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人工洞體」,耗資7.4億人民幣,曾是中國的絕密基地

2020-11-27 一L看風景

現在外出旅行的人越來越多,各地的景點也是五花八門,每個地方都儘可能的利用資源開發旅遊業,創造收益。甚至為了吸引遊客很多,很多曾經認為根本不可能成為景點的地方,如今都已經開放讓遊客們參觀,變成火熱的景點。而今天筆者給大夥說的景點,也是這樣。它曾經是國家的絕密工程基地,如今卻成了人山人海的景點,接下來筆者帶大夥一起來看一下吧。

今天要說的這個景點便是位於重慶涪陵白濤街道的816軍工洞體,這原本是一個軍事洞體,據說裡面原本是生產原子彈的,是世界第一人工洞體,裡面非常的宏偉壯觀,是當時中國的一個軍事絕密基地。

據資料上顯示,當初為了建造這個人工洞體,政府一共花了7.4億的人民幣。放到現在7.4億的人民幣都已經非常多了,更何況是在1967年的中國,那個時候7.4億人民幣可以說是非常多了。

在以前這個人工洞體是國家的絕密工程,如今卻已經對外開放供遊客參觀,成了一個旅遊景點,這也讓一些人感到很不理解。但是在筆者看來,這卻很正常,國家建造這個絕密工程,目的也是為了保護人們安全,提高中國的軍事力量。而如今中國已經足夠強大了,有更高科技的地方可以讓我們生產武器,因此也就不需要這裡了。

如今816人工洞體成了當地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很多遊客都慕名而來,想看一看這個世界第一人工洞體究竟是什麼樣的。對於中國人民來說,816軍工洞體有很大的意義,它保證了中國有足夠強的軍事力量。

如此浩大的工程,放到現在都是一個巨大工程,由此可見當時是有多麼的不容易。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我們國家對於國防建設是有多麼的重視。看到最後筆者想說,其實天下並不是太平的,只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罷了。對這個人工洞體,大夥怎麼看?歡迎在留言區留言評論。

