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頭自主完成的克隆豬誕生了,而其中一名主要科研攻關人員潘登科博士還是蘭州人,8月8日晚本報記者對潘博士進行了獨家採訪。
從中學教師到科研精英
今年33歲的潘登科可謂是一個傳奇人物。1990年潘登科從蘭鐵一中畢業後考上了西北民族學院畜牧獸醫系,1995年大學畢業後分配到蘭鐵三中當了一名生物老師。但潘登科一直想在自己的專業上有所發展,1999年潘登科考入甘肅農業大學,在門正明教授門下攻讀碩士研究生,主攻動物遺傳育種繁殖專業,2002年研究生畢業後又考入中國農業大學,在中科院院士吳常信門下攻讀動物遺傳育種繁殖專業的博士,同時在中國著名克隆專家李寧教授門下進行胚胎工程的研究,今年6月潘登科博士畢業。
3次試驗終於獲得成功
體細胞克隆豬項目的課題組由李寧教授領導,而潘登科和李教授的另一位博士生是此項目的兩名主要科研攻關人員。潘博士告訴記者,由於豬的卵子細胞體外成熟時間比牛羊要長,對體外培養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因此保證豬卵子體外成熟的質量以及克隆胚胎的質量是最關鍵的。課題組總共進行了3次試驗,今年1月份課題組首先將實驗室構建的克隆胚胎植入了10頭白色母豬體內進行預試驗,結果試驗失敗,4月份又給3頭母豬植入克隆胚胎,其中一頭懷孕,5月份又對2頭母豬植入克隆胚胎,其中一頭懷孕21天後流產了。8月5日上午10時50分,4月份懷孕的那頭母豬終於在116天後足月產下了3頭黑色小豬,其中一頭存活,至今健康狀況良好。對存活小豬進行了為期3天的觀察後,在8月8日才對外界公布了這一消息。 本報記者 邢劍揚 張鵬翔
我國第一頭
克隆豬誕生
此舉對醫學研究及豬品種改良具有重要意義
據新華社北京8月8日電 中國農業大學成功地獲得我國第一頭體細胞克隆豬,這是我國獨立自主完成的首例體細胞克隆豬,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中國農業大學8日對外宣布,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以及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下,李寧教授領導的課題組經過一年多的科技攻關,終於在8月5日這一天獲得回報。5日10時50分,在河北省三河市明慧養豬公司,一頭健康活潑、體重1130克的克隆小香豬順利誕生。
這頭克隆小香豬的誕生表明我國在此項研究上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豬的體細胞克隆難度比牛、羊大得多,此前僅有英國、日本、美國、澳大利亞、韓國及德國獲得過豬的體細胞克隆後代,我國因此成為第七個擁有自主克隆豬能力的國家。
據介紹,此次克隆豬供體細胞來自於我國地方優良豬種——香豬的胎兒,受體卵母細胞來自屠宰母豬的卵巢。我國科學工作者將實驗室構建的克隆胚胎植入15頭白色母豬體內,其中一頭母豬妊娠,克隆胎胚經116天發育,共產下3頭黑色小香豬,僅存活一頭,截至目前這頭克隆小香豬健康狀況良好。
香豬原產于于我國廣西、貴州省山區,屬於小型豬種。其肉嫩味香,無羶無腥,是生產優質豬肉的良種。
李寧教授指出,開展豬的體細胞克隆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醫學上可以為人類異種器官移植研究以及疾病模型研製提供理想的材料,在農業上可以豐富地方豬品種改良以及地方優良豬種保種的手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中國」,共找到362,602,934個相關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