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科學家培育出「豬3.0」,將來可用於異種器官移植
近日,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成功培育出「豬3.0」,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為無數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帶來了希望。「修不好就換掉」,從某種意義上說,移植是一些終末期疾病的終極治療方案,中國乃至全球對器官移植的需求越來越多。
-
基因編輯培育出「豬3.0」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
資料圖 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研究者修改了豬與人之間免疫和凝血方面的不兼容性,並徹底根除了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內源性逆轉錄病毒是嵌在細胞內基因組的病毒,在豬身體裡不會有毒性,但對於將豬器官移植到人體是一個重大醫療風險問題。 參與研究的還有雲南農業大學、美國哈佛大學、eGenesis公司等。相關成果已於21日發表在英國《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
-
基因編輯培育出「豬3.0」,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
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資料圖 新華社領銜該研究的杭州啟函生物公司團隊說,科研人員把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術和轉座子基因插入技術結合,修改了一批基因位點,培育出一種特別的豬
-
培育出一種特別的豬 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
本報訊(記者 陳怡希) 9月21日,雲南農業大學魏紅江教授團隊與啟函生物楊璐菡博士合作的「豬3.0」科研成果,在《自然》子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發表,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的「豬3.0」誕生。
-
一隻豬對器官移植的貢獻,人類最早將在2021年底接受豬心移植
研究員之一皮爾森說:「在過去的35年中,我們小組和其他人進行了大量研究和努力的結果表明:豬-人的心臟移植是可行的!」 他預測,人類最早將在2021年底接受豬心臟的移植。萬能豬的有趣事器官移植是治療器官功能終末期衰竭的主要手段,但供體短缺嚴重製約了器官移植技術的開展。
-
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的「豬3.0」誕生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記者彭茜)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領銜該研究的杭州啟函生物公司團隊說,科研人員把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術和轉座子基因插入技術結合,修改了一批基因位點,培育出一種特別的豬,具有13個獨立的基因修飾。研究者修改了豬與人之間免疫和凝血方面的不兼容性,並徹底根除了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
-
基因編輯「豬3.0」,有望用於異種器官移植
獲取最有價值行業趨勢信息日前,在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團隊研究下,十幾隻經過CRISPR基因編輯的「豬3.0」成功問世,這些小豬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不僅安全且和人有更好的免疫兼容性,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該研究於9月21日發表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
-
把豬的器官移植給人類是否能成為未來
異種器官移植,是要把豬的器官移植給人嗎?這能行嗎?為什麼要這麼做?一、把動物的器官移植給人用?為什麼研究這個?科學家們又為什麼選擇了豬?我國每年有數十萬患者在苦等器官移植,甚至在等待的過程中迎來死亡。如果強行給人移植動物的器官,不但人體免疫系統會對異體器官進行攻擊,導致器官壞死,接受移植者體內免疫系統產生的排斥反應,如果沒有及時治療,還會引發嚴重的臨床症狀。即便是使用跟人類相對來說比較接近的猴子,異種器官移植也無法獲得成功,只有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對物種進行改造後才可能行得通。
-
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的「豬3.0」誕生
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
-
中國首次克隆出「哥廷根小型豬」 用於器官移植
這是我國科學家首次成功克隆出「哥廷根小型豬」。 「克隆」的概念我們並不陌生。動物克隆,是指通過無性繁殖由一個細胞產生一個和親代遺傳性狀一致,形態非常相像的動物。如用未分化的胚胎細胞進行核移植稱為胚胎細胞克隆;用胎兒或出生以後動物的細胞進行核移植稱為體細胞克隆。 進行該項研究的中國農業大學李寧教授帶領的科研小組曾在2005年成功培育出我國第一頭克隆豬。
-
這豬笑得好燦爛!日本培育轉基因豬 可供器官移植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前,日本明治大學及京都府立大學研究員組成的研究團隊稱,他們培育出了可供人體器官移植用的豬是人類培育出的第一種可用於異種移植的動物,目前,其器官和組織都已在人體上進行了移植試驗,並且取得了成功。
-
渾身是寶的豬,器官很快就要移植給人?