世界最大「人工洞體」,耗資7.4億人民幣,曾是中國的絕密基地(本文由百家號一L看風景創作,發布在百度平臺,其他平臺均是抄襲,本文素材均採集於網絡,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世界第一大人工洞體」,曾是我國的絕密工程,如今遊客絡繹不絕
    「世界第一大人工洞體」,曾是我國的絕密工程,如今遊客絡繹不絕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我們在旅途中不僅會遇到很多奇奇怪怪的事,也會認識各行各業不同的人,雖然大家有很多的不同,但卻都有一顆愛玩的心。下面我想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地方,曾經是我們國家的絕密工程,甚至就連很多當地人都不了解的地方,而現如今不僅開發成特色旅遊景點,遊客數量還絡繹不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呢?位於重慶涪陵白濤街道的「816地下核工程」被很多旅客稱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體」,該工程於1967年開工,前期是由一隊神秘的特種工程兵進行開鑿核工廠洞體。
  • 中國這個絕密地下核工廠 被稱為世界第一人工洞體
    原標題:中國這個絕密地下核工廠被稱為世界第一人工洞體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9月11日報導,在位於中國涪陵的816地下核工廠,遊客可以參觀這個為生產原子彈服務的「世界第一人工洞體」。(西班牙《世界報》網站)  從該工程的歷史介紹來看,「816工程」從1966年開始修建,直到1984年才停工。雖然耗資巨大,但是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816工程」被封閉了起來,始終沒有正式投入過生產。  工程介紹說,18年來,數萬軍人和平民及其後代為工程建設克服種種障礙,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據專家論證,「816工程」是中國三線建設的重要代表性工程。
  •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下科研基地項目,耗資1.35億美元
    但是這些項目多適用於淺海探險,如今有專家要在水下建立世界最大同時,也是最先進的水下科研站,當前整個科研站的設計方案已然出爐,整個項目的耗資金額預計在1.35億美元左右。整個空間站之中除了儲備一些先進的探險設備之外,還需要設置一些生活場所,儲備人類生活所需要的物質,以供人們在此生活至少三十天的時間,按照他們的規劃,整個空間站至少要容納十二人,將其建造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個水下科研基地。
  • 把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原子彈,投入到最深的人工洞,會對地球產生什麼...
    蘇聯的地球鑽孔計劃可能很多網友都聽說過,這是被稱為世界上最深的人工洞,那麼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這個項目的名稱叫做科拉超深鑽孔,是蘇聯發起的一個探索大自然的計劃,一直到1989年,蘇聯這個洞已經成功鑽了一萬兩千二百六十二米,這是當時最深的一個人工孔,為了對地殼莫霍面的探索。那麼如果把現在最厲害的核彈扔進去,會有什麼結果?
  • 世界最大人工島落戶海南,耗資1600億,被人稱為「中國杜拜」
    據悉,我國花費了將近10年的時間,共耗資1600億元,建設了一個8平方公裡左右的人工島嶼,該島是由原來和海岸相距大約600米的孤島向連接在一起形成的,總跨度更是長達6.8公裡,該島位於我國的海南省,是讓人們非常注重的島嶼嗎,名為海花島。
  • 耗資265億,中國建造世界最大海上工程,將成為世界之最
    我們都知道啊,在中國近些年來是一直不斷地都在搞基建技術,在國內很多城市每天都在修這裡修那裡,不是修路就是在建大樓,因為一個國家如果是需要發展的更加的快,那麼城市當中的一些建築也要跟上時代的變化,要改變的更加的豪華。
  • 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城市」,耗資110億美元修建,可同時容納6萬人
    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城市」,耗資110億美元修建,可同時容納6萬人隨著如今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世界上有限的土地也開始變得不堪重負,人類生存的環境面臨重大的考驗,擁擠的交通,水電資源的緊缺等等城市生活問題不斷顯現出來,
  • 耗資265億,中國建造世界最大海上大工程,將成為世界之最
    我們都知道啊,在中國近些年來是一直不斷的都在搞基建技術,在國內很多城市每天都在修這裡修那裡,不是修路就是在建大樓,因為一個國家如果是需要發展的更加的快,那麼城市當中的一些建築也要跟上時代的變化,要改變的更加的豪華。
  • 耗資2.6億,曾是全球最大「天眼」,如今鏽跡斑斑成超大垃圾場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秒懂新世界】」,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消息資訊 從古至今,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望遠鏡的出現給了人們眺望遠方的機會,美國曾耗資2.6億建造全球最大「望遠鏡」,但如今卻雜草重生淪落成垃圾場
  • 中國耗資近7億,建造世界最大望遠鏡,相當於30個足球場
    當然我國也不例外,為了探測到太空信號,擁有無窮智慧的中國人研究出了中國天眼,這個直徑500米的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堪稱世界第一。 而且均為我國自主研發,可以說非常厲害了!
