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超級工程」,耗資356億建鐵路,有望再得「世界之最」!

2021-01-10 趣味遊覽大世界

我國一「超級工程」,耗資356億建鐵路,有望再得「世界之最」!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提高,建設的工程也引起了世界的關注,這裡不僅顯示了充分的科學技術背景,而且造福了很多人。 我國的建設工程在各個領域都具有一定的優勢,其中著名的三峽水庫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對防洪災害和水力發電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另外,有名的港珠澳大橋,建設時也消耗大量資金,包括科技水平和建築難度非常大,但我國依然是回調的各種困難,建設成功,獲得了許多「世界上最」的稱號。

現在,隨著這些工程的建設,得到了非常高的認可,被稱為「基礎設施狂魔」。 當然,這裡是對我國經濟實力的認可。 這些都是我國科學技術含量的表現,進一步表現了我國基礎建設的實力。 我國國土面積非常大,但許多地方受到惡劣環境和複雜地形的影響,經濟多少有些落後,在建設交通路線上也有一定的困難,但我國依然保持著不放棄的精神,為這裡提供一定的援助。

目前,中國西部地區已完成另一項「超市工程」,所含科學技術含量也非常高。 這項工程是「克拉拉鐵路」,由於這裡複雜的地形,建設所需的資金和技術巨大,隨著其建設完成,也可以期待「世界上最」的稱號吧。

這條鐵路連接青海省和新疆,到達塔裡木盆地,越過高山,過河,沿途的地方比較荒涼,但所包含的自然之美確實在很多地方是無法比擬的。 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對施工隊的要求也非常高,花費了很多精力和金錢。

這個「超市項目」花費了365億資金,距離不長,但經過12年的建設完成,兩地區居民的出現和玩耍非常方便,對兩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使中國西部地區的民族文化交流更加方便。 因為自己含有強大的科學技術,所以也可以獲得「時間最長」的稱號。

