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誕生首批體細胞克隆豬

2020-12-04 瀟湘晨報

「兩頭烏」是浙江金華的地方特色豬種,最近,這個家族迎來了特殊的「新成員」。11月19日,在金華市東陽良種場的試驗基地裡,1頭代孕大長母豬順利產下7頭冷凍體細胞克隆純種金華豬,7頭小公豬平均體重1.12kg。三天後,另一頭懷孕母豬成功誕下4頭小豬。

據悉,這是我國首批利用液氮冷凍保存的體細胞克隆的金華豬,系在浙江出生的首批克隆豬,也是該省首次將體細胞冷凍保存技術體細胞克隆技術,結合運用於地方豬資源保護。

為防範非洲豬瘟疫情對地方豬資源的威脅,更加安全地保存地方豬遺傳資源,從2018年開始,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浙江大學和省農科院組建了保種技術團隊,先後組織採集原產浙江的9個地方豬品種耳組織,分離製作了1200份體細胞,並凍存於-196℃液氮保存,採集實現了品種、家系全覆蓋。

浙江省畜牧技術推廣與種畜禽監測總站站長陸建定告訴記者,過去,地方豬品種保種均採用保種場活體保護方式,一旦保種場發生疫情,受影響的地方豬品種遺傳資源就會面臨徹底丟失的風險。因而,對地方豬品種遺傳資源保護必須引入新方式和新技術。

金華豬,又名金華兩頭烏,被譽為「中華熊貓豬」,是我國著名的優良豬種之一。具有成熟早,肉質好,繁殖率高等優良性能,醃製成的「金華火腿」質佳味香,外形美觀,蜚聲中外。

浙江省農科院畜牧所副研究員徐如海是此次保種團隊的克隆技術負責人。據他介紹,豬耳組織上分離出的每一個細胞都包含了豬的整套遺傳信息,因此都能克隆成一個新個體。去年,其團隊和金華市農業農村局合作,從純種金華豬公豬耳朵採集組織樣品,分離出成纖維細胞。

今年六月,這些細胞解凍培養後,科研人員再將其細胞核移植到已抽取掉細胞核的供體卵母細胞中,培養成克隆胚胎後植入代孕母豬體內著床發育。「隆個體的生物遺傳特徵只與細胞核關聯,因為我們所採用的是金華公豬的耳組織,所以這次所分娩誕生的均為金華公豬。」徐如海說。

「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後,我們對地方豬的保護更加重視了。」浙江省畜牧農機發展中心副主任黃立誠表示,從去年開始,針對地方豬品種保護,浙江除了採集精液和體細胞等遺傳物質之外,還積極籌建地方豬活體保種備份場和地方豬活體基因庫。這意味著,一旦動物活體消亡,可以通過體細胞克隆等方式恢復活體。

黃立誠同時告訴記者,從長遠來看,遺傳物質凍存結合現代生物技術手段可以改變現有活體保種單一技術模式,實現大量保存群體遺傳資源,對家畜遺傳資源保護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此外,這次體細胞克隆成功後,未來或將應用於浙江畜禽育種工作中,並根據市場需要培育新品種,提高品種性能。

(來源:農民日報 記者 朱海洋)

