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八月橫渡渤海海峽幾大難題

2021-01-14 東方網

海峽橫渡,在2000年的中國似乎形成了一個高潮。6月10日,9名勇士成功橫渡了近30公裡寬的瓊州海峽,宣告了中國三大海峽中最窄的一條再次被人類那柔軟的身軀徵服。

而中國第二大海峽---渤海海峽---將在今年8月接受一個名叫張健的36歲男子的無畏挑戰。

關於渤海海峽

渤海海峽,確切位置是指從遼東半島南端的旅順老鐵山到山東蓬萊之間的水道,其直線距離為109公裡。在這條海峽中,散布著不少島嶼,其中廟島群島最為著名。而這些島嶼又把海峽分割出許多大致呈東西方向的水道,海流進出渤海、潮流往復穿越的就是這些水道。

所以,在海流的強大作用下,張健的實際遊進距離預計將達到140至150公裡,而他將要在水中連續遊泳40多個小時,差不多兩天兩夜。

幾個難題,張健如何解決?

40多個小時,和瓊州海峽大約10小時左右的遊渡幾乎無法相比。40小時中,張健的&quot生活&quot環境是海洋中的水,他的安全問題顯然比陸地上複雜得多,他也和普通人一樣面臨著每日例行的吃喝拉撒睡之類說起來俗氣但又非得面對的需求。這些問題的重要程度,一點不亞於體力問題。

1.張健的體力行嗎?

張健認為體力沒有問題,他對此充滿信心。確定了橫渡目標後,從去年10月15日,張健按照嚴格的進度表投入了有計劃的訓練。40公裡、70公裡、90公裡直至5月底的120公裡,他在遊泳池裡依次完成,最多時連續遊進30小時,他的自我感覺不錯,心肺和肌肉功能良好,疲勞並不厲害。所以,他覺得體力並不是最大難關。

2.安全如何解決?

海洋是一個人所不熟悉的環境,人在其中幾乎是柔弱無助的。特別是渤海海峽有鯊魚、有毒水母等十幾種帶有危險性的海洋生物出沒,一旦遭遇,他就極可能有性命之憂。為此,策劃方和張健準備製作一個長10米、寬4米、高3米的網筐,屆時張健將在這個&quot大籠子&quot裡持續遊進。

目前,海軍與張健橫渡活動組委會達成初步協議,將在橫渡過程中提供兩艘船隻,一艘機動船用於導航,一艘隨行船用於與網筐相連,起到安全保障作用。當然,這裡面也很有講究,因為一般船隻很難像人遊泳那樣低速航行,而一旦船隻和人的遊泳速度不同步,張健也可能因碰撞而受傷。

3.能量如何補充?

40多小時的遊泳,體力消耗極大,而且張健這次不藉助任何漂浮物橫渡,也就是說他根本不可能上船吃飯。現在,他暫時吃喝的是營養專家為他專門配置的半流體營養物,像擠牙膏那樣的一種東西。但是,什麼樣的食物既含熱能高,無需過於頻繁地補充,又易於消化,口感又良好?這個問題到現在也不能說已經圓滿解決。

幾天前傳來的消息說,一個曾在北京留學的美國女孩願意給張健提供200個能量棒。這種東西人們還沒見過,但據說其配方經過嚴格的科學考證,是適合於超負荷體育運動的專業配方,能為張健提供超長距離運動中所需要的大量能量。

4.體溫怎樣保持?

8月份,渤海海峽的平均表面水溫為21到23攝氏度,而人長時間地在低於人體體溫10度以上的水中,必然會因熱能的大量散失而感到發冷,橫渡很有可能前功盡棄。張健準備在橫渡中穿上一種軟式遊泳衣,把軀幹和四肢包裹起來。這種泳衣並不是不透水,但身體周圍的水的流動性降低,熱能的損失也會減小。

在這段100多公裡的海峽中,張健將從大連下水,朝山東半島遊去。由於渤海海峽的水溫是北邊略低,南邊稍高,適應起來也稍微容易一點。

5.海水對皮膚的強刺激怎麼處理?

海水對皮膚的浸泡和腐蝕力很強,雖然渤海海峽的鹽度在中國四大海中最低,但也達到了3%。為了保護皮膚,張健塗過凡士林,塗過兒童營養霜,但幾個小時後就被逐漸衝掉了,現在還在尋找更好的防護油。

6.&quot生活&quot問題如何解決?

