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船來航:繞地球半圈殺入日本的佩裡,為何不直接橫渡太平洋?

2020-12-03 歷史研習社

文/極端熊

發生在1853年的「黑船來航」事件(美國海軍準將馬修·佩裡率領以四艘艦船所組成的艦隊,從美國駛向日本,並準備以武力強迫日本開埠通商),使偏居於東亞一隅的日本國之歷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

圖/著名的「黑船來航」事件畫作

01佩裡來日

可能是由於日美兩國隔太平洋相望的原因,很多人會以為,「佩裡來航」就是直接從美國西海岸的某個港口出發,一路向西到達的日本浦賀港。但是,歷史上的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的。佩裡將軍於1852年11月24日從位於美國東海岸的諾福克海軍基地出發,一路向東,繞了大半個地球才到達了日本。

雖然佩裡是叩關日本的提議者,但是在美墨戰爭中已經功成名就的佩裡,並不想接率領艦隊前往日本這樁「苦差事」。在幾經美國海軍首長格雷厄姆的勸說和許以其擴大艦隊規模和行事權力之後,佩裡才最終接受了率隊前往遠東日本的任務。

佩裡本想多帶幾隻鐵甲艦一起出發,但是無奈的是一時間美國海軍無法將艦船全部湊齊,因為這些艦船不是在維修,就是在執行其他任務。最終,佩裡只得獨立登上伴隨自己多年的「密西西比號」,獨自從諾福克海軍基地起航了。

圖/美國海軍準將馬修·佩裡

「密西西比號」一路向東南航行,穿越北大西洋達到加那利群島,再一路南下,於1853年1月10日到達聖赫倫那島,14天後的1月24日「密西西比號」駛入南非的開普敦港進行補給。之後佩裡的艦船繞過非洲的好望角,開始一路北上航行,並於1853年3月10日到達了亞洲的錫蘭(今斯裡蘭卡)。

之後,艦船一路向東穿過馬六甲海峽和新加坡進入南中國海,隨後繼續北上,於4月7日抵達香港,在香港休整後繼續沿著中國的海岸線一路北上到達上海。至此,佩裡離自己的目的地日本已經是「近在咫尺」了。

圖/佩裡首航日本的航行路線圖

在上海,佩裡的「密西西比」號與先期抵達的「薩斯奎哈納號」匯合。佩裡率領艦隊(這時才能稱其為艦隊)於1853年5月26日,來到了衝繩群島的那霸港。在那霸港,佩裡終於集齊了準備前往日本叩關的四隻艦船,它們分別是:蒸汽鐵甲艦艇「密西西比號」和「薩斯奎哈納號」、單桅帆船「普利茅斯號」和「薩拉託加號」。

在集結期間,佩裡還親自前往了日本南部的小笠原群島,並在島上購買了一些土地。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如果與日本交涉不成,也不至於沒有倉庫和碼頭。幹完了該幹的事情後,佩裡於6月23日返回了那霸,開始帶領四嫂船隻駛向其最終的目的地——江戶城(今東京都)。

就這樣,在1853年7月8日,佩裡艦隊終於抵達了江戶的浦賀港,完成了佩裡的第一次航行日本之旅。在等待幕府答覆期間,佩裡與其艦隊並沒有回到美國(時間不允許),而是經琉球去香港休整艦隊。

02第二次航行

佩裡第二次航行是在冬季。這倒不是因為佩裡「敬業」,實在是他有著不得已的苦衷——由於美國叩關日本的消息不脛而走,早就覬覦日本北方的沙俄,也派出了普提雅廷艦隊向日本幕府施壓。同時,與佩裡一同在澳門躲避暴風雨的法國艦隊也不辭而別,據推測也是駛向了日本。在此情況下,佩裡也急了,自己已經拿下一大半的「勝利果實」,不能就這樣白白讓俄法等國搶走呀!

這次赴日,佩裡集結了10艘艦船,規模大大超過了第一次。這使得佩裡更增加了談判底氣。檢查了琉球島上的煤炭儲備和補給物品的情況後,艦隊開始從琉球起錨奔赴日本江戶灣。1854年1月15日,佩裡艦隊第二次到達了目的地,至此,佩裡的「黑船」兩次赴日的路線和簡要的經過便敘述完畢了。

圖/夾在中日之間的琉球王國(今日本衝繩縣)

從上文不難看出,佩裡的航線十分弔詭——200多年前憑藉風帆的麥哲倫都可以橫跨太平洋,怎麼到了擁有先進的蒸汽動力船的美國這兒,怎麼就不能橫渡太平洋直接前往日本呢?

