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水入疆!6180公裡的紅旗河工程,一旦建成將改變大西北生態格局

2021-01-09 地理小小課堂

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就著手描繪了南水北調超級工程宏偉藍圖,經過了幾十年的奮鬥,到2014年12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實現了南水進京,實現了「北方人喝上南方水」的願望。

南水北調工程

自新世紀以來,西部調水工程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近幾年來映入我們眼帘的另一個中國超級工程,它就是紅旗河工程(藏水入疆)。簡單來說就是把西藏的水引入到新疆地區的供水系統工程。那為什麼要把西藏的水引入到新疆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紅旗河工程示意圖

我們都知道中國西北地區土地平整,光照充足,唯獨缺水,這裡長年乾旱少雨生態環境惡劣,荒漠化較為嚴重,極大的影響了西北地區的發展。

西北地區

而地處青藏高原的西南地區,則是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土地奇缺,雖有極其充沛的水資源,但利用率極低,如果把這部分水調往西北乾旱地區,將對大西北生態格局產生深刻影響。

青藏高原

「紅旗河」調水工程就是要解決如何把西南充沛的水送往西北乾旱地區的問題,那麼,「紅旗河」調水工程路線如何走呢?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它從雅魯藏布江「大拐彎」附近開始取水,沿途取易貢藏布和帕隆藏布之水,自流509公裡後進入到怒江,然後於三江併流處穿越橫斷山脈,然後借用怒江河道60公裡後經隧洞進入瀾滄江,然後借用瀾滄江河道43公裡後經隧洞進入金沙江,然後借用金沙江河道97公裡後,以隧洞,明渠和水庫相結合的方式繞過沙魯裡山到達雅礱江,然後繞過大雪山到達大渡河,然後繞過邛崍山到達岷江,然後繞過岷山到達白龍江,渭河,然後從劉家峽水庫經過黃河以明渠為主繞烏鞘嶺進入河西走廊,沿祁連山東側平原經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到達玉門,接著沿阿爾金山,崑崙山的山前平原穿過庫姆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到達新疆和田,喀什。

喀什

由於方案採用全線保持高水位運行,因此建成後,河水能自流到絕大部分乾旱區域,那時我國西北乾旱地區將形成約20萬平方公裡的綠洲,當地生態環境得以恢復。

西北

「紅旗河方案」的設計雖然好,但也同樣面臨著不少的問題。首先就是成本問題,這個工程非常浩大,據估算,工程總造價為南水北調的10倍,達到4萬億元(僅估算)。其次是地質災害造成的危害大,紅旗河流經的雅魯藏布江流域和龍山地震帶,橫斷山脈,四川盆地邊緣直到六盤山以西地帶,都是板塊構造複雜,板塊活動強烈,地震頻頻發生,災害多發,建設難度大。另外是水資源的權屬問題,雖然項目規劃的引水源在國內,但中下遊卻在印度等東南亞國家境內,我們一旦修建,會不會引起國際關係問題。

橫斷山脈

「紅旗河」工程浩大,一旦成功後,其意義非常重大,所以自從該工程提出後,很長時間以來中國學術界就一直在不斷地討論。一旦這項工程建成後,就可以大大提升中國在經濟上的發展空間,可以通過大力建設新疆而將中國的產業,工業以及人口更廣泛地分布,更重要的是新疆將會給中國帶來數億畝良田,想想當年的美國加州北水南調工程,造就了世界上最大一個糧食產地。

沙漠綠洲

浩大的「紅旗河」工程目前還僅停留在計劃論證階段,它需要時間的論證,因為任何一個超級工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當年的南水北調工程不也是經過幾十年努力後才有現在的成果嗎?

