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地魔為什麼殺不死哈利波特

2021-01-09 曾小賢的曾閱讀

「打工是不可能的,我這輩子都不會去打工!」

這句話配上網友的製作的表情包圖片,迅速躥紅了。每個人對於生活,對於物質,對於權力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渴望。

有的人會靠自己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學習,爭取在高考大考中展現自己的實力;有的人卻在高考這麼重要的考試中撕掉同學辛辛苦苦做完的答題卡。

有的人面對領導的破口大罵,心裡暗暗的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好好努力工作,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我讓你明天高攀不起!有的人面對不公正的待遇,卻把怨氣撒在無辜的同事身上,幾年不間斷地投毒,讓同事身心都受到重創。

有的人在生活拮据的時候,咬咬牙,認真打工,省吃儉用的存下一分一毛,為父母孩子撐起了一片天。有的人卻寧願偷盜搶劫坐吃山空也不願意去老老實實打工維持生計,寧願坐牢也不打工!

是什麼造成了這樣巨大的差距呢?有的向陽而生,走了一條坦蕩的星光大道;有的跌入黑暗的深淵一去不復返,越陷越深。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我們將會找到答案。

本書主要講的是一個每天睡在樓梯下邊的碗櫃裡,被姨父姨母還有表哥欺負了十年的小男孩哈利·波特,歷經困難重重到了霍格沃茨學校。在學校裡,他不僅學會魔法還收穫了友誼。他為學院贏得了魁地奇比賽,為自己的學院爭回了臉面。面對魔鏡的誘惑時,能保持本心。在得知大魔頭想搶走保存在學校的長生不老的魔法石時,他和他的兩個好朋友一起機智得制服了有三個頭的看門大狗,穿越了活板門,在伏地魔強大的魔法下,保住了魔法石。

本書作者是英國作家J·K·羅琳,她從小喜歡寫作和講故事。剛開始創作哈利叢書時,她和女兒的生活極其艱辛。本書前後共寫了5年,因為自家的屋子又小又冷,她時常到家附近的一家咖啡館裡寫稿。故事完成後,她多次寄出書稿均遭到拒絕。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在一所小印刷商Bloomsbury接下印刷權後,一出版便備受矚目,好評如潮,獲得了英國國家圖書獎,兒童小說獎,以及斯馬蒂圖書金獎章獎。

好,介紹完這本書的基本情況和作者概況,接下來,我將分為三個重點,來為你詳細講述書中內容。

第一個重點:適當的磨難是成功路上的墊腳石。

第二個重點:堅固的友誼是成功路上的支柱。

第三個重點:無私的愛是成功路上的力量源泉。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重點:適當的磨難是成功的墊腳石。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想法,生活好難啊,有沒有從天而降的餡餅啊,不用去拼搏,不用吃苦,可以坐吃躺贏。但是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適當的磨難會讓我們越走越遠。

當小男主角哈利的父母犧牲後,有老師認為應該把哈利接回魔法部,如眾星捧月般養著,因為他的父母是對抗大魔頭伏地魔的英雄,他理當被所有人都知道,並且了解他,崇拜他,看著他就能想起來他偉大的父母。

但是鄧布利多校長堅決不同意,校長認為哈利的姨媽家才是他最適合的地方,如果哈利從小就如一個傳奇人物,家喻戶曉的名人般活著,他會衝昏頭腦的。不會走路,不會說話的時候就一舉成名!甚至是為了他根本不記得的事情成名!這樣對他的成長不利,讓他遠離過去的地方成長,直到他能接受這一切,再讓他知道會更好。

的確,十年在姨媽家艱苦的生活,讓他心智更加堅韌,更善良,更有勇氣。

在馬爾福欺負同學時,別人都不敢多管閒事,有的甚至圍觀嘲笑,但只有還沒來得及學魔法瘦小他能挺身而出;在朋友遇險時,別的同學都自顧不暇,一窩蜂得快速逃跑去避難,只有他和羅恩不顧自身安危,逆風前行,及時營救。

我們試想下,如果哈利從小生活在魔法部,大家都捧著他,他會認真學習各項魔法嗎,他會為朋友挺身而出嗎?大概率應該是不會的吧,被捧著的他會變得自私,認為所有應該圍著他轉,要滿足他要求。

