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對中國來說是很重要的,但是她目前的狀態卻並不是很好,不僅水裡的泥沙很多,還出現了嚴重的斷流情況,讓許多人對此十分擔憂。上世紀九十年代,有水利專家對此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把長江的水流引到黃河來。因為的長江的水流格外的充沛,甚至偶爾會鬧洪災,而黃河卻恰好缺水,這樣做的話,一方面可以降低長江鬧水災的概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黃河乾涸對周圍居民的不利影響。
不過這個方案在當時有一個技術難點,那就是要貫通秦嶺隧洞。因為秦嶺隧洞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要把長江的水流引到黃河去的話,就繞不過去,必須經過它。而秦嶺隧洞長達98公裡,要挖穿它的工程量是很大的,再加上這個區域的地質也比較堅硬,也給施工增加了難度,因此當時的進度是很慢的,一個月下來只能挖掘170米,讓許多人很絕望。
好在中國人最不缺的就是毅力了,因此施工人員並沒有因為進度緩慢就喪失志氣,反倒是加倍努力,誓要攻克秦嶺隧洞這個難關。在他們的努力下,「硬巖隧洞掘進」等眾多世界性難題都被解決了,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僅僅用了四年時間,施工人員就基本實現隧洞的貫通。
這條隧洞的意義是很大的,有專家評估說,這條隧洞投入使用後,可以養活1400萬人,基本解決缺水的問題。不過一開始印度和西方國家對此並不看好,因為他們覺得中國的技術落後,無法獨立完成這項工程,純粹是浪費人力和物力而已。如今我們國家把這項工程給完成了,就打了這些看不起中國的國家的臉,十分解氣。
印度就是被打臉的國家之一,他們看到中國把秦嶺隧洞都給貫通了之後,就立馬改變了態度,開始討好中國,想讓我們幫他們修建類似的工程。不過中國並沒有答應,因為我們需要修建的地方也很多,肯定是要優先建設自己的國家,所以印度也只能羨慕嫉妒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