好了,本期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小夥伴們還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

相關焦點

  • 紅旗河工程讓沙漠變綠洲?藏水入疆到底行不行?將改變新疆?
    紅旗河工程也是藏水入疆工程,一旦可行,那麼沙漠真的有可能變成綠洲。紅旗河工程全長6180公裡,大致與長江相當。起點在我國西藏雅魯藏布江的大拐彎處,終點位於我國的新疆喀什,一旦可行,那麼西北地區,尤其是新疆,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巨變。
  • 中國欲花萬億建造1000公裡隧道,藏水入疆指日可待,卻遭該國反對
    藏水入疆雖然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但是由於青藏高原的海拔和地形都比較複雜,這一工程難度絲毫不亞於三峽水利工程施工難度。藏水入疆據悉該工程預計每公裡隧道將耗資10億元 那麼1000公裡就需要一萬億元,要知道三峽工程才造價2000億元
  • 十四五計劃再提及藏水入疆,印度媒體開始擔心了
    兩千多年以前,中國人就已經依靠自己的智慧挖出了一條超級大運河,也就是京杭大運河,這條運河改變了中國南北的歷史;而就是六十多年以前,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更是改變了北方缺水的困境。可以說,在這一方面,中國一直都在努力,也一直都在進步!
  • 藏水入疆到底是什麼工程?中國還未動工,印度就不答應了
    南水北調是我國最知名的世界級工程,截止到今年6月,超6000萬人口受益於此,極大緩解了北方缺水的窘境。事實上,全球能夠完成這項工程的國家寥寥無幾,無論是龐大的資金還是工程的複雜程度,都足以勸退世人。除此之外,我國另一個超級工程——藏水入疆,更可謂是震驚世界,那麼今天三弟就來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這個藏水入疆工程到底是什麼?
  • 中國超級工程紅旗河,調藏水入疆,投資是三峽的10餘倍,靠譜嗎
    什麼是紅旗河工程呢?紅旗河工程就是把西藏雅魯藏布江的水,通過一條人工河調運到新疆這些乾旱的地區,將荒漠變成良田的計劃,很多人叫他藏水入江。除了紅旗河工程以外,還有大西線工程(計劃南水北調工程的西段)和引渤入疆工程等等,都是想把把水調到西北乾旱地區,這些大工程動輒就幾千億、上萬億,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提高,這些工程真真假假,在網上掀起了渲染大波,很多人都對這些超級工程投入了相當多的關注。
  • 十問「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
    二問:「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從工程實踐的角度具有可行性嗎?確保所有單體工程建設難度均低於已有案例是「紅旗河」設計的重要原則。而從保證「全程自流」且儘可能縮短隧洞長度的角度來看,只有繞行青藏高原邊緣的線路才能實現,也正是利用了高原邊緣山谷較多的特點。由此,形成了最大壩高不超過280米、最長隧洞55公裡的繞行青藏高原線路。
  • 中國史上最大工程即將開工,將徹底改變中國!涉及通渭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條現實可行、科學合理的西部調水線路——「紅旗河」。這是一條沿青藏高原邊緣全程自流進入新疆的調水環線,將一舉改變中國的生態格局。甚至在2015年7月,水利部公開聲稱:從未就"藏水入疆"做過任何規劃工作。如今,被命名為"紅旗河"的西部調水課題已經結束了它的第二次研討會。官媒也開始深入報導紅旗河工程西北、尤其是新疆,即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巨變。
  • 雅魯藏布江可做「大文章」,超級大壩和藏水入疆有何戰略意義?
    文|鐵血君俄新網:世界最長藏水入疆隧道正在測試文中寫到,工程師正在測試或將用於修建1000公裡隧道的技術,以實現藏水引入新疆,使得沙漠適於耕種。專家兼記者米哈伊爾·科羅斯季科夫特意撰寫文章評述:藏水入疆隧道將把雅魯藏布江水引入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該隧道建成後,長度世界第一。建設者們面臨的主要難題是地質斷層。還有氣候條件惡劣,多山地形,海拔高度變化大,自然災害頻繁,導致項目成本非常高。當然好處是沙漠變綠洲,新疆的可持續開發。
  • 「藏水入疆」偉大構想的前世今生,它將再造一個新中國!
    藏水入疆或可行  幾乎所有的大城市都依偎著一條主河流。  大西線南水北調引水線路主要是築壩、修渠和開鑿隧洞三類大工程,其中「重中之重」的關鍵工程是開鑿總長56公裡的隧洞。最長隧洞20公裡,就目前我國開鑿隧洞的技術力量和技術水平,完全能完成。
  • 紅旗河工程方案解讀
    會議就工程地質、地震、施工能力、工程設計、生態環境、水資源配置、經濟效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認為,工程的關鍵在於地質。通過對活動斷裂、地質構造等問題的具體分析,研究了工程的重點區段,評估了處理方法和對策。總體認為,「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意義重大,且沒有不可逾越的難點,值得不斷推進和深化。
