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工程將在新疆落地,預計耗資4萬億,被稱為「第二長河」

2021-01-16 小七行旅記

「文|小七(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出去旅行,不是去看風景,而是去尋回自己——最本真的自己。

相信大家都發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而且我國一直都在腳踏實地的進行著各種基礎建設,就像現代建造的三峽水利工程,它確實是一個造福人們的工程,當然令人非常羨慕,但是這個技術還真是難達到,這也不禁讓我國有了「基建狂魔」的稱號。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大工程也絲毫不輸它,中國最大的工程將在新疆落地,預計耗資4萬億,被稱為「第二長河」。

新疆位於我國西北邊疆,面積160多萬平方公裡,是全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在歷史上,它一直是我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雨量稀少是新疆地區最嚴重的問題。由於這裡地處亞歐大陸的中心,離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都很遠,周圍又有高山阻隔,海洋暖溼氣流很難進入本區內部。雖然,大西洋的暖溼氣流,可以沿著北疆西部的一些斷谷,進入準噶爾盆地,但是已成強弩之末,十分微弱。

因此,天山南北兩盆地的雨量都很少。準噶爾盆地稍多一些,年均降雨量也不過150—300毫米,塔裡木盆地更少,一般只有30—50毫米。由於雨量稀少,大片土地變成不毛之地的沙漠。這裡想要發展還是非常困難的,當然我們也會做出改變,畢竟也是為了更好的發展,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第二長河就是「紅旗河」。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是一項將我國西南的珍貴水資源全程自流調往西北地區的大型工程。

這一工程包括一條幹線和三條主要支線:「紅延河」、「漠北河」和「春風河」。由於全線保持高水位運行,可以自流覆蓋絕大部分乾旱區域。這些地區地勢平緩、光照充足,可根據需要設置大量支線,工程實施後,將形成約1萬公裡長、20公裡寬的綠洲帶。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可引藏水600億方入疆並惠及我國北部地區,最少可形成20萬平方公裡的綠洲,增加2億畝以上耕地,解決1億以上人口的生活和生產問題。

隨著生態環境的逐步改善並產生累積效應,將帶來巨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紅旗河」將以精準地服務最有價值的「點」目標和「線」目標為基礎,再根據未來的發展情況,適當擴大受益面積,並在後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更新、豐富具體策略,最大程度地發揮調水的作用。工程實施後,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給國民帶來了巨大的收益,經濟和生活環境都極大地提高了。

預計耗資4萬億,這也是可以看出這個工程的艱辛,確實是工程量大。中間雖然困難重重,但是我們靠著堅毅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決心一定會克服,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越來越昌盛!中國最大的工程將在新疆落地,預計耗資4萬億,被稱為「第二長河」,這一工程的建成也是再次展現我們的實力,相信這個工程的建設將助推當地經濟的發展,對於這件事情你們怎麼看呢?