解決了&quot進口&quot問題,&quot出口&quot相對容易。排洩肯定只能就&quot水&quot解決了,只是張健的軟式泳衣恐怕需要安一個拉鎖。

至於休息睡覺,張健主要是靠泳姿的變化,比如,仰泳時閉上眼睛睡一會兒。

其實,真正到了海裡,需要適應和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像如何對付暗流就是一個挺要緊的事兒。張健將在6月底前往山東蓬萊進行實地訓練,目的就是適應海中遊泳。

看來,橫渡海峽,遠遠不是有體力、有毅力就能實現的,這是一項科學的系統工程。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張健沒有一絲浮躁,扎紮實實地按科學辦事。


中國體育報

相關焦點

  • 在渤海海峽建一道大壩,連接兩大半島,渤海會成淡水湖嗎?可行麼
    ,要是這樣想的話就考慮的太簡單了,因為建造大壩不同於建造大橋,大壩都是金字塔形狀那樣下面大上面小的結構,它可不像建造大橋,光用柱子就能支撐起來,在渤海海峽建造一座攔海大壩,需要的土石方量是極其巨大的,相當於幾十個三峽大壩的土石方用量,很顯然,這需要付出極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才能實施。
  • 中國三大內海,渤海、瓊州海峽、西沙內水
    在渤海海域,等同於在中國的陸上領土,外國船隻是禁止擅自進入的。 遼寧旅順老鐵山與山東蓬萊田橫山之間的連線,構成了渤海與黃海的天然分界線,蓬萊岬是黃渤海分界線的南端起點。渤海灣,是中國渤海三大海灣之一,位於渤海西部。北起河北省樂亭縣大清河口,南到山東省黃河口。有薊運河、海河等河流注入。海底地形大致自南向北,自岸向海傾斜,沉積物主要為細顆粒的粉砂與淤泥。 渤海灣中有豐富的石油儲藏。
  •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方案引發爭議 曾獲副總理認可
    魯東大學副校長柳新華說:「其實,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設想在1992年就提出來了」…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爭議  本報記者 許未來 煙臺報導  12月2日上午11時50分許,發自大連的中鐵渤海2號鐵路輪渡經6個半小時的海上航行,跨越渤海海峽到達煙臺港。
  • 渤海海峽擬建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或花費逾2600億
    165公裡,是大連到煙臺的直線距離,渤海海峽阻斷了兩座原本相距不遠的城市,很大程度上也阻礙了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兩大發達的城市經濟圈。發改委1月29日公布的2014年交通發展改革工作重點中,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項目被再次提上日程,將結合「十三五」重大交通問題進行前期研究。
  • 12歲男孩成功橫渡瓊州海峽 網友:真給中國長臉!
    7月28日,廣東佛山12歲男孩劉柏言和爸爸成功橫渡瓊州海峽。總遊程21.3公裡,劉柏言用時7小時29分!據悉,此為世界首例12歲男孩父子同遊成功橫渡瓊州峽谷!這次橫渡每個人都有一艘船跟著保護,「想給他的人生多一點經歷」。就是這次「想給他的人生多一點經歷」,造就了世界首例父子同遊橫渡瓊州峽谷的成功,向全世界宣揚了中國人的勇敢,堪稱是教育的典範!孩子也稱:「這件事情我終生難忘」!此次的經歷將會激勵劉柏言一生。這又是一次無畏無懼的勇者證明。
  • 渤海海峽有望10年內變通途 2600億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165公裡,是大連到煙臺的直線距離,渤海海峽阻斷了兩座原本相距不遠的城市,很大程度上也阻礙了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兩大發達的城市經濟圈。發改委1月29日公布的2014年交通發展改革工作重點中,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項目被再次提上日程,將結合「十三五」重大交通問題進行前期研究。這也讓沉寂多年的渤海海峽跨海通道項目再次成為各方熱議的焦點。
  • 中國的三大海峽都是哪幾個?除了臺灣海峽你還知道剩餘的兩個嗎?
    01海峽是地理運動造就的一個產物,是上天賜予某一個地區的福音,咱們舉例說明幾個比較著名的海峽,據統計,全世界共有海峽1000多個,其中適宜於航行的海峽約有130多個,交通較繁忙或較重要的只有40多個,這也就是為什麼說,海峽的位置比較重要啦,咱們國家也有三個比較重要的海峽,渤海海峽,臺灣海峽,瓊州海峽,這是咱們國家比較重要的三個海峽,一起了解一下吧。
  • 氣象局:渤海黃海臺灣海峽等海域有4~6級東北風
    4月9日下午2時,渤海海域出現了4~6級偏東風;黃海大部海域出現了4~6級偏南風;東海大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和以南海域出現了4~5級東北風。渤海部分海域、黃海北部海域、北部灣有霧,能見度不足10公裡。其他海域天氣海況條件較好。
  • 渤海東海北部臺灣海峽等部分海域將有4~7級風
    9月17日凌晨2時,渤海出現了5~6級東北風;東海大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南海東北部海域出現了4~6級東北風。黃海北部和中部海域有霧,能見度不足10公裡。其他海域天氣海況條件較好。    預計,17日8時至18日8時,渤海將有5~7級東北風;東海北部海域、臺灣海峽將有4~6級東北風;東海東南部海域將有6~7級偏東風;臺灣以東洋面將有6~7級東北到偏北風;臺灣以南海域、南海東北部海域將有4~6級西北風。其他海域天氣海況條件較好。
