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楊一帆
2016-05-25 13:03 來源:澎湃新聞
據俄羅斯衛星網23日報導,印度海軍已於近日從其東部艦隊與西部艦隊派出兩支海軍編隊,分別前往東南亞和東北亞、西亞等地進行訪問及開展聯合軍事演習。其中,東部編隊由2艘「什瓦裡克」級隱形護衛艦(滿載排水量6200噸)、1艘「迪帕克」級補給艦(滿載排水量27550噸)及1艘「科拉」級輕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1350噸)組成。
展現東進決心在長達兩個半月的行動中,
東部編隊將先後訪問越南金蘭灣、菲律賓蘇比克灣、日本佐世保、韓國釜山、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馬來西亞巴生港,並在訪問結束後與美國海軍及日本海上自衛隊在衝繩附近海域聯合舉行2016年度的「馬拉巴爾」軍事演習。「此行展示了印度海軍的作戰廣域以及踐行東進戰略的決心。」印度官方在新聞通稿中這樣寫道。
值得注意的是,印軍東部編隊此行從南至北綿延數千公裡,唯獨繞開中國。
「這是印度踐行東進政策的舉措之一,」遼寧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李家成在接受澎湃採訪時表示,「走進中國南海,表面上對華形成牽制,但也可視為印度反向牽制中國進入印度洋的一步棋。」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特約研究員馬堯也持同樣的看法:「冷戰後,印度海軍奉行東進政策,與中國存在海權上的矛盾。這次出訪避開中國,正是印度對中國的認知及海權矛盾綜合作用的一個結果。」
據印度國防部表示,除了出訪,印度海軍還將與到訪國家的海軍進行「通過演習」,以推動軍事合作,並「在對印度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地區展示軍事存在」。
近年來,印度以建設「兩洋強國」為目標,積極與東南亞國家,尤其是越南展開各方面的合作。除了今年初在越南建立衛星觀測站以外,印度還有意為越南海軍的「基洛」級潛艇加裝潛射「布拉莫斯」巡航飛彈,並為越南海軍潛艇水兵的培訓提供指導。
對此,李家成直言,印度希望「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軍事聯繫,發揮其在南海事務中的大國平衡作用」。
提升與美日的防務合作本年度的「馬拉巴爾」軍事演習是印軍編隊此行的收官之作,也是重頭戲。
「馬拉巴爾」軍演始於1992年,最早僅由美印兩國參與,主要是為了提升兩國在印度洋上的軍事互信與相互協作。2002年後,日本、澳大利亞和新加坡都分別參與過數次演習,參與國家不斷擴大,演習科目也逐漸增多,演習地域也不再只局限於印度洋。
此次軍演之所以值得關注,是因為這是日本成為「馬拉巴爾」軍演的固定成員國後第一次參演,而且演習區域就在衝繩附近海域。由此可見,印度與美日兩國防務合作的提升卻是實實在在的。
雖然美日印三方的安全合作在不斷提升,但就此斷言三國安全合作的加強就是針對中國仍稍顯武斷。中國社科院南亞問題專家葉海林認為,各國間的海軍聯合演習是常見現象,不應不加質疑地與中國聯繫在一起。
從另一個角度看,美日印的安全合作並非鐵板一塊。「美國將印度視為可以利用的、遏制中國的棋子,但美印在印度洋的主導權問題上存在結構性矛盾,雙方的接近存在很多變數。」馬堯說。此外,就日印兩國軍事合作的水平而言,目前還處於較低水準,除了日本向印度出口水上飛機外,並無重大項目。
南京大學亞太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宋德星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印度主動塑造』大周邊』安全環境,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產生影響,但這並非完全針對中國的。這一系列外交行為是一個『以有影響力的區域大國自居』的印度的正常外交狀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印度艦隊,太平洋
相關推薦
評論(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