就像有的媽媽,含辛茹苦的把孩子拉扯大,捨不得他吃苦吃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都包辦,結果到孩子三四十了還沒自理能力,不工作,天天打遊戲,如螞蟥般得吸著父母的血汗錢。

作者認為,適當的苦難都是人生必須的修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其實作者本身也是這樣的,這本書是在極其困難簡陋的條件下創作,雖然艱苦,但是作者仍然相信成功就在不久後,將來這段艱苦的歲月會成為人生的一筆財富。

雖然適當的苦難可以磨練我們的意志力,但是沒有喜歡一直吃苦,那我們怎麼收穫生活中的甜了,也許友誼會給我們帶來溫暖。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第二個重點。

堅固的友誼是成功路上的支柱

適當的苦難是成功的墊腳石,在修行的路上,面對各種接踵而來的困難,我們有時候也會疲於應付,那是什麼在支撐我們前進了?那現在我們就要靠友誼了,堅固的友誼會讓我們如虎添翼,攻克各種難關。

在舉辦魁地奇比賽時,身為勝負關鍵的找球手哈利被人惡意使壞,因為有人給他飛天掃帚念惡咒,他的飛天掃帚被控制了就等於他被控制了,不能參與到比賽中,只能幹著急,什麼也做不了。好朋友赫敏是位聰明且學習努力的女孩子,她第一時間發現哈利的不對勁,並且及時想到了解決辦法,就是她機智得解除了惡咒,所以哈利才贏得了比賽。為學院爭取榮譽也有她的一份功勞。

在本書的最後,哈利,赫敏和羅恩為了尋找魔法石,歷經千辛萬苦穿越了活板門時,他們突然被魔鬼網纏住了,在快要不能呼吸生死一線時,是理論強大的赫敏認出了這是魔鬼網,及時的解救了他們。在障礙棋局下,羅恩以暫時犧牲自己為代價下贏了那盤巨星棋,成功又開啟了一扇門。最後赫敏又在熊熊烈火中,冷靜地進行邏輯推理,讓哈利順利的進去了收藏魔法石的房間。

培根說:「友誼不但能使人生走出暴風驟雨的感情而走向陽光明媚的晴空,而且能使人擺脫黑暗混亂的胡思亂想而走入光明與理性的思考。」的確,好的友誼是我們一生的財富,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並肩,我們會越走越遠!

有時候,朋友之間也會有意見分歧,有不同的思想。當我們之間有矛盾怎麼辦?沒關係,只要愛還在,我們的友誼就在。接下來,我們來看第三個重點。

無私的愛是成功路上的力量源泉

前面我們講了適當的磨難和堅固的友誼都是成功路上的影響因素,但是支撐這兩點的是什麼了,是愛,無私的愛是我們前行的力量源泉!

在哈利第一次去古靈閣時,有兩扇門上鐫刻著如下的文字:請進,陌生人,不過你要當心貪得無厭會是什麼下場,一味索取,不勞而獲,必將受到最嚴厲的懲罰,因此如果你想從我們的地下金庫取走一份從來不屬於你的財富,竊賊啊,你已經受到警告,當心招來的不是寶藏,而是惡報。

我們每個人都有欲望,有貪念,有的人會控制欲望和貪念;有的人會被欲望和貪念控制。

奇洛教授因為自己的欲望和貪念,把自己賣給了伏地魔,和他共用一個身體,為了滿足伏地魔長生不老的貪念,殘忍的殺害了獨角獸,還想霸佔魔法石。伏地魔為了永生,犧牲了無數人。

其實,哈利也有貪念,但是他貪念是與父母相聚的日子,因為這個不可能實現,所以這是他的執念,因此面對魔鏡所呈現出來的幻影時,他也曾經深陷其中。

羅恩也有貪念,在優秀哥哥們的襯託下,他一直顯得平平無奇,所以他在魔鏡裡看到了將來成功,閃閃發光的他。但是他們有良知有善心,他們不會為了自己的欲望和貪念傷害無辜的人。只有心中有愛的人才會合理的控制自己的貪念和欲望。同時愛也是我們身上的盔甲,一直保護著我們前行。