  • 中國將在青藏高原建水電站,規模堪比3個三峽大壩,印度表示擔憂
    新的開發計劃一旦完成,將在生態能源、造福民生以及國際合作等多個戰略方向上,帶來積極作用。不過這種超級工程,鄰國印度卻對此莫名心急了,對中國在本國境內的水利建設,橫加指責和反對。另外,中國還有一項超級工程——藏水入疆,也從雅魯藏布江引水。
  • 中國最大工程將在新疆落地,預計耗資4萬億,被稱為「第二長河」
    相信大家都發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而且我國一直都在腳踏實地的進行著各種基礎建設,就像現代建造的三峽水利工程,它確實是一個造福人們的工程,當然令人非常羨慕,但是這個技術還真是難達到,這也不禁讓我國有了「基建狂魔」的稱號。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大工程也絲毫不輸它,中國最大的工程將在新疆落地,預計耗資4萬億,被稱為「第二長河」。
  • 我國最大的工程將在新疆建成,耗資4萬億,還被稱為「第二長河」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同時,中國的各項技術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且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能力越來越突出,我們的工程團隊經常被邀請參與世界各地的項目建設,這也為我國工程隊的商業化提供了重要基礎,今天老陳來講講我國最大的工程將在新疆建成,耗資4萬億,還被稱為「第二長河
  • 中國最大的工程將在新疆建成,耗資4萬億,被稱為「第二長河」!
    而且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能力越來突出,我國的工程團隊經常被邀請參與世界各國工程的建設。這也為我國工程團隊的商業化提供了重要基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處我國的西北地區,這裡的生態問題是我國有一直頭疼的一件事情。乾旱缺水、氣候極端。這也是導致我國地區發展之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為了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新疆解決水資源的尷尬問題,我國即將開鑿一條中國「第二長河」!
  • 海水西調,引渤入疆
    引渤入疆:是澤被蒼生還是忽悠治國    一個「南水北調」工程將南方的水引入北方,緩解北方用水問題。這類大工程多有一個特點,表面上是為了公共利益,為了改善民眾生活或生態環境,但私底下,打的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小算盤。隨著現代傳播業的發達,有些官員也懂得了包裝的道理,要做就做大工程,最好能做有歷史功績和社會影響力、戰線越拉越長的工程。
  • 到2025年惠州將建成245公裡碧道
    按計劃,2020年底全市將完成11個項目、共20.7公裡碧道建設,目前已建成含金山湖省級碧道試點在內的碧道18.9公裡。「遠期規劃到2035年,將形成覆蓋惠州市全域的碧道網絡。」惠州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南方日報記者 葉石界從荒灘到公園打造景、水、人相融相生的濱水空間「建成後的碧道,是我們水環境治理和提升的一個亮點。」
  • 山東東營:構築生態城市「五水統籌」大格局助推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
    構築生態城市「五水統籌」大格局 助推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山東東營市探索具有東營特色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治水興水之路  山東省東營市地處黃河入海口,作為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實施《東營市全面建設生態城市五水統籌治理規劃
  • 幾次闢謠的大工程終於開工了!網友:這工程一般的工程局真做不了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紅旗河」工程吧?從2015年開始,一直有相關消息說「紅旗河」這個工程,還曾被官方闢謠。如今,被命名為"紅旗河官媒也開始深入報導紅旗河工程,西北、尤其是新疆,即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巨變。
  • 藏水入疆真的可行嗎?我國西北乾旱區能否靠人工湖改變小氣候
    如果人為的在沙漠挖數十個西湖當量的淡水湖,會不會改變沙漠的氣候?杭州西湖一角題主大概是被蘇軾的所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給驚豔到了吧,若是將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而要搞清楚在沙漠中修建十倍大的西湖能否改變沙漠氣候,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下西湖的一些基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