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船受損 男子橫渡太平洋挑戰告吹

2020-12-03 百家號

【新華社微特稿】長距離遊泳運動健將本·勒孔特26日宣布放棄橫渡太平洋的挑戰,緣由是風暴天氣造成支援船技術故障。

勒孔特當天在美國技術網絡媒體《搜尋者》聲明,他已遊完2780公裡,放棄遊完全程9260公裡的計劃。他把半途而廢歸咎於支援船發生技術故障。

勒孔特說:「我們一直面對風向不斷變換的海風和大洋湧浪,遊泳原本十分困難。不幸的是,我們的帆船遭受無法修補的損壞,迫使我們改變行程和時間安排。」

勒孔特和團隊成員把安全放在首位。在他看來,支援船受損是「無法克服的打擊」,橫渡太平洋計劃夭折令他「深感失望」。

勒孔特現年51歲,持法國和美國雙重國籍,6月5日在日本首都東京下水,開始橫渡太平洋,原打算用6至8個月遊到美國舊金山。

勒孔特每天遊8個小時,然後上支援船吃飯、睡覺,第二天一早從前一天上船的位置入水、繼續遊。7月底,由於遭遇惡劣風暴,勒孔特一度停止遊泳,返回日本。不過,他當時沒有停止挑戰。

勒孔特團隊已收集1000份海水樣本,以便測量海洋塑料汙染的程度。勒孔特原打算遊經「太平洋垃圾帶」,線路長度為1600公裡。太平洋垃圾帶漂浮在美國夏威夷群島與本土加利福尼亞州之間的海域,浮積超過8萬噸塑料垃圾和其他汙染物。

英國《科學報告》雜誌3月報導,太平洋垃圾帶覆蓋160萬平方公裡,面積正在迅速變大。(完)(王逸君)

關鍵詞:本·勒孔特(Ben LeComte)

