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烏」是浙江金華的地方特色豬種,最近,這個家族迎來了特殊的「新成員」。11月19日,在金華市東陽良種場的試驗基地裡,1頭代孕大長母豬順利產下7頭冷凍體細胞克隆純種金華豬,7頭小公豬平均體重1.12kg。三天後,另一頭懷孕母豬成功誕下4頭小豬。
據悉,這是我國首批利用液氮冷凍保存的體細胞克隆的金華豬,系在浙江出生的首批克隆豬,也是該省首次將體細胞冷凍保存技術體細胞克隆技術,結合運用於地方豬資源保護。
為防範非洲豬瘟疫情對地方豬資源的威脅,更加安全地保存地方豬遺傳資源,從2018年開始,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浙江大學和省農科院組建了保種技術團隊,先後組織採集原產浙江的9個地方豬品種耳組織,分離製作了1200份體細胞,並凍存於-196℃液氮保存,採集實現了品種、家系全覆蓋。
浙江省畜牧技術推廣與種畜禽監測總站站長陸建定告訴記者,過去,地方豬品種保種均採用保種場活體保護方式,一旦保種場發生疫情,受影響的地方豬品種遺傳資源就會面臨徹底丟失的風險。因而,對地方豬品種遺傳資源保護必須引入新方式和新技術。
金華豬,又名金華兩頭烏,被譽為「中華熊貓豬」,是我國著名的優良豬種之一。具有成熟早,肉質好,繁殖率高等優良性能,醃製成的「金華火腿」質佳味香,外形美觀,蜚聲中外。
浙江省農科院畜牧所副研究員徐如海是此次保種團隊的克隆技術負責人。據他介紹,豬耳組織上分離出的每一個細胞都包含了豬的整套遺傳信息,因此都能克隆成一個新個體。去年,其團隊和金華市農業農村局合作,從純種金華豬公豬耳朵採集組織樣品,分離出成纖維細胞。
今年六月,這些細胞解凍培養後,科研人員再將其細胞核移植到已抽取掉細胞核的供體卵母細胞中,培養成克隆胚胎後植入代孕母豬體內著床發育。「隆個體的生物遺傳特徵只與細胞核關聯,因為我們所採用的是金華公豬的耳組織,所以這次所分娩誕生的均為金華公豬。」徐如海說。
「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後,我們對地方豬的保護更加重視了。」浙江省畜牧農機發展中心副主任黃立誠表示,從去年開始,針對地方豬品種保護,浙江除了採集精液和體細胞等遺傳物質之外,還積極籌建地方豬活體保種備份場和地方豬活體基因庫。這意味著,一旦動物活體消亡,可以通過體細胞克隆等方式恢復活體。
黃立誠同時告訴記者,從長遠來看,遺傳物質凍存結合現代生物技術手段可以改變現有活體保種單一技術模式,實現大量保存群體遺傳資源,對家畜遺傳資源保護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此外,這次體細胞克隆成功後,未來或將應用於浙江畜禽育種工作中,並根據市場需要培育新品種,提高品種性能。
(來源:農民日報 記者 朱海洋)
【來源:農民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