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是我國最知名的世界級工程,截止到今年6月,超6000萬人口受益於此,極大緩解了北方缺水的窘境。事實上,全球能夠完成這項工程的國家寥寥無幾,無論是龐大的資金還是工程的複雜程度,都足以勸退世人。
除此之外,我國另一個超級工程——藏水入疆,更可謂是震驚世界,那麼今天三弟就來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這個藏水入疆工程到底是什麼?
首先看看這幾張圖片
相信不少的觀眾已經發現,無論是城市化地區還是經濟發展更好的地區,大部分都集中在我國的東部。古今中外,生態環境和地理條件,始終是經濟社會發展和演化的基本制約因素,西北地區之所以難以得到較大的發展,主要限制性因素就是缺水,而新疆就是典型的地廣人稀,作為中國陸地面積第一大的省級行政區,其面積比江蘇省和浙江省,加一起總和的八倍還要多4萬平方公裡。
可是人口僅僅只有2523.22萬人,當地的經濟發展十分薄弱,其根本原因就是之前咱們提到過的水資源問題,而且非常尷尬的是,從整體上看,新疆又不是最缺水的地方,北有阿爾泰山脈,中間有天山,南邊有西藏高原,東部有青海高原,西邊更是雪山延綿不絕。
按常理來說水資源就算不富裕,但是至少也不會落得個缺水的境地,只可惜遠水解不了近渴,這些水源距離新疆最需要水的地方相隔甚遠,傳統引水模式都很難將水引到需要的地方。
第一,受地質地形限制,開挖明渠隧道工程量巨大,而且即使開挖了明渠,活躍的地質運動也會對溝渠造成致命的損害。
第二,溝渠不可避免的要經過滑坡碎石流沙地區,隨時都會將溝渠掩埋報廢。
第三,明渠的滲漏和蒸發量都是非常巨大的,特別是新疆的乾旱和大風,都是不能忽視的因素。
而藏水入疆工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新疆缺水這個難題,目前方案中的路線是,串雅魯藏布江 怒江 瀾滄江 雅礱江 金沙江等。將2000億方的水注入黃河,經青海湖 岱海調蓄,輸水至新疆 甘肅 寧夏 內蒙古及晉 陝 冀 京 津等地。
這條人工河流,除了有幾百公裡的一小部分藉助自然河流外,絕大部分是要通過人工水渠引流,整個河流全長達到6800多公裡,整體落差為1200米,總投資可能將超過1萬億人民幣,為三峽工程投資總額的五倍。
如果實施的話,就相當於人工再造一條長江,成為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一項工程,藏水入疆計劃假如能夠成功實施,乾旱了幾千年的中國西北地區,將一舉走出荒漠困境,大片可改造的沙漠或將變成綠洲,亙古的戈壁荒灘也將會成為中國最遼闊的糧倉,新疆也會迎來一次人口大爆發。根據預估,新疆因此最少可生活2億人以上。
當然,由於工程過於龐大,需要的資金數量和難度過高,這項計劃還停留在設想和提案階段,畢竟如果真的要實施,要考慮的困難除了在建設施工方面,還有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投入產出的經濟合理性。
不過我們這還沒開始動手呢,我們的老鄰居印度就坐不住了,之前說到過,我們的藏水入疆工程將會利用到雅魯藏布江,而雅魯藏布江是一條國際河流,印度和孟加拉國都受益於這條河流,更是印度東部幾個邦的主要水資源來源。
所以印度專家以及部分印度民眾,對於我們的這一偉大工程表示出了強烈擔憂,擔心中國對於雅魯藏布江水資源的利用,會影響到他們的供水問題。
這在三弟看來,簡直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首先既然雅魯藏布江是國際河流,那麼途徑的幾個國家都有使用的權利,更何況印度在恆河 布拉馬普特拉河等河流上遊,大量修建水壩,大量調水灌溉,導致牴觸恆河三角洲的孟加拉國,用水出現很大問題,這時候怎麼不見他們有誰站出來發聲呢?
不過也稍微能夠理解他們的心情,要是我們將雅魯藏布江中的河水大量引用,那麼位於下遊地區的印度,不僅將會工業用水匱乏,就連日常農業和生活用水都成了問題,但是我們中國是一個大國,有大國的擔當和責任,印度人所擔心的這些事情,肯定都在我們的考慮之內。
在實際建工的時候也會做相應的調整,而且我們還沒有確定一定會啟動藏水入疆計劃,他們也不必如此多慮。
在不少人眼中,我們一直都是基建狂魔的形象,在基建領域創造了無數世界紀錄,獲得過的成就和榮譽更是數不勝數,即使是在過去幾十年中最困難的時候,我們也依舊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在外國一片唱衰的論潮聲中,我們走出了自己的自信,也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
如今不管是哪個國家,都要承認我們已經成長為了世界強國,科技 軍事 經濟等各個方面都有突出表現。對於外國人而言,藏水入疆工程是個遙不可及的夢,可是對於我們而言,這只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又一個挑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