03美國無法橫渡太平洋的原因

從美國的發家史來看,存在著一個由東向西的過程,即東部的發達程度遠甚西部,西部國土併入美國的時間也較短,所以,西部地區的造船業和港口的建設遠不及東部。

圖/遼闊的太平洋

另外,在1914年巴拿馬運河開通之前,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通航需要繞過美洲最南端的德雷克海峽,這顯然也是很遙遠、很費力的。

圖/美國領土的擴張

從大洋情況來講,「O」型的太平洋,要遠遠寬於「S」型的大西洋,而且在經過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路線上會有眾多的沿岸國家和島嶼,為船隻提供補給。這樣船員的生命在航行中不會有危險,而且經過歐洲航海者的多次航行,人們對此條航線也是比較熟悉的,更加增強了該航線的安全係數。

而環視北太平洋,如果真的想從美國直接一路向西橫穿太平洋到日本的話,途中只有夏威夷一個有一定規模的「補給站」。如果一路向北沿著北太平洋的加拿大、阿拉斯加沿岸經過千島群島進入東亞海域,那連一個像樣的補給站都沒了……

圖/加拿大一望無垠的森林

最關鍵的一點是,佩裡的艦隊全部採取了蒸汽動力,而船身能夠裝載的煤炭根本不夠支持橫跨太平洋的。

到這裡,大家明白,佩裡將軍為什麼非得不遠萬裡從西向東殺向日本吧?

參考文獻

【1】(美)馬裡烏斯·B·詹森 《劍橋日本史(第五卷)19世紀》 王翔 譯 北京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4年

【2】(英)威廉·G·比斯利 《明治維新》 張光 湯金旭 譯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7年

【3】(日)三谷博 《黑船來航》 張憲生 謝躍 譯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7年

【4】陳勤《簡明美國史》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17年

【5】宋念申 《發現東亞》北京 新星出版社 2018年

【6】(日)小和田哲男 本鄉和人 《倒敘日本史 戰國·室町·鎌倉》 韋和平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8年