【來源:農民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浙江首批克隆豬寶寶誕生_杭州網
    浙江日報訊 中間白、兩頭烏黑,11頭金華豬寶寶活潑好動。11月19日至22日,位於東陽的金華豬保種場內,2頭代孕母豬順利產下11頭冷凍體細胞克隆純種金華豬。11頭小公豬初生體重平均1.13公斤,健康狀況良好。經過10餘天的生長,這批小公豬平均體重已近2公斤。這是浙江出生的首批克隆豬,標誌著我省地方豬資源保護有了新技術。
  • 我省首批克隆豬寶寶誕生 地方豬資源保護有了新技術
    浙江在線12月2日訊 (記者 許雅文 傅穎傑 通訊員 劉莉君 馬敏彪) 中間白、兩頭烏黑,11頭金華豬寶寶活潑好動。11月19日至22日,位於東陽的金華豬保種場內,2頭代孕母豬順利產下11頭冷凍體細胞克隆純種金華豬。11頭小公豬初生體重平均1.13公斤,健康狀況良好。經過10餘天的生長,這批小公豬平均體重已近2公斤。
  • 「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在漯河誕生
    大河網訊(記者 田明傑)「我們培育的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德保矮馬,已經健康出生。目前已經滿月,並且健康狀態良好,後續的4匹克隆馬也將陸續出生。」9月14日,河南天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孟龍告訴記者,從目前的技術效率來看,我國已成為繼美國和阿根廷之後,第三個具備產業級體細胞克隆馬核心技術能力的國家。
  • 中國首批體細胞克隆牛首例自體繁育後代誕生(圖)
    「健健」的誕生,說明我國的體細胞克隆牛具有正常的妊娠產犢能力,繁育機能正常,並證明了我國的體細胞克隆技術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剛出生的「健健」體長72釐米,身高76釐米,體重38公斤,是個健康漂亮的小母牛犢。
  • 體細胞克隆醫用小豬誕生 器官移植有望突破(圖)
    我國首批體細胞克隆醫用小型豬5月24日在位於本市寶坻區的天津寶迪祖代種豬場出生,其中兩頭歐洲哥廷根小型豬健康存活。  一窩產下6頭仔豬  5月24日,我國首批體細胞克隆醫用小型豬在天津寶迪祖代種豬場降生。
  • 世界首批體細胞克隆疾病模型猴在中國誕生
    >>詳細 為什麼選擇克隆「節律紊亂猴」?    2017年,世界首批克隆猴「中中」「華華」在中國誕生,它們的健康存活向世人證明,除了羊、牛、鼠等動物,藉助體細胞克隆技術,與人類更為相似的實驗用非人靈長類獼猴也可以被克隆。
  • 東陽:首批11隻克隆金華「兩頭烏」誕生
    浙江在線-東陽新聞網12月2日(浙江在線記者 呂晶晶)「生了生了,第一隻小豬生出來了!」11月19日下午5點多,金華豬保種場內,一頭編號為908的大長母豬在工作人員的守候下,成功產下了第一隻克隆金華「兩頭烏」小公豬。隨後,一直持續到晚上12點多,這位「英雄媽媽」陸陸續續又產下了6隻一模一樣的小公豬。
  • 浙江首批克隆豬寶寶出生:中間白兩頭烏黑、活潑好動
    中間白、兩頭烏黑,眼前的七頭金華豬寶寶活潑好動。11月19日,在浙江東陽市金華豬保種場內,1頭代孕母豬順利產下7頭冷凍體細胞克隆純種金華豬。7頭小公豬體重平均1.12kg,健康況狀良好。這是浙江出生的首批克隆豬,意味著浙江省地方豬資源保護有了新技術。
  •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盤點那些克隆動物
    中國科學院公布,世界上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於2017年11月27日誕生,10天後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北京時間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線發布該成果。
  • 中國首隻克隆豬誕生 有助於人器官移植研究(圖)
    中國第一頭自主完成的克隆豬誕生了,而其中一名主要科研攻關人員潘登科博士還是蘭州人,8月8日晚本報記者對潘博士進行了獨家採訪。  從中學教師到科研精英  今年33歲的潘登科可謂是一個傳奇人物。  3次試驗終於獲得成功  體細胞克隆豬項目的課題組由李寧教授領導,而潘登科和李教授的另一位博士生是此項目的兩名主要科研攻關人員。潘博士告訴記者,由於豬的卵子細胞體外成熟時間比牛羊要長,對體外培養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因此保證豬卵子體外成熟的質量以及克隆胚胎的質量是最關鍵的。
  • 中國首例克隆小香豬誕生
    本報訊(記者丁肇文)經過中國農業大學李寧教授領導的課題組一年多的科技攻關,我國第一頭體細胞克隆豬日前在河北省三河市成功誕生。這是我國獨立自主完成的首例體細胞克隆豬,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此次克隆豬供體細胞來自於我國地方優良豬種———香豬的胎兒,受體卵母細胞來自屠宰母豬的卵巢。
