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出什麼大事?98公裡深洞養活1400萬人,外媒:中國太牛了

2021-01-09 魚餘看世界

我國有非常多的河流,而這其中最著名的其實還是要屬黃河和長江,這兩條河流可以說是見證了我國的發展和歷史,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存在。但是同時它們也都分別有問題存在,黃河泥沙淤積導致斷流出現。

長江流域則經常會發生水患,造成洪澇危機,而我國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中國又出什麼大事?98公裡深洞養活1400萬人,外媒:中國太牛了。這個其實就是我國的引漢濟渭工程,這個工程其實就是將長江的水引入到黃河當中。

當然是從支流進行,也就是將長江的支流漢江將水引到黃河的支流渭河,這樣既可以解決洪澇也可以解決斷流,但是做成這件事並不是容易,因為這兩條河流之間隔著秦嶺,所以這需要將中間的秦嶺打穿。

這個工程所需要挖掘的隧道長度達到了98.3公裡,投資達到了168億,所涉及的人群則是達到了1400萬人,對於他們來說,這個工程打通之後,就不再面臨用水難題,不再面臨洪澇問題,顯然這個其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但是這難度是非常高的,因為隧道是很深的,最深的地方達到了2000米,這就是長期的隧道施工了,也還好我國的盾構機已經能夠自己生產了,並且性能更加的好,如果是沒有盾構機,單純靠挖掘的話,那真的工程量太大了。

當然隧道其實已經全部挖通了,現在在建設隧道以外的部分,很顯然這其中難度最高的部分已經結束了,剩下的就是時間的問題了,所以這個工程基本上可以說是成功了,而對於我國來說,這是一個關係到眾多民生的工程,所以各方面都相當的仔細,如今結果也是好的,而對於外國人來說,這個工程更多的是充滿了不可思議。