【7】楊槱 《輪船史》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5年

相關焦點

  • 佩裡的「黑船」繞大半個地球殺向日本?他為何不直接橫渡太平洋?
    說起「黑船事件」可能有些人鮮有耳聞,其實,所謂的黑船事件指的是1853年美國以炮艦威逼日本打開國門的事件,在日本嘉永六年,美國海軍準將馬休·佩裡和祖·阿博特等率四艘軍艦駛入日本江戶灣浦賀海面的事件,並準備以武力強迫日本開埠通商,使得偏居於東亞一隅的日本國的歷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
  • 支援船受損 男子橫渡太平洋挑戰告吹
    【新華社微特稿】長距離遊泳運動健將本·勒孔特26日宣布放棄橫渡太平洋的挑戰,緣由是風暴天氣造成支援船技術故障。勒孔特當天在美國技術網絡媒體《搜尋者》聲明,他已遊完2780公裡,放棄遊完全程9260公裡的計劃。
  • 為何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寧願繞北極一圈,也不橫穿太平洋?
    旅行,有一種蒼涼,「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孑然一身,隱入蒼茫自然,自有一種孤獨的意味;旅行,更有一種逍遙,渾然忘我,與大自然交融的境界令人心弛神往。為何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寧願繞北極一圈,也不橫穿太平洋?
  • 中國飛美國的飛機,為何不橫穿太平洋直接抵達,而是繞北極一圈?
    中國飛美國的飛機,為何不橫穿太平洋直接抵達,而是繞北極一圈?相信不少朋友坐過飛機,不知你們有沒有坐過去美國的航班?如今飛機發明是人類交通工具的一大進步,國內每天都有各種航班從中國開往美國,但是令人有些疑惑的是,製造飛機不就是為了讓人們到達目的地更加快速嗎?
  • 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為何要在北極上繞一圈,而不直接穿越太平洋
    去過美國的朋友一定能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從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往往都會在北極之上繞一圈,然而再飛往美國。可是,看過地圖的都知道,從中國飛往美國,最近的距離應該是直接橫穿太平洋而過。說到這裡問題就出現了,為何我國飛往美國的航班,要放棄最短的飛行距離,非要在北極上繞一圈,而不直接穿越太平洋而過呢?想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航行在規劃的時候,都需要考慮哪些因素。第一,航線在制定的時候,首先要符合國際航空的管制,其次還要考慮經濟問題,為了減少飛行成本,一般的航空公司都會選擇最短的路線。
  • 中國飛美國的航班,為何寧願繞地球一圈,也不敢穿越太平洋
    因為飛機是在天上飛的,擺脫了很多路線的限制,可以以直線直接到達目的地。 而且如今出國也非常的方便,一般人都是坐飛機去的,但是為什麼飛往美國的飛機寧可繞地球一圈走白令海峽,也不願意穿越太平洋走最短的路線呢
  • 為何中國到美國的飛機,大多不直接從太平洋飛過,反而要繞一圈?
    如今飛機這種出行工具,也已經方便人們很多年,不過很多人儘管對飛機不陌生,但在乘坐它的時候,依然會恐高,過對它的一些情況感到好奇。比如,為何從中國到美國的飛機途徑太平洋時不直接路過呢?還要繞一圈!難道背後有什麼玄機?寧可繞著飛行,也不願直線行走飛機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快的交通工具。
  • 為什麼中國到美國的飛機,不直接從太平洋飛過,反而要繞一圈?
    看到這,很多人就說了,選擇「直飛」美國不就好了嗎?小編想說的是,所謂的「直飛」並不是按照直線距離進行飛行,而是中途不會換機。而且,從中國到美國的航線這麼多年來,從未出現過直接橫跨太平洋的時候。那今天咱們就來說說為什麼中國到美國的飛機,不直接從太平洋飛過,反而要繞一圈?
  • 中國往美國的飛機,為何寧願繞地球一圈,也不願意橫跨太平洋呢?
    首先航線比較少,其次飛機都飛往比較遠的地方,那時候很多人都不需要出遠門。最後就是機票的價格很高,那時候很多人工作半年都買不起一張機票,因此坐飛機的人自然就比較少了。不過現在就不一樣了,很多城市都有一些特價機票,最低的可能就那麼幾百塊錢。所以坐飛機外出的人自然就越來越多了,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中國往美國的飛機,為何寧願繞地球一圈,也不願意橫跨太平洋呢?
  • 法國男子開始遊泳橫渡太平洋
    【新華社微特稿】北京時間5日上午8時, 法國男子本·勒孔特後在東京東部銚子港入水,開始遊泳橫渡太平洋的挑戰。他計劃,用6到8個月時間遊泳渡過從日本東京到美國舊金山之間9000多公裡寬的太平洋。勒孔特全程將由一艘20米長的支援船陪同,每天在海裡遊8個小時,在船上吃飯、睡覺,第二天一早從前一天上船的地方入水,繼續遊。除了鯊魚、大浪,勒孔特途中還會遇到漂浮在美國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州之間的「太平洋垃圾帶」,主要是各種廢棄塑料製品。勒孔特希望以遊泳橫渡太平洋的方式促進公眾環保意識。
