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之一,生活中到處可見水的身影,水資源滋潤著各種各樣的生命,但是,水資源沒有均勻分布,水資源豐富,也有太多的地方,水資源也有不能滿足人們生活的地方,並且,也有乾燥的狀況,例如,我國西北地區面積很大,但缺水,風沙多的生態很弱,人們在改變不均勻的生態分布上做了很多努力,例如,今天我們想說的是引漢濟渭工程,緩解了西北大省陝西省的缺水問題。
這個項目被稱為陝西省的「南水北調」,這個項目是把漢江的水流入渭河,可以補充西安、鹹陽等城市的水量,陝西省整體水資源不足,但由於地形複雜,水資源主要分布在漢江上遊,中部關中平原的水量不足。
作為西北的一大項目,引入漢濟渭的實施過程也很難,必須跨越黃河和長江兩個巨大的「巨頭」,橫穿秦嶺的屏障,這些是這個項目最大的困難,大家都知道秦嶺把我國的氣候分為南北山嶺,迄今為止,我國首次建設僅在這裡運行的隧道和高鐵,並建設引水隧道。
另外,洞的長度達到了98公裡,在山的最高處建造的隧道從地面上達到了2012米,這個項目貫穿秦嶺,不僅是地理地質,而且很難,這裡的巖石很硬,因此,工程進度非常慢,氣候也讓工人感到困難,工人在這裡每天都要做30度以上的高溫工作,為了改變這種情況,他們還在大山上設置了很多大風扇。
如果這個項目完全完成,總水量將達到15億立方米,近1400萬人將受益,關中和陝北長期缺水問題得到了很大改善,這個項目徹底改變了受水地區的缺水狀態,可以促進工業和農業的多樣化。
陝北地區的發展很快,如果完全依賴地表和地下水的話,幾年內這些水資源就會被消耗掉,那時,很多工業項目的江湖因缺水而無法發展,這個項目完成後,我們將滿足供水地區的工業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