我國有「超級項目」,花費356億元,期待再次成為「世界最大」的話題。 你覺得怎麼樣? 歡迎評論。

相關焦點

  • 我國有一「超級工程」,耗資356億,有望再得「世界之最」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修建的一座座工程也是成為了世界的關注,這裡不僅展現出雄厚的科技背景,也是造福了眾多的人。我國修建的工程在各個領域都有著一定的優勢,其中著名的三峽大壩,也是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無論是對防洪抗災還是對水力發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耗資265億,中國建造世界最大海上工程,將成為世界之最
    我們都知道啊,在中國近些年來是一直不斷地都在搞基建技術,在國內很多城市每天都在修這裡修那裡,不是修路就是在建大樓,因為一個國家如果是需要發展的更加的快,那麼城市當中的一些建築也要跟上時代的變化,要改變的更加的豪華。
  • 耗資265億,中國建造世界最大海上大工程,將成為世界之最
    而我國的基建項目也是在世界上都赫赫有名的,更是在近些年來建造出了非常多聞名世界的大工程,有著非常多的國家對我國的基建技術非常的認可
  • 中國將再添世界之最,預計耗資2600億建海底隧道,超越日本奪第一
    很多金氏世界紀錄、世界之最、世界第一等等都是出自中國,特別是在基建方面,我國可是沒服過誰。一個個工程都是實力的證明,不僅僅造福國民帶來便利,還是經驗的積累,如今中國將再添世界之最,預計投資2600億建海底隧道,超越日本奪第一。
  • 中國又一「超級工程」將到來!投資2600億,聯合國:逆天之舉
    此外我國還擁有多個超級工程,很多時候即便是聯合國都不得不佩服中國的先進技術。而現在,中國又一超級工程開工在即了,其總投資高達2600億,對此聯合國都感嘆:一旦建成,這將又是一「逆天之舉」!,採用動車與火車並行的模式,據悉,該隧道平均深度為20-30米,最深處可達70米,而它的總投資也超過了京滬高鐵與三峽工程的總造價,該工程一旦完工,屆時,煙臺將作為連接東北內陸的第二大通道橋頭堡,從以往的交通死角成為交通樞紐。
  • 中國又一「超級工程」即將到來?投資2600億,聯合國:又一創舉
    此外我國還擁有多個超級工程,很多時候即便是聯合國都不得不佩服中國的先進技術。而現在,中國又一超級工程開工在即了,其總投資高達2600億,對此聯合國都感嘆:一旦建成,這將又是一「逆天之舉」!,該隧道全長123公裡,屆時從大連到煙臺最多只需40分鐘,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隧道全程使用封閉式海底隧道,採用動車與火車並行的模式,據悉,該隧道平均深度為20-30米,最深處可達70米,而它的總投資也超過了京滬高鐵與三峽工程的總造價,該工程一旦完工,屆時,煙臺將作為連接東北內陸的第二大通道橋頭堡,從以往的交通死角成為交通樞紐
  • 我國四大進藏鐵路,每一條都是超級工程,輻射藏南與阿克賽欽地區
    要談進藏鐵路,三弟就要先聊聊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有個頗為震撼的外號——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原腹地年平均溫度在0℃以下,最暖月平均溫度也不足10℃。大面積凍土和頻頻爆發的地質災害,讓這片區域成為了工程禁區,但中國卻通過一個個超級工程讓內地與南亞通過西藏連通,交流 由此有了更為便捷的通道。
  • 中國有望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耗資3000億元,最快明年開工
    我們國家被稱為基建狂魔,沒有什麼工程難得了我們,上到航天事業,再到高鐵,創造了很多世界之最。我們知道, 修建高鐵由於地形的原因,修建難度很大,經常要挖山建隧道。但這還不是最難的,最近有消息稱,我國有望開工建設一條海底隧道,而且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
  • 基建狂魔中國未來的五大超級工程,將再次顛覆世界
    說到基建狂魔,中國自古以來便嶄露了「魔之本色」。秦並六國後,秦始皇為開拓嶺南,先後修建了震驚世界的兩大超級工程——萬裡長城與靈渠大運河。用巨型公共建設項目展示了非凡的工程技能和經濟實力。中國築造巨型超級工程的傳統承襲至今,當代超級工程就有三峽大壩、港珠澳大橋、復興號列車、京新高速……那麼,未來中國還將會有哪些超級工程呢?
  • 世界上最貴的建築,耗資1773億建了31年,號稱人造太陽
    都說我們國家是這個世界上的「基建狂魔」,在建築領域可以說是領先於全世界,我們國家總是在默默無聞時就建造出了一個世界之最,當然這些世界之最中不僅僅只有橋梁,房屋和公路了,同樣在科技領域也能建造出世界之最
  • 川藏鐵路中間段有望明年確定線路走向 將建世界最大跨度最大高度...
