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艦隊東進出訪太平洋西岸六國,「繞中國而不入」

2021-01-14 澎湃新聞
印度艦隊東進出訪太平洋西岸六國,「繞中國而不入」

澎湃新聞記者 楊一帆

2016-05-25 13:03 來源:澎湃新聞

印度海軍東西部兩支艦隊派出兩支海軍編隊分別出訪,不僅展示了印度的大國雄心與作戰能力,也是印度外交戰略的集中展示。  視覺中國 資料圖

據俄羅斯衛星網23日報導,印度海軍已於近日從其東部艦隊與西部艦隊派出兩支海軍編隊,分別前往東南亞和東北亞、西亞等地進行訪問及開展聯合軍事演習。其中,東部編隊由2艘「什瓦裡克」級隱形護衛艦(滿載排水量6200噸)、1艘「迪帕克」級補給艦(滿載排水量27550噸)及1艘「科拉」級輕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1350噸)組成。

展現東進決心

在長達兩個半月的行動中,

東部編隊將先後訪問越南金蘭灣、菲律賓蘇比克灣、日本佐世保、韓國釜山、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馬來西亞巴生港,並在訪問結束後與美國海軍及日本海上自衛隊在衝繩附近海域聯合舉行2016年度的「馬拉巴爾」軍事演習。

「此行展示了印度海軍的作戰廣域以及踐行東進戰略的決心。」印度官方在新聞通稿中這樣寫道。

值得注意的是,印軍東部編隊此行從南至北綿延數千公裡,唯獨繞開中國。

「這是印度踐行東進政策的舉措之一,」遼寧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李家成在接受澎湃採訪時表示,「走進中國南海,表面上對華形成牽制,但也可視為印度反向牽制中國進入印度洋的一步棋。」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特約研究員馬堯也持同樣的看法:「冷戰後,印度海軍奉行東進政策,與中國存在海權上的矛盾。這次出訪避開中國,正是印度對中國的認知及海權矛盾綜合作用的一個結果。」

據印度國防部表示,除了出訪,印度海軍還將與到訪國家的海軍進行「通過演習」,以推動軍事合作,並「在對印度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地區展示軍事存在」。

近年來,印度以建設「兩洋強國」為目標,積極與東南亞國家,尤其是越南展開各方面的合作。除了今年初在越南建立衛星觀測站以外,印度還有意為越南海軍的「基洛」級潛艇加裝潛射「布拉莫斯」巡航飛彈,並為越南海軍潛艇水兵的培訓提供指導。

對此,李家成直言,印度希望「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軍事聯繫,發揮其在南海事務中的大國平衡作用」。

提升與美日的防務合作

本年度的「馬拉巴爾」軍事演習是印軍編隊此行的收官之作,也是重頭戲。

「馬拉巴爾」軍演始於1992年,最早僅由美印兩國參與,主要是為了提升兩國在印度洋上的軍事互信與相互協作。2002年後,日本、澳大利亞和新加坡都分別參與過數次演習,參與國家不斷擴大,演習科目也逐漸增多,演習地域也不再只局限於印度洋。

此次軍演之所以值得關注,是因為這是日本成為「馬拉巴爾」軍演的固定成員國後第一次參演,而且演習區域就在衝繩附近海域。由此可見,印度與美日兩國防務合作的提升卻是實實在在的。

雖然美日印三方的安全合作在不斷提升,但就此斷言三國安全合作的加強就是針對中國仍稍顯武斷。中國社科院南亞問題專家葉海林認為,各國間的海軍聯合演習是常見現象,不應不加質疑地與中國聯繫在一起。

從另一個角度看,美日印的安全合作並非鐵板一塊。「美國將印度視為可以利用的、遏制中國的棋子,但美印在印度洋的主導權問題上存在結構性矛盾,雙方的接近存在很多變數。」馬堯說。此外,就日印兩國軍事合作的水平而言,目前還處於較低水準,除了日本向印度出口水上飛機外,並無重大項目。

南京大學亞太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宋德星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印度主動塑造』大周邊』安全環境,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產生影響,但這並非完全針對中國的。這一系列外交行為是一個『以有影響力的區域大國自居』的印度的正常外交狀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印度艦隊,太平洋

相關推薦

評論(75)