本文由「小七行旅記」原創,歡迎評論,收藏,點讚。未經允許請勿抄襲,感謝你們的閱讀,請持續關注,讓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我國最大的工程將在新疆建成,耗資4萬億,還被稱為「第二長河」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同時,中國的各項技術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且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能力越來越突出,我們的工程團隊經常被邀請參與世界各地的項目建設,這也為我國工程隊的商業化提供了重要基礎,今天老陳來講講我國最大的工程將在新疆建成,耗資4萬億,還被稱為「第二長河
  • 中國最大的工程將在新疆建成,耗資4萬億,被稱為「第二長河」!
    隨著這些年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飛速的發展。與此同時,我國的各項技術也處於了世界領先的地位。而且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能力越來突出,我國的工程團隊經常被邀請參與世界各國工程的建設。這也為我國工程團隊的商業化提供了重要基礎。
  • 中國耗資4萬億的大工程,被稱為第二長河
    基建技術可以說是我國非常驕傲一項技術,很多基建項目的建成給人們帶來非常大的震撼,甚至是會讓世界看到我們的實力,很多工程從不可能到完成,付出了百倍的努力,這不,基建狂魔再次出動!中國耗資4萬億的大工程,被稱為第二長河。
  • 中國火了!斥資4萬億打造「第二長河」,外媒:簡直不可思議
    河川是地表徑流的組成部分,也是人們最熟悉的地理學事物,人類自古以來就有「沿河而居」的習俗,四大文明古國均位於大河中下遊衝積平原,我國的長江、黃河被我們稱為「母親河」,而黃河中下遊地區則是我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自古以來,河流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 耗資265億,中國建造世界最大海上工程,將成為世界之最
    ,有著非常多的國家對我國的基建技術非常的認可,這不,耗資265億,中國建造世界最大海上大工程,將成為世界之最。由於國家的發展之下,國內對於一些交通的出行方式有著更大的一個需求,而這一次,由於我國的機場是已經不夠用了,所以我國決定用填海造陸的方式來修建一座海上機場,而這個機場的名稱就是大連金州灣新機場,預計耗資
  • 耗資265億,中國建造世界最大海上大工程,將成為世界之最
    ,這不,耗資265億,中國建造世界最大海上大工程,將成為世界之最。 由於國家的發展之下,國內對於一些交通的出行方式有著更大的一個需求,而這一次,由於我國的機場是已經不夠用了,所以我國決定用填海造陸的方式來修建一座海上機場,而這個機場的名稱就是大連金州灣新機場,預計耗資
  • 中國史上最大工程即將開工,將徹底改變中國!涉及通渭
    這是一條沿青藏高原邊緣全程自流進入新疆的調水環線,將一舉改變中國的生態格局。如今,被命名為"紅旗河"的西部調水課題已經結束了它的第二次研討會。官媒也開始深入報導紅旗河工程西北、尤其是新疆,即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巨變。
  • 中國預計2021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4萬億元左右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 周音)中國交通運輸部24日在2021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上披露,隨著擴大內需戰略深入實施,助推交通固定資產投資保持高位運行,預計2021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明年,交通運輸業將加快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
  • 紅旗河工程讓沙漠變綠洲?藏水入疆到底行不行?將改變新疆?
    紅旗河工程也是藏水入疆工程,一旦可行,那麼沙漠真的有可能變成綠洲。紅旗河工程全長6180公裡,大致與長江相當。起點在我國西藏雅魯藏布江的大拐彎處,終點位於我國的新疆喀什,一旦可行,那麼西北地區,尤其是新疆,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巨變。
  • 「世界最大海上機場」將落座大連,耗資263億元,這個區成大贏家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在大連建設的一個海上機場,而且該工程馬上就要竣工了,將會在不久就將面世了。這個機場就是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它處於金州區的海灣之內,所以這個地區也被人認為將會迎來重大發展的地區,被人們看好,是個有福之地。
  • 科學院內幕揭秘:三峽已不是中國最大項目,這才是真正超級工程,每年賺10萬億美元
    最近,據媒體報導,中國已經建立了一個重大項目,為了每年能賺10萬億美元,中國已經在月球上定位,宣布將開始經濟帶項目,在月球上建立工業基地,如果項目可以完成,中國每年能賺10萬億美元,看來三峽是中國最大的項目,這是真正的超級工程,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一直在這個領域。