  • 氣象局:臺灣海峽巴士海峽等海域將有5-7級東北風
    4月20日02時,渤海、渤海海峽出現了5~7級西南風;臺灣海峽、南海東北部海域、巴士海峽出現了6~7級東北風。其他海域天氣海況條件較好。    預計,20日08時至21日08時,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大部海域將有4~6級西南風;東海大部海域將有4~6級偏南風;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南海北部海域將有5~7級東北風。其他海域天氣海況條件較好。
  • 大連和煙臺隔著渤海海峽,有沒有必要修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
    圖-渤海周邊地形圖 大連作為東三省的「北方明珠」也曾有過輝煌的歷史這座城市向北連接著東北老工業基地,向東連接著日韓經濟貿易圈,但是向南卻被渤海隔斷而與華中地區遙遙相望。
  • 解放軍在黃海、渤海將有大行動
    不過進入年底以來,我國解放軍接連大動作也使得島內部分「臺獨」分子神經緊繃。繼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穿過臺灣海峽後,25日,2小時內,解放軍接連發布3條封海令!據中國遼寧海事局官方消息,12月25日下午13時29分,遼寧海事局發布遼航警0305公告,規定2020年12月27日16時至2021年1月10日16時,在渤海海峽黃海北部諸點連線範圍內執行軍事任務。禁止駛入。
  • 正值天文大潮,11名遊泳愛好者竟然橫渡長江,1個小時還不見上岸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無錫新聞綜合頻道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國慶長假期間,有一天對於江蘇無錫江陰海事部門的工作人員來說非常特殊,那就是10月2號,也是農曆八月十六,當天正逢天文大潮,潮位變化快,水流湍急。
  • 氣象局:巴士海峽臺灣海峽將有陣風8級的東北風
    4月3日02時,渤海海峽、黃海大部海域出現了5~6級偏北風;東海北部海域出現了5~7級偏北風;東海南部海域出現了5~6級東北風;巴士海峽出現了5~7級東北風;南海西南部海域出現了6~7級的旋轉風。東海南部海域、臺灣海峽、北部灣有霧,能見度不足10公裡。其他海域天氣海況條件較好。
  • 2019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渤海海底地形
    渤海海底平坦,多為泥沙和軟泥質,地勢呈由三灣向渤海海峽傾斜態勢。海岸分為粉沙淤泥質岸、沙質岸和基巖岸三種類型。 渤海的海底地形 渤海為一東北—西南向的淺海。海底地勢從3個海灣向渤海中央及渤海海峽傾斜,坡度平緩,平均坡度只有0′28″。
  • 地點黃海渤海,解放軍將有大動作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大變局的演變,國際環境日趨複雜,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國安全形勢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大。特別是近幾個月來,隨著中美兩國博弈加劇,美軍在中國南海、黃海以及臺灣海峽周邊的軍事挑釁舉動越來越多。
  • 被忽視已久的渤海,究竟有多美?
    >繼續忽視它的存在01海域位於環渤海景觀群中央的渤海海域由「三灣一盆一海峽」組成(渤海海域及周邊水系示意圖,攝影師@徐樹春)▼東側則是渤海海域的最後一個組成部分渤海海峽海峽上有一連串島嶼廟島群島(渤海海峽與廟島群島衛星影像圖,圖片來源@谷歌地球)▼島嶼之間的水域是船隻進出渤海的水道也是渤海最深之處
  • 渤海的組成和資源
    渤海是我國最北的近海,古稱滄海,也有北海之稱,是我國最大的內海。它是由遼東灣、渤海灣、膠州灣三大海灣和中央海盆組成的,其地理位置位於遼寧、河北、天津和山東四省市之間,面積在我國四大海域中是最小的,7.7284萬平方公裡,只有我國海域面積的1.63%。
  • 2020年初中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渤海海底地形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初中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渤海海底地形,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渤海海底平坦,多為泥沙和軟泥質,地勢呈由三灣向渤海海峽傾斜態勢。海岸分為粉沙淤泥質岸、沙質岸和基巖岸三種類型。   渤海的海底地形   渤海為一東北—西南向的淺海。
  • 海洋一所啟動渤海野外站現場觀測
    本報訊 (記者 王 晶 通訊員 齊 敏)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舉行自然資源部渤海海峽生態通道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渤海野外站」)揭牌儀式,全面啟動渤海野外站現場觀測與建設工作。  渤海野外站前身為海洋一所2014年聯合煙臺長島共建的「渤海海峽野外臺站」,2019年10月通過自然資源部評估並納入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系列,旨在提升對渤海的現場觀測能力和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