哈利一直奇怪,為什麼奇洛教授不能碰自己,後來終於明白是愛啊!他母親是為了救他而死的。像他母親對他那樣強烈的愛,是會在他身上留下自己的印記的。不是傷疤,不是看得見的痕跡。

被一個人這樣深深地愛過,儘管那個愛我們的人已經死了,也會給我們留下一個永遠的護身符。它就藏在你的皮膚裡。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奇洛不能碰他。因為奇洛內心充滿仇恨、貪婪和野心,把靈魂出賣給了伏地魔,他碰了一個身上標有這麼美好印記的人,是會感到痛苦難忍的。這就是愛的力量!

鄧布利多校長說,魔法石其實並不是多麼美妙的東西。有了它,不論你想擁有多少財富、獲得多長壽命,都可以如願以償!這兩樣東西是人類最想要的——問題是,人類偏偏就喜歡選擇對他們最沒有好處的東西。為什麼財富和壽命對人類沒好處了,因為人的欲望和貪念是無窮無盡的,永遠都填滿不了。唯有愛才能控制我們的欲望和貪念。

好了,我們再來總結下:適當的磨難是成功路上的墊腳石, 我們所經歷的磨難會讓我們更加堅韌,更有勇氣;堅固的友誼是成功路上的支柱,好朋友一生一世,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有了好朋友的鼎力相助,會越走越順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與朋友相互扶持才能走得更遠;無私的愛是成功路上的力量源泉。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各種誘惑,怎樣才能守住本心了,那就是愛,愛會讓我們無堅不摧,勇敢前行。

有時候,我們往往喜歡把自己的不幸歸咎於童年的不幸。認為父母沒有給我們一個幸福的童年,所以長大一直在治癒童年。但是我們往往忘記了,父母本質還是愛我們的,他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不可能完全顧及到我們。我們只是想給自己的不幸找個與自己無關的理由,其實真正的成長就是接納過去不完美受害的自己,努力擁抱未來的自己。望我們往後的日子都能背著「愛」前行!