  • 中國將再添世界之最,預計耗資2600億建海底隧道,超越日本奪第一
    很多金氏世界紀錄、世界之最、世界第一等等都是出自中國,特別是在基建方面,我國可是沒服過誰。一個個工程都是實力的證明,不僅僅造福國民帶來便利,還是經驗的積累,如今中國將再添世界之最,預計投資2600億建海底隧道,超越日本奪第一。
  • 世界最大人工島落戶海南,耗資1600億,被人稱為「中國杜拜」
    據悉,我國花費了將近10年的時間,共耗資1600億元,建設了一個8平方公裡左右的人工島嶼,該島是由原來和海岸相距大約600米的孤島向連接在一起形成的,總跨度更是長達6.8公裡,該島位於我國的海南省,是讓人們非常注重的島嶼嗎,名為海花島。
  • 我國又完成一重量級工程,打造連接新疆與青海鐵路路線,耗時6年
    正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話一樣,我們想要外出遊玩的話,也是有一個不能忽略的前提,那就是線路方面的設立,而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最近剛剛完成的一大重量級工程,據說其整體的耗時就已經達到了6年,這個就是格庫鐵路。可能很多人對其也是沒有很大的了解,這個在2020年12月份才開通的它,雖然不和川藏鐵路一般矚目耀眼,但是其也是有著自身的魅力。
  • 中國「規模最大」的填海工程,耗資3000億,用珊瑚礁打造海上城市
    如今中國的發展,已經呈現肉眼可見的速度發展前進了,我國在許多領域上都有著顯著的進步與突破。例如我國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旅遊的意義所在了。說到中國的填海造陸,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因為土地面積有限的原因,掌握填海造陸技術非常重要。今天要說的便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填海工程,耗資3000億,用珊瑚礁打造海上城市。究竟是怎樣一個工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眾所周知,南海是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海域,而因為其資源豐富,且海域範圍比較廣,所以非常適合建造人工島嶼。
  • 我國一「超級工程」,耗資356億建鐵路,有望再得「世界之最」!
    我國一「超級工程」,耗資356億建鐵路,有望再得「世界之最」!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提高,建設的工程也引起了世界的關注,這裡不僅顯示了充分的科學技術背景,而且造福了很多人。我國的建設工程在各個領域都具有一定的優勢,其中著名的三峽水庫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對防洪災害和水力發電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另外,有名的港珠澳大橋,建設時也消耗大量資金,包括科技水平和建築難度非常大,但我國依然是回調的各種困難,建設成功,獲得了許多「世界上最」的稱號。現在,隨著這些工程的建設,得到了非常高的認可,被稱為「基礎設施狂魔」。 當然,這裡是對我國經濟實力的認可。
  • 中國耗資百億建蘭漢高鐵,全長433公裡,預計2023年建成!
    今天介紹中國耗資百億建蘭漢高鐵,全長433公裡,預計2023年建成——蘭漢高鐵    蘭漢高鐵,全線長度為433公裡,該貼的設計時速為350公裡,這條高鐵連接了兩個省之間  這個項目是2019年開始建設的,預計2023年通車,這條路線經過很多地方,其中三個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在這一區間裡從甘肅過渡到陝西,就會有一些地理環境發生變化。
  • 世界最大「人工洞體」,耗資7.4億人民幣,曾是中國的絕密基地
    它曾經是國家的絕密工程基地,如今卻成了人山人海的景點,接下來筆者帶大夥一起來看一下吧。今天要說的這個景點便是位於重慶涪陵白濤街道的816軍工洞體,這原本是一個軍事洞體,據說裡面原本是生產原子彈的,是世界第一人工洞體,裡面非常的宏偉壯觀,是當時中國的一個軍事絕密基地。
  • 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那就是我們的母親河!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公裡,流域面積約平方公裡。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帶著泥沙從巴彥克拉山一路浩瀚東流,締造了黃河流域的燦爛文化,孕育了華夏文明。時至今日,炎黃子孫,包括世界各地的華人,仍把黃河流域認作中華民族的搖籃,稱黃河為母親河,是黃土地為自己的血脈之根。
  • 廣東耗資8.83億,在建全長超2公裡跨海大橋,預計2020年建成
    廣東耗資8.83億,在建全長超2公裡跨海大橋,預計2020年建成眾所周知近些年來我國在基礎建設領域投入頗多,在國際上還獲得了「基建狂魔」的形象稱號,我國眾多基礎建設工程之中,不僅包括高鐵的修建,還包括橋梁以及一些地下隧道的修建,種類頗多,技術複雜,這些都代表著中國最新的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