相關焦點

  • 法國男子開始遊泳橫渡太平洋
    【新華社微特稿】北京時間5日上午8時, 法國男子本·勒孔特後在東京東部銚子港入水,開始遊泳橫渡太平洋的挑戰。他計劃,用6到8個月時間遊泳渡過從日本東京到美國舊金山之間9000多公裡寬的太平洋。勒孔特全程將由一艘20米長的支援船陪同,每天在海裡遊8個小時,在船上吃飯、睡覺,第二天一早從前一天上船的地方入水,繼續遊。除了鯊魚、大浪,勒孔特途中還會遇到漂浮在美國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州之間的「太平洋垃圾帶」,主要是各種廢棄塑料製品。勒孔特希望以遊泳橫渡太平洋的方式促進公眾環保意識。
  • 51歲法國男子挑戰遊泳橫渡太平洋 計劃每天8小時 遊完9000多公裡
    腳蹼從日本東京遊泳去美國舊金山 他曾遊泳橫渡北大西洋 一條鯊魚追了他5天 北京時間5日上午8時, 法國男子本·勒孔特在東京東部銚子港入水,開始遊泳橫渡太平洋的挑戰。他計劃,用6到8個月時間,遊過9000多公裡寬的太平洋,從日本東京遊到美國舊金山。
  • 一名勇敢的男子將嘗試遊泳橫渡太平洋 挑戰8800公裡
    據外媒BGR報導,1998年Ben Lecomte完成了一項壯舉——成為全球首位遊泳橫渡大西洋的人 -而20年後他將嘗試類似的事情:計劃用自身之力遊泳橫渡太平洋。他將需要挑戰約8800公裡的距離。一艘名為Discoverer的船將為Lecomte提供休息和吃飯的地方。這項挑戰不僅僅是對Lecomte耐力和意志力的考驗,也是船員團隊中的科學家在海上進行研究的一個機會。
  • 51歲男子挑戰不可能 他將遊泳橫渡太平洋 全程9000多公裡
    近日,來自法國的51歲男子Ben Lecomte發起了一項人們認為不可能完成的挑戰,他竟然要遊泳橫渡太平洋,全程共遊了9000多公裡,Lecomte希望用這樣的挑戰來提升人們的環保意識。Lecomte表示,他這次挑戰的目的地是美國的舊金山,全程有9000多公裡,他計劃每天用8個小時的時間來遊泳,為了保證自身安全,還有一條隨性的補給船跟著他。Lecomte這次的挑戰極具危險性,他經過的地方有鯊魚和水母,而且還有充滿塑料垃圾的垃圾帶,即便如此,Lecomte對這次挑戰充滿了信心。
  • 62歲老漢自造小船橫渡太平洋 剛試航就壞了
    近日,洛陽一六旬老漢自造「夢想」小船,想要橫渡太平洋,結果,夢想剛剛啟航,62歲的老漢就被困在了黃河河面上,只得求助洛陽神鷹救援隊孟津大隊救援 3月18日,河南洛陽,一位62歲老漢被困在黃河中的橋墩中間,救援人員用時3小時將其救出。
  • 黑船來航:繞地球半圈殺入日本的佩裡,為何不直接橫渡太平洋?
    圖/著名的「黑船來航」事件畫作01佩裡來日可能是由於日美兩國隔太平洋相望的原因,很多人會以為,「佩裡來航」就是直接從美國西海岸的某個港口出發,一路向西到達的日本浦賀港。但是,歷史上的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的。
  • 62歲老漢自造小船橫渡太平洋 剛試航就壞了
    老人說,這艘長約2米的小船是自己造的,夢想用自己造的船橫渡太平洋,這次出遊,一是想領略黃河風光,二是想試試船的質量。這艘船是承載他夢想的船,雖然船現在已經壞了,但老人仍不打算放棄,縫縫補補還要再出發。老人表示對自己很有信心,他覺得這個年齡有些事情不去做很虧心。
  • 佩裡的「黑船」繞大半個地球殺向日本?他為何不直接橫渡太平洋?
    說起「黑船事件」可能有些人鮮有耳聞,其實,所謂的黑船事件指的是1853年美國以炮艦威逼日本打開國門的事件,在日本嘉永六年,美國海軍準將馬休·佩裡和祖·阿博特等率四艘軍艦駛入日本江戶灣浦賀海面的事件,並準備以武力強迫日本開埠通商,使得偏居於東亞一隅的日本國的歷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
  • 西班牙男子花76天乘衝浪板橫渡太平洋 海上垃圾一路相伴
    海外網8月27日電 乘坐衝浪板在太平洋上漂浮三個月,對我們來說可能是個瘋狂的想法。但對安東尼奧⋅德拉羅薩(Antonio de la Rosa)來說,這只是又一次挑戰。不過,德拉羅薩同時對CNN記者說,在橫渡太平洋期間,他一路上都有塑料垃圾「相伴」,途中每天都有塑料網和其他的廢棄物從他身邊漂過。他還補充道,希望這次航行能夠讓海洋的塑料汙染問題更受關注。報導稱,他6月9日從舊金山啟程,每天都在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上更新關於自己航行的內容。
  • 夫妻駕帆船橫渡太平洋 歷時300天行程4萬裡(圖)
    原標題:夫妻駕帆船橫渡太平洋 歷時300天行程4萬裡(圖)   經過300天的海上航行,經停38個島嶼、跨7個國家和地區、漂洋過海1.1萬海裡(折合約兩萬公裡),長沙女子萬金玉和瑞典籍丈夫若賦(中文名)駕駛帆船從墨西哥橫渡太平洋抵達菲律賓。   「現在,我們身後就是太平洋與菲律賓內海交界處。我們這對不言敗的老頑童,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終於圓滿完成橫渡太平洋之旅!」
