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那國島,位於日本琉球群島的八重山群島中,距離琉球本島300多千米,距離臺灣南方澳僅110千米。據說能見度極好的時候,在與那國島上可以看見臺灣島上山脈。與那國島東西長約12千米,南北約4千米,海岸線長27.4千米,面積28.8平方千米,其中森林和荒地面積16.74平方千米。全島現有兩千人左右,他們一直渴望加入中國,這是為何?
一切,要從歷史說起。與那國島在冰河時期屬於九州島的一部分,與九州島接壤。1510年被併入古琉球國,成為琉球的殖民地。古琉球國與中國建立了長久的朝貢關係,琉球國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以東北亞和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著稱,貿易發達,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而與那國島是連接馬來移民的樞紐,故它也有很重要的價值。1609年,位於日本九州最南部的薩摩藩入侵琉球,其失去了奄美群島的領土。故琉球不得不向中國,以及日本薩摩藩、江戶幕府朝貢。
日本「明治維新」後,出兵佔領了琉球群島,與那國島也被日本吞併。1872年,日本強制「冊封」琉球國王為藩王,七年後琉球藩被廢除。1879年3月,琉球島被編入鹿兒島縣,次月又被編入衝繩縣。日本將奄美群島除外的其餘島嶼群納入衝繩縣管轄,奄美群島則歸鹿兒島縣管轄。1877年至1880年間,清政府對此向日本提出交涉,但弱國無外交,日本並沒有理會清政府。
1947年4月,聯合國按照《關於前日本委任統治島嶼的協定》,把琉球群島和釣魚臺列嶼交給美國託管。1953年,美國把琉球國地盤交予日本託管,但與那國島依然歸美國管理。直到1972年,美國才把與那國島的管理權交給日本。
由於與那國島自然資源物資缺乏,故島民選擇前往我國臺灣地區購買物資,有人說既然與那國島歸日本管轄,為什麼島民不向本土購買物資?因為運輸極其不方便,經濟性遠不如從臺灣購買。島民還讓子女們前往臺灣接受教育,與那國島很多中學生、大學生都是從臺灣的學校畢業的。此外,與那國島居民的通訊、電視等,都是臺灣提供的信號服務。與那國島距離日本的本島比較遠,無論在地緣上還是經濟上,都與臺灣的關係比較近,於是島民萌生了「投向臺灣」的想法。
與那國島民為加入我國,曾在2005年發表「自立自治」宣言,提出與臺灣發展經貿關係的「國境交流特區」,如發行特區護照、與花蓮發行共通貨幣、災害互助協定構想等。後來,島上居民又提出幾點「獨立」主張。不過,這些提議都遭到了日本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