相關焦點

  • 哈利波特:伏地魔的粉為什麼如此忠心
    前言:喜歡哈利波特的小夥伴都知道,伏地魔有許多狂熱的死忠粉。即使在伏地魔消失的11年中,依然有許多巫師光明正大地打著他的旗號。有些雖然被關進了阿茲卡班受著攝魂怪的折磨也不願放棄信仰。這些都是為什麼呢?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吧。
  • 《哈利波特》中哈利最後沒有被伏地魔殺死,原因不是復活石!
    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哈利從一出生就在和伏地魔作鬥爭,被人稱作「被詛咒的孩子」,頭上那到閃電的疤痕就是最好的證明。在最後以哈利為代表的正義一方與以伏地魔為代表的黑暗勢力的戰鬥中,哈利一方寡不敵眾,人員傷亡慘重,死的死傷的傷,有的剛剛結婚,有的是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有的是失去了自己的親生手足,伏地魔此時要求,只要眾人交出哈利,就答應不再傷害任何一個人。而哈利在看到這一切後,又深知自己就是最後一個魂器,自己不死,伏地魔還是會活著。哈利思索再三後決定,自己只身前往禁林。
  • 哈利波特中鄧布利多是最偉大的巫師,他為什麼不直接打倒伏地魔?
    在哈利波特系列的設定中,鄧布利多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巫師」、「伏地魔唯一懼怕的人」,從鄧布利多的表現來看,他也確實對得起這個稱呼,當之無愧。可這就讓人產生了一個疑問,伏地魔在巫師界興風作浪,濫殺無辜,實力強大的鄧布利多為什麼不出手直接打到伏地魔呢?
  • 鄧布利多為什麼不告訴斯內普:伏地魔不死哈利也不會死?
    在第四部火焰杯結尾,哈利已經告訴鄧布利多伏地魔用了他的血作為復活的原料,這時鄧布利多應該已經意識到伏地魔不死哈利也不會死。但在第七部死亡聖器中,鄧布利多在告知斯內普哈利也是魂器的一部分,哈利只有死才能消滅伏地魔時,並沒有告訴他伏地魔不死哈利也不會死,這是為什麼?個人認為西弗勒斯知道哈利不會死的真相後,可以更好地執行任務,也不會認為莉莉的兒子必須赴死從而過於難過。
  • 《哈利波特》中最大反派伏地魔的出身
    伏地魔原名湯姆·裡德爾,伏地魔,是他給自己起的稱號。作為《哈利波特》中的頭號反派,伏地魔是一個自帶反派標籤的人物,J·K·羅琳這麼描寫是因為小編之前講過的《哈利波特》最早的定位是童話故事,童話的特點就是善惡分明,人物自帶標籤。
  •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伏地魔的七個魂器(下)
    上期文章說完了伏地魔的前三個魂器,日記本、岡特戒指和拉文克勞的冠冕,那麼這一期就把剩下的四個魂器一下子寫完,伏地魔畢業後放棄魔法部的高薪聘請卻主動選擇去博金-博克黑魔法商店打工,這個商店坐落在又髒又臭的翻倒巷,就是哈利在密室那一部中用飛路粉不小心去到的那家商店,伏地魔成了這家店的一名銷售員,這讓常人看來覺得不可思議
  • 哈利波特:伏地魔的暗黑人格是怎麼形成的?
    一、劇情回顧在《哈利波特》系列中,作者創造了一個可怕的惡魔——伏地魔。當原著中描述到他的時候,成千上萬的負面詞彙都被用來描述著一個人。有人從宗教、哥特文化、政治隱喻、尼採哲學等方面對他進行了分析。本影評旨在運用弗洛伊德的理論來分析伏地魔矛盾性格,從而幫助讀者和觀眾更好地了解他。
  • 《哈利波特》:格林德沃和伏地魔,誰才是「最強黑魔王」?
    由於伏地魔是《哈利波特》中的反一號,靠著戲份多的優勢,在這場「最強黑魔王」的比拼中,曾經一度佔據著上風。可這一情況,隨著《神奇動物在哪裡》的上映,大有要翻盤的跡象。尤其是格林德沃在顏值、衣品和嘴遁上,還都要遠遠甩伏地魔幾條街。
  • 《哈利波特》:那些年,阿茲卡班囚禁的靈魂,伏地魔親戚雙雙入選
    06莫芬.崗特(伏地魔的舅舅)伏地魔的舅舅。他兩次被關進阿茲卡班。值得一提的是,莫芬曾懺悔並懇求阿不思·鄧布利多保釋他出去,雖然鄧布利多同意了,但莫芬幾天後死在了阿茲卡班。後來付出被伏地魔拿走魔杖的代價而被伏地魔救出去了。再後來,他在霍格沃茨大戰中放棄抵抗,再加上尋子心切以及之前妻子對哈利·波特的幫助,最後逃脫了再次去阿茲卡班服刑的命運。
  • 電影《哈利波特》,伏地魔不是最壞的反派,有個人比他還壞!
    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中,伏地魔從一開始就很明顯與哈利波特是對手關係。伏地魔在哈利波特嬰兒時期就曾試圖殺死他,而在之後的十年裡,這位黑暗魔王一直躲藏著。但是正如他的敵人所預測的那樣,他回來的時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大。
