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水入疆到底是什麼工程?中國還未動工,印度就不答應了

2020-12-05 3D看個球

南水北調是我國最知名的世界級工程,截止到今年6月,超6000萬人口受益於此,極大緩解了北方缺水的窘境。事實上,全球能夠完成這項工程的國家寥寥無幾,無論是龐大的資金還是工程的複雜程度,都足以勸退世人。

除此之外,我國另一個超級工程——藏水入疆,更可謂是震驚世界,那麼今天三弟就來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這個藏水入疆工程到底是什麼?

首先看看這幾張圖片

相信不少的觀眾已經發現,無論是城市化地區還是經濟發展更好的地區,大部分都集中在我國的東部。古今中外,生態環境和地理條件,始終是經濟社會發展和演化的基本制約因素,西北地區之所以難以得到較大的發展,主要限制性因素就是缺水,而新疆就是典型的地廣人稀,作為中國陸地面積第一大的省級行政區,其面積比江蘇省和浙江省,加一起總和的八倍還要多4萬平方公裡。

可是人口僅僅只有2523.22萬人,當地的經濟發展十分薄弱,其根本原因就是之前咱們提到過的水資源問題,而且非常尷尬的是,從整體上看,新疆又不是最缺水的地方,北有阿爾泰山脈,中間有天山,南邊有西藏高原,東部有青海高原,西邊更是雪山延綿不絕。

按常理來說水資源就算不富裕,但是至少也不會落得個缺水的境地,只可惜遠水解不了近渴,這些水源距離新疆最需要水的地方相隔甚遠,傳統引水模式都很難將水引到需要的地方。

第一,受地質地形限制,開挖明渠隧道工程量巨大,而且即使開挖了明渠,活躍的地質運動也會對溝渠造成致命的損害。

第二,溝渠不可避免的要經過滑坡碎石流沙地區,隨時都會將溝渠掩埋報廢。

第三,明渠的滲漏和蒸發量都是非常巨大的,特別是新疆的乾旱和大風,都是不能忽視的因素。

而藏水入疆工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新疆缺水這個難題,目前方案中的路線是,串雅魯藏布江 怒江 瀾滄江 雅礱江 金沙江等。將2000億方的水注入黃河,經青海湖 岱海調蓄,輸水至新疆 甘肅 寧夏 內蒙古及晉 陝 冀 京 津等地。

這條人工河流,除了有幾百公裡的一小部分藉助自然河流外,絕大部分是要通過人工水渠引流,整個河流全長達到6800多公裡,整體落差為1200米,總投資可能將超過1萬億人民幣,為三峽工程投資總額的五倍。

如果實施的話,就相當於人工再造一條長江,成為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一項工程,藏水入疆計劃假如能夠成功實施,乾旱了幾千年的中國西北地區,將一舉走出荒漠困境,大片可改造的沙漠或將變成綠洲,亙古的戈壁荒灘也將會成為中國最遼闊的糧倉,新疆也會迎來一次人口大爆發。根據預估,新疆因此最少可生活2億人以上。

當然,由於工程過於龐大,需要的資金數量和難度過高,這項計劃還停留在設想和提案階段,畢竟如果真的要實施,要考慮的困難除了在建設施工方面,還有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投入產出的經濟合理性。

不過我們這還沒開始動手呢,我們的老鄰居印度就坐不住了,之前說到過,我們的藏水入疆工程將會利用到雅魯藏布江,而雅魯藏布江是一條國際河流,印度和孟加拉國都受益於這條河流,更是印度東部幾個邦的主要水資源來源。

所以印度專家以及部分印度民眾,對於我們的這一偉大工程表示出了強烈擔憂,擔心中國對於雅魯藏布江水資源的利用,會影響到他們的供水問題。

這在三弟看來,簡直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首先既然雅魯藏布江是國際河流,那麼途徑的幾個國家都有使用的權利,更何況印度在恆河 布拉馬普特拉河等河流上遊,大量修建水壩,大量調水灌溉,導致牴觸恆河三角洲的孟加拉國,用水出現很大問題,這時候怎麼不見他們有誰站出來發聲呢?

不過也稍微能夠理解他們的心情,要是我們將雅魯藏布江中的河水大量引用,那麼位於下遊地區的印度,不僅將會工業用水匱乏,就連日常農業和生活用水都成了問題,但是我們中國是一個大國,有大國的擔當和責任,印度人所擔心的這些事情,肯定都在我們的考慮之內。

在實際建工的時候也會做相應的調整,而且我們還沒有確定一定會啟動藏水入疆計劃,他們也不必如此多慮。

在不少人眼中,我們一直都是基建狂魔的形象,在基建領域創造了無數世界紀錄,獲得過的成就和榮譽更是數不勝數,即使是在過去幾十年中最困難的時候,我們也依舊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在外國一片唱衰的論潮聲中,我們走出了自己的自信,也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

如今不管是哪個國家,都要承認我們已經成長為了世界強國,科技 軍事 經濟等各個方面都有突出表現。對於外國人而言,藏水入疆工程是個遙不可及的夢,可是對於我們而言,這只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又一個挑戰罷了!