  • 大爺有個航海夢 自造小船要橫渡太平洋 剛啟航就被困黃河
    河南有位老爺子,就有個了不起的夢想,他要造一艘船橫渡太平洋!但是夢想剛剛起航,洛陽62歲的老漢就被困在了黃河會盟段的河面上。救援隊到達現場後,立即展開搜救,發現老人被困在橋中央的黃河墩子上。片刻間,救援隊眾人坐上衝鋒艇朝老人開去。只見老人孤零零地站在船內,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
  • 橫渡太平洋中式古帆船 漂泊57年後將返臺保存
    漂流海外57年的「自由中國號」終於要回家了,中途接手此案的海大教授羅綸新說,當年這艘船勇闖太平洋,57年後克服萬難回到臺灣,都是其精採的海洋性格自然流露的結果。「自由中國號」1955年從基隆港出發,預計到美國舊金山參加帆船賽,抵達時已錯過比賽,卻完成中式古帆船橫渡太平洋的壯舉,引發矚目。
  • 張健八月橫渡渤海海峽幾大難題
    海峽橫渡,在2000年的中國似乎形成了一個高潮。6月10日,9名勇士成功橫渡了近30公裡寬的瓊州海峽,宣告了中國三大海峽中最窄的一條再次被人類那柔軟的身軀徵服。而中國第二大海峽---渤海海峽---將在今年8月接受一個名叫張健的36歲男子的無畏挑戰。
  • 遠望5號船自太平洋凱旋
    解放軍報南京8月10日電( 高超、記者安普忠)今天上午9時許,在太平洋海域圓滿完成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以及亞太6D衛星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5號船,平安返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此次遠洋航行,遠望5號船累計海上作業58天,安全航行15000餘海裡。
  • 大胖子40歲時體重208斤 為挑戰夢想三月狂甩58斤
    如今,這個讓人奢望的「小目標」已經完成,他的瘋狂卻只是剛剛開始,他準備用37英尺「中國最小帆船」海岸線環球航行四萬海裡的挑戰,「妄想」填補「最小帆船環球航行」無中國人的空白。目前,他們一行四人第一步已經橫渡太平洋、揚帆阿拉斯加了。接下來,他們將「一路向南」,穿越大西洋、「帆」過好望角。近日,紫牛新聞記者在常州採訪了回家休整的張建國。
  • 《驚濤颶浪》 真實還原太平洋海難
    原標題:《驚濤颶浪》 真實還原太平洋海難   影片《驚濤颶浪》取材於曾轟動全美的太平洋颶風海難事件。1983年,塔米與理察相遇並墜入愛河,兩個熱愛航海的年輕人為完成夢想中冒險刺激的航海之旅,駕駛著帆艇從碧海藍天的大溪地起航橫渡太平洋,不料遭遇了強度全球排名前十的名為「雷蒙德」的四級颶風襲擊。彼時,風速超過每小時140英裡,海浪高達40英尺,颶風過後,船體嚴重受損,絕望與孤獨向兩人襲來。
  • 記錄冒險夢想,四個男人,一條船,還有穿越太平洋的勇氣!
    據悉,綜藝節目《帆船遠徵隊》是記錄夢想冒險的四名男子乘船挑戰太平洋航海的紀錄片式綜藝節目。在沒有固定道路的大海中,開闢一條新的道路的四個男人關於挑戰和冒險的故事《帆船遠徵隊》歷經21天的航海的故事。參演成員將在乘船駛向太平洋的旅程中,體驗自然,在旅程中感受自然從中追尋人生的希望和價值的意義。《帆船遠徵隊》將會給因疫情而疲憊不堪的觀眾們帶來多樣的看點和治癒,新的夢想和希望,另外,節目《帆船遠徵隊》將於8月初進行首播。
  • 3艘遠望號測量船太平洋上聯手護送「天問」探火
    7月13日,遠望6號船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新華社發(倪棟梁 攝)  新華社遠望5號船7月23日電(高超、亓創)我國於23日成功開啟火星探測旅程,3艘遠望號測量船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圓滿完成火箭和環繞器海上測控任務。  長徵火箭起飛約6分鐘後,遠望6號船及時發現並捕獲目標,完成火箭一級工作段末段及二級一次工作段的火箭測量和環繞器測控任務。隨後,遠望5號、7號船依次完成測控任務。
  • 3艘遠望號測量船太平洋上聯手護送「天問」探火
    新華社遠望5號船7月23日電(高超、亓創)我國於23日成功開啟火星探測旅程,3艘遠望號測量船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圓滿完成火箭和環繞器海上測控任務。長徵火箭起飛約6分鐘後,遠望6號船及時發現並捕獲目標,完成火箭一級工作段末段及二級一次工作段的火箭測量和環繞器測控任務。隨後,遠望5號、7號船依次完成測控任務。
  • Hartmann收購中集太平洋海工1艘LEG船
    德國船東Hartmann Group近日從南通中集太平洋海工(原南通太平洋海工)收購了1艘22000立方米LEG船,價格約為4500萬美元。據了解,這艘LEG船船體編號為1030,原本由挪威船東Odfjell在2014年下單訂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