相關焦點

  • 中國又出啥事了?98公裡深洞養活1400萬人,外媒驚呼:中國太牛了
    而其中在基礎工程的建設上,我們更是被外媒稱之為「基建狂魔」,不管是甘塔斯隧道的建成,還是麥洛維大壩的修建,亦或是三峽工程,都是證明我國基建最好的證明。而很顯然,中國基建一直在創造著奇蹟,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中國又出啥事了?98公裡深洞養活1400萬人,外媒驚呼:中國太牛了。
  • 中國又火了!98公裡深洞養活14000人,外媒直呼:中國太牛了
    近些年來,中國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名號——「基建狂魔」,一幢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一座座橋梁串聯兩地,一條條鐵路貫穿東西南北,中國的基礎設施在短短的十幾年裡從落後到領先,令外界感嘆不已。而且「基建狂魔」不僅限於建設國內,在海外同樣受到一眾好評,過硬的技術實力和負責認真的態度,也使得其他國家在建設難度大的項目時,第一時間總會想到尋求中國基建的幫助,每次我們都能很好地完成項目,一次次的令世界驚嘆中國技術。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中國又火了!98公裡深洞養活14000人,外媒直呼:中國太牛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一起看一下吧。
  • 中國又一次驚豔世界,挖深洞造福1400萬人,印度:我們也可以
    人類生活在地表,但是有時候也會產生疑問,就是關於地下究竟有什麼這樣的問題,不僅困擾著普通的大眾,這種科學專家們也曾致力於尋找,例如我國的科學家們就建造了一個大工程,這個工程裡誕生了中國史上最深的洞,似乎要挖到地心去一般,造福了1400萬人,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中國最深洞,全長98公裡,每月挖170米,養活眾多老百姓
    黃河對中國來說是很重要的,但是她目前的狀態卻並不是很好,不僅水裡的泥沙很多,還出現了嚴重的斷流情況,讓許多人對此十分擔憂。上世紀九十年代,有水利專家對此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把長江的水流引到黃河來。
  • 中國又出什麼大事?探明4183噸礦產資源,外媒:怎麼又是中國
    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貿易領域,以及勘探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在地大物博的中國發現許許多多稀缺的礦產資源。如今中國又出什麼大事?探明了4183噸的礦產資源,外媒更是驚訝道:怎麼又是中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又出什麼大事?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誕生!外媒直稱讚
    中國又出什麼大事?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誕生!外媒直稱讚。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期間我國各方面領域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基礎建設,裝備製造,科技領域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是能感觸的到的。最近,我國又傳出了一件消息,那就是經過我國研究人員的努力下,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與「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對接的基礎上,全球首個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絡誕生!
  • 斥資15億建造世界最大植物園,外媒:中國太牛了
    短短幾十年時間裡,中國已然成為了超一線國家,著實令許多外國友人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說到陝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陝西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省份,當地擁有著許多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如今陝西西安又火了!斥資15億建造世界最大植物園,外媒直言說:中國太牛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外媒: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99億 中國或減少3400萬人
    參考消息網8月31日報導 外媒稱,美國人口資料社的最新預測顯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99億,與現在74億的人口數量相比增加33%。據拉美社8月29日報導,人口資料社負責人傑弗裡·喬丹表示,儘管全球生育率下降,但預計人口增長還將持續,且程度足夠強勁,到2053年全球人口將增長至100億。
  • 養活幾億印度人的雪山水回流澆灌中國萬裡大荒漠?
    可是印度除恆河外,還有一條關鍵河流,這條河流水質遠遠勝過恆河水,甚至還養活了數億的印度民眾,而它就是來源於中國雅魯藏布江的雪山之水。印度水資源總量在全球排名第七,但是由於印度人口密度太大,所以人均水資源卻很低。而目前恆河水資源開發已近枯竭,再加上印巴邊界地區異常缺水,所以印度異常重視從中國雅魯藏布江流來的雪山水。
  • 1000萬人,5天測完:外媒驚嘆「中國速度與眾不同」
    原創 王潔珊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5天,1000萬人!14日,距離山東青島檢測出3名無症狀感染病例還不到5天,離青島市決定開展「全民核酸檢測」剛過去3天,全市近1000萬人口的檢測任務基本完成。
  • 挑戰世界最深輸水通道,中國西北傳奇工程,建成近1400萬人受益
    另外,洞的長度達到了98公裡,在山的最高處建造的隧道從地面上達到了2012米,這個項目貫穿秦嶺,不僅是地理地質,而且很難,這裡的巖石很硬,因此,工程進度非常慢,氣候也讓工人感到困難,工人在這裡每天都要做30度以上的高溫工作,為了改變這種情況,他們還在大山上設置了很多大風扇。
  • 夜空出現巨大光束,華北冒出「流星」,外媒:中國在試射什麼武器
    這懸掛的巨大光源,將華北照的「夜如白晝」,它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國內外網友對此都議論紛紛,外媒也在猜測中國又在試射什麼新武器。官方並未對此給出答案,但有些媒體和網絡論壇卻信誓旦旦地宣稱,這是太原基地發射的北鬥衛星。但通過資料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這並不是發射衛星。第一點,太原發射基地主要用於發射低軌道衛星,而北鬥衛星一向是由西昌的高軌道發射基地進行發射任務。
  • 剛剛:中國探險家溫旭「獨步南極」1400公裡58天抵達南極點
    北京時間2020年1月10日凌晨1:50,中國探險協會會員、青年科學探險家溫旭成功抵達南極點,歷經58天,行程1400多公裡,成為首位從南極海岸出發、單人無助力無補給抵達南極點的中國探險者。、勇往直前的信念力量,更體現了中國科考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的責任、擔當和使命。
  • 太原深處一聲巨響,中國再傳捷報,外媒:中國太不可思議了
    ,中國的航天發展更是令許多國家震撼不已。隨著太原深處一聲巨響,中國再次傳來捷報,外媒更是評價中國說:中國太不可思議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發射的全程非常順利,完美展現了中國航天領域的強悍與穩定,讓許多國家驚嘆不已。
  • 中國又一新研究傳出,全球目光都聚集於此,外媒:太感謝中國
    ,外媒:太感謝中國!所以外媒也表示太感謝中國了,中國在應對全球危機是比較積極的,總是在第一時間動用各方的力量進行有效的防控。,就像是中國也會對其他的一些國家進行口罩援助以及一些醫療物資的援助,許多國家也是比較認可中國的大國風範以及擔當的。
  • 中國最深的洞,長98千米養活上千萬人,老外直呼佩服
    >大家好歡迎收看科技獸,黃河是我們中華兒女的母親河,千百年來無私的養育了兩岸的人民,但是在上世紀的1991年本應該是汛期的8月,泱泱大河竟然在山東斷流而此後黃河連年出現斷流情況作為黃河最大支流的渭河也面臨著同樣的命運,陝西本來業用水資源就匱,斷流的渭河更是加重了這種情況,嚴重製約著關中經濟發展,作為長江最大支流的漢江卻有著豐富的水資源,於是中國決定建設小型南水北調工程
  • 中國雷達有多牛?數公裡外測出昆蟲體重,美軍的天才計劃又泡湯了
    在國外封鎖的情況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落後到先進,我國雷達已經發展出了多款先進雷達,造就了「中國之盾」。很多人都知道我國雷達很牛,但是牛到什麼程度呢?據介紹,這款雷達能夠在數公裡外測出單只昆蟲的體重、體長、振翅幅度和飛行角度。該學校雷達技術研究所所長龍騰自豪表示,「全世界的雷達都做不了這個。」
  • 中國又有大動作,法國衛星在中國拍到「奇觀」,外媒:太厲害
    我國的基建在世界上也是非常有名的,外國媒體還稱我們為「基建狂魔」,這個稱號可以說是非常貼切的了,因為我國確實在這些年裡建造了很多基建,這些基建的建設不僅讓中國人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方便了,同時也彰顯了中國強盛的國力,雖然我國在基建方面的建設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們依舊停滯不前,法國衛星拍攝到了我國的這一奇觀,引發了熱議,讓我國又成為了話題的中心,那麼法國到底拍攝到了什麼呢?
  • 新研究通過用中國民間科學家20多年來的觀察記錄繪製出近1400種鳥類分布範圍
    新研究通過用中國民間科學家20多年來的觀察記錄繪製出近1400種鳥類分布範圍(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報導,一項新研究通過用中國民間科學家在過去20多年來獲取的鳥類觀察記錄繪製出了近
  • 袁隆平雜交水稻咋養活一個中國的?
    袁隆平雜交水稻咋養活一個中國的?那~什麼是雜交水稻呢?於是科學界開始探索~要麼把配種水稻的雄蕊廢了~~要麼找到合適的野生的雄性不育株稻花閹割的路不大行得通~~那麼小小小小一朵兒、開花時間還短技術、成本、風險都太大了還是專注悶頭找天生不育的水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