相關焦點

  • 十四五計劃再提及藏水入疆,印度媒體開始擔心了
    兩千多年以前,中國人就已經依靠自己的智慧挖出了一條超級大運河,也就是京杭大運河,這條運河改變了中國南北的歷史;而就是六十多年以前,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更是改變了北方缺水的困境。可以說,在這一方面,中國一直都在努力,也一直都在進步!
  • 中國欲花萬億建造1000公裡隧道,藏水入疆指日可待,卻遭該國反對
    藏水入疆雖然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但是由於青藏高原的海拔和地形都比較複雜,這一工程難度絲毫不亞於三峽水利工程施工難度。,而此次由於印度的恆河位於雅魯藏布江下遊,印度人民惶恐不已生怕恆河水因此而枯竭甚至有印媒出來發聲:「堅決反對中國藏水入疆工程」!
  • 藏水入疆!6180公裡的紅旗河工程,一旦建成將改變大西北生態格局
    南水北調工程自新世紀以來,西部調水工程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近幾年來映入我們眼帘的另一個中國超級工程,它就是紅旗河工程(藏水入疆)。簡單來說就是把西藏的水引入到新疆地區的供水系統工程。那為什麼要把西藏的水引入到新疆呢?
  • 雅魯藏布江可做「大文章」,超級大壩和藏水入疆有何戰略意義?
    文|鐵血君俄新網:世界最長藏水入疆隧道正在測試文中寫到,工程師正在測試或將用於修建1000公裡隧道的技術,以實現藏水引入新疆,使得沙漠適於耕種。專家兼記者米哈伊爾·科羅斯季科夫特意撰寫文章評述:藏水入疆隧道將把雅魯藏布江水引入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該隧道建成後,長度世界第一。建設者們面臨的主要難題是地質斷層。還有氣候條件惡劣,多山地形,海拔高度變化大,自然災害頻繁,導致項目成本非常高。當然好處是沙漠變綠洲,新疆的可持續開發。
  • 中國將在青藏高原建水電站,規模堪比3個三峽大壩,印度表示擔憂
    不過這種超級工程,鄰國印度卻對此莫名心急了,對中國在本國境內的水利建設,橫加指責和反對。印度認為,中國計劃在雅魯藏布江下遊建水電站,這個地方相對於印度來說處於上遊地區,這等於扼住了印度的咽喉。不過中國一直秉持著公平合理分配水資源的主張,印度這樣的想法無疑是空穴來風。
  • 「藏水入疆」偉大構想的前世今生,它將再造一個新中國!
    藏水入疆或可行  幾乎所有的大城市都依偎著一條主河流。  中國渴了,誰解中國之渴?  修一條人工運河,串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雅礱江、金沙江……2000億方立米之高水入黃河,經青海湖、岱海調蓄,輸水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及晉、陝、冀、京、津等地。
  • 紅旗河工程讓沙漠變綠洲?藏水入疆到底行不行?將改變新疆?
    紅旗河工程也是藏水入疆工程,一旦可行,那麼沙漠真的有可能變成綠洲。紅旗河工程全長6180公裡,大致與長江相當。起點在我國西藏雅魯藏布江的大拐彎處,終點位於我國的新疆喀什,一旦可行,那麼西北地區,尤其是新疆,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巨變。
  • 中國超級工程紅旗河,調藏水入疆,投資是三峽的10餘倍,靠譜嗎
    什麼是紅旗河工程呢?紅旗河工程就是把西藏雅魯藏布江的水,通過一條人工河調運到新疆這些乾旱的地區,將荒漠變成良田的計劃,很多人叫他藏水入江。除了紅旗河工程以外,還有大西線工程(計劃南水北調工程的西段)和引渤入疆工程等等,都是想把把水調到西北乾旱地區,這些大工程動輒就幾千億、上萬億,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提高,這些工程真真假假,在網上掀起了渲染大波,很多人都對這些超級工程投入了相當多的關注。
  • 海水西調,引渤入疆
    引渤入疆:是澤被蒼生還是忽悠治國    一個「南水北調使用如此龐大的資金,建設前景如此難以預料的工程,或許還不如直接向內蒙古和新疆運輸淡水更可行,至少能讓當地民眾立刻受益。     不是說沒有地表徑流,而是人為破壞了地表徑流,導致水資源未被科學利用。新疆不是洪水多發區,建壩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發電。現在水少了,又醞釀從東部調水,這種思維不是解決問題的思維。犯了一個錯誤,不從根子上找原因,而是要再犯一個錯誤去彌補前一個錯誤的窟窿,無異於拆東牆補西牆。
  • 印度霸佔中國領土,你還買印度虎,印度豹?戰狼都不答應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捷豹路虎是印度車,捷豹路虎是印度車,捷豹路虎是印度車,開掛的民族開掛的車。要說福特集團89年買下將要破產捷豹那是為了品牌多元化,2000年從寶馬手中買下年年虧損路虎撿了個便宜,那麼2008年印度TATA集團買下捷豹路虎就是中了大獎,2016年中國市場已經是捷豹陸虎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銷量高達11.9萬輛,中國路虎捷豹單車利潤之高地球人都知道,雖然只佔捷豹陸虎全球市場的20%,卻給TATA集團貢獻了大部分利潤,在印度無理霸佔中國領土的今天你還要支持它嗎?
  • 印度部長稱未發現中國分流雅魯藏布江
    環球網記者郭文靜報導,日前,有印度地方官員表示,發源於青藏高原的雅魯藏布江在印度境內的中下遊的流量驟減,立即引發印度輿論猜測造成這一變化與中國有關。但印度水資源部長帕萬·庫馬爾·班薩爾(Pawan Kumar Bansal)5月21日在印度聯邦上議院接受質詢時表示,未收到有關中國分流雅魯藏布江的正式報告,並稱印度一直對此保持著長期觀察和警惕。印度《每日新聞和分析》21日援引班薩爾的話說:「包括國家遙感中心等各個政府部門長期對中國方面的分流活動保持關注和警惕。
