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漢濟渭工程「大動脈」秦嶺輸水隧洞貫通在即

2020-12-05 群眾新聞

11月18日,陝西日報「全媒體行動」調研採訪團一行來到安康市寧陝縣引漢濟渭工程秦嶺輸水隧洞。作為引漢濟渭工程「大動脈」,秦嶺輸水隧洞是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橫穿世界十大山脈之一的秦嶺。秦嶺是華北和華南兩個地塊拼到一起的地帶,秦嶺隧洞穿越這個地帶,隧洞周圍的地應力超過山體初始地應力的三到四倍,巖爆破壞能力極強。

據陝西省引漢濟渭公司副總經理徐國鑫介紹,秦嶺輸水隧洞自開工以來,各類工程難題頻繁出現。近一年巖爆災害發生700餘次,嶺南TBM平均每掘進2米就遭遇1次巖爆。截至目前,秦嶺輸水隧洞施工未發生過一般及以上等級安全質量事故,TBM設備利用率長期穩定維持在40%以上,超過世界35%的平均水平。

目前,秦嶺輸水隧洞已掘進至埋深1800米處,累計完成掘進94.99公裡,完成總任務的96.63%。剩餘洞段打通後,98.3公裡秦嶺引水隧洞將全線貫通。引漢濟渭水利工程建成後,年均調水規模可達15億立方米。漢江水將通過秦嶺輸水隧洞,調引關中。極大緩解關中沿線、渭河流域,城鎮、鄉村和工業缺水的問題。(記者 王軒宇)

