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和煙臺隔著渤海海峽,有沒有必要修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

2020-11-22 騰訊網

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猶如兩隻手臂一樣環抱著渤海灣,這樣的地形導致了半島上的兩座城市,大連和煙臺之間明明只有一百多公裡的直線距離,卻需要坐16個小時的火車才可以到達彼此。

圖-渤海周邊地形圖

大連作為東三省的「北方明珠」也曾有過輝煌的歷史。這裡風景宜人、氣候溫和,早在晚清時期就先後被俄國和日本強行租借。在法、德、俄三國「幹涉還遼」之後,俄羅斯帝國海軍進駐遼東半島的青泥窪地區,並在沙皇尼古拉的授意下改名為「達裡尼」,意為「遙遠的地方」,後來音譯過來便是「大連」。這座城市向北連接著東北老工業基地,向東連接著日韓經濟貿易圈,但是向南卻被渤海隔斷而與華中地區遙遙相望。

圖-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示意圖

煙臺同樣是山東半島上一個重要的地級市,明初洪武皇帝為防止東南沿海的倭寇侵擾大明邊境,在山東半島等地修築烽火臺。一旦出現敵情,白天放煙、夜間舉火,久而久之這一地區便有了「煙臺」這個名字。煙臺南接滬寧杭經濟帶,如果向北能夠與東北地區連成一體,對於該地區經濟的騰飛必然是大有益處的。

圖-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地圖

2006年,大連和煙臺之間開通了火車輪渡,但這種海上的交通運輸方式不僅費時費力,而且由於風浪的影響存在極大的不安全性。可大宗量的貨物運輸如果繞行山海關固然可以降低成本,但行程卻也因此增加了何止數倍?所以如果在兩地之間搭建一座跨海大橋或者開鑿一條海底隧道,那便可以直接將兩座城市連接起來,甚至輻射帶動整個東三省的經濟發展。

圖-環渤海地區地形圖

然而遍觀世界,目前最長的跨海大橋也不及大連和煙臺之間距離的一半,且渤海灣內風浪較大,在技術上存在一定的風險性。而如果開鑿海底隧道的話,預估成本至少在幾千億元人民幣。更重要的是因為管道深埋海底,隧道只對兩個端點的經濟發展大有裨益,而無法對沿途地區施加影響,如此高投入的成本究竟有沒有必要仍是各方專家爭論的焦點。

圖-渤海及周邊地區航拍圖

從國際範圍來看,日本的青函海底隧道長度不過54公裡,著名的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也不過51公裡,而這條隧道卻長達123公裡,所以如果開通,將直接打破金氏世界紀錄。