  • 中國現代最大人工運河今日動工 耗資60億元(圖)
    [提要] 3月26日,「引江濟漢」工程將動工,耗資達到60億元,這將是中國現代最大的一條人工運河,然而一些拆遷的村民稱拆遷後不可能按原來的標準建房,政府的補償標準太低了;武漢水利規劃專家認為「引江濟漢」工程的設計方案存在弊端,他呼籲決策者重視「跨流域調水」的經濟、社會、環境面衝擊…
  • 中國火箭逐漸被「拋棄」,還被印度搶走訂單,中國到底輸在哪了?
    雖然中國的航天技術起步較晚,但是近些年的成長速度仿佛真的是坐上了「火箭」一樣蹭蹭蹭的上升到一個又一個不同個高度,因此這些成就也不斷的拓寬了中國火箭在海外外銷市場上的認可度。按照這樣的發展前景,理應我國的火箭外銷之路應該一直走花路的,但是近幾年我國的火箭海外市場卻不斷在變小,甚至還一度被印度搶走了大部分的訂單。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中國的火箭逐漸被外國「拋棄」呢?而在被印度搶走訂單之後,我們又是輸在了哪裡?從一度備受關注轉變到如今的銷路慘澹,期間的落差感必然是難受的。
  • 印度艦隊東進出訪太平洋西岸六國,「繞中國而不入」
    印度艦隊東進出訪太平洋西岸六國,「繞中國而不入」 澎湃新聞記者 楊一帆 2016-05-25 13:03 來源:澎湃新聞
  • 《經濟日報》藝術與設計雜誌社一行赴疆開展「文化潤疆」學術交流
    11月28日至29日,《經濟日報》藝術與設計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中國服飾報社總經理錢竹一行赴疆,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科聯就「文化潤疆」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學術交流。自治區社科聯原副主席、新疆作協副主席葉爾克西·庫爾班拜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自治區文聯副主席、自治區文聯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馬雄福,新疆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新疆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敏,新疆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授李勇,自治區文聯理論研究室副主任賽娜·伊爾斯拜克,新疆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孫秀琴,烏魯木齊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馬李良,新疆雅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剛等與《經濟日報
  • 引水入疆工程改善西北地區生態環境的重要理論支撐
    塔克拉瑪幹沙漠在印度洋水汽通道的滋養下,從衛星上看黃色的沙漠已經變得棕紅了,顏色已經接近西藏,大家可以看看衛星雲圖左下方印度大沙漠和塔爾沙漠基本上是淺綠色,切斷了赤道乾燥熱風的路徑,塔克拉瑪幹沙漠溫度和氣壓降低後,
  • 老話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到底是什麼意思
    老話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到底是什麼意思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俗語,那就是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字面意思很好了解,就是男的不要去四川,女的不要去西藏,老人不要去廣州。四川景美人美,西藏是朝聖的地方,而廣州則很富裕,這些地方為什麼不能去呢?
  • 中國入群,印度自動「退群」?
    據印度媒體報導,莫迪在一次演講中稱,他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聽從民眾的心聲,並且稱這一協定「不符合印度的利益」。 但是事實似乎並不是這樣,據資料顯示,RCEP是東南亞國家在2011年的時候提出的,歷經9年才達成了這一協定。一開始的時候,邀請了包括韓國、日本,印度等16個國家參與。這一協定籤署的目的是形成貿易自由區,未來所有成員國在關稅方面也能實現零關稅。
  • 十問「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
    多年來,中國走出的保護生態與發展經濟並重、治沙與治窮協同推進的有中國特色的荒漠化防治道路告訴我們,沙漠可以治理,可以實現生態資源逐步增長,區域生態明顯改善,沙區經濟不斷發展。「紅旗河」工程實施後可為西北地區帶來大量水源,將與現有治沙手段相結合,產生更加偉大的轉變。
  • 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正式開工
    來源 甘肅交通廣播(記者 劉靜)9月9日,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破土動工,先期開展飛行區場道工程建設。項目建成後,將全面提升蘭州中川國際機場基礎設施保障能力、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對於甘肅省打造面向東協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和面向中西亞的「進疆入藏通道」兩個戰略發展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補齊甘肅省民航基礎設施短板、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