  • 哈利波特冷知識:第二次被阿瓦達索命咒糊臉,為什麼哈利還沒死?
    哈利.波特還是個小嬰兒時,就從伏地魔的阿瓦達索命咒下死裡逃生,還反殺了伏地魔,讓V大的肉身灰飛煙滅。因此哈利.波特也被英國巫師界稱為「大難不死的男孩」或「救世主」。後文揭曉真相時,其實是哈利的母親莉莉.波特死前的守護魔法保護了哈利,才讓他免於一死的。
  • 哈利波特手遊伏地魔魔杖用的什麼材料和杖芯 伏地魔魔杖介紹
    標籤: 魔杖 哈利波特手遊伏地魔魔杖用的什麼材料和杖芯?在遊戲中很多玩家對領取魔杖非常感興趣,其中電影版的哈利波特中最大反派伏地魔也有一個強大是的魔杖,那麼大家知道哈利波特手遊伏地魔魔杖用的什麼材料和杖芯嗎?下面小編帶來了伏地魔魔杖材料解析嗎,一起來看看吧!
  • 《哈利波特》:通過這8件事,讓你更了解伏地魔背後的故事
    #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你對他了解多少呢?他死時多少歲?他為什麼那麼懼怕鄧布利多……等等或許,資深的哈粉們都能對答如流,不過,應該還有很多剛入《哈利·波特》圈的新朋友不知道吧。今天,咱們就來為新來的哈粉們補補課喲。1、伏地魔死時多少歲?小湯姆·裡德爾生於1926年12月31日,死於1998年5月2日,享年71周歲,虛歲72。順便提一句,哈利·波特出生於1980年。
  • 《哈利波特》:伏地魔與貝拉竟然有孩子?其實羅琳早有暗示
    所以,這本小說可以認為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第8部。可當我們打開這本書,看到女主竟然是伏地魔與貝拉特裡克斯的女兒時,不知道有多少哈迷直呼「這太扯了」。一直「搞事業」的伏殿怎麼會動凡心呢?不僅與人滾了床單,而且人家還是有婦之夫?這樣的情節設定到底是小說作者的YY,還是羅琳的本意呢?
  • 哈利波特冷知識:黑魔法為什麼是邪惡的?伏地魔摸了摸自己的光頭
    在《哈利波特》中,鄧不利多和海格等人均有過類似黑魔法是邪惡的說法。英國魔法界官方和民間的打大多數人也對黑魔法持反對態度。在歐洲大陸的德姆斯特朗魔法學院,學生們可以通過專門的課程學習黑魔法,而英國的霍格沃茲魔法學校,卻只有一個黑魔法防禦術,涉及黑魔法知識的書籍也都放置在圖書館的禁書區,不讓學生隨意觀看。
  • 《哈利波特》裡犧牲的,令人心疼的6大角色
    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中,保護哈利離開女貞路四號時,他與鳳凰社唯一的懦夫蒙頓格斯一組。由於懼怕死亡,蒙頓格斯在面對伏地魔時大喊大叫,突然幻影移形,而伏地魔的死咒直接打在了穆迪臉上,他在半空中向後仰著摔下掃帚,屍骨無存。
  • 《哈利波特》,鄧布利多為什麼要讓斯內普做這件事?
    寫在文前,在《哈利波特》整個系列的小說中,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部看上去最可以說是兒童讀物。這裡說的兒童讀物是不帶歧義的,只是相對來說,這部看起來相對來說比較陽光,更加適合孩子來閱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後,整個魔法世界開始變化起來。
  • 18年過去了,哈利波特的演員都長大了!伏地魔是最帥的一個!
    18年過去了,哈利波特的演員都長大了!伏地魔是最帥的一個!回憶中的時間都很快,很難相信自從第一部《哈利波特》出版以來已經有20年了。 2001年哈利波特被搬上大銀幕,從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到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總共除了8部電影,這個魔法世界的影響力是風靡全球的。
  • 解密:為什麼伏地魔連鼻子都沒有?
    但是到了後來,我們發現伏地魔變得不再那樣帥氣,最後還沒有了鼻子,這樣的造型還是挺毀三觀的。他有著「史上最危險的黑巫師」之稱,一般人不敢直呼他的名,而且這個名字在後期甚至被下了咒語來保護,一旦有人說出就會打破魔法屏障,造成擾動,方便食死徒追蹤。如此著名的黑巫師,也是《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最強敵人,為什麼連鼻子都沒有呢?他不能夠釋放一個法術整個容嗎?
  • 哈利波特,哈利每次使用不可饒恕咒時,為什麼不使用阿瓦達索命咒
    不可饒恕咒是哈利波特世界裡最致命的三種咒語,鑽心咒、奪魂咒和殺戮咒,這些都是極為邪惡,極為殘忍的黑魔法,一旦對麻瓜或其他巫師使用不可饒恕咒,將會在阿茲卡班終身監禁。雖然哈利知道阿瓦達索命咒,但他拒絕使用它。那麼,為什麼哈利不使用阿瓦達索命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