  • 我國首批體細胞克隆牛喜當「奶奶」
    新華網濟南4月15日電(記者張曉晶)記者從山東萊陽農學院了解到,我國首批體細胞克隆牛「雙雙」的第三代日前降生,也就是說「雙雙」當上了「奶奶」。這兩頭剛剛降生的小牛犢是採用胚胎移植的手段成功繁殖的。  由萊陽農學院專家組成的項目組去年在高青縣完成了首批高檔優質肉牛純種胚胎的移植。此次共移植了50個胚胎,其中部分牛犢將在近期陸續降生。  山東萊陽農學院是我國較早開展克隆牛技術研究的院校之一,他們培養的第一代克隆牛「康康」和「雙雙」分別誕生於2001年11月3日和11月6日,是國內第一批健康存活的體細胞克隆牛。
  • 體細胞克隆猴,了不起
    靈長類動物(獼猴)的體細胞克隆,一直是世界難題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臺誕生;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兩隻克隆猴均為雌性。截至目前,兩隻小猴子的各項身體指標均很正常,發育狀態良好。
  • 114天守護換來11隻克隆豬寶寶
    11月22日,另一頭「代孕」母豬901也成功產下4隻克隆豬。11隻小豬體態正常,而且一胎數量最多達到了7隻,遠超世界範圍內克隆豬單胎平均4隻的生產數量。對徐海忠來說,這是一批不平凡的小豬。因為它們不是受精卵發育的生命體,而是利用冷凍體細胞克隆技術孕育的「克隆豬」,這也是浙江乃至國內首批利用液氮冷凍保存的體細胞克隆的金華「兩頭烏」。
  • 體細胞克隆猴: 開啟新藥研發「靈長類」時代
    中科院神經所研究員孫強從蒲慕明那接到體細胞克隆猴任務時,給自己和團隊的時間是十年。事實上,他們僅用了五年就做出讓學術界矚目的成果。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科院神經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研究平臺誕生;同年12月5日,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
  • 我國體細胞克隆牛首例自繁後代在萊陽農學院誕生
    我國體細胞克隆牛首例自繁後代在萊陽農學院誕生 繼世界首例玻璃化超快速冷凍體細胞克隆牛胚胎移植犢牛於10月8日在萊陽農學院誕生之後,我國體細胞克隆牛「雙雙」的自繁後代「健健」於10月29日20點26 分在萊陽農學院誕生。
  • 中外合作育出首批無「毒」活豬,3年內實現豬到人的器官移植
    哈佛大學教授、基因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喬治·丘奇認為,這批克隆豬的誕生和存活具有奠基性,異種器官移植有望兩年內被安全應用到臨床上。豬是解決人類器官短缺理想供體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每年超200萬人需器官移植,但器官捐獻數遠低需求數。移植器官供體不足隨著老齡化和慢性疾病的多發愈加嚴重,供需矛盾突出。
  •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成功誕生背後的艱辛歷程
    , 1997年 「多莉羊」的誕生,讓克隆這個詞一下子家喻戶曉。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誕生; 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孫悟空一把毫毛變出一群猴子的神話成真!談到體細胞克隆猴背後的艱辛歷程,讓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研究平臺主任--孫強在匯報中一度哽咽落淚。
  • 世界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上海誕生,《細胞》發表成果
    世界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上海誕生,《細胞》發表成果 微信公眾號「上海發布」 2018-01-25 06:12
  • 我國首頭以冷凍技術培育出的體細胞克隆牛誕生
    我國首頭以冷凍技術培育出的體細胞克隆牛誕生,昨天中午在山東省梁山縣誕生。  這頭克隆牛的核供體來自於一頭年產鮮奶10噸以上的優質黑白花奶牛的耳皮膚成纖維細胞,這頭奶牛來自於北京奶牛中心。克隆胚胎經過玻璃化冷凍後移植到一頭魯西黃牛體內,經過281天后,於昨天上午11點52分產出一頭健康的黑白花奶牛。  這頭克隆牛誕生時體重40公斤,身高80釐米,體長72釐米,胸圍80釐米,管圍11.5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