列前茅。此次紹興市共有17項科技成果獲獎,其中2個項目獲得科學進步獎一等獎,均為新昌製藥、中財管道等新昌企業的科技創新成果。從獲獎項目領域來看,企業是創新的主體。
  • 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出爐,科技企業成創新火車頭
    力奪科技進步獎唯一特等獎深圳共41個項目獲獎,包括自然科學獎3項、技術發明獎5項、科技進步獎33項,佔全省總獎項數的22.9%,創近十年來最高。其中,6項為主持完成的一等獎,分別是: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項、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一等獎比重佔全省的16%。
  • 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獎獲獎名單公布 快來看看都有哪些?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21日訊(記者 胡旭陽)記者從四川省科技廳獲悉,4月21日上午,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成都舉行,大會公布了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獎獲獎名單。244個項目榮獲2019年度省科技進步獎,梁繁榮教授、陳代文教授摘得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傑出貢獻獎。「基於海綿鈦用大型流水線電解鎂關鍵工藝技術開發及應用」等35項成果獲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高純淨鋼冶煉技術研究」等69項成果獲二等獎,「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技術研究 」等139項成果獲三等獎。
  • 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公布 莆田市1項成果獲一等獎
    近日,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公布,莆田市共有4項成果獲獎。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包括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技進步獎三個類別。其中,由莆田市海一百食品參與的「天然蛋白源抗凍多肽的高效製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由福建恆而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莆田學院聯合完成的「可彎曲高強韌刀模鋼製造的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莆田市匯龍海產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海參加工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公布 莆田市1項成果獲一等獎
    來源:莆田網臺海網12月8日訊 據湄洲日報報導 近日,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公布,莆田市共有4項成果獲獎。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包括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技進步獎三個類別。其中,由莆田市海一百食品參與的「天然蛋白源抗凍多肽的高效製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由福建恆而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莆田學院聯合完成的「可彎曲高強韌刀模鋼製造的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莆田市匯龍海產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海參加工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由國網莆田供電公司主持完成的「多物理場影響下寬頻高量程光學互感器實用化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創新動力更強勁——2017年度湖南省科技創新獎綜述
    在5月4日舉行的湖南省科技創新獎勵大會上,211項成果(團隊)分獲2017年度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印遇龍院士獲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孫侖泉、董朝陽2人獲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這些獲獎項目和獲獎人在科學發現、技術創新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充分反映了我省在相關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為產業升級、科技惠民提供了強大支撐。
  • 贛州市20項科研成果獲省科技獎
    其中贛州市20項科研成果獲得省科學技術獎勵,是贛州市歷年獲獎項目數之最。這20項科研成果中,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2項。江西理工大學組織完成的「銅陽極泥伴生稀貴金屬協同綠色提取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江西齊雲山食品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南酸棗產業化關鍵技術和裝備創新與應用」項目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全國三八紅旗手】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不斷提高醫療...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和幾代人的奮力拼搏,現已成為江西省首個集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教育部「211重點建設學科」、江西省「高校重點學科」、「醫學領先學科」「重點實驗室」「高水平工程技術中心」和「疾病診療中心」於一體的臨床醫學優勢學科,進入我國醫學消化專業領域的領先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