  • 棒球是如何成為日本國球的?
    文 / 葛思文編輯 / 宋鑫宇對於國人來說,談到日本體育繞不開的足球。過去20年間,日本足球在我們的注視下,不斷的加速、雄霸亞洲、甚至能夠在我們難以觸及的世界盃賽場上,以一己之力連破南美和非洲球隊。01和一海之隔的中國一樣,自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幕府後,出於基督教滲透的威脅,日本減少了與南蠻商人(葡萄牙、西班牙)的接觸。至1650年,只在長崎開放了對荷蘭貿易口岸。這標誌著日本鎖國體制建立,從與外貿易頻繁的戰國時代進入封閉、和平的江戶時代。直到200年後的大事件——「黑船來航」。
  • 為何中國到美國的飛機,寧願花時間繞北極一圈,也不直穿太平洋?
    導語:為何中國到美國的飛機,寧願花時間繞北極一圈,也不直穿太平洋?如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於出國旅遊已經是十分普遍了,畢竟大家想要體驗一下國外的風土人情是怎樣的。然而經常去美國的人會有這樣的體會,那就是乘坐中國到美國的飛機時候,飛機寧願花時間繞北極一圈,也不願意直穿太平洋,這到底是為何呢?要知道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從太平洋穿到美國,是最短的距離,也可以省下很多的時間。
  • 為何我們飛往美國的飛機不橫穿太平洋?寧可繞一圈,原因有三
    隨著交通系統的逐步完善,近些年來,相信大家也都有感受到,我們旅行的方式比以前多得多,也快得多,然而飛機仍然是目前最快的一種交通方式,雖然高鐵這幾年發展很快,相較於火車的快速與舒適也受到了大家的喜愛與追捧,但是在速度上,還是飛機要更快,為何我們飛往美國的飛機不橫穿太平洋?
  • 前往美國的航班,為何繞開太平洋,環繞地球一圈?
    但為什麼中美之間的航班非常害怕經過太平洋呢?明明這是最短的飛行,但為什麼非要繞地球一圈?。在介紹最短路線時,首先要普及一下如何確定最短路線。將起始地與目的地和地心連接起來會產生一個平面,這個平面與地球表面相交成一個大圓,這個圓的下弧稱為最短路線。中美之間最短的航線確實是太平洋。
  • 中國飛往美國的航行,為什麼不直接從太平洋飛過,反而要繞一圈
    所以大家辯證的看待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吧,就比如為什麼中國到美國的飛機,不直接從太平洋飛過,反而要繞一圈?但實際上,中國沒有航班可以直接飛過太平洋到達美國,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實際生活中從中國到美國的航班都要繞著太平洋飛行。這看起來明明很費時費力,其實,繞太平洋一圈是很安全也更快的。
  • 中國飛美國的飛機,寧繞地球一圈,也不橫穿太平洋,原因你知道嗎
    一般人們坐飛機的時候,也不會去想著航線是怎樣的,坐上飛機就剩睡覺了,但是其實飛機都會有自己固定的航線,中國飛往美國的飛機,寧繞地球一圈,但是也不橫穿太平洋,其中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點:穿越太平洋並不是最短路徑可能根據我們所學的知識來看,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這個時候就會覺得這樣直接飛一條直線,就會非常的節省時間,人們也可以快速地到達目的地,工作人員也不會太辛苦,這樣繞了一圈,就會讓大家都累。
  • 為啥飛機從中國到美國,寧可繞一圈,也不橫跨太平洋呢?
    相信坐飛機去美國的小夥伴們,就會發現這麼一個奇怪的現象,從中國飛往美國,飛機首先要在北極上繞一圈,最後才到達美國。如果看地圖,從中國到美國的話,橫穿太平洋才是最短的路線。那麼為什麼飛機不直接穿越太平洋呢,從北極繞一大圈不是更耗費油嗎?
  • 為何中國飛往美國的飛機,寧願在北極繞一圈也不橫穿太平洋?
    在我們國內每天都會有飛機飛往美國,但是令人感到驚訝的是,中國的飛機飛往美國時卻不橫穿太平洋直接到達,反而是從北極繞一圈,這樣捨近求遠究竟是何原因呢?第1點因為海上的情況變幻莫測,如果一旦發生不好的天氣的話,在海上飛行是非常危險的。
  • 被英國殖民統治200年,印度人為何不恨英國,還感恩戴德?
    印度為何不恨英國殖民者?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前,必須要說明一下,有個詞叫民族主義,恨誰反對誰的激烈程度取決於民族主義的價值認同。這方面,我們的東亞鄰國日本也有類似心態,很多人好奇日本人為何不恨美國?大家都知道,延續千年的日本也是一個傳統封建國家,幕藩體制讓日本也處於與世隔絕狀態,直到1853年7月8日美國軍艦突入江戶灣,並與日本在1854年3月31日籤署《日美親善條約》,日本國門就此被打開。
  • 中國到美國的飛機,為何大多不直接從太平洋飛過
    如今飛機這種出行工具,也已經方便人們很多年,不過很多人儘管對飛機不陌生,但在乘坐它的時候,依然會恐高,過對它的一些情況感到好奇。比如,為何從中國到美國的飛機途徑太平洋時不直接路過呢?還要繞一圈!難道背後有什麼玄機?寧可繞著飛行,也不願直線行走飛機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快的交通工具。當人們有急事,需要在短時間趕到一個地點時,乘坐飛機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