  • 中國「鴻雁星座計劃」,耗資1000億人民幣。
    繼北鬥成功之後,中國又一大手筆。鴻雁星座計劃建設世界一流的衛星導航系統,滿足國家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全球用戶提供連續、穩定、可靠的服務。鴻雁全球衛星星座通信系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計劃2020年建成的項目。鴻雁星座將集成多項衛星應用功能。其衛星數據採集功能,可實現大地域信息收集,滿足海洋、氣象、交通、環保、地質、防災減災等領域的監測數據信息傳送需求。
  • 世界上最大的魚缸,高達27米,耗資約1億元人民幣,驚豔!
    世界上最大的魚缸,高達27米,耗資近1億元人民幣,驚豔!絕對大神的手筆!大型魚缸用的比較多的材料是亞克力、丙烯酸樹脂玻璃等,因為從安全角度講,重量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核定標準。據有關媒體報導,早在幾年前的德國柏林雷迪森酒店內就有個大型室魚缸曾震驚了世界,此魚缸總體為圓柱形設計,其總高度27.2米,直徑11米,目測有8層樓的高度,可以容納1000噸重量的海水,其造價更是花了驚人的1200萬歐元,酒店方瘋狂的投資和眼界,據說還贏得了「世界最大魚缸」的稱號!魚缸裡總共養了56種海水魚,有2600條左右,魚缸的環心造景選用的是珊瑚礁石。
  • 耗資2.6億,曾是世界第一望遠鏡,如今鏽跡斑斑成超大垃圾場
    從古至今,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望遠鏡的出現給了人們眺望遠方的機會,美國曾耗資2.6億建造全球最大「望遠鏡」,但如今卻雜草重生淪落成垃圾場,背後真相讓人無可奈何。美國建造出全球最大「天眼」通過各國的發展,目前著名的幾個射電望遠鏡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德國還有中國等地,其中美國走在世界前列,於1974年建設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該射電望遠鏡在1972年到1974年曆經了兩次改造,耗資2.6億,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讓人們第一次看到太陽系以外的世界,吸引了不少國家的注意力。
  • 繼北鬥成功之後,中國「鴻雁星座計劃」,耗資1000億人民幣。
    繼北鬥成功之後,中國又一大手筆。鴻雁星座計劃建設世界一流的衛星導航系統,滿足國家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全球用戶提供連續、穩定、可靠的服務。>發展全球衛星產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深化國際合作,共享衛星導航發展成果,提高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綜合應用效益鴻雁全球衛星星座通信系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計劃
  • 美軍基地附近現三角形UFO 疑為絕密「黑科技」
    由於他所目擊到的地點附近剛好有一處的美軍基地,有人也猜測,他所看到的或許正是傳言中的美軍「黑科技」TR-3B飛行器。由於他所目擊到的地點附近剛好有一處神秘的美軍基地,有人也猜測,他所看到的UFO或許正是傳言中的美軍絕密「黑科技」——TR-3B飛行器。據英國《每日快報》9日報導,目擊者表示,自己當時正在開車上班的途中,因為等紅燈而像往常一樣準備看看日出。然而就在隨意向右側一瞥後,卻意外的發現了空中有一個發光的三角形物體,於是連續拍了好幾張照片並錄製了視頻。
  • 耗資7億元,曾是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如今成了垃圾場!
    在1963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天文學家主導建設了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它的口徑達到了305米,成為當時的世界之最。直到2016年,口徑達到500米的「中國天眼(FAST)」建成之後,最大單口徑望遠鏡的紀錄才被打破。
  • 世界上最貴的建築,耗資1773億建了31年,號稱人造太陽
    都說我們國家是這個世界上的「基建狂魔」,在建築領域可以說是領先於全世界,我們國家總是在默默無聞時就建造出了一個世界之最,當然這些世界之最中不僅僅只有橋梁,房屋和公路了,同樣在科技領域也能建造出世界之最
  • 世界第一高,耗資2000多億,大樓高度遠遠超過雲層!
    在大家的印象中見過最大的是什麼塔?大家可能會想到杜拜塔,杜拜塔對它來說根本比不了。   「王國塔」預計投資300億美金,折合人民幣2000多億元,計劃將建275層,屆時要到塔頂,乘坐普通電梯需要
  • 中國最大工程將在新疆落地,預計耗資4萬億,被稱為「第二長河」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大工程也絲毫不輸它,中國最大的工程將在新疆落地,預計耗資4萬億,被稱為「第二長河」。新疆位於我國西北邊疆,面積160多萬平方公裡,是全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在歷史上,它一直是我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雨量稀少是新疆地區最嚴重的問題。由於這裡地處亞歐大陸的中心,離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都很遠,周圍又有高山阻隔,海洋暖溼氣流很難進入本區內部。
  • 第一高樓耗資150億,卻在坍塌之後,給世界帶來6.5萬億損失
    第一高樓耗資150億左右,卻在坍塌之後,給世界帶來了高達6.5萬億的損失,這種情況就算是放在現代化社會,也確實讓人感到有點難以置信。 世界第一高樓 「世界之最」 對於多數人來說都會非常感興趣,世界上最長的大橋