2012年,戴一凡領銜的團隊在南京醫科大學建立了國內第一個以異種器官移植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省級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異種器官移植重點實驗室。同年8月,中南大學異種移植無指定病原體(DPF)超潔淨供體豬培育中心成立,並著手培養用於胰島移植的「供體豬」。這些豬生活在無菌且恆溫的空調房裡,享受著無公害的有機蔬菜做成的美食,喝的是純淨水,閒暇時有音樂聽,還有人帶著玩。
-
異種移植:豬的器官「得天獨厚」
牛則因具備人畜可共患的「狂牛症」風險而被排除。靈長類動物異種移植,還存在著倫理因素的限制。綜合考量下來,豬則顯得「得天獨厚」了。研究顯示,豬的心臟、肝臟、腎臟、胰島、神經細胞、角膜及軟骨細胞、骨組織、心瓣膜等,與人的相應器官、組織和細胞在結構和功能上幾乎完全一致,幾乎可實現完全互換。而且沒有倫理問題的「糾結」,也不存在嚴重及不可避免的「人畜共患疾病」。
-
一頭豬的傳奇:基因工程助力器官移植
多年來,器官移植受困於可用於移植的器官源(供體)不足,這早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眾所周知,許多人因為乳糖不耐而不能喝牛奶;鮮有人知的是:另有一些人,他們因為對豬、牛、羊等紅肉中的一種糖類過敏,甚至一輩子不能吃紅肉。
-
中國女科學家研發豬3.0,有望解決異種移植器官難題
近日,科學界普遍關注的、國際性、跨學科的周刊類科學雜誌《自然》旗下的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發表了一項來自杭州啟函生物的研究成果:科學家們成功地做出了第一代可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
-
在豬體內培育人類器官?人類幹細胞與豬DNA已成功相結合
科學家們在利用豬的身體來幫助培育人類器官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地將人類幹細胞與豬的DNA相結合,其最終目標正是在豬的體內培育人類身體器官 支持者認為,這一進展將終結人類移植器官短缺的局面,但批評者則指責這是「弗蘭肯斯坦式的科學」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7日消息,人類器官的短缺問題一直困擾著醫學界,而近日,科學家們在利用豬的身體來幫助培育人類器官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豬3.0有望解決異種器官移植難題?或成為臨床異種器官移植雛形
啟函生物的科學家將 CRISPR-Cas9 和轉座子技術結合在一起,培育出了「豬 3.0」。豬 3.0 具有 13 個獨立的基因修飾,用以修改豬與人之間免疫和凝血方面的不兼容,並根除了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這項研究早先在 2019 年 11 月發表在 bioRxiv 預印本上。
-
走近異種器官移植 探訪神秘的「克隆豬實驗室」
經過5天左右培養,這些經過改造的卵母細胞胚胎會被運送到句容的克隆豬基地,放移植入到代孕母豬的子宮。四個月左右之後,克隆豬就會出生。加上前面基因修飾大概需要1—2個月,所以整個克隆豬的生產過程最多也就半年左右。據介紹,克隆豬胚胎的存活率效率非常低,大約1%—3%。一般專家會把300枚左右的克隆胚胎放入移植到一頭母豬的子宮中,最後出生的克隆豬也就3—9隻。
-
基因編輯豬1.0升級為豬3.0,異種器官移植之路還有多遠
時隔三年,楊璐菡歸國後組建的杭州啟函生物公司領銜團隊在英國《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宣布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成功解決了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和增強異種器官免疫相容性兩大異種移植安全性難題,這讓她和團隊距離實現「人人用得上」的異種器官移植夢想更近一步。
-
基因編輯豬1.0升級為豬3.0,異種器官移植之路還有多遠
時隔三年,楊璐菡歸國後組建的杭州啟函生物公司領銜團隊在英國《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宣布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成功解決了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和增強異種器官免疫相容性兩大異種移植安全性難題,這讓她和團隊距離實現「人人用得上」的異種器官移植夢想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