    記者從會議上獲悉,川藏鐵路的中間段,也是最難施工段,有望於明年確定最終線路走向。  進藏鐵路位於四川、雲南和西藏境內,是西藏與川渝黔、華中華東等地客貨交流的交通要道,由於所經區域地勢跌宕起伏,穿越了我國最長、最寬、最典型的以三江併流為代表的橫斷山區,建設難度前所未有,而其中又以在建的川藏鐵路最為典型。
  • 中國再添「世界之最」耗資2600億,打造「全球最長」海底隧道
    這不,中國又將建設一項超級工程——全球最長海底隧道,耗資堪比三峽大壩,其難度更是讓多國直呼不可能!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大家應該都知道,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可以說我國在海底隧道領域頗有經驗。而此次中國將要建設的海底隧道是大連煙臺海底隧道,海底隧道施工難度比港珠澳還要更大。
  • 我國又完成一重量級工程,打造連接新疆與青海鐵路路線,耗時6年
    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一個現象,那就是在我國的邊角地區等一些地方,有著很多的奇特景色,就比如說是西藏冰川,或者是東北看雪、內蒙古看草原還有新疆等地區看沙漠等。同時,相信很多人也是和小編一樣,長時間的生活在鋼筋水泥中,也是對一些自然風光產生了無限的嚮往。
  • 江西一縣被耗資632.96億元工程砸中,預計2026年建成
    我國現在各個行業都有著非常不錯的發展,許多城市的經濟都有著大幅度的提升,各個城市和地區的交通也都有著非常大程度的改變,不管是在安全上還是在速度上,都有著大幅度的提高。特別是地鐵這項交通方式的問世,讓這項執行方式成為了高速高效的代表,而且高鐵在不斷的建設過程當中,我國的高鐵路線有著非常密集的線路。大城市的交流和溝通都有著非常不錯的效率,通過高鐵,目的地一個小時就可以到達,很多的城市和地區有著更加緊密的連接。最近江西的一個城市,天上掉了餡餅,政府有著630多億元的巨額投資,建立了新的高鐵線路。
  • 廣東耗資8.83億,在建全長超2公裡跨海大橋,預計2020年建成
    廣東耗資8.83億,在建全長超2公裡跨海大橋,預計2020年建成眾所周知近些年來我國在基礎建設領域投入頗多,在國際上還獲得了「基建狂魔」的形象稱號,我國眾多基礎建設工程之中,不僅包括高鐵的修建這一跨海大橋就是海陵島跨海大橋,具體將落戶於廣東。縱觀廣東近些年的發展,是在讓很多省份羨慕不已,作為我國的經濟強省,有著充足的經濟條件作為支撐,廣東的交通建設民生建設也越來越完備。而廣東島嶼眾多,當地也有很多橋梁的建設工程,有些甚至成為了當地的知名景點,吸引了遊客前來觀賞。
  • 中國又一超級工程即將完工,打穿喜馬拉雅山,讓世界各國驚嘆
    說起中國,很多人想到基建的惡魔稱號,對中國很多人都是豎起大拇指的,作為中國人,我們也都是很自豪的,無論任何工程到了我國手,都能得到完美的答案,特別是我國的鐵路技術讓世界各國震驚,今天告訴大家,如果建設順利的話,可以說海拔也是世界最高的,中國還有一個超級項目即將完成,穿著喜馬拉雅山,
  • 川藏鐵路中間段有望於明年確定線路走向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王眉靈)4月2日,記者從在成都召開的中國工程院重點諮詢項目「提高進藏高速公路和鐵路橋隧抗災能力的深化戰略研究」中期工作檢查會暨課題三工作會上獲悉,川藏鐵路的最難段、也是中間段,有望於明年確定最終線路走向。
  • 煙臺大連海底隧道方案出爐 耗資堪比三峽工程
    煙臺到大連的海底隧道是指煙臺蓬萊至旅順之間的海底隧道,歸屬鐵路總公司管理,整條隧道全長123公裡,火車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到220公裡/小時,屆時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  據了解,工程方案將採納全海底隧道方案,以火車載運汽車通行,南北兩端的接駁點、工程規模也已確定。
  • 中國計劃耗資48億建世界最亮同步輻射光源—新聞—科學網
    、在建或計劃中的光源。專家們認為,這一新光源的建成將在滿足國家需求的同時,對多個基礎科學領域前沿研究發揮關鍵支撐作用,成為我國同步輻射光源和應用邁向世界先進水平的重要一步。 目前,全世界已相繼建成50多臺同步輻射光源,提供不同能區的X射線及各種先進的實驗技術,為多學科的創新研究提供支撐。上海光源的建成使我國在中能X射線區進入了國際先進水平。
  • 重慶將建458米高樓,2020年封頂,有望結束重慶無摩天大樓尷尬史
    超高層建築成為城市不可缺少的地標,目前,摘得我國第一高樓桂冠的是上海中心大廈,大廈位於上海浦東,高度達到632米,在世界高樓排名中,也高居第二位。國際知名度非常高。深圳的平安金融中心以599米的高度排在國內高樓的第二名,大廈地上樓層118層。第三名是天津的117大廈,大廈高度在596.5左右,;塔樓外形方方正正,頂部有巨大的鑽石造型,寓意「天圓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