相關焦點

  • 渤海海峽擬建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或花費逾2600億
    165公裡,是大連到煙臺的直線距離,渤海海峽阻斷了兩座原本相距不遠的城市,很大程度上也阻礙了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兩大發達的城市經濟圈。發改委1月29日公布的2014年交通發展改革工作重點中,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項目被再次提上日程,將結合「十三五」重大交通問題進行前期研究。
  • 中國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跨海連接大連、煙臺
    世界上第一長的海底隧道青函隧道,位於日本,全長53.85公裡;世界上海底段最長的隧道英法海底隧道,耗資100億英鎊。隨著世界各國的科技和技術進步,好像都在努力建設海底隧道。當然我國也不例外,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斥資2600億,中國基建再次出手,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跨海連接大連、煙臺。
  • 大連至煙臺建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計劃花費2600億
    渤海海峽海底隧道全長123公裡,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就能從大連到煙臺乘坐渡輪最快也需要6小時  閱讀提示|165公裡,說起來很近,不到2小時的車程;165公裡,算起來又很遠,因為需要繞道1980公裡。165公裡,是大連到煙臺的直線距離,渤海海峽阻斷了兩座原本相距不遠的城市,很大程度上也阻礙了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兩大發達的城市經濟圈。
  • 煙臺大連海底隧道方案出爐 耗資堪比三峽工程
    隧道開通後,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  煙臺到大連的海底隧道是指煙臺蓬萊至旅順之間的海底隧道,歸屬鐵路總公司管理,整條隧道全長123公裡,火車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到220公裡/小時,屆時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  據了解,工程方案將採納全海底隧道方案,以火車載運汽車通行,南北兩端的接駁點、工程規模也已確定。
  • 渤海海峽有望10年內變通途 2600億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165公裡,是大連到煙臺的直線距離,渤海海峽阻斷了兩座原本相距不遠的城市,很大程度上也阻礙了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兩大發達的城市經濟圈。發改委1月29日公布的2014年交通發展改革工作重點中,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項目被再次提上日程,將結合「十三五」重大交通問題進行前期研究。這也讓沉寂多年的渤海海峽跨海通道項目再次成為各方熱議的焦點。
  • 中國打造一條很長海底隧道,你知道在哪嗎?
    億英鎊;世界上最寬的海底隧道是樂兒海峽大橋海底隧道,隨著世界各地科技的發展,似乎所有國家都在努力建造海底隧道,當然,中國也不例外,今天,我要告訴大家,中國基礎設施投資2600億元,再次努力建設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將大連和煙臺隔海相望,今天老陳將帶你聊聊耗費2600億!
  • 蓬長跨海大橋將浮出水面 蓬萊旅順建海底隧道
    而根據剛剛在北京通過驗收的「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前瞻性研究」項目,蓬萊至旅順之間最終將修建一條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   2006年11月6日,煙大鐵路輪渡正式投入試運營。   當滿載著49節火車車廂的「中鐵渤海1號」橫穿渤海海峽,抵達煙臺港四突堤碼頭時,魯東大學一位學者的臉上露出了發自心底的微笑。
  • 環渤海高鐵方案和煙大海底隧道方案,哪個更好?真相一目了然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可以通汽車和火車,建造方案可以選擇跨海大橋或者海底隧道,也可以是橋隧結合的方式,如果建設起來的話,我國東北地區將可以橫越渤海海峽直通山東,而山東也可以直通東北,使得東北地區與山東等華東地區真正地連為一體。
  • 海南省籌劃瓊州海峽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項目建設
    中新社海口一月二十八日電 (記者 莫成雄)乘渡輪過海不過癮,「得寸進尺」的海南人開始謀劃跨海大橋或隧道項目了。二00五年,海南省將開始啟動二十二點五公裡寬的瓊州海峽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項目的前期研究和準備工作,天塹變「坦途」將不再遙遠。
  •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方案引發爭議 曾獲副總理認可
    魯東大學副校長柳新華說:「其實,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設想在1992年就提出來了」…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爭議  本報記者 許未來 煙臺報導  12月2日上午11時50分許,發自大連的中鐵渤海2號鐵路輪渡經6個半小時的海上航行,跨越渤海海峽到達煙臺港。
  • 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全隧道方案入口設在旅順蓬萊