相關焦點

  • 「雙艦隊遏制」中國:不能光靠第七艦隊,美欲在印太重建第一艦隊
    美國總統會變,有一樣不變,就是美國對中國越來越不加掩飾的幹涉與遏制。這不,在海上,美國人又開始動歪腦筋了。但這支艦隊的防區奇大無比,從夏威夷,一直到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邊境,包括36個國家,全球半數人都在第七艦隊防區。當然還靠第七艦隊來針對中國。
  • 中國的老朋友第七艦隊不夠用?美國打算恢復第1艦隊,常駐東南亞
    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斯·布雷思韋特表示,他正在向國會提議,恢復第一艦隊的編制,以增加其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力量。他對記者說,由於印度太平洋地區過於廣大,海軍認為光靠一支第七艦隊已經不足以覆蓋如此廣大的區域。
  • 從西伯利亞艦隊到太平洋艦隊,俄羅斯的遠東海洋夢
    當時沙俄在太平洋地區還是以探險為主,比如探險家白令奉沙皇之命,越過海峽到達北美洲的阿拉斯加進行殖民活動,這才有了白令海峽之名。沙俄以此為基礎,建立了一個類似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俄美公司,便於推進美洲地區的殖民事業。
  • 中國艦隊穿宗谷海峽 「第一島鏈」被撕得支離破碎
    朝鮮海峽位於朝鮮半島東南部與日本九州島北岸、本州島西岸之間。海峽北連日本海,西南與東海相通,經濟州海峽通黃海,東南方向可經瀨戶內海進入太平洋。海峽中間有對馬島,對馬島將朝鮮海峽分成西、東兩條水道,西北水道仍稱朝鮮海峽(狹義的朝鮮海峽),又稱釜山海峽,東南水道則被壹歧島分為對馬海峽和壹歧海峽。東出太平洋,我國主要依賴琉球群島諸水道。
  • 黑船來航:繞地球半圈殺入日本的佩裡,為何不直接橫渡太平洋?
    佩裡將軍於1852年11月24日從位於美國東海岸的諾福克海軍基地出發,一路向東,繞了大半個地球才到達了日本。雖然佩裡是叩關日本的提議者,但是在美墨戰爭中已經功成名就的佩裡,並不想接率領艦隊前往日本這樁「苦差事」。在幾經美國海軍首長格雷厄姆的勸說和許以其擴大艦隊規模和行事權力之後,佩裡才最終接受了率隊前往遠東日本的任務。
  • 為何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寧願繞北極一圈,也不橫穿太平洋?
    旅行,有一種蒼涼,「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孑然一身,隱入蒼茫自然,自有一種孤獨的意味;旅行,更有一種逍遙,渾然忘我,與大自然交融的境界令人心弛神往。為何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寧願繞北極一圈,也不橫穿太平洋?
  • 中國飛往美國的航行,為什麼不直接從太平洋飛過,反而要繞一圈
    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曾經的數學課上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是最短的,也正是因為這一個原因我們的生活中總是會有一些「走」出來的路,這是一種不太好的現象。,不直接從太平洋飛過,反而要繞一圈?但實際上,中國沒有航班可以直接飛過太平洋到達美國,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實際生活中從中國到美國的航班都要繞著太平洋飛行。這看起來明明很費時費力,其實,繞太平洋一圈是很安全也更快的。
  • 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為什麼寧可在北極繞一圈,也不穿越太平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中國飛往美國的最短的航線是橫穿太平洋,但是實際上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都是在北極上繞一圈,而不是直接從橫穿大西洋。這不禁讓人非常好奇,為什麼飛機在實際飛行的過程中,寧願選擇繞一大圈,也不願穿越太平洋呢?主要原因有幾點,隨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靖海略洋|美海軍擬組建第一艦隊對付中國,但受三大因素制約
    近日,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思韋特在參加研討會時聲稱,美國將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交界處重新建立第一艦隊。他指出,該艦隊的部署地擬定在新加坡。對於美海軍高官建立新艦隊的言論。第一艦隊劍指何方這位海軍部長所指的第一艦隊,確實存在於美國歷史上。它存在於上世紀四十到七十年代之間,專門負責西太平洋海域部分地區的戰爭行動。但在1973年後,就被美海軍第三艦隊取代。此次美國海軍成立第一艦隊是基於兩個大的背景。首先是大國關係。