相關焦點

  • 引漢濟渭秦嶺隧洞最難施工段貫通
    李明 攝  中國水利網站12月4日訊(記者 劉豔芹)12月3日,歷時三年的引漢濟渭秦嶺隧洞TBM施工段嶺南工程第一掘進段實現3號洞與4號洞精準貫通,標誌著引漢濟渭工程建設取得關鍵性突破。陝西省水利廳副廳長管黎宏參加貫通儀式。  此次貫通的引漢濟渭秦嶺隧洞TBM施工段嶺南工程第一掘進段位於安康市境內,採用世界先進的敞開式TBM硬巖掘進機施工,開挖直徑8.02米。該段主洞長10公裡,具有「三高兩強一長」的特點,即高圍巖強度、高石英含量、高溫溼、強巖爆、強湧水、長距離獨頭施工,是整個工程施工難度最大、巖爆最頻繁、圍巖強度最高的施工地段。
  • 引漢濟渭秦嶺隧洞出口段貫通 2020年底全線貫通 將緩解西安用水...
    由中鐵十七局集團二公司施工的引漢濟渭秦嶺隧洞出口段實現貫通 本報記者巨躍先通訊員冉江軍攝本報訊(李鑫陳昌林記者張維)被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的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再傳喜訊,11月25日,隨著一聲炮響,引漢濟渭工程秦嶺隧洞出口延伸段順利貫通,標誌著引漢濟渭秦嶺輸水隧洞施工進入新階段,為引漢濟渭工程早日通水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堅實基礎。
  • 引漢濟渭秦嶺隧洞嶺北段全面貫通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 齊中熙)記者從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獲悉,26日上午,由中鐵十八局集團隧道公司承建的引漢濟渭秦嶺隧洞嶺北段工程提前610天貫通,至此,秦嶺隧洞嶺北段全面貫通,標誌著引漢江水入渭河流域樞紐工程取得重大進展。引漢濟渭工程是我國「十三五」規劃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 埋深1800米 第一視角看「引漢濟渭」輸水隧洞穿越秦嶺主脊
    國家重點水利工程,將漢江水引入渭河的「引漢濟渭」水利工程最近取得關鍵進展。目前,秦嶺輸水隧洞已完成95公裡,已掘進至埋深1800米處,即將穿越秦嶺主脊。引漢濟渭水利工程跨越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橫穿秦嶺。分為調水和輸配水兩大部分。
  • 南水北調支段,引漢濟渭工程有多龐大?秦嶺山脈都被打穿了
    據悉,「引漢濟渭」實際上就是泛指將漢江的水源通過渠道引入渭河中,從而緩解陝西和陝北水資源不足的問題。但遺憾的就是,由於我國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秦嶺作為南北地區的分界線,像一堵巨牆強行將南北兩地給平分,因此引漢濟渭工程想要順利的實施,那麼勢必要通過鑿山這一方案打穿秦嶺,從而將南北兩地連在一起,屆時利用大型水利樞紐來梯次開發,才能將漢江的水資源轉到渭河中,如此一來,南水北調引漢濟渭工程段才能全面實施。
  • 測山川萬景 繪引水新篇——引漢濟渭三河口水利樞紐測量工作紀實
    到了現代的今天,有一項超級工程,把二者之間的空間距離拉得更近了,這便是「引漢濟渭」水利工程,「引漢濟渭」是國家「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項工程將緩解關中平原和陝北地區的吃水用水問題,是一項真正的惠民工程。這項超級工程的建設,也有我們地形一隊的職工在其中拼搏奮鬥,為工程的順利推進默默付出著。
  • 秦嶺正「洞穿」調水漢江將「握手」渭河
    這項被稱為「引漢濟渭」的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將從長江最大支流漢江調水到黃河最大支流渭河,每年可將15億立方米的漢江水調入關中,實現長江和黃河在秦嶺「握手」。  陝西省引漢濟渭公司總經理杜小洲說,「引漢濟渭」工程將盤活陝西全省的水資源,從水資源豐富的陝南調水,不僅能解決水資源嚴重不足的關中平原用水,還能增加7億立方米以上的渭河幹流水量,通過水權置換爭取更多的黃河用水指標,推動陝北黃河引水工程建設,為陝北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提供水資源保障。
  • 陝西「引紅濟石」隧洞貫通 明年實現漢江水入渭河
    近十年的工程啊,有多少人從青年熬到了中年,這項工程的貫通就是他們的『軍功章』!」4月27日上午11時,陝西引紅濟石調水工程隧洞全線貫通,面對近十年的工程迎來最關鍵節點,陝西省石頭河水庫灌溉管理局黨委書記程哲感受頗深。記者了解到,「引紅濟石」調水工程隧洞全線貫通,標誌著引紅濟石工程建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 ...揚起引漢濟渭「龍頭」 擁有亞洲最大泵站、最高標準魚類增殖站
    因其河谷窄深、灘險流急的優勢,成為引漢濟渭工程的龍頭主水源。黃金峽水利樞紐是引漢濟渭工程的兩個水源之一,也是漢江上遊梯級開發規劃的第一級。11月19日,陝西日報「全媒體行動」走進重大水利工程項目調研採訪團來到位於漢中市洋縣境內黃金峽水利樞紐工程施工現場採訪。
  •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祖煜入駐引漢濟渭院士工作站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祖煜入駐引漢濟渭院士工作站 時間: 2018-10-18 15:32:04 進入論壇 字體設置 大 中 小
  • 中國將鑿穿秦嶺等十大山脈,建全長98.3公裡隧洞,將水成功調取
    據悉,南水北調工程旨在解決我國建設的水資源分布不平衡問題,但這種人工創造的條件有限,難以完全解決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即使自然環境給的條件先天不足,我國也從未後退過,方法總是有的,一個是解決不了的,那麼將會建造另一個工程,所以又傳來了好消息。
  • 讓長江穿越秦嶺,讓漢江水滋潤陝北黃土高原
    但是正在建設的引漢濟渭工程的目的就是要優化配置關中與陝北的水資源,讓黃土高原得到長江水的滋潤。想必,秦嶺的巍峨是大家所熟悉的,她橫亙祖國南北兩岸,把中國分為南方和北方。引漢濟渭工程就是在秦嶺山開闢一條輸水隧道,全長98.3公裡。這樣重大的國家水利項目並不多見,但它的意圖相當明確,就是要融會貫通長江黃河兩大水系,它的戰略性站位在我看來絕不亞於三峽工程。
  • 挑戰世界最深輸水通道,中國西北傳奇工程,建成近1400萬人受益
    水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之一,生活中到處可見水的身影,水資源滋潤著各種各樣的生命,但是,水資源沒有均勻分布,水資源豐富,也有太多的地方,水資源也有不能滿足人們生活的地方,並且,也有乾燥的狀況,例如,我國西北地區面積很大,但缺水,風沙多的生態很弱,人們在改變不均勻的生態分布上做了很多努力,例如,今天我們想說的是引漢濟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