    渤海海峽海底隧道全長123公裡,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就能從大連到煙臺  乘坐渡輪最快也需要6小時  閱讀提示:165公裡,說起來很近,不到2小時的車程﹔165公裡,算起來又很遠,因為需要繞道1980公裡。165公裡,是大連到煙臺的直線距離,渤海海峽阻斷了兩座塬本相距不遠的城市,很大程度上也阻礙了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兩大發達的城市經濟圈。
  • 海南為何不建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這是解決大堵車的終極之道
    一句話:必須早日實現海南島和內陸公路和鐵路的直接聯網。要實現直接聯網,要麼修建跨海大橋,要麼修海底隧道,或者兩者一起上馬。就像青島和黃島市區之間,同時實現了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的連通。目前青島和黃島之間的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都是全國最長的。但將青島的經驗,照搬到瓊州海峽,卻未必合適。原因在於兩者的地理和氣候環境都不同。
  • 上建跨海大橋,下通海底隧道!
    常言道,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這是在陸地上;在海峽、海灣或河口,除了我們在海面能看到的跨海大橋,在一些地方還建設有海底隧道,實現了「一道連通兩岸,天塹變通途」,縮短了距離,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自20世紀30年代人類開始著手修建海底隧道,到目前為止已經成功修建了上百條海底隧道,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國和歐洲,其中世界上第一條隧道是日本於1940年在關門海峽用盾構法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條海峽海底隧道;而最具有代表性的海底隧道是日本建設的青函海峽隧道(連接日本本州青森地區和北海道函館地區)和英法兩國建設的英吉利海峽隧道。
  • 海底跑動車 煙大海底隧道進入準備階段
    魯遼海底隧道方案將報國務院 預計投資2600億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在參加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曾透露,由他牽頭研究的大連至煙臺海底隧道項目,未來有望通行時速250公裡的動車組,大概投入估計在2000億元以上。
  • 清華教授羅永章:建議加快建設煙大海底隧道
    這一跨度也將使得渤海海峽跨海通道遠超日本青函海底隧道(約54公裡)、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約51公裡),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煙臺蓬萊到大連旅順直線距離約106公裡,而陸上交通多繞行1500公裡以上,乘船需要6-8個小時,且每年有1個多月因風浪不能通航。」羅永章的提案中如是寫道。
  • 524億高鐵獲批,環渤海高鐵加快建設,全長125公里海底隧道呼之欲出!
    環渤海高鐵將串起威海、煙臺、濰坊、東營、濱州、德州、天津、秦皇島、大連等地。時間約為3小時,比目前15個小時的運行提速12個小時,大大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將極大促進環渤海經濟圈的快速發展。據悉,環渤海高鐵建成後,還有望進一步建設一條跨越渤海的海底隧道。渤海是中國最大的內海,從山東蓬萊經長島至遼寧旅順最短距離103.7公裡,平均水深約25米,最大水深約86米。
  • 煙大海底隧道何時建?
    煙大海底隧道(以下簡稱「煙大隧道」或「隧道」)的建議已經提了近三十年,但一直只是偶有雷聲,不見一絲雨落下來,熱心的大連市民可以說是心心念念、望眼欲穿。那麼,煙大隧道究竟何時才能立項開工,小編認為,情況很不樂觀,但是,在一種情況下開建的可能性最大,那就是朝韓統一。
  • 煙大海底隧道方案將上報國務院 耗資堪比三峽 連續6年全國「兩會...
    即使2006年煙臺和大連實現了鐵路輪渡,來往於兩地之間也需要至少6個小時。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成後,這個時間將縮短為40分鐘。這條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   而近日,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透露,煙大海底隧道的方案將會在半個月內,以一個總報告和12分報告的形式,以中國工程院的名義上報國務院,並表示:「我們將爭取讓這個項目進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並希望最早在『十三五』期間開工。」
  • 海南有可能建跨海大橋或者海底隧道嗎?
    瓊州海峽地理位置特殊,來往大型船隻多,且海底結構複雜,水深最深處達114米,周邊的氣候環境也是十分複雜。因此,建造跨海大橋的可能性非常之小。瓊州海峽建設跨海大橋基本上可能性不大,早在十多年前就提出了方案,並上報發改,最後被打回來的原因就是瓊州海峽的地理環境複雜需要重新進行評估,也確實在這種惡劣危機和吃水深度太高的情況下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不像世界最長大橋港珠澳大橋,吃水深度才30多米,而瓊州海峽卻是超過了100米,這種環境和深水下橋梁建設和隧道建設都是一種史無前例的挑戰。
  • 澄邁道倫角或將用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連接大陸
    未來幾年,在道倫角或將實施一項偉大工程用一座跨海大橋,或是一個超遠距離海底隧道,將海南島與大陸連接,此工程被稱為瓊州海峽工程。  道倫村居民少,村裡尚未通柏油路,僅有一條小土路蜿蜒穿村向海濱伸展。但這個小村子看起來並不貧窮,有多座兩層居民小樓面朝大海坐落。中午時分,海灣處密布停歇的漁船,一家漁場中,多位工人在清理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