  • 為啥飛機從中國到美國,寧可繞一圈,也不橫跨太平洋呢?
    相信坐飛機去美國的小夥伴們,就會發現這麼一個奇怪的現象,從中國飛往美國,飛機首先要在北極上繞一圈,最後才到達美國。如果看地圖,從中國到美國的話,橫穿太平洋才是最短的路線。那麼為什麼飛機不直接穿越太平洋呢,從北極繞一大圈不是更耗費油嗎?
  • (原創)太平洋西岸的溝、弧、盆邊緣與板塊運動無關!
    中國五大地質學派和張海亭隕落地質學與「板塊運動」無緣;地質學家從柏林先生更是直言太平洋西岸的溝、弧、盆邊緣與板塊運動無關!
  • 為什麼中國到美國的飛機,不直接從太平洋飛過,反而要繞一圈?
    去過美國的朋友肯定知道,從咱們中國到美國,快則要12個小時,慢一點則需要15個小時以上。看到這,很多人就說了,選擇「直飛」美國不就好了嗎?小編想說的是,所謂的「直飛」並不是按照直線距離進行飛行,而是中途不會換機。而且,從中國到美國的航線這麼多年來,從未出現過直接橫跨太平洋的時候。
  • 為何中國飛往美國的飛機,寧願在北極繞一圈也不橫穿太平洋?
    現在我們中國的科技越來越發達,中國的綜合實力也變得越來越強悍,也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在以前的時候,人們出行只能夠依靠馬車、自行車,然而這些只能在陸地上使用,飛機的發明讓人們在交通工具方面又跨了一大步。現在許多人在出國旅行的時候都會乘坐飛機,美國經濟高度發達,也是許多中國遊客所嚮往的地方。
  • 中國往美國的飛機,為何寧願繞地球一圈,也不願意橫跨太平洋呢?
    首先航線比較少,其次飛機都飛往比較遠的地方,那時候很多人都不需要出遠門。最後就是機票的價格很高,那時候很多人工作半年都買不起一張機票,因此坐飛機的人自然就比較少了。不過現在就不一樣了,很多城市都有一些特價機票,最低的可能就那麼幾百塊錢。所以坐飛機外出的人自然就越來越多了,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中國往美國的飛機,為何寧願繞地球一圈,也不願意橫跨太平洋呢?
  • 為何中國到美國的飛機,寧願花時間繞北極一圈,也不直穿太平洋?
    導語:為何中國到美國的飛機,寧願花時間繞北極一圈,也不直穿太平洋?如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於出國旅遊已經是十分普遍了,畢竟大家想要體驗一下國外的風土人情是怎樣的。然而經常去美國的人會有這樣的體會,那就是乘坐中國到美國的飛機時候,飛機寧願花時間繞北極一圈,也不願意直穿太平洋,這到底是為何呢?要知道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從太平洋穿到美國,是最短的距離,也可以省下很多的時間。
  • 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為何要在北極上繞一圈,而不直接穿越太平洋
    去過美國的朋友一定能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從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往往都會在北極之上繞一圈,然而再飛往美國。可是,看過地圖的都知道,從中國飛往美國,最近的距離應該是直接橫穿太平洋而過。說到這裡問題就出現了,為何我國飛往美國的航班,要放棄最短的飛行距離,非要在北極上繞一圈,而不直接穿越太平洋而過呢?想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航行在規劃的時候,都需要考慮哪些因素。第一,航線在制定的時候,首先要符合國際航空的管制,其次還要考慮經濟問題,為了減少飛行成本,一般的航空公司都會選擇最短的路線。
  • 為何中國到美國的飛機,大多不直接從太平洋飛過,反而要繞一圈?
    如今飛機這種出行工具,也已經方便人們很多年,不過很多人儘管對飛機不陌生,但在乘坐它的時候,依然會恐高,過對它的一些情況感到好奇。比如,為何從中國到美國的飛機途徑太平洋時不直接路過呢?還要繞一圈!難道背後有什麼玄機?寧可繞著飛行,也不願直線行走飛機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快的交通工具。
  • 中國飛美國的飛機,為何不橫穿太平洋直接抵達,而是繞北極一圈?
    中國飛美國的飛機,為何不橫穿太平洋直接抵達,而是繞北極一圈?相信不少朋友坐過飛機,不知你們有沒有坐過去美國的航班?如今飛機發明是人類交通工具的一大進步,國內每天都有各種航班從中國開往美國,但是令人有些疑惑的是,製造飛機不就是為了讓人們到達目的地更加快速嗎?
  • 為何從中國飛美國,寧願繞北極圈也不橫穿太平洋?主要有三個原因
    它不同於旅遊,那需要一個風景稍微漂亮的地方,可以一個人,可以幾個人,一起放鬆那勞累的心情或者勞累自己的身體,不給自己一點輕鬆的機會,好象世界的每個角落都需要自己的腳去留個痕跡,才叫人生。為何從中國飛美國,寧願繞北極圈也不橫穿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