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不住在海邊的人來說,海洋是個不明覺厲的存在。
吃吃海鮮、膜拜朋友圈海島照,偶爾來個隆重的海島遊,大概就是我們和大海的日常聯繫了。
可是鬥圖黨不該忘記,很多海洋動物,還經常出沒於某種神秘力量中————表、情、包。
6月8日世界海洋日,小編為你科普下,這些表情包網紅們的「冷知識」。
海獺
也許你不太眼熟它的名字,但估計眼熟它揉臉臉的萌樣↓↓
揉臉臉吖揉臉臉 (>▽<)~~
海獺是最小隻的海洋哺乳類動物,生活在北太平洋寒冷海域,所以有極細密的絨毛保暖,每平方釐米達12萬5千根,你品品……
所以,當它們漂出水面,大多時間都在揉臉順毛,保持清潔與防水性,不然就會被海水浸透皮毛挨凍。
寶寶揉臉不是為了賣萌,是為了生存,簡稱:賣萌為生。
海豹
說到賣萌為生,還有集顏值和諧音梗為一體的豹豹↓↓
它們還喜歡昂起頭、翹起jio,擺出香蕉的姿勢↓↓
這當然也不是純粹賣萌,因為海豹頭部和腳蹼,不像其他部位有厚厚的保護性脂肪,這樣是為保護頭腳不受寒冷,調節體溫。
海豹的遊泳本領很強,速度可達每小時27公裡。而且肺功能強悍,精於潛水,一般可潛100米左右,南極的威德爾海豹,能潛600多米深,持續43分鐘。
海星
海獺是靠臉紅的,海豹是靠臉+諧音梗紅的,而海星純粹是靠諧音梗紅的……↓↓
海星的實力其實很秀的。比如,它看起來沒長眼睛,可人家渾身都是「高清監視器」。
海星的棘皮皮膚上,長有許多微小晶體,每個晶體都是透鏡,使海星能同時觀察各個方位。目前,人類科技還達不到這麼小尺寸的透鏡。
更魔幻的是,它有極強的再生能力。一旦身體被撕裂,只要留有一截殘臂,就能再生出完整的新機體,就是腦補畫面有點瘮人……
沒事,你們記住派大星和海綿寶寶就好了~
小丑魚
《海底總動員》是很多90後的童年,捧紅了原本名不見經傳的魚類「小丑魚」。
電影講述了喪偶的小丑魚爸爸瑪林,在海底奇幻冒險中,尋找兒子尼莫的故事,滿滿的美式歡脫正能量。
然而!很幻滅的現實是——它們根本不會出現瑪林這種單親爸爸,因為,它們是雌雄同體。
孩砸,你缺麻麻嘛?爸爸變成麻麻照顧你。
雄性成年小丑魚,可通過荷爾蒙變化轉為雌性,但雌性不能轉變為雄性,即「可以男變女,不能女變男」。
所以說,《海底總動員》其實是講了個母愛故事??
鯊魚
即便是鯊魚這麼兇殘、堪稱童年陰影的魚,也沒逃過網友的法力↓↓
鯊魚的尖牙,兇殘到神馬程度呢?嘴裡能長五六排……
畫面可能引起密恐,就不配圖了。
但即便那麼多牙,真正用於吞吃獵物的,只有最外一排,內側牙齒是「備胎」。
鯊魚牙齒不如人類的牢固,容易脫落,當外層的脫落,內層「備胎」便會向外遞補。
雖然「鯊魚吃人」是堪稱童年陰影般的存在,但其實鯊魚很少吃人,鯊魚有300多種,只有12種襲擊過人類。
相比它給人類造成的陰影,人類給它造成的陰影更大。
鯨魚
同樣是大魚,鯨魚比鯊魚就溫和可愛了許多。
比如超愛逗人類幼崽的白鯨↓↓
誒嘿嘿嘿~人家是萌萌噠大可愛啦~
還有出現在各種文藝向插畫的座頭鯨↓↓
國漫電影《大魚海棠》裡的獨角鯨↓↓
4月初,有條看不太懂、但感覺很厲害的新聞上了熱搜:
鯨落,是指鯨魚死後沉入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一頭鯨的屍體,可供養一套以分解者為主的循環系統長達百年。
在北太平洋深海,鯨落維持了至少43個種類、12490個生物體的生存,滋養著深海世界的生命。
一鯨落,而萬物生。
龐大的鯨魚,死後成為溫柔而慷慨的孤島。
————
能一直看到這裡,或許是因為你被它們逗笑了很多回。
然而,老生常談的海洋汙染、獵殺,在曾經、現在乃至未來,都是它們難以承受之重。
人類難以抵達的深海,塑膠袋、玻璃瓶、飲料罐或許先到了。
海陸有邊界,可人類的欲望時常越界。
別忘了那片蔚藍,想一想可愛的它們。
(小編/王雨琦,資料來自百度百科、知乎、國家海洋博物館微信公號、壹讀、央視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